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藥師在婦科開展藥學服務的方式與效果觀察

2021-01-12 06:19嵇志鳳張增紅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關鍵詞:藥師藥學服務質量

嵇志鳳,張增紅

(南京市紅十字醫院,江蘇 南京)

0 引言

藥物作為臨床上最常見也是常用的一種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對疾病的診斷、對癥治療及合理處方等。通常提到的藥學服務,主要就是以醫院的用藥為主,藥學服務的合理性與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在臨床上是呈正比的[1]。合理用藥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的合理用藥方式,制定相對應的用藥計劃,從而提高整體的用藥效果[2]。臨床藥師在婦科開展藥學服務可以顯著的提升患者治療疾病的效果,提升身體健康程度[3]。就現階段來講,醫院科室內的藥師參與到藥學干預環節中,已然變成藥學服務內的焦點。在婦科科室中,有藥物治療模式、手術治療模式,藥物治療模式被較為廣泛的運用[4]。所以,臨床藥師需要重視對患者用藥環節的指導工作。藥學服務能夠顯著的改善藥學服務的質量,縮短患者用藥治療的時長。本文將主要觀察臨床藥師在婦科開展藥學服務的方式與效果,現有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5 月到本院治療婦科疾病的患者共100 例作為觀察對象,依據隨機分配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0 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 20-75歲,平均(45.71±2.51) 歲。實驗組患者年齡22-73 歲,平均(46.56±3.1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運用常規的口述式用藥指導,對實驗組患者由臨床藥師對其進行針對式的藥學服務,具體內容為:

1.2.1 優化臨床路徑

嚴格執行“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以患者的實際需求為主要依據,實施臨床藥師藥學服務管理,促使患者用藥的規范化。

1.2.2 臨床藥師與醫護人員配合

臨床藥師與患者主治醫生積極配合,和患者的主治醫生探究患者的病情,制定精準的、針對性的用藥方案,對患者的病例進行分析,全面的掌握婦科患者在用藥過程中的規范性與注意事項,在工作中及時的發現問題,將問題反饋給醫生,聽取醫生的建議,對用藥服務進行改進;藥師與護理人員積極的合作,臨床藥師可以參與護理工作人員的晨會,將合理用藥的有關知識介紹給護理人員。例如,給藥禁忌、藥物配伍禁忌以及給藥時機與速度等,指導護理人員可以正確的對不良用藥反應進行處理。

1.2.3 臨床藥師與患者積極溝通

將用藥的健康手冊發放給患者,側重的告知患者用藥的措施、怎樣能夠避免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的概率。例如,服用頭孢類的藥物,不可服用含酒精的飲料亦或是酒精等,在服用過喹諾酮類的藥物之后,需要大量的服用水,不可在日光下過度的暴露。

1.2.4 實施藥品信息化管理

目前是信息化的時代,為了能夠減少藥師的工作量,可借助全自動信息平臺,對藥物的種類、生產批號、有效日期及價格等進行輸入,并且臨床藥師將藥物的服用劑量、注意事項等相關事項向患者進行詳細的說明;同時,可以在藥房內設置全自動的擺藥機,患者可以通過手機二維碼進行自主取藥,臨床藥師在客戶端進行監督,達到減少患者取藥時間和等候時間的效果,臨床藥師還可遠程監測。

1.2.5 建立藥學服務質量評價系統

定期安排臨床藥師進行培訓,提升整體服務質量,同時,還要對其進行考核,主要考核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兩個方面,由資質較深的臨床藥師對理論知識進行評價,由患者對實踐技能進行評價,可以設置獎懲制度,提高臨床藥師學習的積極性。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有效率越高證明服務質量越好。比較兩組用藥不合格發生率,從信息記錄規范性缺失、不規范書寫、不合格處方開具各方面進行對比,不合格率=發生處方數/n×100%,不合格率越低,表明藥物服務效果越好。藥學服務質量評分越高越好,患者等待時長越短越好。

1.4 數據處理

將數據復制到excel 表格中,用SPSS 17.0 軟件進行對數據的統計和整理,用(±s) 來表示,計數資料用(χ2) 校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后總有效率

實驗組患者在用藥后的總有效率96%,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8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可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總有效率(n/%)

2.2 比較兩組藥學服務質量評分

實驗組各項藥學服務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藥學服務質量評分(±s)

表2 比較兩組藥學服務質量評分(±s)

組別 盤點時間(d) 患者取藥等待時間(min) 藥物服務質量評分(分)對照組(n=50) 1.46±0.64 6.71±2.31 74.23±2.76實驗組(n=50) 0.95±0.51 4.43±1.64 95.46±2.89 t 值 21.6880 5.6909 37.5653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2.3 比較兩組患者用藥不合格發生率

實驗組用藥不合格率1/50(2.0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7/50(14.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用藥不合格發生率(n/%,例)

2.4 比較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與用藥認知性

實驗組患者用藥依從性98.12±1.23,對照組患者用藥依從性81.96±2.63,實驗組患者用藥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t= 39.3566,P=0.0000<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用藥認知93.78±2.12,對照組患者用藥認知81.65±1.37,實驗組患者用藥認知顯著高于對照組,t= 33.980,P=0.0000<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醫院藥學隸屬于藥學的分支,隨著我國的臨床藥學大幅度的進步與發展,醫院內的藥學服務范圍也不斷的在擴展,不僅僅是保障藥品的質量與供給[5]。合理用藥作為全球性公共衛生類的問題,對此,臨床藥師需要積極的參與到用藥服務中。臨床藥師加入到對婦科患者的用藥服務環節內,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助力患者的主治醫師能夠不斷的對治療計劃與方案進行優化,與醫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婦科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藥師更需要與患者進行主動的交流與溝通,助力患者對藥物能夠有更全方面的認識,促使患者用藥的規范性與依從性可以大幅度的提升[6]。護理服務與藥學服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可以促使藥師和護士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將護士配藥與給藥患者中的安全隱患去除,促使患者的藥物治療更具安全性與合理性,以便于患者可以快速的恢復健康[7]。本文通過對兩組患者用藥總有效率、藥學服務質量以及用藥認知狀況進行探究。實驗組患者在用藥后的總有效率96%,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80%;實驗組各項藥學服務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實驗組用藥不合格率2.0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14.00%,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臨床藥師在婦科開展藥學服務的方式可顯著的提升患者用藥后的治療效果,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該用藥模式可廣泛推廣運用。

猜你喜歡
藥師藥學服務質量
門診服務質量管理的實踐研究
西藥房藥學服務質量的提升路徑及作用分析
藥師帶您揭開華法林的面紗
藥師干預作用在醫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上報中的作用
口服中藥湯劑常見不良反應及藥學干預
《藥學進展》編輯委員會
《藥學進展》雜志征稿啟事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癥大鼠模型中的藥學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質量的提高
論如何提升博物館人性化公共服務質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