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研究進展

2021-01-09 15:38彭勛超唐成林萬小鳳譙童茜陳夢林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面神經面癱急性期

馬 翔,彭勛超,唐成林,萬小鳳,譙童茜,陳夢林

(1.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中醫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重慶 402160;2.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中醫院,重慶 402160;3.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重市 400016)

周圍性面癱(Peripheral paralysis of the facial nerve)指各種原因引起面神經管內或莖乳孔以外的面神經病變,導致以面部一側表情肌僵硬、嘴歪、眼斜為主要癥狀的周圍性神經疾病。我國每年約有300萬人患病,占各神經系統疾病患病率的第6位[1]。

臨床分期一般為急性期(1~7天),靜止期(8~15天),恢復期(16~30天),后遺癥期30天以上。周圍性面癱初期若未進行及時有效治療,容易出現面肌痙攣等后遺癥狀[2-3]。因此,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的治療效果將影響到預后。針刺有補益正氣、疏風活血通絡作用[4]?,F將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 急性期針刺機制

1.1 病毒感染

Ⅰ型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HSV-Ι)的感染是是導致周圍性面癱發生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HSV-Ι感染面神經后會引起的面神經脫髓鞘性改變,誘發并加重周圍性面癱[5]。Tang H等[6]將HSV-Ι型病毒液滴入小鼠腮腺后上緣面神經,以此制備面癱動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即刻行針刺刺激頰車、合谷穴,干預14天后面神經麻痹小鼠的HSV-Ι型病毒DNA表達量明顯降低。另外,在后續實驗中,發現電針可以有效抑制NF-κB信號通路的表達,從而達到抑制病毒數量、減輕感染程度的目的。并指出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有累積效應,早期的介入可使治療時間延長,療效更佳。實驗也提示針刺可在急性期有效通過調節NF-κB信號通路治療面神經麻痹。

1.2 神經電生理學

神經水腫、變性、壞死導致的神經傳導阻滯是周圍性面癱的病理生理改變。其中損傷類型最常見的是脫髓鞘改變[7-8]。劉立安等[9]用面神經壓榨方式制作面神經損傷兔模型。造模成功后即刻開始電針治療,取穴地倉、太陽、下關、陽白。治療28天后,抑制了神經壞死變性,促進了面神經軸索再生、髓鞘恢復以及軸漿線粒體增殖,這可能是電針治療面神經損傷急性期的機制之一。衛彥等[10]的實驗也指出當電針治療周圍性面癱兔的介入時期選擇為急性期、波形選擇為疏密波形時,面神經動作電位傳導速度MCV最快,面癱恢復最快。

1.3 血流動力學

血清一氧化氮(NO)為一種重要的血管舒張因子,血漿內皮素(endothelin,ET)則是一種縮血管因子,二者存在一定的動態平衡,當這種關系被打破時會引起的血管收縮或血流動力學改變,這與周圍性面癱發生有著緊密的聯系[11]。虞彬艷等[12]用粗針督脈平刺急性期缺血性面癱大鼠,其血清中ET含量明顯減少而NO含量明顯增加。提示針刺很有可能通過調節血管舒張因子NO和縮血管因子ET的動態平衡以改善癱瘓面肌的血流動力。另有研究指出粗針神道穴平刺急性期面癱大鼠能夠有效調節“血管形態發生”在內的8個基因本體功能,并涉及了諸多信號通路的傳導,進一步提示針刺治療急性期面癱可能機制的多樣性[1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VEGF)的信號通路參與到血管新生的整個過程,陶美惠[14]發現電針可促進VEGF在面神經元中的表達,并激活MAPK/ERK信號通路,刺激血管再生,重構血流動力學,發揮面神經的保護作用。

1.4 神經營養因子

在面神經麻痹的修復過程中,諸多神經細胞因子介導神經細胞的諸多重要功能,通過特定的神經細胞表面受體進而激活相關的信號通路,并在生物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

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lial cell derived neurotrophie factor,GDNF)主要存在于周圍神經中,在神經損傷時GDNF可通過與N-鈣粘著蛋白結合來保護神經元,針灸可以上調面部中樞神經元中GDNF和N-鈣黏著蛋白的表達,促進家兔外周面神經損傷的再生,抑制神經元凋亡,并減少外周炎癥反應,從而恢復面肌功能[15]。

睫狀神經營養因子(ciliary neuyotrophic factor,CNTF)維持并促進面神經細胞存活、分化和成熟功能,是參與損傷面神經再生和功能修復的重要因素。電針能在面部神經損傷初期快速促進受損面神經的修復以及改善雪旺細胞的形態,并提高CNTF的表達,維持損傷的神經纖維存活率和促進軸突再生。而在修復過程的后期,這種效果就大打折扣,提示電針早期介入效果明顯[16]。JAK1-STAT3通路通過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調控神經細胞的增殖、分化及炎癥發生等。電針刺激可使急性面神經損傷模型新西蘭兔面神經中JAK1-STAT3蛋白表達趨于正常,并在急性期通過激活JAK-STAT信號通路來促進面神經損傷修復[17]。

