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雨海岸

2021-01-11 01:17高鵬程
詩選刊 2021年1期
關鍵詞:東門織網礁石

高鵬程

織網的漁婦

一個織網的婦女無論坐在哪里都是

在生活的中心。

她織網,風暴只在遙遠的海面上徘徊

烏云需要看她的眼色行事。

她坐在碼頭邊,場院里,漁港馬路一側

長長的人行道上。

她把長長的網繩鋪下來,世界就安靜下來。

她把梭子一搭,陽光就細密地纏繞在網線上。

她用裹著厚厚膠布的靈巧手指捏著梭子上下翻飛,

就好像一只海鳥

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上下翻飛。就好像

大海,只是掛在她網眼里晶瑩的水滴而風暴

只是在纖陌縱橫的網線上顫動,

而她就是風暴眼,是風暴中心

最平靜的部分。

日月如梭,她織著丈夫、孩子、親人,

她氣定神閑波瀾不驚織著自己最想要的作品,

用盡頭發里的黑,眼角的陽光和海邊人家

細密悠長的時光。

一張網越來越長越來越密

仿佛幸福、平靜,仿佛整座大海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石浦魚師廟·鯨骨之謎

鯨落之后,尸身喂養水族萬物

精血直接補給大海

惟其骨骸,沉積無用,藏于淤泥。

時間和鹽打磨著它

不知幾千萬年,漸呈玉質。

又不知過了多少年后

我在石浦魚師廟里看見了它

鯨油點燈,魚骨為梁,撐起了當地漁民

有關魚師的全部信仰。巨大的骸骨

從海底的棄物到魚師廟的支柱圖騰

中間,又經歷了怎樣的轉換

多少年了,始終是當地漁家和大海共同恪守的秘密。

注:漁港石浦二灣頭,有魚師廟。屋脊由巨大的鯨骨搭成,鯨骨從何而來,究竟建成于何時?目前尚無定論。

潮 間 帶

佛手嵌于巖縫,辣螺吸附于礁石

畚箕螺,爬在淺水坑邊。芝麻螺隱藏在更沉的石塊下面。

揀螺撬牡蠣的人,行走在波峰和浪谷間。

潮水有時會帶來更多的饋贈

有時,會卷走浪尖上的身影。

藤壺是最小的休眠火山。寄居蟹是微型的吉普賽人。

招潮是水族中的堂·吉訶德。

三九天,望潮依靠吞吃自己的腳手熬過冬天

蛤蜊在沙子里默數大海的年輪。

一個自足的小社會,被潮水反復覆蓋。

萬物各從其類,但同時

彼此分擔著共同的命運。

而我置身其中,不知經年

被海風吹透的肺葉,慢慢找到了潮汐的節奏。

細雨海岸

……細雨中的眺望,隆起的島礁仿佛隱藏在

平靜記憶里陡峭的部分。

其中的一座,叫做情人巖。

據說是因為從某個角度看過去,

像一對情人在相互擁抱、親吻。

(但從我這邊看過去,它只是一座普通的礁石)

很多事情,只要稍稍改變角度,就已大相徑庭

何況還有漫長的時間,風、雨、水和海浪的鑿子

日復一日地雕鑿,即便相同的角度,恐怕早已面目全非。

此刻正在下雨。局部的雨,

下在局部的海域。包括這座礁石

而海面平靜,仿佛在極力掩飾

無法得知,那些隱藏在海底的事物是否仍然

葆有著初心和激情

就像此刻,一個眺望它的中年男人

當年的噴薄、碰撞,早已化作冰冷、沉寂的礁石

但卻在記憶中,頑固地保留著某種滾燙、灼熱的屬性。

氣象監測員

你能看到東門島上那個爬上氣象臺的監測員嗎?

年輕時我就認識他

他粗壯的手臂像兩根纜繩

能夠把整座大海拉上岸

我曾經看到他掄起鐵錘,把固定觀測塔的鐵釬

一錘一錘砸進巖石

當他站上海岬,你能感覺到,氣象塔旁邊

又多了一座鐵塔

但他有一雙極其靈巧的雙手

能擺弄儀表盤里細如發絲的指針

那些細小的晃動,連接著來自深海的狂瀾

好多年了?,F在,我從銅瓦門大橋上遠遠看見他

大風把他的身體吹彎又繃直

像一根發白的鯨魚肋骨

海 神 廟

東門島海神廟里的香爐有多少香灰

石浦港外的淤泥里就有多少船骸。

反之亦然。石浦港外的淤泥里有多少船骸

東門島海神廟里的香爐就有多少香灰。

石浦的漁嫂有多少忍著的淚沒有流出來

石浦港內的夜潮就有多少忍著沒有漲起來。

再寫東門島風塔

舊式的觀測塔已經不見。

一座嶄新的風塔矗立在炮臺山頂。

風平浪靜。藍白色的風球緩慢轉動。

(如果遇到臺風天,據說它會自動變成紅色)

馭風者已經老去。沒有人

再試圖用自己的體溫,去感知海水的冰涼

也沒有人再用發梢,測量愛情的風向。

人工智能時代的指針啊

能否探測到大海深處

人世最幽微、最隱秘的變動?

有時,隱藏在云層之間。

有時,隱藏在海水中央。

波浪隆起如同馬鞍。那個駕馭它的騎手呢?

哦,這就是那只傳說中孤獨的馬匹

試圖在人群中尋找

同樣孤獨的騎手。

天蒼蒼海茫茫。一匹海天之間奔跑的馬

因為遼闊而不被看見。因為

仰慕遠方

一遍又一遍弓起青黑的脊背。

猜你喜歡
東門織網礁石
東門
所有的蜘蛛都織網嗎
礁石和浪花兒
章宏偉
東門老街
礁石上的美人魚
擁抱
我要吃冰淇淋
礁石爺爺
蜘蛛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