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痔術后早期灸法預防尿潴留的Meta 分析

2021-01-12 06:19張清賢甘惠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關鍵詞:灸法尿潴留艾灸

張清賢,甘惠

(重慶市大足區中醫院,重慶)

0 引言

尿潴留是混合痔術后主要并發癥之一,發病率高達52%,合并前列腺疾病的患者發病率超過80%[1]。尿潴留的發生將直接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護理工作量。如何安全、有效地預防尿潴留,一直受到護理人員的廣泛關注?;旌现绦g后早期施灸預防尿潴留有一定療效,且操作安全可靠、簡單易行[2]。但目前尚無系統的循證醫學證據作為指導,本研究旨在采用系統評價方法,對混合痔術后早期灸法預防尿潴留的療效進行綜合評價,以期為臨床護理實踐提供證據支持以及指導建議。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和排除標準

1.1.1 研究類型

1.1.2 研究對象

年齡≥18 歲的痔術后患者;痔病定義符合《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 版)》。排除標準:①排除孕婦、產后及哺乳期患者;②排除合并其他嚴重內外科疾病患者;③排除合并其他肛腸疾病或手術患者。

1.1.3 干預措施

試驗組在對照組干預措施的基礎上使用灸法。我們納入的灸法主要包括:①艾條灸;②隔物灸;③雷火灸;④熱敏灸等。

1.1.4 結局指標

結局指標:有效率、尿潴留發生率。其中尿潴留發生率以術后8h 未排尿計算。有效率計算參照以下標準或類似標準:①顯效:治療后1h 內能自行排尿且能排盡尿液;②有效:治療后1h 內能自行排尿但膀胱內尿液排不盡,或 1~2h 能自行排尿且能排盡;③無效:治療2h 后仍不能自行排尿,需導尿。

1.1.5 排除標準

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標準化的基本概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尤其是進入近代標準化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社會化大生產為標準化理論演進提供了大量生產實踐經驗和總結,科學技術也為之提供了技術手段和實驗方法,突破了僅靠零散總結經驗的直觀表述階段,使標準化活動進入了科學的定量化階段,并要求在民主協商的原則下推行應用,從而大范圍地提高生產率。[1]

①試驗組采用灸法外,還采用了其他中醫治療技術,如灸法聯合針灸、穴位按摩等;②重復發表的文獻;③無法提取數據的文獻;④數據存在明顯的嚴重錯誤 (如不同單位、作者研究之間的數據卻完全雷同,存在明顯造假可能);⑤綜述、評論、非臨床研究觀察療效試驗。

1.2 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NKI、VIP 和Wan Fang Data 數據庫,輔以追溯納入文獻、主題相關文獻和綜述的參考文獻,以確保查全率。文獻檢索時限均為從建庫至2018 年1 月。

檢索采用主題詞與自由詞相結合的方式,中文檢索詞包括灸、灸法、痔、痔瘡、尿潴留、排尿困難、排尿障礙、隨機;英文檢索詞包括moxibustion、hemorrhoid、haemorrhoid、piles、urinary retention、ischuria、random*。以PubMed 為例,其具體檢索策略見框1。

框1 PubMed 檢索策略

1.3 文獻篩選和資料提取

由2 位研究者(甘惠、伍姿)按照預先制定的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交叉核對,如遇分歧則討論或咨詢第三方(張躍福)解決,所缺資料盡量與原作者聯系予以補充。文獻篩選時首先閱讀文題與摘要,在排除明顯不相關的文獻后閱讀全文,將符合納入標準的直接納入,否則排除。資料提取內容包括納入研究的作者與發表年份、樣本量、干預措施、對照措施、干預時間、結局指標等。

1.4 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評價

由 2 名研究者(甘惠、石迎春)根據Cochrane 手冊推薦的偏倚風險評價工具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其內容包括隨機序列的產生、分配隱藏、受試者盲法、結局評價者盲法、結局數據的完整性、選擇性結局報告和其他可能的偏倚,分為“低風險”、“不清楚”、“高風險”3 個等級。如遇分歧,則通過討論或請第三名研究員(張躍福)仲裁解決。

1.5 統計分析

采用Rev Man 5.3 軟件進行Meta 分析。二分類變量選取風險比(RR)及其95%可信區間(CI)表示;連續性變量采用加權均數差(MD)及其95%CI 表示。納入研究結果間的異質性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 (檢驗水準為α=0.1),同時結合I2定量判斷異質性的大小。當 P ≥0.1,I2≤50% 時,表明研究間具有同質性,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 分析;當 P<0.1,I2>50% 時,則各研究結果間存在異質性, 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 分析。明顯的臨床異質性采用亞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等方法進行處理,或只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倒漏斗圖判斷是否存在發表偏倚。Meta 分析的檢驗水準為α=0.05。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數據庫初檢獲得文獻265 篇,閱讀文題及摘要后剔除不符合文獻154 篇,追溯納入文獻、主題相關文獻和綜述的參考文獻補充2 篇,最終納入14 個RCT[3-16]。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及結果

