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核”理念下構建中小學音樂“美創課堂”中的創造教育實踐研究

2021-01-09 18:05王敏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1年21期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雙核研究

王敏

摘?要: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必須要始終堅持對教學工作創新,對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培養,把它作為重要目標?!半p核”理念下,要求學校從小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創新是人才必備的技能。音樂課堂通過音樂對學生內心感觸的影響,有效引導學生想象能力的良好發展,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進而對學生創造能力進行培養。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審美創造;研究

引言:

音樂不但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小學教育是學生非常關鍵的教育學習階段,是學生良好基礎能夠牢固的前提。作為義務教育的關鍵階段,小學課程對學生帶來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音樂是一門具有藝術色彩的課程,對小學生從小個性化的培養有積極性的幫助。

一、音樂對學生創新能力所產生的影響

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整個過程之中,學生會不由自主的進行遐想。對于同一首音樂或者是同一段音樂,不同的學生個體所想象的含義和場景會有所不同,學生的大腦此刻就會產生一種創新的思維活動,繼而創新意識得到增加,創新能力得以提升。音樂能使學生產生一定的靈感,音樂當中的節奏有急有緩,也有高也有低,部分學生就是從其中獲得某種想象,那么感性的認識就會使得他們靈感迸發,繼而產生出一些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這就是創新。在現在這一個階段,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大部分渠道都是通過課堂教學,但是音樂學科的定位就是藝術類學科,其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對學生自身情操進行陶冶,對學生藝術審美能力進行培養和不斷提升。音樂課程相對較為開放,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是較為愉悅和輕松的,這種情況下,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也會得到更好的培養。

二、通過器具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1.利用樂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音樂課堂上,樂器是必備的工具之一,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能夠接觸樂器的機會并不多。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對樂器進行簡單介紹,讓學生對簡單的樂器學會使用,由此讓學生對課程更加感興趣,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不但如此,樂器所傳出來的聲音比老師的聲音更加有韻感一些,學生能夠在音樂的節奏中更好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這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2.通過視頻影像資料增加學生的感觸

伴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網絡技術發展快速,在網上能夠查閱到非常多的音樂視頻資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給學生講解基本的音符、音律是完全不夠的,多媒體教學更加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集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音樂視頻或錄音,讓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認識。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好動,他們總是對自己沒有見過的事物產生興趣,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當中播放一些少數民族中的習俗去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讓學生對他們的音樂也有所了解和認識。通過翻新教育教學方式讓學生愛上音樂這一門課程,對音樂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三、創造性的教學環境

1.音樂生活化

在音樂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教師切忌將教學全部內容都定義為課本內容。音樂來源于生活之中,自然也該回歸生活。生活就是對音樂最好,最真實的寫照,很多音樂當中的場景我們都可以在生活之中探尋到類似。面對此種基本情況,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必須要按照課堂的實際需要,有效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依據現實生活場景去對音樂進行感受,把深厚場景和音樂有效結合在一起,更好的去對音樂進行理解。其次,通過把音樂生活化發展,學生對音樂的體驗感也會有所加深,教師可以在此時讓學生對音樂的感受進行暢談,并在此基礎之上,讓學生憑著感覺去對音樂進行創造,進而對學生的創造能力進行有效提升。

2.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要想有效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進培養,課堂氛圍非常重要,必須要輕松和諧。要想構建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首先就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教師必須要合理對師生關系進行處理,切記不能夠讓師生關系僵硬化發展,如果發生類似情況,學生就會對這一門學科產生厭學的心理,想要學生思考并創造音樂就非常的困難了。其次,教師在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之中,必須要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多一些發言的機會和權利,而不是教師一言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并對學生的想法引起重視,給予學生一定贊賞性的評價,讓學生對創新性的想法產生一種油然而生的優越感,激發學生下次創新的欲望。

3.進行音樂實踐,提升學生素養。

要想學生真正的接受音樂知識,只是依托于聽與看是往往不夠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自己沒有見過的事物產生興趣,并且好動。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構建音樂環境,讓學生對同一段音樂分小組進行表演,小組成員運用自己的方式將對音樂的表達進行表演。學生通過表演,能夠更好的感悟到音樂中的美和精神所在,這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當中發現一些獨特的想法,去豐富自己的教學知識,這對自己今后也有一些幫助。

4.組織音樂活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總是對各種活動都充滿了興趣,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去進行音樂創新。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音樂的方式米讓學生對這一段音樂進行舞蹈編排并表演,不同的學生個體對其會有不同的想法,對于節奏的理解也會各不相同。通過小組內部的默契合作,學生能夠將不同的想法融合在一起,這不但對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進行了一個好的鍛煉,同時也讓學生的靈感得到了最好的發揮和呈現,讓學生漸漸學會如果有效運用靈感,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創造欲望。

結束語:

“雙核”理念背景之下,教師對學生的培養絕對不能夠只是知識方面的教學,要側重對學生審美創造能力的有效培養,音樂是小學階段基礎的課程,其開放性強,對小學生從小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尤為關鍵,但是限于素質教育的不成熟,創造教育還需要廣大師生不斷在實踐中嘗試以及探究。

參考文獻:

[1]蔡麗.中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現狀以及發展對策[J].科普童話,2020(26):51.

[2]趙天夏.從審美到立美——淺談中小學音樂教育對審美與創造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20(07):185-186.

[3]李密.淺析中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7(04):206.

猜你喜歡
中小學音樂雙核研究
誰說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對周期函數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與應用
中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思考
淺談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現狀及改善策略
淺論動畫音樂進入音樂課堂
論體態律動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
雙核家庭
激戰四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