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態律動讓音樂課堂綻放活力

2021-01-24 00:43魏靈
幸福家庭 2021年19期
關鍵詞:體態律動創設

魏靈

體態律動教學法是瑞士教育家達爾克羅茲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種音樂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即體態律動、視唱練耳和即興創作。其中,體態律動是體態律動教學法的中心內容,是幼兒進行視唱練耳和即興創作的載體。在達爾克羅茲看來,音樂是喚醒幼兒天性和音樂本能的工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要求教師用適宜的方法引導幼兒體驗音樂,使幼兒建立音樂感知,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同時,《指南》要求教師立足于幼兒的身心特點,創設合適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動起來”。體態律動教學法強調讓幼兒傾聽音樂,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自我的音樂感受,這有利于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幼兒自主學習、自主創造。

體態律動活動是增強音樂課堂活力的重要方式。筆者在實施中班幼兒音樂課堂活動時,不斷學習,增強了自身對體態律動教學法的認知,為幼兒建構了適宜的音樂環境,通過系統地應用體態律動教學法,調動了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引導幼兒有效體驗、感知、創造音樂,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效果。在本文中,筆者將從增強認知、創設環境和系統應用這三方面入手,詳細介紹將體態律動應用于中班幼兒音樂課堂的方法。

教師要增強對體態律動教學法的認知,逐步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將體態律動教學法和音樂教學活動相結合,通過自主研學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提升幼兒音樂教學的效果。

筆者依托于幼兒的一日生活,搜集、閱讀了與體態律動教學法有關的資料,通過自主閱讀、自主研學等方式,加深了對體態律動教學法的認知,為后續實施音樂教學活動做好準備。此外,筆者還積極參加了關于幼兒音樂教學的教師培訓活動,與專家進行積極互動,積累了一定的體態律動教學經驗。

在自主研學過程中,筆者還深入探尋了體態律動教學法的價值,發現體態律動教學法是一種具有游戲性的教學方法。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建立認知、進行想象創造的重要方式。在參與體態律動活動時,幼兒可以在游戲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結合心理的感應運動身體。這有利于促使幼兒自主發現、自由聯想,激發幼兒的創造熱情,提升幼兒的音樂創造能力。

環境是影響幼兒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筆者發現,沉悶、枯燥的音樂教學環境會降低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性。由于幼兒的形象思維水平較高,他們主要通過與直觀事物進行互動建立自我認知。因此,教師在實施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前,要為幼兒營造輕松、適宜的課堂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以《袋鼠、大象和兔子》為例,此次活動目標是引導中班幼兒熟悉袋鼠、大象和兔子所代表的節奏型,讓幼兒對音樂節奏產生興趣。在教學活動開始前,筆者組織幼兒進行了角色扮演活動。筆者剪切了袋鼠、大象和兔子造型的帽子,從網上搜尋了動物園的圖片并將其打印出來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當幼兒進入教室時,他們會對墻壁上的動物園圖片和動物造型的帽子產生強烈的興趣。

筆者把握好教育時機,利用教室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生動形象的音樂情境,引導幼兒走進動物園與袋鼠、大象和兔子進行互動,鼓勵幼兒模仿這些小動物走路、說話。在幼兒模仿各種動物時,筆者開始彈奏四分音符節奏,讓幼兒跟著節奏走路。這種活動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欲望,為幼兒創設了適宜的音樂課堂環境,還推動了體態律動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讓幼兒進行律動是實施體態律動教學法的關鍵。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引導幼兒進行律動。

(一)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體態律動活動,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師有效實施音樂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吨改稀芬蠼處熁谟變禾攸c,實施幼兒教育活動。教師要以幼兒為本,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有依據、有規律地設計體態律動活動,從而有效地實施音樂課堂教學活動。

以中班幼兒為例,他們的動作愈加完善、體力逐漸增強,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具體想象、獨立表達等活動,具有一定的生活認知。因此,筆者在應用體態律動教學法時,應深入挖掘幼兒生活中的教育素材,選擇一些節奏鮮明且易于中班幼兒理解的樂曲,引導幼兒利用肢體語言表現樂曲的強弱變化,鼓勵幼兒根據樂曲的強弱規律進行身體動作。這種方式可以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契合了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有利于推動幼兒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二)靈活應用多樣方法創設體態律動活動,親身體驗

