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021-01-11 13:11劉月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6期
關鍵詞:教學分析動手能力小學美術

劉月

【摘要】在現代教育中,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藝術方面的培養。美術作為一門以實踐技能為基礎的藝術學科,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生活和社會的熱愛。通過美術教育,還能夠培養學生細致地觀察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從而使得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有效地提高。

【關鍵詞】小學美術;動手能力;教學分析

一、小學美術教育動手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不應該僅僅讓學生依據教材去學習,使得課堂教育過于晦澀,而是應該通過實踐動手教育。讓學生深入到美術知識的學習中。以便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體會到美術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生性格比較活潑,思維比較活躍。

(2)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小學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理論方面的教育,很可能使得課堂教育氣氛過于沉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學生很可能出現逆反心理。而通過動手教學,學生可以對美術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滿足學生學習的好奇心,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更加有積極性,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也更加快速。同時,通過實踐動手能力,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美術教育本來就不同于其他學科,在美術教育中,教師通過實踐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從而更深入地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二、培養小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策略

(1)創造情景,提高感染力。

小學生思維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知識方面的引導。通過講解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很難調動自己的思維。因此,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教師應該采用情境教學方式。通過真實的場景,加上教師的引導。使得美術教育更具有生動性和豐富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構建相關情景營造一種良好的動手氛圍,使得學生能夠融入到美術實踐學習中。小學生本來就喜歡動手,善于動手,而通過營造良好的氣氛,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就會更高。

例如在學習《漂亮的小鐘表》的時候,由于鐘表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物品,學生對鐘表也有一定的認識。但是由于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弱,沒有真正細致地去觀察過鐘表的結構。因此,在教育中,教師應該首先給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認識時針分針和秒針的作用以及它們的性質,幫助學生更好地奠定知識基礎,并通過構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使學生能夠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有效的互動,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和學習。在當學生具備了相關的基礎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鐘表的制作。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發放的相關工具,利用模板進行刻畫和制度,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讓學生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其中的結構,以及時鐘與我們現實生活的關系,從而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時鐘,幫助學生更好地奠定知識基礎。

(2)創新教育模式,增加手工課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避免采用傳統的理論式的教學方式,尤其是需要避免讓學生進行單一的背誦,而是要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相關知識的本質。這樣不僅可以起到落實學生的基礎教育的效果,同時還能夠更大地激發學生的活性,使得課堂教育效果更高,更具有趣味性,滿足學生的需求。為了落實對學生的實踐教育,學校還應該增加手工課的課時,以便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踐。

美術源于生活,很多素材都是從生活中所獲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靈活選擇素材,并采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得美術教育氣氛更加和諧。例如,在學習《可愛的梅花鹿》的時候,為了使得課堂氣氛更加和諧,更具有趣味性,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育方式,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示梅花鹿,同時,通過以理論知識相結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梅花鹿的生長環境,及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通過富有趣味性的畫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可愛的梅花鹿的形象,讓學生融入到學習中。此外,為了能夠讓學生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方式,展示如何采用畫板進行制作梅花鹿的過程及相關素材,讓學生做好相關的準備,以便學生能夠按照實際操作完成。

(3)團結合作,強化動手能力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融入到美術動手實踐教育中,教師不能讓學生局限于單獨的動手實踐,而是應該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通過互動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的能力,同時還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得美術學習更具有和諧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做筆筒》的時候,教師首先讓學生認識到筆筒的做法和基本結構,為了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讓學生制作的筆筒更具有創意性,教師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筆筒以此激發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體現。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首先發放給學生相關材料,并將學生分成小組比小組為單位,明確分工。在開始制作之前,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并明確自己制作方向和所需要體現的內容,然后將自己的思想融入到制作過程中,使得自己的制作的筆筒更具有創意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讓學生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有了更深的體悟,對美的感受也有了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育方式,加強對美術學習的實踐培養,通過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對美術有更深刻的理解;通過戰美術教學中采用實踐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奠定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王麗紅. 淺談美術教學中如何在具體情境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J]. 文淵(中學版), 2019, 000(005):86.

張向玉.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 科普童話, 2019, 000(046):P.140-140.

張衛衛.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 文淵(中學版), 2019, 000(008):53.

猜你喜歡
教學分析動手能力小學美術
中學物理教學探究
動手能力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培養
基于學習任務分析的教學設計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高職院?!敦泿陪y行學》課程教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