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教育在阻斷校園暴力“亞文化”傳播的機理研究

2021-01-11 20:11曾傲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2期
關鍵詞:校園暴力亞文化傳播

曾傲

【摘要】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支持,高等職業教育院校也在不斷的蓬勃發展中。但高職生正處于精力充沛的青春期,思想還不成熟且自我約束能力較差,且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校園暴力“亞文化”極易在高職生之間進行傳播,對學生的學習及成長產生難以預期的不利影響。在高等職業學院中對學生進行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斷校園暴力“亞文化”的傳播,本文以高職教育在阻斷校園暴力“亞文化”傳播的機理為研究重點,旨在得出阻斷校園暴力的有效手段,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職教育;校園暴力“亞文化”;阻斷;傳播

引言:校園暴力近些年來在高職校園內常有發生,上升為違法犯罪的校園暴力也常在新聞報道中看到。當校園暴力發生時,不僅僅是對受害者造成身體與心靈上的危害,還對受害者的未來產生嚴重不利影響[1]。而高職生正式易受外界影響的青春時期,校園暴力“亞文化”也在高職生中進行傳播。學校方面應通過高職教育來阻斷校園暴力的傳播,以便為學生創造出更為優秀的成長環境。

一、高職生校園暴力“亞文化”產生的原因

對重慶城市職業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系的學生18級474人,19級680人,20級971人,對其進行調查研究。從表1中發現校園暴力主要包括人身暴力、心理暴力、財產暴力及其他暴力行為。其中人身暴力所占比重最多,其次才是心理暴力和財產暴力,而人身暴力對受害者產生的影響更深,后果也更為嚴重,有時候受害者經歷的網絡暴力不止一種,所以表1數據會有部分重疊。很多時候校園暴力的產生或是因為一時沖動,或是因為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的學會了以暴力解決問題,或是因為這些學生想要通過暴力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這些原因在重慶城市職業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系的學生的暴力行為中普遍存在。

在對該院系的調查中發現,全年級學生中超過20%的學生為貧困建檔戶,且大多數學生為單親家庭,或從小就是留守在家,缺乏父母的關愛。大多數學生固執且叛逆,父母大多疲于生計,對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學生和父母的關系較為緊張,甚至有過肢體沖突的發生。其中家庭教育的缺失與經濟的貧困是高職生校園暴力“亞文化”產生的重要原因。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現代社會已經逐步成為了物質掌控的世界,學生對物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因為經濟性對困難,這就勢必造成想象世界與現實世界不匹配,容易引起學生心理的不平衡,為校園暴力的產生埋下伏筆。

二、高職生校園暴力“亞文化”的傳播途徑

現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學生們可以隨時在網絡上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內容,我國網民人數所占比例正以飛快的速度迅速增長。從網絡上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且高職徐盛對網絡上的信息沒有良好的篩選手段,且缺乏警惕性和自我意識保護能力。網絡暴力“亞文化”可隨意在網絡上進行傳播,對高職生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有些將網絡暴力加工成“軟文化”,刻意美化網絡暴力,高職生完整的人生價值觀尚未形成,因此很容易被這些不良信息影響。從對重慶城市職業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系學生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現代全年級的學生基本都或多或少有網絡成癮現象的發生,調查結果見表2。

高職生染上網癮后對自己的身心健康、學習狀況都會產生不利影響?,F代的影視劇、文學作品、網絡游戲中也充斥著暴力行為,而高職生很多都有英雄氣節,很多都會在現實中通過打架斗毆這種行為展現所謂的“勇氣”,日常行為中也出現暴力傾向。除開網絡傳播校園暴力“亞文化”外,某些學生還會通過網絡途徑對他人施暴。施暴者通過在網絡上比如學校論壇、學生群或其他網絡平臺上發布具有攻擊性、煽動性的不當言論,這種行為對受害者的聲譽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有的學生因這種侮辱謾罵的言論得了抑郁癥,對受害者的正常的學習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其他與此事無關的學生被煽動后也會隨大流地說出一些不好的話語,有意或無意的參與到校園網絡暴力中,傳播了校園暴力“亞文化”。

對重慶城市職業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系學生的調查研究中還發現,高職生中存在著很多拉幫結派的現象。為了所謂的兄弟義氣,一幫人看不上另一幫人的所作所為,或情感問題,或其他問題很容易促使打架斗毆現象的發生。所謂的哥們“義氣”,也是滋生高職生校園暴力“亞文化”的肥沃土壤,通過學生和朋友之間的日常接觸,也能對高職生校園暴力“亞文化”進行傳播。

三、高職教育在阻斷校園暴力“亞文化”傳播的機理研究

3.1 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提升思想境界

在上文也提到重慶城市職業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系的學生很多都缺失健全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品格方面的教育。因此該學院加強了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尤其注重的是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培養。中國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一定要增強對學生的愛國教育,提升自身的國家榮譽感,這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有良好的促進作用[2]。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還能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增強學生的自我防備能力,不至于被各個角落里傳播的校園暴力“亞文化”所影響。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及時發現學生的新問題、新動向,把校園暴力“亞文化”扼殺在萌芽中。

3.2 關愛學生,并創建對一個學生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系的學生很多都與父母的關系不好,有些父母因對生計的奔波,忽略了對學生的關愛。在高職院校的教育中,學院加強了對學生的關愛,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在對學生的管理中,創建一個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以科學、民主的思想管理學生,不是只一昧的強權壓迫,反而更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尊重學生的個人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3]。且學院與學生良好的溝通關系,能較為及時的把握學生的動態,有效防止了學生交友不慎狀況的發生,也有效避免“壞朋友”向學生傳播校園暴力“亞文化”。

