?

打造融合教育人才培養高地

2021-01-06 10:49鄢志勇楊萬軍李慕絢
湖北教育·綜合資訊 2021年11期
關鍵詞:隨班融合專業

鄢志勇 楊萬軍 李慕絢

【編者按】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是教育部首批“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群”立項建設單位,學校特殊教育專業群是教育部立項高水平專業群。在學校116年師范教育辦學歷史中,學校始終堅持扎根基層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辦學宗旨,堅持發揮特殊教育專業辦學優勢與特色,堅持服務特殊兒童發展,助推教育公平,形成了政校企行“四方聯動”、產教研用創“五位一體”合力助殘的工作機制,以及“普特融合、育訓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為融合教育師資培養培訓貢獻了襄職智慧。本期開始,《湖北教育》聚焦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融合教育”的探索之路,解碼這所“雙高”院校的辦學特色。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襄陽職院”)以國家骨干專業——特殊教育專業為示范,以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小學語文教育、小學英語教育為支撐,組建特殊教育高水平專業群,實施“普特融合、育訓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推進融合教育與分類分層教學,致力于培養具有融合教育素養的高素質、復合型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資源教師和巡回指導教師,滿足幼兒園、小學與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工作需要;依托特殊教育專業辦學優勢,研制融合教育系列標準,開發融合教育系列教材,開展幼兒園、小學在職教師融合教育技能培訓,促進師范生“課程雙修、技能雙練、崗位雙任”,引領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政策落地,填補融合教育空白,助力殘疾人教育公平落地落實。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殷切希望,襄陽職院推進融合教育責無旁貸

《湖北教育》:劉院長您好,襄陽職院師范教育有著悠久歷史和顯著成績,培養了大量引領區域教育發展的優秀畢業生。學院入選教育部首批“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群”立項建設單位,實至名歸。請您簡要介紹有關情況。

劉紅新:學校師范教育辦學歷史可上溯至1905年創建的襄陽府師范學堂。特殊教育專業創辦于1989年,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助建設項目和湖北省最早的特殊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為本地基礎教育培養了上萬名高素質教師。目前,湖北省82所特殊教育學校中,有53名校長、1769名教師是我校畢業生,占全省特殊教育教師總數的76.34%;襄陽市1027所小學、幼兒園的校(園)長中,85.12%是我校畢業生。

2012年,學校特殊教育專業被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立項為“特殊教育學校建設二期”專項,項目建設資金7350余萬元;2016年,被立項為“殘疾人康復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專業”。2018年,學校主持建設的“特殊教育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通過教育部驗收。2019年,學校被立項為國家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

這是各級黨委政府關心支持的結果,也是學校黨委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所取得的些許成績。

《湖北教育》:我們注意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地方高職院校探索融合教育的并不多見,可想而知,推進融合教育并非易事。襄陽職院率先探索、勇于創新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劉紅新: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特殊教育。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送教上門和遠程教育為補充的特殊教育融合發展機制。未來,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融合教育將逐漸成為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

襄陽職院是特殊教育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主持院校、全國特殊教育職教集團牽頭單位,學院特殊教育專業群作為教育部立項建設的國家高水平專業群,我們整合各類平臺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融合教育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工作,示范引領地方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政策落地。

“雙高”建設啟動以來,學校投入3000余萬元建成融合教育實訓中心。2021年5月,又成立融合教育學院,建設智慧康復產教融合基地,我們致力打造全國融合教育人才培養培訓的高地。這既是黨和政府對襄陽職院的重托,也凝聚著社會的殷切希望。我們責無旁貸。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湖北教育》:襄陽職院在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方面,最主要的創新點體現在哪里?

劉紅新:立德樹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一切教育的落腳點還是在于人才的培養??偟膩碚f,學校在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方面,以服務國家戰略為核心,創新了師范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首先,學校構建了特殊教育高水平專業群,促進師范專業集群發展。按照國家“雙高”計劃建設要求,我們整合了各專業辦學優勢資源,以國家骨干專業——特殊教育專業為龍頭,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小學語文教育、小學英語教育等專業為支撐,組建特殊教育高水平專業群,并按照隨班就讀政策新要求,在專業群構建了“基層共享、中層分設、拓展互選”模塊化課程體系,圍繞融合教育打造專業群特色,促進師范專業集群發展。

其次,適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創新“醫教協同、康教結合、智慧康復”的特殊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趰徫还ぷ鬟^程,按照先用醫學的手段去發現、篩選、甄別特殊兒童,再借助“互聯網+”技術,采取“教育+康復”的手段去幫助特殊兒童康復的工作流程,設計模塊化課程體系,依托人工智能技術,采取智慧康復方式助力特殊兒童早日康復。

