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維Lorenz 散點圖精解:阻滯篇

2021-01-13 06:31景永明李世鋒張芳芳楊偉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20年6期
關鍵詞:交界心律早搏

景永明 李世鋒 張芳芳 楊偉

沖動傳導異常是心律失常的常見病因之一,而傳導阻滯是其中的主角,依據阻滯部位,可分為竇房傳導阻滯、房內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室內傳導阻滯等。 其中房內傳導阻滯與室內傳導阻滯只造成P波、QRS 波群的增寬,不引起節律的變化,散點圖無從觀察;一度房室(竇房)傳導阻滯也不引起節律的變化,散點圖亦無從觀察;只有二度以上的竇房(房室)傳導阻滯才會造成間斷或連續性的RR 長周期,引起明顯的節律變化,稱為阻滯性心律失常,散點圖高度敏感。 不論是二維還是三維Lorenz 散點圖,都能快速識別阻滯性心律失常。 雖然竇房傳導阻滯與房室傳導阻滯的阻滯部位不同,但RR 間期的規律性卻是相同的,所以二者有共同的散點圖特征[1],其體表心電圖的唯一區別是長周期中有無阻滯的竇性P 波。

二度以上的竇房(房室)傳導阻滯引起阻滯性心律失常,其中2 ∶1 以下的阻滯屬低度阻滯,如3 ∶2、5 ∶4 房室傳導阻滯等;2 ∶1 以上的阻滯屬高度阻滯,如3 ∶1、 5 ∶1 房室傳導阻滯等。 多數情況下,阻滯造成的長RR 間期能啟動低位起搏點的保護機制:交界性逸搏或室性逸搏等伺機發放(無保護性傳入阻滯,有“感知功能”),類似人體內天然的AAI或VVI 起搏器,但逸搏及逸搏心律的保護機制并不可靠,往往存在間歇性的傳出阻滯,類似間歇性起搏功能“障礙”,故高度以上的阻滯往往需要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

二維與三維Lorenz 散點圖都能快速識別阻滯性心律失常,但由于后者整合了前者與二維差值散點圖的所有優勢,而前者又是認識后者的基礎[2],故本文精選的3 例阻滯性心律失常,都在精解其二維時間散點圖、Lorenz 散點圖、差值散點圖的基礎之上,探討并總結其三維Lorenz 散點圖的規律及特征,為快速識別阻滯性心律失常的動態心電圖奠定基礎。

1 病例1 散點圖分析與診斷

患者男,72 歲。 文氏型房室傳導阻滯。

1.1 二維心電散點圖特征

1.1.1 時間散點圖特征 如圖1A 所示,主導節律層(NN 層)基本貫穿全程,高低起伏,部分時段分裂出高位的N.N 層(中間加點表示長周期),N.N 層略小于2NN 層。 仔細觀察可見,不同于早搏二聯律的聯律間期層(相對固定)與代償間期層(顯著起伏),N.N 層隨NN 層同步起伏,高低層之間無倍數關系,是文氏型房室(竇房)阻滯的時間散點圖特征。

1.1.2 Lorenz 散點圖特征 如圖1B 所示,竇律點集(NNN)縱行分布于等速線近端,連續2 ∶1 阻滯點集(N.N.N)分布于等速線遠端,短長周期區的阻滯前點集(NN.N)基本分布在y =2x 線以下,長短周期區的阻滯后點集(N.NN)大致分布在y =0.5x線以上,提示N.N <2NN。 總體上看阻滯前、后點集不對稱于等速線,此為文氏型房室傳導阻滯的Lorenz 散點圖特征。

1.1.3 差值散點圖特征 如圖1C 所示,由于低度阻滯的長周期大致是NN 周期的2 倍,按照排列組合原理,阻滯性心律失常的四搏三期點最多可以出現(1 +1)3=8 種散點集落,即NN 周期與N.N 周期的全排列(),沒有長周期的NNNN 點集()與全是長周期的N.N.N.N(),由于都是連續等周期,重疊分布于坐標原點;有一個長周期的NNN.N、NN.NN、N.NNN 特征點集()分別分布于y 軸正側、Ⅳ象限角平分線、x 軸負側;有2 個長周期的NN.N.N、N.NN.N、N.N.NN 特征點集分別分布于x 軸正側、Ⅱ象限角平分線、y 軸負側。 如果是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長短周期之間有倍數關系,各特征點集必然在上述標準位置;仔細觀察本例差值散點圖,發現NN.N.N 點集向左上延伸,表明文氏周期后的長周期小于連續2 ∶1 阻滯的長周期(等于2NN),此特征點集的走向符合文氏型阻滯的特征。

