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案例研究

2021-02-05 08:41
呂梁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新手職業倦怠幼兒教師

姚 燕

(南京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學前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隨著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以及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快速發展。通過對以往研究梳理發現,關于幼兒教師的研究集中在教師專業發展,卻忽視了幼兒教師職業倦怠、職業困境等心理層面的研究。同時,以往的研究還沒有關注到新手幼兒教師這一群體。

國內外關于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傾向于量化研究,分析相關關系和因果關系,而關于這方面的案例研究幾乎沒有。本研究旨在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探究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表現及原因。

一、概念界定

(一)新手幼兒教師

“新手幼兒教師”為順利從全日制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并已取得國家規定的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入職工作時間未滿一年,還處于生存關注階段,并未完全勝任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教師。

(二)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又被稱作職業枯竭、工作倦怠,教師職業倦怠是職業倦怠中的一種,本文采用Byrne.B.M.對教師職業倦怠的界定: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教師在長期壓力體驗下所產生的情緒、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1]。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3名有職業倦怠的新手幼兒教師。畢業于同一所師范院校,工作在3所不同的公辦幼兒園,均為女性。她們是Z老師、C老師和W老師,分別出生于1996年、1997年和1996年,均是通過教師招聘考試而從事幼兒教師行業。Z老師在蘇州工業園區的一所幼兒園工作,她是大班的一名副班老師,班級人數在25~35人之間。C老師在淮安市中心的一所幼兒園工作,她是小班的一名副班老師,班級人數在36~45人之間。W老師在淮安郊區的一所幼兒園工作,她是小班的一名副班老師,班級人數超過46人。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所用問卷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修訂而成。該問卷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婚姻、所帶班級、園所性質等。第二部分為調查量表,是在王國香等人編制的《教師職業倦怠量表的修編》[2]的基礎上,將其中對教師和學生的稱呼修改為適合幼兒教師和幼兒的稱呼,所修訂量表總共30個題項。量表采用五點計分法,其中從未為“1”,很少為“2”,有時為“3”,經常為“4”,總是為“5”。所有題目得分之和除以30,計算所得的平均分即代表測量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嚴重程度。結果越接近1,其職業倦怠程度越低,相反,結果越接近5,其職業倦怠程度越高。

2.案例研究法

搜集案例,運用了觀察法和訪談法。由于條件限制,將實地觀察改為拍照觀察,三位新手幼兒教師將任職以來的觀察記錄、教學計劃等文案資料,以及教學視頻這些能夠最大程度反映真實狀態的材料拍照、錄像發給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結果擬定訪談提綱,提綱共有10個問題,涵蓋工作動機、工作狀態、人際關系等多個方面,對三位教師分別進行開放性訪談,每次訪談時間大約1小時。

三、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案例描述與原因分析

研究者通過對工作未滿一年的本科畢業同學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如圖1所示),30名新手幼兒教師中,每個人都存在職業倦怠,其中初級倦怠占比7%,中級倦怠占比63%,高級倦怠占比30%。從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新手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程度處于中級水平,而高級倦怠的比例接近1/3,該現狀背后的原因值得反思。

圖1 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程度

從30名新手幼兒教師中選取職業倦怠程度不同的3名教師,其中Z老師屬于高級倦怠,C老師和W老師屬于中級倦怠,而W老師的職業倦怠值比C老師低。三位教師的職業倦怠在整個新手幼兒教師群體中具有較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而能夠反映新手幼兒教師真實的職業倦怠狀況。

圖2 三位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值

根據所搜集到的觀察和訪談資料,本研究將三位新手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劃分為入職培訓、正式工作以及疫情期間三個階段進行案例的描述和分析。

(一)入職培訓階段

在正式進入幼兒園工作之前,首先要進行入職培訓。這個階段是新手幼兒教師本科生涯結束后理想與現實的第一次交鋒,也是正式從學生角色轉換為教師角色。因此,不同幼兒園培訓的要求會對剛入職的幼兒教師產生一定的影響。

疲憊的實習和無聊的講座

Z老師考上了蘇州工業園區的一所幼兒園,在四月份的時候就被要求去園所實習和學習經驗,從四月到六月期間于工作單位和畢業院校之間奔波。她說:“在蘇州這邊從4月份園長就催著我去實習,每天都在幫別的老師干活,那段時間還沒畢業,兩頭跑挺累的?!笔钇诎嗽路莸臅r候,園所安排了兩周的入職培訓。Z老師指出:“在八月份的時候有很多理論性的培訓講座,每場結束后就上交一份書面文稿,感覺沒學到什么,挺水的?!?/p>

