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無癥狀性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

2021-01-12 06:19李婷婷李曉波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關鍵詞:頸動脈腦梗死危險

李婷婷,李曉波

(1.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儀征市人民醫院,江蘇 儀征;2.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0 引言

無癥狀性腦梗死(SBI) 又稱靜止性/隱匿性腦梗死,是指既往無卒中發作史,無臨床癥狀或有臨床非特異性癥狀(如頭痛、頭暈、睡眠障礙、反應遲鈍、認知功能減退、性格改變等),行影像學檢查時發現梗死灶,但患者缺乏與病灶對應的神經系統定位體征[1]。易被患者及家屬忽視。但SBI 的存在使隨后的卒中和癡呆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2,3],也與部分抑郁癥狀的發生相關[4]。故研究SBI 危險因素尤為重要。已有研究報道,糖尿病與SBI 相關[5,6]。反映近2~3 個月血糖平均水平的指標HbA1c 與SBI 的關系如何是本研究的重點。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回顧我院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神經內科住院患者350 例,其中男性157 例,女性193 例;年齡60-92 歲,平均70.89歲。按照SBI 的定義,將經頭顱磁共振檢查診斷為SBI 患者210例作為SBI 組,頭顱磁共振檢查正常者140 例做為對照組。

排除標準:①既往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卒中病史;②有頭頸部血管內治療手術史;③腦外傷或缺血缺氧性腦??;④入院前有房顫病史,或入院后明確診斷有房顫患者;⑤既往有心臟瓣膜病或瓣膜置換手術史;⑥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等病史;⑦經神經內科??漆t師檢查發現有明確神經系統癥狀及定位體征;⑧資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1.2.1 收集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如:性別、年齡、既往史、個人史等。

1.2.2 對患者行頸動脈血管多普勒超聲及頭顱MRI 檢查。測量頸動脈血管壁的內-中膜厚度(IMT)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頸動脈IMT ≥1.0 mm 為內膜增厚,局限性內膜厚度≥1.5mm定義為頸動脈斑塊;采用GE1.5TMRI 行頭顱檢查,結合病史評估有無SBI 的存在。以MRI 顯示梗死病灶直徑≥3 mm,在T1WI 像上為低信號,T2WI 和FLAIR 像上呈高信號,除外擴大的腦血管周圍間隙、陳舊性腦出血、脫髓鞘病等。

1.2.3 對患者行血液學相關檢查

所有入選患者均在禁食8h 以上采取肘靜脈血,進行血脂、空腹血糖、HbAlc 檢測。

表1 血脂及糖化血紅蛋白危險分層

1.2.4 根據臨床資料及輔助檢查結果,比較SBI 組和對照組兩組間臨床資料及相關危險因素的差異,分析SBI 的獨立危險因素、不同HbAlc 水平與SBI 的相關性。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數據滿足正態分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s)表示;未滿足正態分布,采用Mann-WhitneyU 檢驗,以四分位數[P50(P25,P75)]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例(%)]表示;隨后根據相關指南分類標準[7]將LDL、TC、TG、HbA1c、年齡連續性定量資料轉換為有序等級資料(血脂及糖化血紅蛋白分為正常、臨界、升高三個等級,年齡從60-92 歲以10 歲為界點分為四個等級),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得出獨立危險因素。所有檢驗結果,均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SBI 組和對照組兩組間基本資料及相關危險因素的比較(見表2)

SBI 組在年齡、高血壓病、糖尿病、LDL、TC、TG、HbA1c、頸動脈內-中膜厚度、頸動脈斑塊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在性別、吸煙史、HDL、空腹血糖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表2 SBI 組與對照組各項指標單因素分析

2.2 SBI 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

將SBI 作為因變量,以各組間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指標(有無頸動脈斑塊、內膜增厚、高血壓、糖尿病、LDL、TC、TG、HbA1c、年齡)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年齡大、HbA1c 升高、TC 升高、有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頸動脈斑塊為SBI 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果見表3。

2.3 不同HbA1c 水平與SBI 的相關性分析

HbA1c 按照<5.7%、5.7-6.4%、≥6.5%分組,SBI 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后進行多重比較,HbA1c按照<5.7%與5.7-6.4%比較,差異顯著(P<0.05);HbA1c 按照<5.7% 與≥6.5% 比較,差異顯著(P<0.05);HbA1c 按照5.7-6.4% 與≥6.5% 比 較,差 異 無 顯 著 性(P>0.05);HbA1c按照<5.7% 和≥5.7% 分組,SBI 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HbA1c 按照<6.5%和≥6.5%分組,SBI 組與對照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4)。

