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課語境下高校音樂欣賞課教學模式探究

2021-01-13 02:45楊策勛
藝術評鑒 2021年24期
關鍵詞:慕課翻轉課堂

楊策勛

摘要:隨著5G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產業開始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掛鉤,教育行業也在其中。在教育領域開展技術革新的當下,高校音樂欣賞課程也不能落下?!陡咝R魳沸蕾p》作為一門以陶冶學生情操和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為目標的課程,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公共選修課。慕課,是現階段高校教學改革的成果,它能為音樂審美教學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鑒意義?!陡咝R魳沸蕾p課》與慕課形式的有效結合,不僅能夠增加課程趣味性,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性,更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 慕課? 音樂欣賞課程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4-0070-04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互聯網的普及,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高校音樂欣賞課程呼喚著改革。在進行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改革的途中,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帶領音樂欣賞課程進入了互聯網這一陌生的領域究竟應當如何改革?以慕課推動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的建設是否可行?以及如何以慕課形式指引高校音樂鑒賞課建設已然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本文將廓清迷霧,分析慕課語境下的高校音樂鑒賞課程改革背景,以及傳統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現狀,并以此為契機分析慕課構建音樂鑒賞翻轉課堂的意義。

一、慕課語境下高校音樂鑒賞課程改革背景

新時代,我國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前發展,不僅是工業生產領域,文化行業也在科技發展的推動下同步升級??茖W技術的進步帶動了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而趨于成熟?;ヂ摼W擁有相較于之前更為廣闊的文化傳播渠道,網絡也在帶來信息流通廣度的同時提高了信息的普及程度。自2021年起,5G技術的成熟成功推動了線上互聯網平臺的搭建。直播行業以及新聞業迎來了春天。人們能夠在此基礎之上隨時隨地獲取遠在千里之外的一手信息。

在信息技術推動著各行各業改革的當下,高校教育以向國家提供高質量人才為己任,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力引擎。而音樂教育則能夠培養學生們的道德情操與人文情懷,它在培養學生成為國家文化繼承人的道路上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音樂教育行業也應當順應信息技術的進步,活用互聯網輔助人才培養。

在教育部新課程改革“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方針政策的指引之下,如今,我國基礎教育已經結成了相當可觀的碩果,但高等教育的互聯網教學改革尚處于起步階段。2008年,加拿大Dave Cormier與Bryan Alexander首先提出慕課的概念。斯坦福大學校長將其比作教育史上的“一場數字海嘯”。它的出現契合了當代教育發展“國際化、信息化、個性化”三大主題,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受種族、國界、文化背景的限制,任何職業和年齡階段的人都可以在線分享優秀的課程資源。并且,學習者從實際需求出發,從海量的學習資源庫中自由挑選課程,真正讓學習實現個性化。[1]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 我國學者表明:“所謂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2]在5G技術趨于成熟的當下,以慕課推動翻轉課堂的建設已然成為大勢所趨。而在高校利用慕課開設音樂欣賞課程則能夠很好地順應這一教學改革潮流。

二、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現狀

詳細的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現狀分析是開展音樂欣賞翻轉課堂建設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具備開展高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條件。有論者表明:1897年,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便開設了音樂欣賞課,1978年改革開放,我國與世界接軌,為拓寬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審美意識,少數有意識的高校開設音樂欣賞課,自1998年教育部頒布《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后,各高校為踐行“素質教育”理念,拓展大學生音樂欣賞審美視野,增強學習興趣,提升音樂欣賞素養,普遍大規模開設音樂欣賞課程”。[3]

(一)教學模式單一

音樂欣賞作為一門公共選修課已經經歷了三十年左右的發展,雖然高校音樂欣賞課程并沒有采取統一的教材,但是教師圍繞教材開展的教學千篇一律。通過播放音樂帶領學生掌握審美能力已然成為貫徹音樂欣賞教學始終的手段,這一教學手段達成的教學目的也十分有限,雖然各大優秀的教材都已經給出充足的譜例,如: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全國普通高校公共藝術課音樂教材《大學音樂鑒賞教程》,該教材內部包含了充足的譜例以及豐富的音樂理論,是一本十分優秀的高校音樂教材,但是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讓選擇這門課程的學生產生疲勞感,這種模式破壞了優秀的教材結構。為此,如何優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成為當下教學現狀所提出的命題。

