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文化在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中的運用

2021-01-13 05:28李錦偉
黑河學刊 2021年2期
關鍵詞:靈性教育資源民族

李錦偉

(銅仁學院 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貴州 銅仁554300)

靈性教育是以培養人的靈性意識和健全人格為目標的最高層次的教育。近年來,學界對靈性教育的理論研究日漸增多,有關靈性教育的教學實踐也漸次出現,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靈性教育的發展。綜觀當前有關靈性教育的探討與教學實踐,多在幼兒園開展,不過,在幼兒園如何更有效地開展靈性教育,值得深入探討的空間很大。為此,本文擬從教育資源運用的角度出發,探討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的開展如何運用民族文化,以為當前的學前教育發展提供某種借鑒。

一、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運用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能夠反映該民族特征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我國民族眾多,創造的民族文化光輝燦爛、豐富多彩,既展現于大城小鎮,更漫布于鄉間田野。地處鄉村的幼兒園如果能夠利用地利之便,將分布于鄉間的優秀民族文化資源充分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對于培養幼兒的靈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民族文化的運用可以豐富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資源寶庫

民族文化內容非常豐富,既包括如服飾、飲食、建筑、生產工具等物質文化,也包括如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節慶風俗等精神文化。這些不同形態的民族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靈性特征,如果對其加以開發利用,運用于靈性教育中去,能夠促進靈性意識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民族文化就是一種靈性教育資源。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靈性的源泉,進行靈性教育時,需要重視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資源[1]。也有學者提出,幼兒教師要抓住地方特色文化、探求鄉土材料資源等,提升學生的靈性品格[2]。諸如“傳統文化資源”“地方特色文化”和“鄉土材料資源”等,實際指的都是民族文化。也即是說,學界已經充分認識到作為一種靈性教育資源的民族文化在幼兒園靈性教育中的重要性。作為鄉村幼兒園而言,其整體的教育條件可能比不上城市里的幼兒園,但是不能因此認為鄉村幼兒園中的靈性教育資源就一定不如城市豐富。其實鄉村幼兒園也有其優勢,比如對廣布于鄉間田野的民族文化的開發利用就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有近水樓臺之便,完全可以通過對本土民族文化的開發并將其利用到幼兒教育中來。由此看來,作為靈性教育資源的一類,民族文化的運用足以豐富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資源的寶庫。

(二)民族文化的運用有助于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目標的實現

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的目標主要在于滿足孩子心靈的需要,提升孩子的靈性品格,包括孩子的適應力、想象力、創造力等。而民族文化靈性教育資源的運用可以幫助鄉村幼兒園這一目標更好地實現。一方面,鄉村幼兒園可以運用已經開發出來的民族文化教育資源,激發幼兒的靈性意識,促進兒童的精神成長。比如鄉間的名人軼事、文化遺產等地方民族文化資源在校園里通過環境展示、課上傳授等不同形式傳達給幼兒,幼兒不僅會形成對這些民族文化的基本認知和心靈感悟,更能從這些民族文化中吸取精神養分,獲得靈動意識,達成教育目標。另一方面,鄉村幼兒園也可以通過帶領幼兒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親近社會,感受鄉土氣息,發現鄉土之美,激發幼兒的靈感和悟性,幼兒在對大自然的親歷親為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在對民族文化的感悟中激發自己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實現自己靈性意識的提升。所以,有人主張讓學生通過感受大自然來激發其靈性[3],也有人感嘆要在大自然的靈性中追尋美麗鄉村教育[4]。他們之所以提出如是主張,就在于他們認識到了存在于鄉間的民族文化的教育價值所在。因此,一定意義上說,到田野現場中親觸民族文化,幼兒更能體悟到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從而激發自己的靈性覺醒。所以,鄉村幼兒園在校內外利用好地方民族文化這種靈性教育資源,對于學校靈性教育目標的實現,能夠起到很好地促進作用。