3.3 增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學院教師在平常有較多的機會接觸到高職學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典范。這樣一來,學校實行“全員”教育模式,加強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教師以身作則的做法,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造成影響。教書育人,現代中國的教學理念是德育,為人師表,更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讓全年級的學生都能充分感受到優秀的品德文化。且教師在平常的授課過程中會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知識的講解中,這樣可以不動聲色的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進而促使學生對校園暴力“軟文化”產生抵抗力。

3.4 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

非法學系的學生一般對法律知識都是比較欠缺的,淡薄的法律觀念也是滋養校園暴力“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重慶城市職業學院信息與智能工程系中,完善了法治教育的相關內容,院系領導鼓勵學生聽講法律講座,加大對法律知識的傳播,促使學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意識。除了收聽講座,院系還鼓勵學生通過影視、書籍等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法治教育,讓學生時刻謹記守住法律的底線。樹立法律信仰,讓學生相信法律,且使學生逐漸形成成熟的思維模式,自覺抵制各類校園暴力,此項舉措有效減少了校園暴力“軟文化”的傳播。

3.5 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在學習方面,院系營造了良好的學習風氣,使學生能夠更加熱愛學習,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院系還具有良好的學習風氣,開展讀書講座,分享好書好故事,進而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能夠讓學生重視自己的學業。院系還鼓勵學生參與文化體育運動,促使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更能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培養其他良好的興趣,防止學生沉溺于網絡世界中,讓學生的課余生活過得更加有意義。舉辦各種知識文化講座和體育文化比賽,并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借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其遠離網絡不良文化,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

3.6 注重對犯錯誤學生的教育

在管理中很清楚的知道,學生犯錯誤是無法避免的,院校要做的是在錯誤已經發生的情況下,如何對待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對犯錯學生的教育,一是加強對這些學生的管理,還要優化對學生的管理體系,做到以平和的心態管理學生。二是要了解學生犯錯誤的原因,從原因中總結教訓,知道原因后方能切入要點,對癥下藥并藥到病除[4]。同時教育學生還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在對學生的思維模式有個良好的認知,并改變學生錯誤認知的執拗點,避免下次犯錯。學生犯錯要教育,但不能只采用嚴厲手段,這樣才不會激起學生的叛逆心理,讓學生好好改正錯誤,避免因意氣用事發生校園暴力。

3.7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進行有效疏導

高職生的心理壓力要比想象中的大,他們也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且院校學生多數來著貧困家庭,且很多缺少家庭的關愛,加上社會閱歷不豐富,沒有開闊的心胸,因此對他們心理健康的關注尤為重要[5]。院校在此基礎上創辦了學生健康心理活動中心,學生可對心理老師傾訴,老師也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院校還專門開了心理健康活動課程,學生可在上課時間做各種有意義的游戲,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心態,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這樣陰暗的校園暴力“亞文化”就被陽光健康的心理照的無影無蹤。

3.8 加強網絡道德教育,規范上網

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上網觀念,促使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促進學生辨別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并對不良信息進行抵制[6]。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在課堂教育上首先讓他們認識到規范自身網絡言行的重要性,輔導員開展專門的網絡規范演講,者有助于規范學生們的上網行為,且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被網絡傳播的校園暴力“亞文化”牽著鼻子走,有效阻斷校園暴力的傳播。

3.9 明確人生目標,進行正確指導

大多數高職生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的人生道路與人生目標也是模糊不清的。面對專業技術的培訓,他們想著只要技術好就行,就更加喪失了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動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專業特長給予人生規劃建議,在學生想要深入了解的時候教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指導,并告訴他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學習。教師告知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若學生成為專業的技能型人才,就有可能達到本科生那樣的社會競爭能力。在提高學生專業興趣的基礎上,開闊視野,提高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力。有個確切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努力,校園暴力“亞文化”根本不可能在學生心中占據一席之地。

結束語:雖然高職校園暴力“亞文化”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阻斷其傳播也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這些高職生的生長環境、家庭的壓力都說明他們是個特殊的群體。阻斷校園暴力“亞文化”的傳播需要院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建立自信心、法律意識、良好的品德都可減少校園暴力的傳播,而這些正是高職院校所需要重點培養的方向。減少高職校園暴力,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的發展,還需要培養學生健全的網絡信息識別能力,老師與學生都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參考文獻:

[1]池長會. 高職院校校園暴力及應對措施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18):16.

[2]魯君, 楊文選. 在"思想道德修養于法律基礎"課中加強學生品德修養的幾個著力點[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9, (12):109-112.

[3]宋南爭.國內高職院校校園暴力研究的方法論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6):32-33.

[4]何耀.高職院校女生校園暴力現象的探析——以貴陽幼專為例[J].戲劇之家,2018,(33):203.

[5]鄭潔.分析校園暴力的產生原因及防范對策[J].青年與社會,2019,(1):51.

[6]都芳,齊凱,魯瑋,金岳龍,王俊,王金峰,聶忠華,朱麗君,姚應水.大學生遭受校園暴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8,39(6):857-859.

猜你喜歡
校園暴力亞文化傳播
亞文化是個筐,你可別啥都往里裝
青少年惡劣事件頻發引發對刑事責任年齡的思考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淺析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現象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當前紙媒微信公眾號運營的突出問題與策略建議
把脈“腐敗亞文化”
亞文化,在商業圍城中起舞
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是一種體現主文化的亞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