(二)以教師為中心

在基礎教育如火如荼地開展“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改革活動時,高校并未及時就這一運動做出反應,高?!耙越處煘橹行摹遍_展公共選修課展現出一種單方面灌輸的教學境況,他們不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只要達成教學目標把問題從頭講到尾,就能結束一天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毀壞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只需接受知識不需思考,已經成為音樂欣賞課程的重要問題,這不是一種審美能力的培養而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灌輸,審美能力不僅在于觀察美,更在于思考為何美之為美,美是一種形態更是一種理念。為此,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境況應當得到改善。

(三)與信息技術結合程度較差

信息技術是開展教育教學的關鍵,然而傳統高校音樂欣賞課并沒有與信息技術以及網絡充分結合。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學時仍然停留在播放幻燈片與音頻的基礎階段。在5G技術趨于成熟的今天,如何將技術與課堂銜接已經成為整個教育領域所面臨的重要問題,雖然各大高校開始著手嘗試,但是教學效果仍不理想,而慕課作為新時代網絡教學模式仍處于開發階段,如何用好慕課來改進我們的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是當前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

三、慕課指引音樂欣賞翻轉課堂建設的意義

翻轉課堂的建設能夠有效地解決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現狀催生出的一系列問題,翻轉課堂通過結合線上線下、課內課外,不僅能夠以多種媒介推動教學,還能以學生為中心定制課堂,帶領學生學會思辨,完成更高的教學目標。

(一)拓寬學生知識廣度與審美深度

以慕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能夠從根本上拓寬學生知識的廣度,傳統高校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僅僅局限于課內以及教材知識的講授,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知識面,課外教學始終是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源頭活水,為此,使用慕課提前攝取知識以及拓展課外鏈接,能夠在課前就讓學生們做好充足的課堂準備以及獲取足量的課外知識。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慕課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活用課堂以外的時間,讓音樂教學銜接課堂內外,給學生課后自我學習留下充足的時間。

(二)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課程定制

翻轉課堂要求學生通過課前學習慕課的形式掌握教材知識,學生們在提前了解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帶著問題來到課堂。翻轉課堂主要以教師引導學生們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為核心。這一教學方法顛覆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弊病,讓學生自己產生問題,協作解決問題,不同問題得以解決使得不同的學生獲得了理想的課堂,與此同時,帶動學生們協作解決不同學生的問題,能夠從根本上推動學生和老師的共同發展。建設音樂欣賞翻轉課堂是為學生定制個性化課程的關鍵手段。

(三)多角度刺激學生攝取知識

翻轉課堂是一門連接線上與線下,遠程與鄰近打破時空的教學方式,它通過采用多角度多媒介的刺激激活學生們的課堂興趣,通過新鮮的刺激與及時的反饋直接提高學生的能力。而高校音樂欣賞課是一門聽覺刺激與視覺刺激共同作用的關鍵課程,與電子媒介有著天然的親和性。在媒介技術飛速進步的當下,高校音樂欣賞課顯然不能停留于諸如幻燈片和錄音等初步電子媒介的使用,而以多媒體的形式刺激學生的感官能夠更直觀地帶給學生審美體驗,提高課堂效率。

四、慕課指引下的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建設建議

既然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建設存在如此豐富而深刻的意義,如何建構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便已成為擺在所有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題,筆者將提出以下幾點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建設的方法,力求回應這一難題。

(一)創設課后訓練,擴大課堂容量開闊學生視野

慕課語境下的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建設應當充分活用慕課本身的特點來進行課堂建設。因此,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應當把握慕課獨有的特點諸如:先于課堂,知識含量豐富等。將特點服務于我們的課堂內部。將慕課所承載的知識量用于補充依據教材而建立起來的課堂。

