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高職競賽與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發展探析 *
——以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為例

2021-01-28 08:02
大眾文藝 2020年21期
關鍵詞:民辦競賽大師

尚 香

(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廣東廣州 510900)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打通了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快速通道。以廣東省為例,截至2019年底,舉辦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機構已經達到29所[1],在校生人數少則6000左右,多則近20000人。從“十三五”末到“十四五”初,由于國家推進公辦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步伐加快,民辦高等職業教育勢必被拉入內涵發展的高速通道。然而,由于民辦高等職業教育資源來自民間,因而無論從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學生資源的質量和數量與國家財政資助公辦職業院校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實現產教融合、工學交替、校企合作的微觀運行正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然而,民辦高職院校競賽與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的發展,為尋求民辦高校的內涵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競賽文化、發展周期及策略選擇

1.民辦高職院校競賽文化及其基本元素

從20世紀90年代的數學建模開始,在全國范圍上至國家層面的各類競賽、下到高職院校組織的各類競賽如雨后春筍般顯現。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競賽活動構成了高等職業教育重要內容。在許多高等職業教育,競賽已經形成了能夠突顯自身教育文化的特色品牌。以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為例:經歷近兩年的努力,形成了具有團隊化發展、雙導師引領、創新創業導向、課程建設推進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競賽文化雛形,雖然這個競賽文化僅僅是一個雛形,卻具備了競賽文化的基本元素,即校長負責制的組織管理元素,專家團隊引領元素,團隊化發展元素,教育創新元素,創業導向元素。首先,是校長負責制的組織管理元素,即由學校校長直接負責競賽相關的主要工作,包括從省內外聘請賽事指導專家,組織專家團隊,協調競賽組織管理事項;由學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門負責年度賽事組織工作;各二級學院選聘指導教師并負責組建學生參賽團隊。第二,是專家團隊引領元素,即由賽事指導專家、教學科研部門和各二級學院協調賽事的參加項目、全過程指導參賽團隊的比賽項目。第三,是團隊化發展元素,即由學校教學科研管理部門組織,二級學院指派或立項賽事項目的教師組建賽事參賽團隊,形成專業互補、方向一致的參賽團隊集合,充分發揮全校參賽學生的積極性。第四,是教育創新元素,即通過組織相應專家針對參賽類別和具體賽事開始全校性的選修課程,并提供賽事指導。第五,是創業導向元素,即利用創新、創業賽事引導參賽學生團隊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2.競賽文化的發展周期

競賽文化是高等職業教育文化的組組成部分,競賽文化發展與高等職業教育文化發展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因果關系。競賽文化的發展周期,是指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進程相適應的時間階段,即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由外延向內涵,由內涵發展的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發展過程的時間周期。根據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推論,競賽文化的發展周期分為導入期、成長期和成熟期,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進程的一般規律,競賽文化發展周期三個階段基本特征如下:首先的導入期。如果將高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的理想狀態定位于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精準對接,工學一體化運行,受教育者充分就業,高等職業教育基本特征充分顯現,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健全與完善,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平分秋色。那么,目前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競賽文化還處于發展周期的導入期。在導入期,民辦高職院校組織大學生競賽的目的是樹立學校品牌,提升在民辦高校中的競爭力。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各類競賽的目的是完成學??己酥笜?、職稱晉升。學生參與大學生競賽過程往往是取得相應學分和學??己?。這一時期,民辦高職院校參與的競賽項目層次較低、種類較少、直接關系到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內容不多,申報的競賽項目大多為行業學會舉辦的專業技能比賽,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以項目計劃書為內容的比賽。第二是成長期?!笆奈濉睍r期,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將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高等職業教育法律法規與產業政策將進一步融合,民辦高等職業教育主體的教育資源、教育生產力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民辦高職院校的教育生產關系必將得到改善,與之相對應的競賽活動將會顯現出全新的特征,這個全新的特征是:民辦高職院校參與的競賽項目層次和種類數量上的上升、直接關系到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實質性內容增加,學校組織學生參與各類競賽的目的將直接對接教育質量和水平,學生充分就業,地方經濟和產業的內在需求。在民辦高職院校競賽文化發展的導入期所采取的策略是:第三是成熟期。這一時期是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理想狀態。在這一時期民辦高職院校競賽文化實現了與教育教學的科學發展、受教育者的充分就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高度融合。

3.競賽文化創新發展的策略選擇

民辦高職院校的競賽文化,包含競賽精神文化和競賽物質文化。競賽的精神文化,是指競賽指導思想、學生參賽文明、指導教師因材施教的科學方法,競賽物質文化包括教學資源、導師團隊、專業實驗室、技能大師工作室、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等等。在民辦高職院校競賽文化發展的導入期,由于各種相應資源還相對緊缺,學校相應激勵措施不到位,大多數教師對競賽的認識有待于提升,學生團隊學習意識薄弱,因此所采取的策略是:將競賽文化的發展納入中長期發展規劃;在推進民辦高職院校內涵發展進程中,將競賽項目融入項目教學的課程改革;開設與競賽有關的公共選修課程,培育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愛好;培育賽事指導教師團隊,培養學生團隊學習和學習創新能力;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如粵、港、奧大灣區建設)和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如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國家戰略),培育競賽項目、推進競賽文化的發展。隨著民辦高職院校內涵發展進程的全面推進,在民辦高職院校競賽文化發展的成長期,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交替、項目導向、校中廠(公司)、廠中校、專業實驗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已經初具成效,這一時期所采取的策略是: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資源,將競賽活動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課程(特別是完整工作任務的項目課程)改革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從新入學的學生開始有關賽事的教學活動,實現全日(??迫?、本科四年)制學生學習過程的全覆蓋。民辦高職院校競賽文化發展的成熟期,即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理想狀態,這一時期民辦高職院校的競賽文化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這是競賽文化的發展策略是:根據對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的布局,根據地方經濟對民辦高等職業教育的需要,因勢利導、開放、協調、融合、創新。