1.2 三維Lorenz 散點圖特征

三維Lorenz 散點圖是四搏三期點,多角度觀察能看到8 個特征點集(圖2A、2B),但非標準觀察面各特征點集的特征不易描述。 4 個標準觀察面特征明顯,便于描述,但由于部分點集重疊,命名難度增大。 實戰中逆行技術往往同時選中2 個特征點集,分析散點性質略顯復雜,所以實際工作中,建議將標準觀察面與非標準觀察面聯合應用、多角度觀察。 4 個標準觀察面是理解三維Lorenz 散點圖的基 礎,下面重點介紹。

圖1 病例1 二維心電散點圖Fig.1 Two-dimensional Lorenz scatter plot of Case 1

1.2.1 xOy 面 如圖2C 所示,形態同二維Lorenz散點圖,表面上像4 個點集,實際上是8 個特征點集兩兩重疊(略加旋轉便能發現)。 此面的分析技巧是“后加心搏法”,按二維Lorenz 散點圖的名稱后加“N”或“.N”,即原“三搏兩期點”后續正常NN 周期或N.N 長周期成“四搏三期點”。 此面的散點圖特征同二維Lorenz 散點圖,不再贅述。

1.2.2 yOz 面 如圖2D 所示,此面形態特征同xOy 面,名稱略有變動,分析技巧是“前加心搏法”。

1.2.3 zOx 面 如圖2E 所示,此面亦兩兩重疊,表現為四分布。 先找到前排的4 個特征點集:等速線近端是NNNN 點集,遠端為N.NN.N 點集,等速線左上是NNN.N 點集,右下為N.NNN 點集,二者對稱于等速線分布(注意xOy 面中等速線兩邊的特征點集并不對稱)。 由于此面看不到y 軸,后排的4 個特征點集必是中間RR 間期為長周期,只需要在上述4 個特征點集中間加點,即NNNN、N.NN.N、NNN.N、N.NNN 背后分別有NN.NN、N.N.N.N、NN.N.N、N.N.NN 點集。

1.2.4 xyz 面 如圖2F 所示,連續等周期(NNNN,N.N.N.N)中居原點,只有一個長周期的N.NNN、NN.NN、NNN.N 點集分別分布于x、y、z 軸正側;有2 個長周期的NN.N.N、N.NN.N、N.N.NN 點集分別分布于x、y、z 軸負側。 仔細觀察發現,x 軸負側的NN.N.N 點集延伸至zO-x 區,表明z >y >x,符合文氏周期RR間期漸短驟長的規律,是文氏型阻滯的特征。

1.3 動態心電圖診斷

動態心電圖(圖3)顯示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合并文氏型房室傳導阻滯(心率為31 ~123 次/min,平均71 次/min,分析心搏總數98 173 個);偶發室性早搏(4 個),室性三聯律(1 陣);心率變異性正常(SDNN 130,SDANN 140,SDNN Index 36,rMSSD 17,三角指數21.4)。

1.4 點評

低度房室傳導阻滯一般可分為莫氏Ⅰ、Ⅱ型,其中莫氏Ⅰ型房室傳導阻滯P 波脫落前伴有PR間期逐跳延長,RR 間期一般有漸短驟長的規律,又稱文氏現象;莫氏Ⅱ型房室傳導阻滯P 波脫落節前PR 間期相對固定,長短周期之間大致呈倍數關系(低度竇房傳導阻滯也有類似的分型)。 本例為低度房室傳導阻滯,部分時段為連續2 ∶1 房室傳導阻滯,其為高、低度阻滯的分界點,無法分型,易單獨診斷。 通常情況下文氏型房室傳導阻滯所致長周期前、后的短周期不等,故二維Lorenz 散點圖中阻滯前(NN.N)、后(N.NN)點集不對稱分布于等速線兩側,在文氏型連續3 ∶2 阻滯的特殊情況下,阻滯前、后點集對稱分布于等速線兩側,類似房早未下傳。 通常情況下,全程動態心電圖中各種傳導比例共存,總體上不對稱[3]。 三維Lorenz 散點圖的xOy 面、yOz 面有類似特征;zOx 面中,等速線兩側的特征點集由于是x、z 坐標的互換,理論上總是對稱的。 仔細對比二維差值散點圖與三維Lorenz 散點圖的xyz 面,發現二者非常類似,都是2 個連續等周期中居原點,6 個長、短周期錯排的特征點集分居六方。 三維Lorenz 散點圖的xyz 面相對表達得更緊湊,也更容易理解,原點之外的6 個特征點集分居坐標軸的正、負兩側。