C老師和W老師沒有實習,只有在八月份進行了為時一至兩周的培訓講座。W老師指出:“一開始還是能夠聽得進去的,后來大家只是準時到,并且完成相應的感悟”。

案例中的Z老師是蘇州工業園區的一名幼兒教師。蘇州是全國經濟強市,而工業園區的經濟又是蘇州的領頭羊,經濟上的發達需要人才的推動,因此Z老師要接受到更多的實習和培訓。由于Z老師當時還未畢業,還需要撰寫畢業論文,奔波于蘇州和院校之間,無疑給她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她所感到的累既包含身體上的,也包含心理上的,職業倦怠不免會產生。綜合以上三位老師對培訓講座的看法,講座的內容很大程度讓老師們感到很水,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一方面從內容角度上看,可能是因為老師們都了解了這些理論層面的東西,對培訓的態度不是很積極;另一方面從形式上看,可能是因為講座結束后只要交一篇感悟上去,這種形式化的操作也讓大家提不起來積極性,最終感到倦怠。

(二)正式工作階段

正式工作階段中的新手幼兒教師,真正將在校學生的角色轉變成為在職教師的身份,成為一名社會人。此時,他們不僅要承擔著教育教學任務,而且會面臨著其他方面的困難,包括教育教學方面缺乏經驗、與家長關系處理不好等等,這些都會對教師的職業倦怠產生影響。

1.入職適應問題多

Z老師是無錫人,獨自一人在蘇州工作,談及到入職適應的問題,她指出:“正式的第一個月壓力還是蠻大的。一是因為剛畢業,換了新的環境,從學生的身份轉變為教師,我其實感到挺焦慮的。二是社會的壓力很大,一想到蘇州的房價就很愁。最后也是最大一方面的壓力,我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很不足,我剛進職場的時候是很怯生生的感覺,不知道怎么去做。主班老師找過我談話,她說她認為我已經能夠做好這些事,但事實上沒能做好,甚至說我不適合做這份工作。園長也找過我談話說,說我十分的游離,不是一個老師該有的工作狀態,那次談話的聲音很大,甚至談到師德師風的相關話題?!?/p>

C老師就職于本地,幼兒園離家很近。她談及自己入職適應的問題,指出:“我還處在實習期,領導對我們新教師有很大的期望,但是園所并沒有規劃,老師也沒有要求我什么,所以我不知道我該怎么努力?!?/p>

W老師同樣就職于本地,她指出自己入職適應的問題在于:“我們園所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所有的文案材料都要手寫,這是由于我們院長自身不喜歡看電子產品的緣故。而且還有我們園所內部沒有任何比賽,比如公開課評比、繪本比賽等等,有的只是周計劃和觀察記錄的評比,而且我們園所大班額現象很嚴重,一個班五六十人,在固定工資外,每個月會有不等的延遲班工資,這樣我感覺很不穩定?!?/p>

案例中的Z老師入職困難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感受到的壓力程度也是很沉重的。除了一般新手幼兒教師所感受到的一些共性壓力,比如新環境適應、教育教學經驗的不足等方面,她還面臨著獨自一人在外打拼、沒有親人依靠的社會生存壓力,以及幼兒園領導和主班老師對自己的高要求。除了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以外,通過對Z老師教學計劃、教學反思的觀察,以及從對她的訪談中發現,她是一個性格溫和,比較依附他人、順從他人意志的人。因此Z老師是不太可能僅憑借自己的力量克服困境的。一邊無力改變現狀,一邊又會責怪自己的無能,久而久之,壓力就會越來越大,職業倦怠也就產生了。

案例中C老師入職存在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客觀原因,她所在的幼兒園將入職第一年當作是實習期,一年以后才轉正,園所不對工作才一年的新手老師做規劃,這樣她會因為沒有方向而感到迷茫;二是主觀性格原因,她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該努力的時候就努力一把,其他時候是平常心,這樣的她由于對自我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需要別人給她制定計劃,否則她會感到無所適從。

案例中的W老師入職存在問題的原因有三點:一是因為幼兒園沒有任何能夠鍛煉新手幼兒教師和保持其積極性的活動,園所方面的不作為和不要求,久而久之幼兒教師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都會有所退化,使老師產生職業倦怠感;二是因為幼兒園領導個人的風格,增加了教師的職業壓力;三是因為大班額現象,《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小班人數一般為25人,但是W老師班里的人數遠遠超過25人,這樣嚴重失衡的師生比使得老師的保育教育任務更加繁重,W老師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本就保教經驗不足,面對班級這樣多的幼兒,更是會感到不知所措。