正是因為民族文化不僅可以豐富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的資源寶庫,而且能夠推進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目標的有效實現,所以在鄉村幼兒園實施靈性教育的過程中很有必要運用本地的民族文化資源。

二、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運用民族文化的途徑

關于靈性教育的實施路徑,學界已有較多討論,總體表現為路徑多樣,方法不一。如向穎慧提出要通過挖掘本土文化資源對兒童進行靈性教育[5]。但是,至于具體如何將民族文化運用到鄉村幼兒園的靈性教育中去,已有的相關研究僅是點到為止,沒有深入展開。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族文化在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中的真正運用。有鑒于此,筆者在此專就民族文化在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中的運用途徑提出些許想法,僅供參考。

(一)民族文化在鄉村幼兒園靈性校園創設中的運用

侯長林曾指出,大學靈性教育過程中需要建設靈性的校園文化[6]。其實,不僅大學要如此,幼兒園尤其是鄉村幼兒園何嘗不是如此呢?鄉村幼兒園只有創設一個獨具特色的靈性校園,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靈性的校園環境,才能更好地實施靈性教育,培養孩子的靈性發展。那么,作為靈性教育資源的一種,民族文化如何在鄉村幼兒園靈性校園創設中得以體現?這是我們在運用民族文化實施靈性教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要注意民族文化內容的選擇。民族文化的內容博大精深,能夠服務于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開展的內容非常豐富。但是,我們不能隨意地把一些民族文化搬進校園,而是要對其內容加以認真推敲和合理選擇。筆者認為,在選擇民族文化運用到鄉村幼兒園靈性校園環境的創設中至少注意三點:第一,運用到靈性校園創設中的民族文化內容要符合幼兒的年齡實際和認知水平。3-6 周歲幼兒的認知還停留在感性階段,不具備對事物的理性思考。所以,選擇民族文化進校園時就要考慮到,盡可能地選擇一些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的民族文化。第二,運用到靈性校園創設中的民族文化要具有典型性。各個地方的民族文化種類多樣,有個別可能是本地獨有的,也有些雖然外地也有但本地的影響更大,還有大多是和外地一樣沒什么顯著特征的。鄉村幼兒園在創設靈性校園過程中選擇的民族文化不能籠而統之,不能把本地所有的民族文化都囊括進去,必須把本地獨有的或在周邊影響較大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民族文化運用到校園環境的創設中。只有選擇這些典型的地方民族文化,才能使鄉村幼兒園靈性校園的創設更好地體現靈性教育的主題和特色。第三,運用到靈性校園創設中的民族文化要具有正能量內容。地方民族文化雖然異常豐富,但也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我們的教育是引導孩子積極向上,鑒于幼兒是重在模仿而缺乏批判精神這一實際,在為幼兒選擇教育資源實施靈性教育時,就應該選用那些積極的富有正能量的內容。所以,選擇積極的具有正能量的民族文化來創設鄉村幼兒靈性校園才符合我們靈性教育的初衷。

其次,要合理利用校園的空間展示民族文化。有學者提出可以通過靜態的校園環境培養學生的靈性意識[7],指明了在實施靈性教育過程中對校園空間利用的重要性。既然要運用民族文化實施靈性教育,就要充分利用校園的空間合理展示這些民族文化,使幼兒能更加直觀地從校園內的民族文化中得到熏陶,靈性意識得到激發。在合理利用校園空間展示民族文化時需注意幾點:第一,民族文化的空間展示要合理布局。由于受到場地的限制,鄉村幼兒園內展示民族文化時要依據校園實際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展示豐富的民族文化內容。比如可以利用某些教室、空地等設立民族文化的教學區、觀摩區、體驗區,也可以利用學校圍墻和教室的墻壁及校園廊道等展示民族文化的圖片和文字,以及幼兒的民族文化手工作品。第二,民族文化的空間展示要凸顯主題。校園展示的民族文化不能雜亂無章,不能面面俱到,必須要體現地方特色和靈性品質,要把本地最具代表性的某幾種優秀民族文化當作典型加以展示,當然也要照顧到其它若干種在本地較有影響的民族文化,但必須要凸顯靈性教育的主題和地方文化特色。第三,民族文化的空間展示要注意協調。既要協調其空間布局,也要協調其展示內容??臻g布局方面,要設立如靜態展示、動態教學、活態體驗等不同的功能區,這些不同功能區之間相互協調,共同服務于學校的靈性教育過程。展示內容方面,既要凸顯地方最具特色的代表性民族文化,也要適當展示部分在本地較有影響的民族文化,注意主次協調。筆者曾到某個鄉村幼兒園觀摩,發現該園雖然把當地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引入校園,但展示的內容基本都是這一種民族文化,當地其它較有影響的民族文化基本沒有得到展示,這就顯得太單一。這種忽視展示內容協調性的做法對于幼兒園靈性教育來說不可取。