圖2 病例1 三維Lorenz 散點圖Fig.2 Three-dimensional Lorenz scatter plot of Case 1

圖3 病例1 動態心電圖片段Fig.3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ic fragment of Case 1

2 病例2 散點圖分析與診斷

患者男,73 歲。 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2.1 二維心電散點圖特征

2.1.1 時間散點圖特征 如圖4A 所示,部分時段高、低分層,高層(N.N 層)基本貫穿全程,低層(NN層)時斷時續;高、低層同步起伏,大致有倍數關系(N.N≈2NN),符合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的特點。仔細觀察發現紅色箭頭指示處高、低層明顯失去倍數關系(掃描文題右側OSID 碼,可查閱彩圖),高層基本變平,低層顯著起伏,逆行技術顯示高層延續為交界性逸搏周期層(NJ、JJ 層),低層延續為逸搏奪獲層(JN 層),表明低位起搏點的頻率周期與連續2 ∶1阻滯的頻率周期接近,二者發生低水平競爭,并造成一過性房室脫節。

2.1.2 Lorenz 散點圖特征 如圖4B 所示,竇律點集(NNN)縱行分布于等速線近端(范圍較小),連續2 ∶1 阻滯點集(N.N.N)分布于等速線遠端(范圍較大),短長周期區的阻滯前點集(NN.N)基本沿y =2x 線分布,長短周期區的阻滯后點集(N.NN)基本沿y =0.5x 線分布,提示N.N≈2NN,總體上看阻滯前、后點集對稱于等速線,此為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的Lorenz 散點圖特征。 仔細觀察可見NN.N點集中有部分散點水平向右走,N.NN 點集中有部分散點垂直向上走,表明部分時段有相對固定的逸搏長周期(NJ、JJ),逆行技術顯示為交界性逸搏(J),水平走向的為NNJ、JNJ 點集,垂直走向的是NJN、JJN 點集。 由于交界性逸搏心律與2 ∶1 阻滯的竇性心律發生等頻性競爭,故理論上N.N.N 中重疊有NJJ、JJJ 點集,NNN 點集中重疊有JNN 點集。紅色箭頭指示逸搏相關點集的臨界連通圖:NNN→NNJ→NJJ→(JJJ)→JJN→JNN→NNN(逸搏心律競爭事件)、NJN→JNJ→NJN(逸搏奪獲二聯律事件)等,臨界向量平移至差值散點圖中就是相應的差值散點圖。

2.1.3 差值散點圖特征 如圖4C 所示,連續等周期(NNNN、N.N.N.N)中居原點;有1 個長周期的NNN.N、NN.NN、N.NNN 特征點集分別分布于y 軸正側、Ⅳ象限角平分線、x 軸負側;有2 個長周期的NN.N.N、N.NN.N、N.N.NN 特征點集分別分布于x軸正側、Ⅱ象限角平分線、y 軸負側。 各特征點集基本沿坐標軸及Ⅱ、Ⅳ象限角平分線延伸,表明長短周期之間有倍數關系,是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的特點。紅色箭頭(來源于Lorenz 散點圖中的臨界連通向量環)指示逸搏相關的特征點集,其基本重疊在阻滯點集中。 仔細觀察發現y 軸正側的JNNJ 點集向左下延伸,x 軸負側的NJNN 點集向右下延伸,Ⅳ象限角平分線的NNJN 向左上移位,表明JN <NN。 三者總體上形成“三輪風車”樣結構,是逸搏雙奪獲的標志[4]。

