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背景下藝術院校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 *

2021-01-28 08:02林照華
大眾文藝 2020年21期
關鍵詞:職院黃梅戲劇目

林照華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安徽安慶 246052)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全面推進教育改革。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盵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堅持三全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同時要“堅持遵循教育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堅持改革創新。推進理念思路、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創新,增強工作時代感和實效性?!盵1]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黃梅戲職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全面提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學院根據藝術專業特點和學生發展需求,堅持政治理論教育,充分挖掘和運用各專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尤其在劇目課程教學上,三全育人初步取得成效。

一、堅持理想信念教育

2014年,黃梅戲職院創作的黃梅戲小戲《驕楊》獲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資助,并作為戲曲表演(黃梅戲)專業劇目課程教學內容搬上舞臺。2015年,黃梅戲小戲《驕楊》又再次擴充,改為大型黃梅戲《驕楊》(又名《忠魂曲》),參加了第七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優秀劇目展演。2015年10月1日,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第五場劇目評論會舉行,現場9位專家對《驕楊》展演劇目進行了點評,認為該劇目“以楊開慧生命最后22天獄中斗爭的事跡反映時代,故事情節豐富,人物塑造鮮明,唱段可圈可點”。

黃梅戲《驕楊》重現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呼喚信仰的回歸,以新的視角和表現形式,重塑真實的高尚共產黨人楊開慧形象。楊開慧作為一個女知識分子,一個革命家的家屬,為了丈夫的爭取勞動人民的解放和共產主義事業的成功,甘愿拋棄自己的愛情、拋棄自己的骨肉,犧牲自己的生命。劇目通過揭示人物內心的掙扎與痛苦,堅定與迷茫,由小我到大我的蛻變,達到思想境界的升華,以宗教般的虔誠,展現出共產主義信仰的力量。

當代大學生和青少年在主流價值觀上的淡薄和缺失,更讓高校感到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重塑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必要性,這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中國夢”的實現。黃梅戲《驕楊》師生同臺,教演相長,學演相長,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緊密結合。黃梅戲表演專業師生通過角色的扮演,通過反復的排練、彩排與演出,其他專業師生到劇場多次觀看,他們從思想上經歷了一次次深刻的精神洗禮,更加堅定了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黃梅戲《驕楊》的演出引導著廣大師生愛黨、愛國,讓他們了解國情黨情,增強了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

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創話劇《夢想在路上》,由黃梅戲職院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共同編創,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和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教師同臺演出,2014年參加安徽省第三屆“大學生原創話劇”大賽,榮獲一等獎。該劇是根據安慶市潛山縣黃鋪鎮鮑嶺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全國大學生創業典型邢翠翠先進事跡改編的,講述了當代大學生林佳美畢業后放棄了優越的上海白領工作,用創業幫扶的方式精準扶貧,并帶動合作社社員共同致富的故事。

該劇生動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勇于擔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在精準扶貧過程中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人公精神,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和社會青年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斷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講好紅色文化故事

《啊,映山紅》是黃梅戲職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以劇促教”教學提升項目,2019年10月參加安徽省第八屆大學生自創話劇展演大賽。此話劇講述的是20世紀三十年代,紅軍第四次反圍剿失利,被迫撤離大別山。國民黨反動派和當地逃亡的地主惡霸盤龍乘機殺回,實施報復,殺害了團長和桂嫂的兒子木根等人。桂嫂悲痛欲絕在路途上巧遇軍醫映雪,并救下了她和她腹中的孩子。桂嫂一心想為犧牲的兒子報仇,當她得知盤龍竟是映雪的父親時,桂嫂幾乎崩潰,一邊是殺子仇人的后代,一邊同是紅軍的后代,此時的她產生了強烈的思想斗爭。后期當白匪司令盤龍將她和映雪包圍在山上時,桂嫂為紅軍后代的得以延續,母性情懷戰勝了個人復仇的心理。毅然決然穿上軍裝并掩護映雪和孩子逃離,最終英勇就義。當代,紅軍后代——映雪的曾孫吳總帶著大學生通過“扶貧幫困、返鄉創業”活動來到了曾經的大別山,并給大學生們講述了這段發生在祖輩身上的紅軍故事,從而堅定了大學生們艱苦創業的意志和永不言棄的信念。