2 急性期針刺治療

2.1 毫 針

普通針刺。即通過一定手法將毫針刺入人體穴位,使之產生得氣感以疏通面部氣血經絡,達扶正祛邪目的。劉琳等[18]在病發1周內開始治療,選患側四白、陽白、頭維、承漿、下關、絲竹空、牽正、雙側合谷,常規針刺手法、進針深度,用平補平瀉法。對照組于1周后行同樣治療方案。結果急性期的治愈率(70.00%)明顯高于對照組(37.50%)。

淺刺。即刺入表淺組織或僅及皮膚的程度,面癱急性期病邪尚在表淺部位,淺刺可通達表淺經絡之氣,驅邪外出。成曉東[19]給予對照組常規西藥聯合理療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淺刺治療,取患側地倉、四白、頰車、風池、列缺、陽白及雙側合谷,1.0寸30號毫針,直立淺刺刺入0.1~0.2寸。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96.6%)明顯高于對照組(75.0%)。

透刺。即將毫針刺入穴位后循一定方向透達另一部位或穴位的一種刺法。王明明等[20]用“面八針”方法治療,針尖與皮膚呈15°角向以下透刺方向沿皮刺入,分別為陽白向魚腰行透刺、太陽向下關行透刺、頰車向地倉行透刺、夾承漿向大迎行透刺、口禾髎向牽正行透刺,總有效率95.6%。

巨刺。即《內經》中記載的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的治療病癥方法。唐南淋等[21]巨刺組取健側翳風穴、完骨穴、聽會穴,用0.30 mm×25mm毫針,直刺0.5~0.8寸,得氣后行捻轉瀉法1min,留針30min。常規針刺組選穴相同,行常規針刺手法。治療4周后,兩組總有效率均為100%,但巨刺組痊愈率71.43%,常規針刺組45.23%。也有利用Meta分析得出巨刺法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應值得臨床應用[22]。

2.2 電 針

即指在普通針刺的基礎上將針柄與電針治療儀相連,根據病情選擇不同波形頻率治療。關于急性期是否能使用電針頗有爭議,但趙創等[23]的研究從臨床癥狀、電生理、解剖影像方面指出低頻低電流的電針治療對面神經并無明顯損害。葉雄[24]選擇3對穴位(承泣—地倉、太陽—陽白、頰車—顴髎)連接電極治療,波形設為連續波、頻率為1~2Hz,電流輸出強度以針體輕微抖動為度,每次30min。和普通針刺對比,電針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普通針刺組總有效率為93.3%。朱貽霖等[25]通過Meta分析也肯定了電針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的療效。

2.3 溫針灸

即在留針過程中,將艾絨搓成團裹于針柄上點燃,再通過針體將熱力傳入穴位的一種治療方法。王學軍等[26]將120例急性周圍性面癱患者隨機分為普通針刺組和溫針灸組。結果總有效率普通針刺組91.67%,溫針灸組96.76%。溫針灸組療程比普通針刺組療程短(P<0.05)。閆英英等[27]研究發現溫針灸兩側足三里、合谷穴治療周圍性急性面癱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西藥醋酸潑尼松片治療??傆行蕼蒯樉慕M96.55%、醋酸潑尼松片組79.31%。溫針灸組的面部殘疾指數(FDI)評分也明顯高于醋酸潑尼松片組。此外,也有學者將溫針灸、電針、閃罐對比,發現總有效率分別為96.4%、85.7%、85.7%[28]。

3 小 結

急性期針刺理論機制包括了抑制感染病毒數量、建立有效的面部血流動力、促進損傷面神經的恢復以及調節諸多面神經營養因子等。治療證實了包括毫針、電針、溫針灸在內的多種針刺方式對急性期周圍性面癱具有較好療效,同時也提出兩種以上的綜合療法效果更佳。不過,針刺具體是通過什么信號通路來抑制病毒數量尚不明確,針刺對神經營養因子的具體機制尚不深入。此外,由于針刺量化標準難以統一,動物實驗及理論機制的支持仍很缺乏。評價急性期針刺療效的指標比較單一,多以各種面神經功能量表為主,易受人為因素干擾,缺乏客觀的檢驗手段支持證明,如實驗室檢驗、影像學檢查等。大多數都缺乏對治愈患者的隨訪。因此,還應探索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的最佳方案。

猜你喜歡
面神經面癱急性期
東紅分期辨治周圍性面癱經驗
中醫體質在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預中療效的影響分析
壯醫藥線治療急性期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
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對柔紅霉素藥物急性期心肌損傷的相關性
大型聽神經瘤手術:如何平衡腫瘤全切和神經功能保留
針灸聯合面部推拿治療面癱效果好
前庭神經鞘瘤術后面神經功能損傷影響因素分析
KD患兒急性期h-FABP、PAC-1表達與冠狀動脈受損的關系
隔姜灸在周圍性面癱病護理中的應用與療效觀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