圖4 病例2 二維心電散點圖Fig.4 Two-dimensional Lorenz scatter plot of Case 2

2.2 三維Lorenz 散點圖特征

2.2.1 xOy 面 如圖5A 所示,形態同二維Lorenz散點圖,特征不再贅述。 “后加心搏法”面臨“J”“N”“.N”3 種選擇,為了標注方便,后加“?”代表各種可能性。 從實用角度出發,背后的點集既然看不見,就不必急于命名,如果旋轉后有新點集出現再進一步分析。 隱藏正常心搏點集(N 居第2 位的四搏三期點)時,可見交界性逸搏點集(J 居第2 位的四搏三期點)有部分重疊在N.N.N.N、N.NNN 中(圖6A),表明NJ≈N.N。

2.2.2 yOz 面 如圖5B 所示,形態同xOy 面,名稱有所變動。 “前加心搏法”面臨“J”“N”“N.”的選擇,前加“?”代表各種可能性。 單獨顯示交界性逸搏點集(圖6B)表現為四分布:等速線近端的?JNN重疊在NNNN 中、遠端的?JJJ 重疊在N.N.N.N 中、長短周期區的?JJN 垂直分布、短長周期區?JNJ 水平分布。 這提示JJ≈N.N,交界性逸搏心律與2 ∶1竇性心律發生等頻性競爭。

2.2.3 zOx 面 如圖5C 所示,此面是RR 間期的分類統計圖,仍然表現出對稱特征。 阻滯相關特征點集同上例:等速線近端是NNNN、NN.NN 點集,遠端為N.NN.N、N.N.N.N 點集,等速線左上是NNN.N、NN.N.N 點集;主軸斜約為2,右下為N.NNN、N.N.NN 點集,主軸斜y =x 線約為0.5。逸搏相關的特征點集部分重疊在阻滯點集中,只顯露有水平走向的NNJJ、NNNJ,垂直走向的JJNN、NJNN 等(NJ =JJ,表明逸搏心律伴節律重整)。 單獨顯示交界性逸搏點集(圖6C),可見N.N.N.N點集重疊有NJJJ、JJJJ、NJJJ、JJNJ 點集,N.NNN 中重疊有NJNN、JJNN 點集,仍有NJ≈N.N。

2.2.4 xyz 面 如圖5D 所示,連續等周期(NNNN,N.N.N.N)中居原點,只有1 個長周期的N.NNN、NN.NN、NNN.N 點集分別分布于x、y、z 軸正側;有2個長周期的NN.N.N、N.NN.N、N.N.NN 點集分別分布于x、y、z 軸負側。 單獨顯示交界性逸搏點集(圖6D),發現重疊在N.NNN 點集(x 軸正側)中的NJNN、JJNN 伸向xO-z 區,表明x >y >z,即JJ >JN >NN,提示竇性心律頻率稍增快,重新奪獲心室。

圖5 病例2 三維Lorenz 散點圖(全心搏)Fig.5 Three-dimensional Lorenz scatter plot of Case 2 (all heart beats)

圖6 病例2 三維Lorenz 散點圖(交界性逸搏點集,J 居第二位的散點)Fig.6 Three-dimensional Lorenz scatter plot of Case 2 (point set of junctional escape rhythm with scatter point J taking the second place)

2.3 動態心電圖診斷

動態心電圖(圖7)顯示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合并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2 ∶1 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伴不完全性房室脫節(心率35 ~88 次/min,平均46 次/min,分析心搏總數66 465個);偶發室性早搏(4 個);ST-T 改變,提示心肌缺血;心率變異性增大(SDNN 280,SDANN 254,SDNN Index 94,rMSSD 158,三角指數36.2)。

圖7 病例2 動態心電圖片段Fig.7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ic segment of Case 2

2.4 點評

低度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的長、短周期之間大致呈倍數關系,散點圖規律性極強。 時間散點圖高、低分層且有倍數關系,失去倍數關系的時段便是逸搏奪獲節律。 Lorenz 散點圖中阻滯前、后點集分別沿y =2x、y =0.5x 線分布,總體上對稱于等速線;三維Lorenz 散點圖xyz 面像規則的“六瓣花”,“花蕊”是原點的連續等周期(NNNN、N.N.N.N),沿坐標軸正側分布的“花瓣”只有1 個長周期,沿坐標軸負側分布的“花瓣”有2 個長周期(所謂“三值相等居正中,兩值相等守邊疆”)。 本例交界性逸搏心律與2 ∶1 竇性心律頻率接近,發生一過性房室脫節,是競爭性心律失常引起的房室分離,不應理解為一過性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至此可以理解為何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診斷標準中要求房率大于室率,且RR >2PP。 這就是為了排除干擾因素,但真正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也不一定非要滿足這條。 另外,本例顯示心率變異性明顯增大,實際上Lorenz 散點圖中NNNN 點集又短又窄,提示竇性心律的變異性并未增大(有可能減小),統計數據中包含了二度阻滯造成的RR 長周期,所以本例中SDNN 等統計學數據并無參考價值。 散點圖對心率變異性分析的優勢是幾乎不受偽差及心律失常的影響;缺點是只適合定性分析,而統計學數據可以定量分析;二者優勢互補,可互為參照。