第三,適應隨班就讀政策要求,創新“普特融合、育訓一體”融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地方政府合作,在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小學英語教育、小學語文教育等專業開展訂單培養,實施“普特融合、育訓一體”融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即在普通師范教育專業加入融合教育專業素養、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培養相關的課程與項目,要求學生“普特課程雙學、技能雙練、崗位雙任”,具備首崗能頂上、多崗可遷移、發展可持續的本領。

第四,創設適合學生的教育,實施分類分層教育模式。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五育并舉、德技并修,針對高職生源結構多樣化現狀,按照“就業有優勢、創業有本領、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的學生教育與發展目標,實施分類分層教育,服務學生個性發展。一是組織技能拔尖班、創客實踐班、非遺傳承班、專業輔修班和專升本精英班等分類培養形式,為不同群體量身定制個性化、差異化的發展方案;二是探索彈性學習教學模式改革,建立學分銀行,實施學分積累、認定與轉換,服務學生個性發展、多元發展和多樣成才;三是在小學教育專業實施“2+3”多崗教學訓練模式,即學生在語文、數學、外語3門主科中任選2門,在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道德與法治、創客教育等若干小科目中任選3科,構成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培養學生首崗適應、多崗遷移能力,以適應未來工作需要,促進學生的專業化發展。

著眼特色辦學,構建普特融合的課程體系

《湖北教育》:作為國家高水平職業院校,襄陽職院的師范教育特色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劉紅新:一是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學院立足高素質的融合教育教師培養,主動適應國家融合教育發展新形勢,對接基礎教育普惠普及學前教育和優質均衡義務教育發展的人才需求,在集聚全國特殊教育集團的優質資源的同時,注重借鑒、汲取國際融合教育教師培養經驗和成果,如與芬蘭羅緯職業技術學院等境外高校開展了融合教育人才培養交流與合作。

二是具有前瞻性眼光。我們在所有師范類專業均開設特殊教育專業基礎課程,如融合教育導論、特殊兒童檢測、個別化教育計劃、特殊兒童行為矯正、特殊教育理論等,以培養師范生特殊教育專業理念、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為滿足未來更大規模的隨班就讀教學做好人才儲備。與此同時,我們面向區域內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在職教師提供融合教育在職培訓,培養其融合教育素養、知識與能力,滿足學前及小學階段隨班就讀師資培養和資源教師培養的需要。

三是“政—?!蟆小彼姆铰搫?,共同研發融合教育系列標準。我們依托全國特殊教育職教集團、各級殘聯和殘疾人康復機構,聯手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專家指導團隊,構建“政—?!蟆小彼姆胶献鳈C制,牽頭研制了融合教育教師教學標準,《融合教育導論》《個別化教育計劃》等融合教育專業課程標準。此外,根據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的工作需要,服務學前、小學教師崗位發展,研發了學前融合教育教師職業能力等級標準、小學融合教育教師職業能力等級標準,校地合作開展學前、小學在崗教師融合教育教學能力培訓,提升學前與小學在職教師融合教育教學能力。

突出比較優勢,構建實踐育人體系,提高教育質量

《湖北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實踐育人工作,強調實踐育人是新時代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重要載體,是全力推動新時代育人工作邁上新臺階的強大動力。學院是如何推進落實實踐育人的呢?

劉紅新:我們一貫堅持以實踐取向培養教師,促進教師強化實踐意識,關注現實問題,在對學生的培養中,體現教育改革發展對未來教師的新要求,在研究自身經驗和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發展。

為此,我們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和特殊教育專業認證標準要求,構建了“一踐行、三學會”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即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采取專業實踐和教育實踐有機結合,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遞進貫通,涵蓋師德體驗、特殊兒童評估、個別化教育計劃和教學活動方案制定、班級集體教學與個別化教學實踐、班級管理實踐和教研實踐等內容,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流程,使殘疾學生盡可能地融入融合教育課堂中。

《湖北教育》:在確保教育教學效果,提高教育質量方面,學院做了哪些探索和創新?

劉紅新:首先,我們非常注重信息化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強大功能。我們以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為手段,對教育教學資源進行了拓展和豐富。依托國家級特殊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開發了3.5萬余個兒童康復、問題行為干預、自閉癥兒童教育等信息化教學資源。

其次,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為路徑,提升融合教育教學效果。我們組建了由華中師范大學等高校知名教授、省特殊教育中心專家、特校和康復機構骨干教師構成的線上“1+N”教學團隊,形成了“職教云+”混合教學模式,帶動同類院校提升教學質量。

第三,以學分制改革為動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配合國家學分銀行建設計劃,學校積極探索完善學分制改革,努力推進學生網絡自主學習修學分、跨校學習互認學分、學生競賽拓展沖抵學分等學習方式變革,以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為動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形成時時能學、處處可學、人人皆學的學習型校園。

責任編輯/李慕絢

猜你喜歡
隨班融合專業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基于社會工作對隨班就讀社會支持體系的建構研究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我國隨班就讀政策演變與發展
——基于“漸進主義模式”的分析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采取更多措施,提高隨班就讀工作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