例如,當我們以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全國普通高校公共藝術課音樂教材《大學音樂鑒賞教程》為核心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配套不同的慕課以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諸如:山東大學安寧教授錄制的慕課《音樂導聆》,安寧教授以音樂地理學的眼光放眼各地的音樂,找出極具代表性與地域風情的音樂進行講授,妙趣橫生,安寧教授有著扎實音樂史的功底,詳細梳理了文化進步對音樂史的影響。以《音樂導聆》建設高校音樂翻轉課堂能夠帶領學生拓寬看待音樂的視野,讓學生們在課前就擁有不一樣的視野以及系統的知識體系。

(二)使用復合教學手段,以多元刺激帶動學生發展

以慕課為核心建構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就應當活用慕課的特點。音樂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發掘慕課的媒介特征。慕課是一種線上復合型課程,它不僅融匯了在線直播與線下錄頻;還包含著許許多多問題與測試。這是一種涵蓋全方位教學方式的課堂。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應當靈活應用這種復合教學手段力圖從多角度帶領學生看問題以及激活學生的多元審美能力。

例如,我們在進行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時,除了應當在課前活用多媒體帶領學生們提前熟悉課本以及資料之外,還應當利用慕課上面的題庫以及小測試,實時互動,慕課測試以搖號的形式抽取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有更高的隨機性能夠給予每一位學生均等的思考機會。再比如,我們在進行高校音樂欣賞課中中國當代作曲家的介紹時可以使用慕課遠程連線作曲家建構學生質詢作曲家以及作曲家自己詮釋自己作品的交流平臺,這樣就能通過溝通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積累以及思辨能力。

(三)以問題為導向,提高學生課堂效率

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線上課程為前提,學生通過知曉具體教學內容之后針對教學內容提出自己的困惑,這是翻轉課堂的重要特點。它不同于傳統高校音樂欣賞以教師為中心直接講授的模式而是創造性地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中心來解決問題。因此高校音樂欣賞課程也應當推動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問題的策略。有論者指出:“以教學互動理念及相關模式為依托,有效提升高校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不僅是廣大高等音樂教學工作者的迫切愿望,也是目前我國高等音樂教育的必然選擇,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而以問題為導向能夠很好地貫徹這一理念。

例如,我們在進行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建設的時候應當順應翻轉課堂的課外學習模式,讓學生們在觀看課前教學視頻之后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生們帶著疑問來到課堂。這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們將問題歸類,通過分組的形式挨個解決問題,學生們在分組討論的過程中共同尋找答案,在教師的引領之下答案也趨向于明晰,高校教師與學生能夠在共同解決問題的基礎之上進步。

五、結語

慕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新產物,它具有拓寬學生知識廣度與審美深度、從多角度刺激學生攝取知識、幫助學生定制課程等優秀價值,因此,我們應當將慕課與高校音樂欣賞課程建構相結合。為了將慕課與高校音樂欣賞課程相結合建構音樂欣賞翻轉課堂,我們應當充分了解慕課與普通課程的差異與特點,將慕課的特征融入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來。慕課以其豐富的教學手段以及大量的知識承載量為特質,這能夠服務于我們,提高學生音樂知識的儲備,同時拓寬學生觀察音樂的視角。慕課先于課堂的特征還能更好地推動以問題為導向的翻轉課堂教學建設。因此,我們應當認清慕課的特征并以此來構建高校音樂欣賞翻轉課堂。

參考文獻:

[1]蔡寶來,張詩雅,楊伊.慕課與翻轉課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設計策略[J].教育研究,2015(11):82-90.

[2]孫光宇.慕課背景下高校音樂欣賞課教學模式探究[J].當代音樂,2021(07):46-48.

[3]馮曉曼.教學互動模式下的高校音樂欣賞課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8):254-256.

猜你喜歡
慕課翻轉課堂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在慕課發展過程中的價值與服務的自我創新研究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慕課”教學的“八年之癢”
慕課環境下的學習者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