3 病例3 散點圖分析與診斷

患者男,93 歲。 竇性心律合并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頻發室性早搏,成對室早,短陣室速。

3.1 二維心電散點圖特征

3.1.1 時間散點圖特征 如圖8A 所示,致密的NN 層位置較高(1.5 s 線附近),貫穿全程,略有起伏;下有綠色的NV、VV 層,時斷時續,基本無起伏。NN 層上未見另外的VN 層,提示VN 層重疊在NN層中(VN =NN),表明室性早搏伴節律重整,主導節律可能是逸搏心律。

3.1.2 Lorenz 散點圖特征 如圖8B 所示,調整刻度范圍為0 ~3 000 ms。 主導節律(NNN 點集)呈短棒狀,縱行分布于等速線的較高位置(1.5 s 線以上)。 綠色的早搏點集(NVN)垂直分布于短長周期區,早搏前點集(NNV)對稱分布于長短周期區,其中重疊有二聯律點集(VNV),表明VN =NN,是節律重整的標志[5]。 等速線近端可見少量綠色室律點集(VVV),其正上方有散在的VVN(綠色),稍右是散在的NVV 點集(綠色)。

3.1.3 差值散點圖特征 如圖8C 所示,連續等周期(NNNN、VVVV)中居原點;早搏起點集(NNNV)分布于y 軸負側, 其中重疊有三聯律點集(VNNV),早搏始點集(NNVN)分布于Ⅱ象限角平分線,其中重疊有二聯律點集(VNVN),早搏終點集(NVNN)分布于x 軸正側,早搏止點集(VNNN)重疊在原點的NNNN 中;Ⅳ象限角平分線分布有大量二聯律點集(NVNV)。 室早連發散點稀疏,其特征不再贅述。

3.2 三維Lorenz 散點圖特征

3.2.1 xOy 面 如圖9A 所示,形態同二維Lorenz散點圖。 四搏三期點名稱由三搏兩期點后加“N”“V”補全。

3.2.2 yOz 面 如圖9B 所示,形態同二維Lorenz散點圖。 四搏三期點名稱由三搏兩期點前加“N”“V”補全。

3.2.3 zOx 面 如圖9C 所示,依據對稱特征,按x、z 坐標互換并成對分析。 等速線上的特征點集由近到遠分別為VVVV、NVNV、NNNN,由于VN =NN,所以NNNN 中重疊有VNVN、VNNN、NNVN 點集;短長周期區是綠色NVNN,其中重疊有NVVN,其對稱成分是長短周期區的NNNV,其中重疊有VNNV,其余散在點是室早連發,散點稀疏,特征不明顯。

3.2.4 xyz 面 如圖9D 所示,連續等周期(NNNN)中居原點,早搏起點集(NNNV)分布于z 軸負側,其中重疊有三聯律點集(VNNV); 早搏始點集(NNVN)分布于y 軸負側,其中重疊有二聯律點集(VNVN);早搏終點集(NVNN)分布于x 軸負側;早搏止點集(VNNN)重疊在原點的NNNN 中。 y 軸正側有大量二聯律點集(NVNV),其余不成勢的稀疏散點是室早連發。

圖8 病例3 二維心電散點圖Fig.8 Two-dimensional Lorenz scatter plot of Case 3

圖9 病例3 三維Lorenz 散點圖Fig.9 Three-dimensional Lorenz scatter plot of Case 3

3.3 動態心電圖診斷

動態心電圖(圖10)顯示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合并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心率為31 ~40 次/min,平均心率38 次/min,分析心搏總數42 945 個);頻發室性早搏(6 194 個),成對早搏(8 次)、室速(2 陣),二聯律(499 陣)、三聯律(262 陣);心率變異性正常(SDNN 103,SDANN 10,SDNN Index 83,rMSSD 127,三角指數9.8)。

圖10 病例3 動態心電圖片段Fig.10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ic segment of Case 3