親身體驗是幼兒感知周圍事物、進行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教師要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體態律動活動的內容,為幼兒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引導幼兒隨樂律動、自主創造、聯結情感、積極體驗。

1.調動肢體語言,自主創造。體態律動教學法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將音樂學習與身體運動緊密結合。身體運動是幼兒感知音樂、表現音樂的重要方式。在應用體態律動教學法時,筆者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利用各種肢體語言進行自主創造。以《最初的活動》為例,這是一節動聽結合的訓練課,旨在鍛煉中班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開展活動時,筆者引導幼兒根據指令想象動作并做出動作。比如,筆者說出“眼睛”“鼻子”等部位時,幼兒要摸向與口令對應的身體部位。

在幼兒熟悉了身體部位后,筆者提醒幼兒集中注意力,引導幼兒自主建立動作聯系。比如,當筆者將手放在腿上時,幼兒要迅速地敲擊地板;當筆者將手放在肩膀上時,幼兒要停止敲擊地板;當筆者將手放在頭上時,幼兒需要拍手。當幼兒建立動作聯系后,筆者開始在教學活動中加入了音強音弱等內容,通過用手輕輕拍擊幼兒不同身體部位的方式,引導幼兒感受力度和聲音強弱變化的關系。

在活動的最后,筆者鼓勵幼兒毛遂自薦,通過扮演“小老師”的方式,做出不同的肢體動作讓其他幼兒猜測。通過循序漸進的體驗活動,幼兒學會了不同的肢體動作。這樣的活動不僅增強了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還讓幼兒切實感受到了音的強弱變化,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提高了音樂課堂的學習效果。

2.創設音樂情境,聯結情感。感知音樂情感是幼兒參與音樂學習活動的目的之一。音樂場景具有直觀性,契合幼兒的發展特點,有助于幼兒發揮自身的主動性,促使幼兒深入理解音樂內容,從而讓幼兒感知音樂的情感變化。因此,在實施體態律動教學時,筆者為幼兒創設了各種音樂情境,引導幼兒自主觀察、自主感知、自主體驗。

以《種子和大樹》為例,該節課旨在引導幼兒通過聽辨音高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首先,筆者引導幼兒回憶了他們的種植經歷,遷移了幼兒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描述植物從種子到結果的過程,為幼兒創設了生動的生活情境。其次,筆者鼓勵幼兒將自己想象成視頻中的植物,表現出自己從種子到結果的動作變化,讓幼兒積極想象,創編各種生長動作、開花動作、結果動作。最后,筆者展示了鋼琴低音區和高音區的不同音色,引導幼兒判斷哪種聲音適合種子、哪種聲音適合大樹。當筆者用鋼琴彈出低音時,幼兒要雙手抱頭、蹲下身子,做出種子的樣子;當筆者彈出高音時,幼兒要站直身體、伸出雙臂,做出發芽的樣子。這不僅讓幼兒伴隨音樂做出了各種動作,還讓幼兒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增強了幼兒聽辨音樂的能力。

3.運用游戲方式,積極體驗。游戲是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是增強幼兒體驗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體態律動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將游戲作為音樂課堂的教學輔助,增強音樂活動的趣味性。

以《擊鼓傳花》為例,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筆者敲擊手鼓,讓幼兒隨著鼓聲傳遞花束。當鼓聲加快時,幼兒要加快傳花的速度;反之,幼兒則要減慢傳花的速度。當筆者敲擊手鼓邊緣時,幼兒要停止傳花的動作。筆者會根據幼兒的游戲表現,適時調整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按照“前進三次后退一次”的順序進行傳遞,以此提高游戲的難度,激發幼兒的好勝心,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教師要有效地應用體態律動教學法,提高幼兒音樂教學的效果。在實施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增強對體態律動教學法的認知,為幼兒建構適宜的學習環境,通過創設多樣的律動活動,引導幼兒進行身體律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掌握音樂內容、感受音樂情感,在提高幼兒音樂素養的同時,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從而提高幼兒音樂教學的整體效果。

(作者單位:蘭州市實驗幼兒園)

猜你喜歡
體態律動創設
SET懸吊訓練對中青年女性圓肩體態的療效觀察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律動世界”展覽全接觸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三個經濟”律動
“體態矯正”到底是什么?
鋼琴基礎教學中的歌唱和體態律動
隨、律、衡:體態律動教學的三個核心原則
搖擺的玉石 律動的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