2.2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偏倚風險評價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見表1,偏倚風險評估結果見表2。

2.3 Meta 分析結果

2.3.1 有效率

共納入7 個RCT[6-8,10-12,16](n=612)。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艾灸與其他干預措施相比,其臨床有效率更高[OR=8.03,95%CI(4.64,13.93),P<0.00001](圖2)。在7個RCT中,5 個對照組為常規護理。亞組分析結果顯示,艾灸的臨床有效率優于常規護理[OR=9.67,95%CI(5.14,18.16),P<0.0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圖3)。

2.3.2 尿潴留發生率

共 納 入6 個RCT[3,5,9,13,14](n=1570)。隨 機 效 應 模 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艾灸組尿潴留發生率更低[OR=0.33,95%CI(0.24,0.44),P<0.00001](圖4)。剔除陳本會等[15]的研究后,研究間異質性明顯降低(I2=29%,P<0.00001),且結果仍然顯示,艾灸組尿潴留發生率更低[OR=0.18,95%CI(0.09,0.37),P<0.00001],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3 描述性分析

不能進行Meta 分析的1 篇文獻[4]采用描述性分析。李寧等[4]運用懸灸法預防痔瘺術后尿潴留,將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分別為懸灸組、熱敷組、遠紅外線組,每組20 人。結果顯示,熱敷組和遠紅外線組尿潴留發生率較懸灸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發表偏倚

以有效率為指標繪制漏斗圖,結果見圖5。結果顯示漏斗圖兩側不對稱,考慮納入研究可能存在發表偏倚。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表2 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評估

圖2 艾灸與其他干預措施臨床有效率比較的meta 分析

圖3 艾灸與常規護理臨床有效率比較的meta 分析

圖4 艾灸與常規護理臨床尿潴留發生率比較的meta 分析

圖5 艾灸與其他干預措施臨床有效率比較的漏斗圖

3 討論

3.1 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現有研究表明,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發生與機體正常生理結構改變(術后肛管內填塞物過多、敷料壓迫過緊)、術中使用麻醉藥、術后使用鎮痛泵等有關[3]。

目前,西醫缺乏較為滿意的預防手段。中醫認為,混合痔術后因各種麻醉、損傷等因素致機體元氣受損、氣機失調、津液下泄受阻、水道郁結不通[18]。古代醫家朱丹溪認為,血液熱則行,見寒則凝,故一切氣血凝澀的疾病,均可用溫灸來治療[19]。艾灸療法主要是通過艾絨燃燒產生的熱量,刺激體表穴位,以調整臟腑陰陽氣血,產生治療作用的方法,其操作簡單易行、安全性較高。文獻匯總顯示,臨床常用中極、關元、氣海、八髎、三陰交等穴位,行灸15~30 分鐘,以通調臟腑、消瘀散阻,誘導排尿。本次Meta 分析結果也證實,灸法治療較常規護理能更有效地預防混合痔術后尿潴留的發生。

3.2 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納入文獻均為中文文獻,可能會造成一定的語言偏倚,且漏斗圖提示納入研究存在發表偏倚,考慮到陽性結果的文章更容易發表,其結果的可靠性降低;②納入研究質量不高,14 篇文獻在隨機方法的描述上過于簡單,是否使用盲法、分配隱藏、失訪、退出情況等也沒有完全報道;③納入研究的干預措施雖均為灸法,但施灸的穴位選取、干預時間及作用次數等各不相同;④相關文獻未使用客觀的實驗室指標測定,結局評價判斷標準較為主觀,極大地降低了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證據質量及指導意義也相應影響。

建議今后建立混合痔術后灸法治療規范的操作標準,完整結局報告指標,構建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研究。

猜你喜歡
灸法尿潴留艾灸
針灸治療產后尿潴留的臨床診療特點分析
針灸治療產后尿潴留的研究進展
艾灸保健知多少
預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參片
盆底儀在陰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療中的應用
婆婆迷上了艾灸
千萬“別”艾灸
《肘后備急方》灸法學術思想淺析
針灸結合耳穴治療原發性面肌痙攣臨床觀察
淺析溫針灸的治療機理及溫度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