二、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建設的理性分析

1.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的內涵及動因

民辦高職院校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是推進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深化改革的重要支點,民辦高職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不僅是“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在傳技帶徒、技能攻關、技藝傳承、技能推廣等方面作用的重要平臺,是推動技能大師實踐經驗及技術技能創新成果加速傳承、推廣應用的重要載體,更是高技能人才孕育的孵化器”[2],而且教育生產力提升和改善教育生產關系的物質保障,這對于民辦高職院校的深化改革和內涵式發展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因為,民辦高職院校教育資源,特別是用于技術技能實踐教學資源還比較短缺,與公辦職業院校相比具有較大的差距,在較長的時間周期內難以滿足經濟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需求,這是民辦高職院校發展進程的短板,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恰恰具有補齊這一短板的重要作用。正因為如此,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2008年起動了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采取的做法是:學校層面的舉措。積極引進行業企業能工巧匠和社會非物質文化的技能大師,制定相關政策并由教學科研部分進行對口管理,提供資金支持,組織申報各類相關項目。各二級學院的舉措。在學校的總體部署下,各二級學院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積極開展相關工作,緊密圍繞教學改革和地方經濟人才需求,建設諸如汽車、服裝、陶藝、機器人等技能大師工作室場所,組織申報校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協調與之相關項目的專業課程,為各專業教學團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教師團隊的舉措。根據教學需要、教師考核、職級晉升的個人需要,許多專業教師特別是來自企業和社會的能工巧匠和技能型人才,紛紛申報相應的省、市級和校級的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截至2018年底,一批在建技能大師工作室已經起動運行。

2.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建設機理探析

伴隨民辦高職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建設進程,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將會逐漸形成。在民辦高職院校形成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的依據:首先,是技能大師工作建設是民辦高職院校長期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技能大師工作室網絡的形成能夠直接引領民辦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第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將會形成不同的建設理念和建設模式;第三,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過程本身,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課程改革、體制創新等一系列物質文化形成的過程,這一過程無疑將會推進其精神文化的發展。依據哲學的觀點,民辦高職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是其事物內因和外因相互轉換[6]互動的結果,因此其機理是內因和外因量變與質變循環往復的運動過程。第一個過程是民辦高職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形成的初級階段,這一時期的外因是來自國家相關職能部門關于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的制度文件,如《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實施管理辦法(試行)》[3]《內江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實施方案》[4],內因是民辦高職院校相應的對策與響應,部分教師積極參與項目申報并開始展開相應工作。這一時期,無論從學校還是從教師的視角,對技能大師工作建設長遠意義的認識還不夠深入,走形式、圖功力的現象還比較突出,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物態形式大都還沒有形成,人們對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的認識還停留在相對原始的狀態,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進程只能是量的積累。第二個過程是民辦高職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形成的成長階段,這一時期的外因是來自學校之外可配置的教育資源,包括技能大師、企業和科研院所能夠利用或融合的物質資源、縱向和橫向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政府或行業各類競賽項目等。內因來自技能大師工作室全面展開的師帶徒項目、項目課程以及學校對于技能大師團隊(教師團隊)的激勵等。這一時期一些民辦高職院校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文化。第三個過程是民辦高職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形成階段,這一時期的外因來自民辦高等職業教育行業內部的激烈競爭,來自國家關于民辦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的調整;內因來自民辦高職院??缭桨l展的內在需求。

3.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建設的應用價值

民辦高職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文化建設的應用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體現在對于民辦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支點作用。民辦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瓶頸問題,是改革不適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運行現狀。然而,推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教育教學改革,必然要實現產教融合、工學交替、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改革舉措,而這是民辦高職院校很難推進的難點問題。技能大師工作室和與之對文化的形成過程,能夠為破解這一難題并推進民辦高職院校以此為取向的內涵建設。第二個方面,體現在對于民辦高職院校深化改革的紐帶作用。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及其文化的形成過程,需要通過教育體制的改革提升教師團隊的教育生產力水平;需要通過運行機制的創新改善教育運行的生產關系;需要充分配置社會文化、資本和物質資源實現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常態化運行。第三個方面,體現在打造民辦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切入點作用。對于民辦高職院校來說,打造辦學特色是其生存和發展是需要。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和壯大,始終處于激烈的民辦高等教育市場競爭之中,怎樣采用投入少而收益大、時間短而見效快的有效方法,必然成為民辦高職院校決策者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及其文化的創造,為民辦高職院校決策者的戰略選擇提供了可行的路徑選擇。

猜你喜歡
民辦競賽大師
2020絲綢之路數學競賽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辦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對話大師
對話大師
教育部要求各地為民辦幼兒園紓困
環保高效的清潔大師
教育部發布民辦本科教育首份“體檢報告”
創新思維競賽(3)
創新思維競賽(6)
民辦少兒英文圖書館工作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