這是一部關于紅色主題的劇本創作,是一部歷史正劇,通篇用敘述式的手法來講述在1934年所發生的革命事件。表達了共產黨能克服艱難波折奮斗不息,在內憂外患的多重壓力下,突破險境絕處逢生的精神面貌,一代接一代的革命斗志,自強不息。另一方面,劇本通過對事件的描述,故事節奏的跌宕起伏,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映射出人性的樸實與善良,對生命延續的信仰與執著。即使是在21世紀的今天也是有著很大的哲學意義。

劇中的主要人物桂嫂,是一位剛強、倔強卻又善良、樸實的農村婦女形象。當自己僅有16歲的兒子被盤龍殺害之后,目無旁人破口大罵,勢單力薄,卻依然憑著微薄的一己之力刺殺盤龍拼了命為兒子報仇,在當時也是非常勇敢果斷的。埋葬兒子的途中碰到孕婦映雪,本性善良的她救下了她們母女,為了讓孩子喝上奶,被毒蛇咬到手指,寧愿剁掉也要堅持帶回石雞,說明桂嫂是一名非常有膽識的女人。后來得知映雪母女是仇人盤龍的子孫,幾次想要把孩子摔死為自己的兒子報仇,最終卻因為自己的善良,愛憎分明,不忍心,沒有下手。最后在敵人就快要發現她們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脫下自己的外套與映雪互換身份,用自己的生命交換映雪母女的生命,這種無私,大愛就是人性里最偉大的。

映雪、根娃兒都是新一代共產黨的代表,對共產黨的信仰和追逐,對紅色精神的體現與傳承,對革命信仰的忠貞不渝,代表著中國新生代年輕人對祖國的熱愛。在桂嫂幾次對共產黨產生懷疑甚至要放棄的時候,她都堅持不懈的勸導桂嫂,要堅持到底,堅信共產黨,不惜與自己的親生父親分道揚鑣,勢不兩立。在洞窖里,忍痛舍棄自己的兒子誓死追隨共產黨,為人民,為國家,犧牲自己。根娃兒更是,才16歲,人生還沒又走到四分之一的孩子,為了黨為了國家也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四、劇目課程思政的啟示

1.領導重視是前提

無論是黃梅戲《驕楊》、話劇《啊,映山紅》,還是原創話劇《夢想在路上》,從根本上說,這些劇目的創排展演都與學校領導重視息息相關。黃梅戲職院通過不斷的探索,于2019年正式發布了《關于學院文藝創作費用的暫行規定》,每年創排一個小型劇目,每三年創排一個大型劇目,每個小型劇目提供3萬-5萬元資金資助,每個大型劇目提供20萬元以上資金資助。這也為劇目課程思政的改革創新有了制度和資金上的保障。

2.教師創排是關鍵

黃梅戲職院教師政治覺悟高,無論是文化課教師還是專業課教師都積極參加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的劇目編排,全程參加劇目的創作、排練、彩排與演出,這為劇目課程思政的得以實施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黃梅戲職院教師是“召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必勝”,無論是專業教師、文化課教師還是舞臺后勤工作人員,只要一聲令下,所有人員立馬各就各位,劇目的成功演出甚至獲獎也就水到渠成。

3.學生教育是目的

學生通過參加劇目課程的學習,切身體會到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體會到劇中人物的高尚情操,體會到劇中人物的大愛情懷;學生通過參加劇目的彩排演出,深刻領悟到劇中人物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堅定,領悟到劇中人物愛國敬業的精神,領悟到劇中人物對革命信仰的忠貞不渝。通過劇目課程教學,學生已深深受到劇中人物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從一定程度來看,劇目課程教學已經和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這也是藝術院校課程思政的創新性轉化。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3]黃梅戲職院如何在前期劇目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全校的課程思政建設,就必須深入學習貫徹《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加強頂層設計,全面規劃,廣泛動員,以點帶面,不斷提高所有課程的教學效果,切實提高藝術職業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猜你喜歡
職院黃梅戲劇目
新編黃梅戲《鴨兒嫂》舞美設計
黃梅戲《白蛇傳》選段
舞臺劇目
淺談安慶地域文化與黃梅戲傳承發展
五大衛視2020年待播劇目預覽
文華大獎”獲獎劇目
簡析新會計制度下的職院經濟管理工作創新
優秀劇目進校園
關于職院圖書館贈刊管理與有效利用分析
試論如何做好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