(二)民族文化在鄉村幼兒園靈性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民族文化固然可以展示于鄉村幼兒園靈性校園環境的創設中,更應滲透到靈性教育的整個教學過程。

首先,要以民族文化充實鄉村幼兒園靈性教學內容。民族文化內容包羅萬象,具有相應的靈性特征,將其引入靈性教學無疑可以充實鄉村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在運用民族文化于教學內容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加強本地民族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幼兒園要組織教師對本地較有影響或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挖掘出來,然后對其進行研究,在認真研究和分析基礎上挑選更適應于本校靈性教育的民族文化充實其教學內容。第二,在選擇民族文化進入教學內容中要注意適度原則。要依據課程教學實際,有些課程當然可以開設成純粹的民族文化課,但更多課程應該只是將民族文化有關知識滲透進主體教學的內容中,起到豐富其教學內容的目的。第三,要適當開展民族文化進課堂的研討和交流。相關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和教學經驗,就“民族文化進靈性課堂”的主題進行研討,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效果。

其次,要以民族文化豐富鄉村幼兒園靈性教學模式。在運用民族文化到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中去的教學模式固然有多種選擇,但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應該是比較合理的選擇。第一,從“引進來”方面看,除了需要引進外來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外,更應該注重引進精通本地民族文化的代表人物,請他們適時到校給師生上民族文化或民族手工技藝課。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一個鄉村幼兒園在這方面做得較好。近幾年來該園每個學期都要邀請當地的省級“非遺”(剪紙工藝)傳承人到學校授課,既給教師培訓剪紙工藝文化,也給學生指導剪紙手工技藝,產生了較大影響。這種就地引進“非遺”傳承人進學校、進課堂的教學模式值得借鑒和推廣。第二,從“走出去”方面看,鄉村幼兒園不僅要派教師走出去觀摩取經,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更應該結合地方鄉土資源實際,利用鄉村地利之便,在安全保證的前提下讓教師組織學生深入田野,通過“田野課程”的開辟或采用類似“田野課程”的模式進行教學,帶領幼兒到田野中去感受民族文化、體驗民族文化。幼兒從對民族文化的親身體悟中實現自己靈性意識的覺醒。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幼兒園通過“田野課程”實施靈性教育,給予幼兒一種自然、完整的活動,可以開啟兒童對生命真相的全然感知[8]。誠如其言,鄉村幼兒園完全可以采用如“田野課程”這種“走出去”的教學模式開展民族文化的靈性教育。

三、結語

民族文化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教育資源,靈性教育是一種涵義深邃的教育理念。鄉村幼兒園將民族文化和靈性教育二者結合起來,以民族文化的運用推動靈性教育的開展,以靈性教育的開展促進民族文化的運用,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民族文化的運用不僅可以豐富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的資源寶庫,而且可以促進鄉村幼兒園靈性教育目標的實現,所以,在靈性校園的創設和靈性教學的過程中均有必要運用民族文化這種教育資源。

猜你喜歡
靈性教育資源民族
我們的民族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資源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
天津市2 057 名護生靈性照護認知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氤氳靈性畫圖開——傅抱石四十年代繪畫展覽綜述
讓小學作文課堂充滿靈性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