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排CT血管成像對動脈瘤的診斷意義

2021-01-12 08:42葉愛玲
關鍵詞:靈敏度一致性檢出率

葉愛玲

(沭陽協和醫院,江蘇 宿遷 223600)

動脈瘤是臨床常見的血管疾病之一,具有較高致殘率及致死率,故給予動脈瘤患者早期積極有效診斷至關重要,對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1]。目前臨床常采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診斷動脈瘤,不僅可了解血管壁情況,診斷價值高,也可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但其對患者具有一定創傷,并發癥多,無法作為常規檢查。故尋求易操作、無創且敏感度高的檢查方式成為臨床研究重點。64排CT血管成像(64-CTA)因其具有安全可靠、可重復等優點,被患者及醫師廣泛接受。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64-CTA對動脈瘤的診斷價值。具示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30例疑似動脈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52.31±2.16)歲,入院時均給予患者64-CTA檢查。納入標準:(1)皆符合腦動脈瘤疾病有關診斷標準;(2)為突然發病,并且有頭痛、嘔吐和意識障礙等癥狀表現,部分患者有蛛網膜下腔出血表現;(3)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有CT檢查禁忌癥;(2)多器官功能障礙;(3)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4)對碘對比劑有過敏反應。

1.2 方法

選用SOMATOM Defimifien AS型64-CTA掃面儀器進行檢查,取患者仰臥位,固定其頭部,檢查范圍包括主動脈弓層面至顱頂,掃描參數如下:管電壓120kV,機架旋轉速度為0.4s/r,管電流設為自動,螺距0.516:1,準直為64×0.625mm,探測器寬度為40mm。首先測定對比劑峰值,采用Ulrich Missouri型數控高壓注射器,以5ml/s速率經肘靜脈注射20ml拜耳先靈及生理鹽水。然后給予患者DSA掃描,根據峰值時間確定掃描觸發時間,經肘靜脈注射55-60ml拜耳先靈及40ml生理鹽水。注藥前后進行2次掃描分別得到平掃及強化橫斷面圖像,將所有圖像上傳至AW4.4工作站進行處理。所得圖像由2名或者以上經驗豐富影像學醫師共同閱片,意見不一致通過討論得出最終結果。以DSA檢查為依據,分析64-CTA對動脈瘤的診斷價值。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采用x2檢驗,一致性采用Kappa檢驗(Kappa>0.75表明一致性極好,0.4-0.75表明一致性較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DSA檢查結果

30例疑似患者中,經DSA檢查確診19例動脈瘤,占63.33%,其余11例為非動脈瘤,占37.77%。

2.2 64-CTA檢查與DSA檢查結果對照

以DSA檢查為依據,64-CTA共檢出18例動脈瘤,疾病檢出率為94.74%,64-CTA診斷動脈瘤的靈敏度為89.47%、特異度為90.91%、準確度為90.00%。64-CTA檢查與DSA檢查結果具有極好一致性(Kappa=0.789)。詳見表1。

表1 64-CTA檢查與 DSA檢查結果對照

3 討 論

動脈瘤又叫做腦血管瘤,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主要表現是:腦動脈局限性、異常擴大,常并發蛛網膜下腔出血,具有較高死亡率,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動脈瘤病因復雜,有先天性、動脈硬化性、腫瘤性等類型之分,其中動脈硬化性的臨床發生率最高,多見老年群體。因此,早期采取安全可靠的診斷方式,對提高疾病檢出率具有一定作用,同時也能避免致命性的再出血發生,減少血管痙攣與腦積水的發病。以往臨床常采用DSA方式進行檢查,并將其結果作為金標準,雖然其診斷價值較高,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造影劑使用量較多,可能會導致出血、血腫及感染等并發癥,且其步驟繁瑣、費用昂貴,最重要的是檢查有創,患者接納度低。因此,探尋簡單方便、安全可靠的替代檢查方式十分必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診斷技術不斷發展,64-CTA因其具有檢查時間短、操作簡單、并發癥少等優點,被臨床廣泛應用。其基本原理是容積CT采集技術和計算機三維重建圖像處理技術的結合,對于動脈瘤診斷的優勢主要體現在:(1)三維顯示,(2)任意角度的反復觀察,(3)對動脈瘤內部和載瘤血管與鄰近血管情況都能夠觀察測量,敏感性和特異性與DSA相近。尤其是GE 64-CTA作為新一代CT機的代表,較以往CT機,掃描速度更快、空間分辨率表達更高、搜集到的數據量更多、后處理軟件功能更為豐富和準確。本研究結果顯示,64-CTA共檢出18例動脈瘤,疾病檢出率、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均較高,檢查結果與DSA具有極好的一致性,提示64-CTA對動脈瘤具有一定診斷價值,靈敏度、準確度均較高,可能作為替代DSA的常規檢查方式。分析其原因在于,64-CTA不僅可對血管進行檢查,也可掃描血管壁、軟組織及骨組織等,能夠多方面、多角度顯示動脈瘤,準確測量動脈瘤大小,也可顯示出瘤體上是否存在細小動脈分支等情況[2]。此外,64-CTA可清楚顯示腫瘤的生長方向,瘤頸的形狀,可使術前評估更加準確及簡單。但是該種檢查方式仍有一定缺點,如在檢查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患者體位、頭部晃動等影響,影響診斷結果,故在檢查過程中應重點關注。通過對本組30例疑似患者的64-CTA診斷觀察發現,尚有一定漏診幾率,分析具體原因,可能是由于在造影的過程當中,造影劑注射的速度太快、動脈瘤較小、瘤頸過長,在短時間內造影劑不能完全填充,動脈瘤繼而不能完全顯影,或是顯影不滿意。

綜上所述,64-CTA具有操作簡單、準確、可重復等優點,對動脈瘤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較高,與DSA結果一致性極好。所以在患者自身條件允許的狀態下,建議首先考慮64-CTA檢查,如需進一步治療,則考慮做DSA診斷,雖然在空間顯示上,CTA優于DSA,但對CTA檢測為陰性的患者,DSA基于其動態性的觀察和介入治療,效果仍然較64-CTA優,因此64-CTA檢查并不能完全替代DSA。兩種檢查手段各具優勢,且互補,應于臨床實際選擇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檢查方法。

猜你喜歡
靈敏度一致性檢出率
注重整體設計 凸顯數與運算的一致性
QCT與DXA對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癥檢出率的對比
基于機電回路相關比靈敏度的機電振蕩模式抑制方法
商用車CCC認證一致性控制計劃應用
安寧市老年人高血壓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
長程動態心電圖對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多參數靈敏度分析
基于事件觸發的多智能體輸入飽和一致性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