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厭學的表現、原因和輔導方法

2021-01-28 10:40黃肖梅
錦繡·下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厭學表現

摘要:所謂的厭學也就是指學生在內心深處對學習行為持否定態度。從九年級學生的調研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存在著厭學情緒,討厭學習,不愿意積極主動的開展學習活動,因此本文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以德育教師的視角探究了學生厭學的表現、原因,提出了更加科學的輔導策略。

關鍵詞:厭學;表現;原因;輔導方法

一、學生厭學的表現

對于九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的厭學更多體現為對學習的厭惡感,不愿意積極主動的開展學習活動,不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很多學生在課堂之中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不愿意認真聽講,存在著走神和發呆的情況,喜歡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喜歡在課堂之上與他人聊天,玩游戲或者看課外書籍,很多學生喜歡違反課堂紀律,精神萎靡,喜歡在上課時睡覺,無法按時完成作業,存在著抄襲他人作業甚至讓別人幫自己抄作業的情況。九年級學生也存在著遲到、早退和曠課的情況,有很多人對家長和教師提出的學習要求視若無睹,有些學生甚至會放棄學習出走[1]。

九年級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著缺乏學習興趣、缺乏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問題,只會在外界壓力之下機械化和被動化地應付學習,這也導致學生學習缺乏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成績與課堂表現較差,且會出現學生學習成績逐漸下降的情況。

二、學生厭學的具體原因

(一)學習行為的反饋周期較長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生厭學行為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習行為的反饋周期較長,學習本身是一系列復雜心理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強調的是學生付出更多的心智和努力,學生會在高度緊張的心理狀態之下開展心理活動,導致學生在一段時間之后會出現疲倦感和厭倦感。而學習行為的時間周期較長,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學生可能從小學階段開始就開展學習活動,然而學生卻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得到相應的反饋,學生不明白學習的意義,最終導致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厭倦感,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

(二)學習動機不夠明確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動機也就是指引導和維持某一個具體活動的主要因素,是讓整個活動能夠朝著預設目標前進的心理過程和內部驅動力,而在九年級的德育教學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學生不明白學習的動機,不知道學習的意義,學校也沒有安排對應的理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導致學生對于學習沒有產生更加強烈的動機,最終引起了學生的厭學問題。

(三)學生的學習情感較為淡漠

有很多學生對于學習的情感較為淡漠,他們對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而從心理學角度上來看,這種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學生目前的課業壓力過大,學生的學習時間過長,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得到充分激發,另外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也存在著教學方法較為陳舊的問題,沒有充分利用心理學知識和相關教學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自身的專業度不足,對于人才也缺乏更加合理的評價標準,對于厭學情緒明顯的學生也沒有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心理疏導,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方面的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三、學生厭學的輔導方法

(一)通過有效的心理輔導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素質教育理念之下,要求每一名學生都能具備較強的心理素養,而學校和教師也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勇于突破自身情感束縛,對存在著厭學情緒的學生,要給予足夠的關愛,對學生的心理品質加以合理培養,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和閃光點,及時的鼓勵學生,并對當前與素質教育理念相背離的做法加以改革。在教學之中,也要融入德育教學機制,通過分層教學法的引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盡可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預期的收獲,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的開設,讓學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時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傳遞心理衛生相關的知識,開展心理訓練和多元化的心理輔導,與學生構建有效交流和溝通的機制,并針對厭學情況嚴重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心理輔導之下,掌握克服自身心理障礙的方法,營造出更加良好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環境,確保學生厭學的問題得到合理解決[2]。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厭學的學生往往屬于習得性無助者,他們往往難以體會到學習的成功,需要教師能夠從基礎知識入手,讓學生逐步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使其能夠獲取更加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各個學科教師要結合當前教學情況,制定長短期相結合的學習規劃,使學生能夠遵循目標管理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從學習興趣轉移的角度出發,調研分析厭學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與當前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引導學生擴展興趣范圍,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的將興趣中心轉換到學習之上。教師也要不斷改善自身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從生活化、小組化和情境化教學角度出發,確保多種邏輯性較強,內容深奧的知識能夠轉化成為更加直觀的知識,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使學生能夠不斷的獲取學習上的成就感,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三)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當前階段九年級的學生往往是在順境之下成長的獨生子女,缺乏應有的抗挫折能力,而隨著學年的增長,學生要面對外界更多的刺激與壓力,作為德育教師更應該注重抗挫折教育。教師要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心理防衛機制,使學生能夠在遇到挫折時能夠找到合適的方法減輕心理壓力。德育教師也可以從教育方法上設計一些抗挫折活動,使學生得到有效的鍛煉,也可以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使學生的意志得到積極的鍛煉。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平臺為學生提供抗挫折心理咨詢服務,使學生能夠具有較為強大的意志力去面對學習之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學生厭學問題能夠得到更加合理的解決。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九年級德育教育之中如何解決學生的厭學問題已經成為了當前教學的關鍵所在,而作為德育教師也應該對厭學問題的表現形式、厭學產生的根本原因進行深入探究,并結合當前學生的現狀和教學要求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從而為九年級德育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苗芳.學生厭學的表現、原因和輔導方法[J].中外交流,2017,(27):279.

[2]郎琳.學生厭學的表現、原因和輔導方法[J].新課程·中學,2019,(9):206-207.

姓名:黃肖梅 1980.4 性別: 女?民族:漢族 籍貫:廣州花都 最高學歷:大學本科 職稱:中學高級 研究方向:?德育論文,學生厭學情況研究與解決辦法 單位:廣州市花都區秀雅學校 郵編:510800

(廣州市花都區秀雅學校?廣東?廣州?510800)

猜你喜歡
厭學表現
大學生厭學情緒淺論
寫給厭學的孩子們
新形勢下探究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厭學心理的矯治探究
一例學生厭學的心理咨詢案例報告
明代容像的繪制表現及技法淺析
美術審美特征論
攝影藝術中的美學探討
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