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有效策略探討

2021-01-11 00:58周溢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包弟歸類高中語文

周溢

【摘要】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要義在于整合課內外閱讀資源以拓寬學生閱讀視野,幫助學生儲備充足的語言知識。同時,通過教授學生不同主題閱讀的方法與技巧提升其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品質。此外,以單元主題線的串聯、“1+X”主題閱讀群的構建將零散的語文知識融為一體,并通過閱讀課堂效果的延伸、與學生生活的緊密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及終身閱讀意識,是一種契合素質教育理念、符合當代高中生知識獲取及內化規律的閱讀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主題閱讀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新教材應運而生,新課標也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指出教師要從學生的核心素養出發,使學生在閱讀中形成各方面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開展主題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文章中心思想的關鍵性,從而克服盲目閱讀的問題,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本文就此開展研究。

一、立足教材,歸類主題

語文教材主題是閱讀主題確定的主要依據。為使學生以“主人翁”身份參與到主題閱讀中,建議教師在每學期開始前設置幾節主題歸類課,請學生初步閱讀語文教材每單元及每篇課文的課題,粗略閱讀課文內容,從單元題詞、課題以及課文內的關鍵字詞中提煉出主題閱讀,再根據主題的相似程度將教材課文歸類到相應的主題中[1]。

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教材共79篇課文,學生經過粗讀、提煉、歸納可初步確立三十余個主題。其中,部分主題下僅包含一篇課文,部分主題下有多篇課文,也有部分課文的主題相互交叉,如《囚綠記》既屬于“愛國”主題,也蘊含著“追求自由”的意蘊。此類內容寬泛、具有爭議的主題將調動學生深入探究課文內涵與思想情感的積極性,在實際的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確定”主題為任務,引導學生自主閱讀、集中討論,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主題與課文之間的關系。

二、個性理解,閱讀體驗

在“主題歸類”階段,學生已經初步確定了教材內課文所歸屬的主題,并發現同一篇課文會具有多個主題。這種沖突與疑惑便是學生參與主題閱讀的最佳動力。

如講授《小狗包弟》時,如只將課文主題確定為“控訴那個特殊年代”,則表明學生僅從課文的創作背景與表象上提煉主題,未能感受到作者內心深刻且復雜的情感。于是,筆者圍繞“作者將包弟送走”這一片段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當時的內心感受,以自己的生活經歷理解作者向包弟表達歉意的勇氣,內心的懊悔與自責。通過體會小狗包弟的悲慘遭遇與期間千千萬萬百姓的遭遇相同,時刻處于惶恐之中,感受灰暗時期的殘忍,領悟作者實則在抨擊人性的冷漠與僅為保全自己的丑惡,呼吁人們善良、互助的用心。由此對《小狗包弟》課文主題產生個性化理解,提煉出“反思、求善”的新主題。

三、學法點撥,觸類旁通

主題閱讀倡導以一篇課文主題為主線,與同主題課文及課外閱讀素材構建成主題閱讀群,使學生掌握各主題閱讀的方法。教材課文及課堂教學是學生汲取閱讀技巧與方法的主要陣地,在教學中教師應教授學生多種多樣、創新性的閱讀策略,幫助學生積累閱讀知識,為其后續的自主閱讀奠定基礎。

其一,粗讀與精讀相結合。粗讀是把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可培養學生高度概括、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精讀是一種細致品味語言、全面分析文章內涵與作者思想感情的閱讀方法。以精讀理解課文主題,以粗讀求課外拓展素材之大要,可使學生形成粗讀與精讀相結合的閱讀策略。例如,在講解《陳情表》時,筆者首先為學生創設“李密為何作陳情表”的問題情境;其次,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煉文內的關鍵語句回答問題,探討這篇文言文的主題。學生通過“愿乞終養”等詞句提煉出“孝”這一主題,并通過精讀體會文章的動人之處。最后,筆者引入畢淑敏的《孝心無價》為拓展性資源,學生以粗讀快速找準與“孝”這一主題相契合的語言,實現了主題閱讀的舉一反三[2]。

其二,對比閱讀。多篇文本的主題比較與內涵延伸可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如《林黛玉進賈府》一文,除林黛玉這一主角外,還有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物——王熙鳳。為使學生在腦海中構建更為立體的形象,領悟原文語言的精妙與貼切,筆者引入了《紅樓夢》內描繪王熙鳳的多個片段,消除學生對王熙鳳“先入為主”的印象,學生通過對比,逐漸提煉出“潑辣”“狠烈”等突出王熙鳳性格的詞語,激發了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四、內外一體,學以致用

主題閱讀的要義在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養成終身閱讀的意識與習慣。為此,在課堂主題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通過開展趣味性的課外閱讀活動實現主題閱讀的課內外一體化。如在教授《雨霖鈴》《再別康橋》這兩篇以“惜別”為主題的課文后,請學生在課下收集同樣主題的文章、書籍,在粗略閱讀后制作成“好書分享”PPT并在課堂上演示,說明推薦本書的理由,在小組合作中制作讀書計劃。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品好書、完成計劃,可促成學生對主題閱讀方法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可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為此,教師要把握主題閱讀的概念與內涵,依托教材課文與學生共同確定并歸類主題。同時在課堂上積極引入拓展素材,教授學生主題閱讀方法。最后,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促成課內外一體化,使學生形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閱讀思維。

參考文獻

[1]李艷.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分析[J].高考,2021(15):23-24.

[2]方延安.高中語文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探索[J].高考,2021(06):51-52.

猜你喜歡
包弟歸類高中語文
統計易錯題歸類剖析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害”與“被害”的敘事:延展《小狗包弟》最重要的張力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重讀《小狗包弟》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小狗包弟》教學設計
巴金《小狗包弟》賞析
萬有引力問題的歸類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