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網絡名譽權的權益保護

2021-01-28 10:40方鑫
錦繡·下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名譽權權益保護網絡

摘要:現如今,互聯網平臺上像QQ、微信、微博、知乎、頭條等信息交流平臺日漸增多,社會公民的言論自由得到巨大提升。然而在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過程中,網絡名譽權侵權行為愈發嚴重,網絡暴力、誹謗、侵權等現象越來越多。因此,廣大互聯網用戶要明確我國是依法治國的國家,人們應該在網絡平臺中利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本文探究網絡名譽權的權益保護,力求有效保護廣大互聯網用戶網絡名譽權的權益。

關鍵詞:網絡;名譽權;權益保護

前言

目前,在網絡信息時代中,信息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工作提供一個全新的發展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了解新聞的最新動態,再加上新媒體平臺的應運而生,人們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正逐漸增加,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是也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在網絡平臺中名譽侵權行為頻繁發生,比如娛樂八卦、不雅新聞事件、網絡暴力、誹謗等網絡不文明行為,這些行為已經觸犯法律,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在互聯網愈發發達的如今,人們應當如何進行網絡名譽權的權益保護,是時下需要重要探究問題,人們要深入了解網絡名譽權,明確其真正的意義,這樣才能去遵守它、使用它。

一、名譽權的概況

名譽權指的就是社會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它直接關系著社會公民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而網絡名譽權指的就是在網絡環境中社會公民的名譽權益保護[1]。隨著網絡信息的快速發展,廣大互聯網用戶能夠在網絡平臺上自由發布消息、接收消息,促使近幾年網絡暴力和網絡傳播負面新聞越來越多,其對社會的影響愈發嚴重,因此網絡名譽權的權益包含逐漸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問題。

二、網絡名譽權侵權的特點

(一)具有隱蔽性

網絡世界與現實社會不同,網絡名譽權的侵權行為是發生在網絡平臺,侵權者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的虛擬人物隱蔽自己,很難受到我國相關法律的制裁,侵權者的侵權行為愈加頻繁,對法律的權威性造成一定影響[2]。

(二)具有便捷性

網絡平臺上的網絡名譽權侵權行為具有不同的表現,侵權者在網絡平臺不僅可以使用語言攻擊,如網絡暴力、誹謗等;也可以用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方式進行不實信息的發布,如娛樂八卦、不雅新聞等。如果這些行為不加以控制,將會影響被侵權者的正常生活,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三)具有廣泛性

網絡平臺上的網絡名譽權侵權行為可以產生直接危害。因為在網絡平臺中信息傳播速度十分快與廣泛,一旦發生網絡名譽權侵權行為,有可能會造成大范圍信息傳播,給網絡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也會給被侵權者造成無法估量的傷害,特別是對一些企業、商業模式的網絡名譽權侵犯,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并且由于網絡平臺的特殊性,這些負面影響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掉。

三、網絡名譽權的權益保護措施

(一)加強網絡名譽權宣傳

在我國網絡信息傳播中,人們對網絡的認知還不全面,特別是對網絡名譽權的了解,也只是近幾年通過公眾人物進行的網絡名譽權維權行為才被大家熟知。同時也造成人們對網絡名譽權的認知錯誤,認為網絡名譽權只是對公眾人物有作用,像明星、知名企業領導、國家機關人員等,認為對普通人沒有任何關系,促使廣大互聯網用戶在遭受網絡名譽權侵權時不能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由于社會人們對法律知識的欠缺,人們有可能間接成為網絡名譽權侵權行為的傳播者,給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為了提升廣大互聯網用戶對網絡名譽權的全面認識,相關部門要加強網絡名譽權相關法律的宣傳力度,讓社會人們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利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網絡名譽權益,知道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二)加強網絡平臺的監管

網絡平臺中,廣大互聯網用戶都是匿名的,真實地址也是隱藏的,這就給社會上不法分子帶來可乘之機。雖然,網絡平臺上都開始實行實名注冊,比如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臺,但是這些都不是強制性的,還是被投機倒把之人加以利用,侵犯他人的網絡名譽權。因此,網絡平臺要加強對平臺的監管能力,最大程度控制網絡榮譽權侵權行為,以此來優化網絡環境。推行網絡平臺實名制注冊是當今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趨勢,這樣不僅提升互聯網法律監管能力,也加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增強人們對網絡名譽的權益保護能力。

如杭州谷女士在取快遞時被邱某偷拍,后邱某將其捏造成一個單身富婆,勾引快的小哥的形象發布到網絡上,并得到大范圍傳播,事發過后,谷女士稱自己已經“社會性死亡”,找不到工作。邱某捏造的謠言對谷女士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影響,現如今谷女士已發起刑事訴訟。

此事件涉及相關法條,即將于2021年1月1日期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比之間的民法規范,其中最大的立法突破之一便是人格權獨立改編,其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這些法律法規,都將為制止“社會性死亡”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

(三)加強人們的法律意識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六條第二款中規定:“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贝朔l給互聯網平臺增強法律保護[3]。人們在使用互聯網平臺時,要明確網絡世界是虛擬的,他們在平臺上的所作所為也是需要付法律責任的。網絡平臺的虛擬人物有兩種生產方式,一種是民事主體通過注冊生產的,另一種是有游戲等程序自動生成的。這些虛擬人物都是民事主體借助互聯網平臺產生的,其本質還是民事主體。因此,廣大互聯網用戶還是享有民事權利,可以利用相關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結語

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成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網絡上的名譽侵權現象日漸增多,社會各界人士不得不重視網絡名譽權問題。人們要全面認識網絡名譽權,知道網絡侵權行為的特點,通過不斷加強網絡名譽權宣傳,加強網絡平臺的監管能力,以此來提升網絡名譽權的保護能力,提高廣大互聯網用戶的網絡名譽權的意識,能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推進我國依法治國戰略實施進度。

參考文獻

[1]楊秀金.論網絡名譽權的權益保護[J].法制博覽,2019,(10):17-19.

[2]宗棟.網絡名譽權的法律保護[J].人民論壇,2019,(03):94-95.

[3]王立海.淺議網絡名譽權的保護[J].科技資訊,2005,(25):146-147.

個人簡介:方鑫 2000年4月,女,回族,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法學

(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河南?新鄉?453000)

猜你喜歡
名譽權權益保護網絡
網絡名譽權的法律保護
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罵人,是否侵犯他人名譽權?
論我國中小股東權益保護制度的完善
談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履約的幾點經驗
油氣集輸系統信息化發展形勢展望
基于網絡的信息資源組織與評價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
城鎮化過程中土地流轉對農民土地權益影響問題分析
基于網絡的中學閱讀指導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言論自由與名譽權保護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