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質量管理工作

2021-01-28 10:40孫建成
錦繡·下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食品安全質量管理

孫建成

摘要:本文重點介紹了食品安全風險檢測工作中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并對影響監測結果的各類問題逐一梳理,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完善我國食品安全風險檢測的各項制度,為風險監測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質量管理

引言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根本,食品安全關系國計民生,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關鍵一環。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加之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視,因此食品安全保障中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就顯得尤為重要。

1 食品風險監測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1.1監測計劃制定的不充分

監測計劃制定不充分一般來說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監測計劃初始不完整,目前的檢測計劃制定仍然是以上級指令為主,自主自發主動性的根據自己地區的實際制定檢測計劃的非常少,因此檢測計劃缺乏針對性,另一方面是監測計劃缺乏相應的科學依據,檢測的樣品和項目一般來說都沒有根據各地區的實際食品結構、飲食習慣、膳食特點針對性的指定更佳有特征性的方案,而是直接照搬上級部門制定的監測計劃,因此造成在樣品的選擇上,采樣地點的選擇上不具有代表性,監測的項目無法真實的反映出當地的實際食品風險。

1.2 抽樣采樣方法不規范

在抽樣和采樣環節中,影響其質量的因素主要是人員的素質,專業素質和責任感,采樣專業水平不行或者不負責任不嚴格按照采樣方法的要求進行采樣,所得數據就無法真實有效的代表實際情況,缺少實際的指導方案,樣品標識和記錄不可追溯,抽樣的布局不合理,因此造成數據無法反映實際情況。

1.3實驗室檢測質量不高

實驗室檢測結果的準確定是決定監測風險的關鍵因素,與日常抽樣檢測不同的是,風險監測設計的項目和樣品的種類都非常多,人力物力投入非常大,對檢測機構的檢測質量要求就更為苛刻,檢測質量不佳,也是無法真實的反映風險實際情況

1.4其他情況

主要在于一些細節性的問題,但是也是影響檢測結果的重要一環,例如樣品采樣后沒有按照約定條件保存,例如不能采取有效的避光、低溫和無菌操作等進行控制,導致樣品污染,或者是數據填寫、篩選、匯總的不合理,導致監測結果報告不精準。

2食品風險監測過程質量控制分析和對策

2.1 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樣品采集方案

各機構應該科學的指定食品包括食品相關產品的采樣方案,避免幾種采樣,食品檢測的檢測點、采樣點和采樣時間要保持相對固定。

主要是指建立合理的采樣依據、原則、方式、時間、地點、種類和數量、容器和包裝要求,人員與要求、運輸和保存條件。標示要求,質量控制要求等,還需要將樣品的編碼、日期、樣品名稱、委托單位、批號、檢測依據、樣品狀態等全部標示清楚,才能完整的實現樣品可追去,風險可追溯,真是有效的形成風險控制鏈條,形成連鎖預警效應。

2.2實驗室質量管理

食品風險監測中的實驗室質量控制主要涉及6個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員、儀器設備、物料、方法、環境、溯源。因此需要從上述緩解入手,一方面強化檢測人員的專業素養,例如普及風險監測的理論知識,提高人員的理論水平,同時還要提高抽樣采樣、實驗室檢測和質量控制能力,從而使所有實驗室人員掌握食品風險檢測質量管理體系規定,了解相關監督對象的情況,徹底從意識上熟悉監督依據和評價標準。另一方面是內外部質量控制兩手抓,重點加強內部的質量控制,內部質量控制主要是指檢測機構的能力驗證、測量審核以及與其他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實驗室比對,做好儀器和樣品的質量管理和控制,制定合理的儀器校準計劃等。

2.3 風險監測的原始記錄和結果的匯總上報

機構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要求及時上報監測數據和結構,同時提供根據各地實際的數據評價,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進行全面的食品質量和風險分析,為下一階段的食品風險檢測提供有效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未下一步的各項工作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改善方案。

2.4確定食源性疾病的檢測預警醫院并開展深度合作

最好是根據醫院接診食源性疾病的情況多少,篩選出當地20家以上符合要求的醫院,作為食源性疾病檢測的預警醫院,承擔檢測和預警、數據反饋任務。

同時應該與合作的醫院不斷加強深度合作,加強在檢測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切實保證所收集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要及時與合作醫院聯系,建立即時鏈接通道,對檢測中檢出或發現的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或食品安全事故(包括食源性疾病時間、食物中毒、食品污染等),要立即報告市衛計委相關部門和省疾控中心。

2.5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安排

對各地區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食源性疾病檢測工作的組織實施,建立完善的檢測隊伍和工作程序,明確責任與人員分工,建立覆蓋我市的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食源性疾病檢測的網絡和報告體系,重點放在食源性疾病相關的突發事件(包括食物中毒事件),檢測報告和特定性致病微生物的食源性疾病病理檢測等工作。

2.6 各監測中心負責組織對屬地內的疾控中心和預警醫院

檢測機構應該指定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樣方案,盡量具有代表性,避免集中采樣,檢測點、采樣點和采樣時間要保持相對固定。

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要求,根據各地的工作實際明確監督監測機構質量管理部門、技術部門的崗位職責和責任,有利于工作更加有針對性的展開。

根據各地實際,在原有的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建立控制程序、工作管理規定、食品檢驗檔案保管方法等管理體系文件,逐步建立和完善相應的食品風險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2.7做好食品風險監測的內部審核工作

按照規定的周期,對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系統中設計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有效性、符合性等進行審核,確定內審工作的程序規范、記錄完整、事實清除、報告結果準確。同時需要配置與衛生檢驗檢測相適應的人員、設備、物資、環境、信息等;所有與食品風險監測相關人員要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文件的要求去開展工作。

結語

食品安全的風險監測工作是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的重要一環,這項工作的核心就是質量,質量的關鍵又在于數據的準確性,監測機構保證風險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才是國家實現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基礎和關鍵。

因此要想做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質量工作一定要重視采樣、監測人員的教育和相關采樣和檢測知識和技術培訓,組建一支強有力的采樣、檢測人員隊伍;定期加強監測工作的相關培訓,為了適應不斷變換的食品安全風險,一定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新方法,提高自我的業務能力,保證檢測工作的質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參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管理規定(試行)》和國務院關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四統一”的要求,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按照國家統一質量管理方案和手冊的基礎上,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健全管理制度,明確責任的分工,做好各環節的質量控制工作,才能準備的實現食品安全的風險預警。

參考文獻

[1]宋臻鵬,付云。淺談我國食品安全現狀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7,27(8):1212-1214

[2]唐曉純。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與預警體系建設及其問題思考[J]。食品科學,2013,34(15):342-344.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300402)

猜你喜歡
食品安全質量管理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基于項目管理的企業年度重點工作管理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淺談智能建筑電氣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
入廠抽樣檢驗規程的編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