3 討論

SBI 是一種特殊類型腦梗死,與癥狀性腦梗死相比,SBI患者無臨床癥狀或有臨床非特異性癥狀如頭昏、頭暈、頭痛、認知功能下降、精神障礙等,癥狀隱匿,很難引起人們重視。但大量研究證實SBI 患者是血管源性癡呆和癥狀性腦梗死的高發人群[8-10]。隨著頭顱CT 和MRI 的普及,SBI 檢出率增高。重視SBI 相關危險因素的早期識別和管理至關重要。SBI 的危險因素與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一致,有高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慢性腎病、心血管疾患、血液系統疾病、頸動脈粥樣硬化等[11-14]。

HbA1c 是血液中葡萄糖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β 鏈纈氨酸結合通過非酶作用形成的產物,它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其反映近8~12 周內血糖的平均水平。與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相比,HbA1c 的優勢在于其不受短期生活方式變化的影響,是反映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標準。2018 年一項納入29 篇文章(約532779 名參與者)關于HbA1c 與缺血性卒中的相關性薈萃分析,將HbAlc 分為三組,即非糖尿病范圍HbA1c(<5.7%)、糖尿病前期HbA1c 范圍(5.7-6.5%)、糖尿病范圍HbA1c(6.5%),結果顯示與非糖尿病范圍HbA1c(<5.7%)相比,糖尿病范圍HbA1c(6.5%)與首次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增加相關,平均HR(95% 置信區間) 為2.15(1.76,2.63)[15]。SBI作為缺血性卒中的一種類型,不同HbA1c 水平對SBI 發生的風險如何,是本研究的重點。

本文納入350 例研究對象,其中SBI 組210 人,正常對照組140 人,臨床資料單因素分析顯示兩組在空腹血糖方面無統計學差異,但在HbA1c 指標上差異有顯著性。說明盡管空腹血糖和HbAlc 是反映糖尿病的兩個重要指標,但在本組研究中,僅在HbAlc 指標上表現出統計學差異。也證實了傳統因素年齡、高血壓、糖尿病組、LDL、TC、TG、頸動脈內膜增厚、頸動脈斑塊仍是SBI 的高危因素,說明SBI 的危險因素與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基本一致。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校正其他相關危險因素后發現HbAlc 是SBI 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對HbA1c 不同水平進行分組,比較與SBI 的相關性,發現與HbA1c<5.7% 水平相比,HbA1c 水平在5.7-6.5% 及HbA1c水平≥6.5%與SBI 風險增加密切相關,HbA1c 水平在5.7-6.5%與HbA1c 水平≥6.5%兩組SBI 發生率相似,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處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亦是SBI 發生的高危人群,為預防SBI 的發生,可能需要更加嚴格控制HbA1c 水平。

表3 SBI 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

表4 不同HbA1c 水平與SBI 的相關性分析

目前HbAlc 參與SBI 形成的潛在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HbA1c 能夠使氧離曲線左移,使組織缺血缺氧,導致神經功能變性、髓鞘脫失乃至壞死,進而出現功能異常。HbAlc 還能減弱紅細胞的變形能力,使全血粘度增高。增加血蛋白激酶和血栓素A2 的水平,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尤其是微動脈硬化,導致小動脈梗死。若小梗死灶處于腦內非功能區,即形成SBI[16]。

SBI 患者是罹患腦卒中或認知障礙/ 癡呆的高風險人群,控制SBI 的危險因素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證實空腹血糖水平在SBI 組和對照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但HbAlc是SBI 的獨立危險因素。從HbA1c 分組研究中看出,糖尿病前期HbA1c 范圍(5.7%-6.5%) 的患者,與糖尿病范圍HbA1c(≥6.5%)患者一樣,都是SBI 發生的高危人群,為預防SBI 的發生,可能需要更加嚴格控制HbA1c 目標。

本 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1)本研究樣本數量有限,且此次研究的是60 歲以上人群,不能代表整體,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以證實;(2)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下一步可行前瞻性隊列研究進一步證實血清HbA1c 水平與SBI 的相關性。

猜你喜歡
頸動脈腦梗死危險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腦梗死合并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復的探討
MTHFR C677T基因多態性與頸動脈狹窄及其側支循環形成的關系
DWI聯合DTI技術對早期腦梗死缺血半暗帶的評估價值
基于深度學習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成分識別
超聲評價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支架貼壁不良的價值
超聲對頸動脈蹼的識別意義探討
喝水也會有危險
擁擠的危險(三)
伴吞咽障礙的腦梗死患者胃黏膜保護治療的對照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