3.4 點評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電散點圖表達的是逸搏心律的電生理特性。 由于散點圖丟失了形態信息,因此無法判斷是交界性逸搏還是室性逸搏,而心電瀑布圖較好地彌補了散點圖的不足[6],本例瀑布圖(圖11)示P 峰帶消失,提示房室分離(無花色顯示、室律相對勻齊,排除房顫);R 峰帶雙色交替,提示2 種形態的QRS 波群反復交替,逆行技術顯示交界性逸搏心律+ 室性逸搏心律(起源于左前分支處,圖10C)。 不論是交界性還是室性逸搏心律,都表現出逸搏周期相對固定(瞬時變異性小)、逸搏節律隨時重整(室性早搏的等周期代償)的電生理特性[7-8]。 節律重整的散點圖規律性極強:Lorenz 散點圖中早搏后點集融入等速線的主導節律中,早搏點集與早搏前點集對稱分布于等速線兩側;二聯律點集與早搏前點集重疊,差值散點圖與三維Lorenz散點圖的xyz 面可以觀察到游離的二聯律點集(NVNV),再次展示了差值散點圖與三維Lorenz 散點圖的優勢。 三維Lorenz 散點圖可從多角度觀察,涵蓋了二維Lorenz 散點圖與差值散點圖的所有優勢,值得心電工作者學習并使用。

4 結語

本篇精選了二度Ⅰ型(病例1)、Ⅱ型(病例2)及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病例3)3 個經典的阻滯性心律失常病例。 從病例分析可知,低度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的散點圖形態類似,阻滯前、后點集的位置及走向決定其分型(有利于推測阻滯部位,Ⅰ型多在房室結,Ⅱ型多在希氏束遠端),如果有逸搏奪獲節律,阻滯前、后點集還會分出水平、垂直走向的逸搏奪獲節律,體現了逸搏周期相對固定、逸搏節律隨時重整的電生理特性;三度房室傳導阻滯表現出逸搏心律的特征,其瞬時變異性較小(時間散點圖中NN 層相對致密,起伏不明顯,NNN、NNNN 呈短棒狀),節律隨時重整(頻發室性早搏伴等周期代償)。

圖11 病例3 標準Ⅱ導聯心電瀑布圖Fig.11 ECG waterfall graph in standard lead Ⅱof Case 3

雖然二維差值散點圖類似三維Lorenz 散點圖的xyz 面,但從實際病例分析中可以體會到,后者圖形更緊湊、描述更方便,也更易理解,不同頻率的連續等周期NNNN、N.N.N.N 雖然重疊分布在原點,但稍做旋轉就能分離,坐標軸正側是3 個有1 個長周期的特征點集,坐標軸負側是3 個有2 個長周期的特征點集,就是在非標準觀察面,有3 個坐標軸做參照,也容易分辨。 如果聯合運用逆行技術,三維Lorenz 散點圖的實用價值必定勝過二維Lorenz 散點圖。 三維Lorenz 散點圖的xyz 面之所以描述較方便,是因為此面有3 個坐標軸的正、負兩側,分xyz 面為坐標值各不相等的六區;而二維差值散點圖只有2 個坐標軸,只能分四區——參照物少,特征描述自然略顯煩瑣。 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時,由于不同部位的逸搏心律有相同的電生理特性,散點圖不易發現,借助心電瀑布圖或模板分析(疊加圖分析),診斷會更全面準確。 所有散點圖的短板是忽略形態信息,而逆行技術或模板分析(瀑布圖分析等)可以彌補此缺陷。 只有明確散點圖技術優缺點,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優勢。

總之,三維Lorenz 散點圖是心臟節律的高級語言,正確解讀和靈活運用它,是處理心電大數據的基本功,也是現代心電工作者樹立心律整體觀、綜合認識心臟電生理現象的需要。

猜你喜歡
交界心律早搏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臟病
大別山紅旗28年不倒的軍事地理和經濟地理優勢
哀傷
房性自主心律連續奪獲竇性心律的散點圖特征分析
心電散點圖技術在診斷室性并行心律中的應用價值
一例竇性心動過緩并交界性自主節律的兩種心電散點圖特征分析
聯合運用3種心電散點圖快速解析特殊復雜心律失常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臟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臟病
經恥骨聯合上單孔腹腔鏡行直乙交界癌手術的應用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