2.安全問題難處理

Z老師觀察記錄里面寫道:班里有一個新轉來的、很活潑的男孩。在戶外活動的時候,他很喜歡追著別的孩子跑。有一次這個男孩就緊緊地抱住人家不撒手,當時我沒在意這兩個孩子的玩鬧。第二天那個被抱住的孩子家長就找過來了,說孩子昨天被勒到了,這個問題為什么不及時跟我們家長說。我當時不知所措,還是等主班老師來的時候才跟家長溝通好。

C老師觀察記錄里面寫道:在一次放學的時候,一個孩子把一顆豆子塞到了耳朵里,我當時面對這種情況真是要嚇死了。但是我們主班老師立刻把他送到醫務室里給掏出來了,事后家長的態度也是很差,責備我們為什么沒有送他去醫院,我們向他解釋去醫院會耽誤孩子,家長后來才理解。

由于幼兒身心發育不全,因此幼兒園的安全問題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對于新手幼兒教師來說,他們還欠缺處理安全事故的應急能力和經驗,以及和家長溝通的能力和經驗。

案例中Z老師職業倦怠的產生,來自以下三個方面:一是Z老師的確由于自身教育教學經驗的不足,沒有觀察到孩子間的追逐出現狀況。這讓她感到自己是否不適合做幼兒教師,對自己的觀察能力感到懷疑。二是Z老師與家長溝通能力不足。遇到此類問題只能求助主班老師的幫助,害怕引起家長的不信任,導致自己工作的緊張。三是家長的不理解。大班幼兒喜歡和同伴之間做游戲,他們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想法,在校期間并沒有向老師說明“受傷了”,這說明只是幼兒之間的游戲。家長對此沒有理性分析而產生抱怨,打擊到新老師的積極性,老師會因為自己沒有得到家長的尊重而感到委屈。

案例中C老師記錄的這個安全問題是讓人心有余悸的。一方面由于小班幼兒的認知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所欠缺,不像大班幼兒還能說明所發生的事情,她會因此時刻警惕著小班幼兒的行為,時刻高度關注,緊繃的神經只會加劇職業的倦??;另一方面因為家長的不理解,不能體諒教師將幼兒先送去醫務室的用心,家長的刁難在一點一點地消磨教師對工作的信心和熱情。

3.評比檢查形式化

Z老師對于幼兒園的評比和檢查,指出:“每學期要求固定要聽多少節公開課和上多少節公開課,由于平時事情很忙,大家或多或少沒有去聽課,也沒有上課,園里領導都知道,平時沒有要求上交相關材料,但是期末的時候仍然要求上交,那個時候特別忙。關于領導、專家視察,我們就需要加班加點搞特色活動,但是當領導一走或是檢查一結束,這些材料就被撤下來再也沒有用過。

案例中Z老師職業倦怠的來源是評比和檢查的形式化。評比和檢查是正常的,但是形式化的評比和檢查會增加幼兒教師的負擔。大量的文案材料成了不斷機械重復的任務,就不再能夠提起教師真正記錄的積極性。對于上級領導的檢查,教師加班加點做出來的東西并沒有得到二次利用,教師感到倦怠不只是身體上的疲憊,也包括對評比檢查形式化的心累。在一次次形式化的檢查和評比中消磨掉了教師對幼兒教育事業的信心和熱情,上班漸漸就沒有了盼頭和動力。

4.教師發展缺乏指導

Z老師:我的主班老師是一個資深老教師,無論在教學方面,還是和同事、家長的人際關系處理方面都是很值得學習的。想上進,但是動力不足。關于繼續發展我并沒有具體的規劃。

C老師:我很想發展,但是不知道怎么辦,沒有人教我。對于我們實習老師,雖然有職業發展規劃表,但是我們也只是自己填寫,然后自己評估,根本沒人管。

W老師:園里現在的論文比賽都積極參加了,還有我最近想了解關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一些情況,但是我還是感覺到缺乏他人的指導。

新手幼兒教師處于專業發展的最初階段,從發展的角度看新手幼兒教師產生倦怠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指導。案例中Z老師、C老師和W老師都想發展,但是都不知道具體該怎么規劃。Z老師說她動力不足,沒有具體的規劃。C老師不知道職業發展規劃怎么做。W老師也是雖然積極參加各種比賽和了解學習深造的一些情況,但還是對未來感到迷惘。在專業發展過程中缺乏指導,也是職業倦怠的重要原因。

(三)疫情期間雜事多

Z老師:“這個疫情期間的工作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工作我們現在已經進行到了第五期,每一期的工作持續一到兩個星期,內容和形式都不太一樣。第一期是微信推送,每天都推送。第二期是電話聊天,老師需要給班上的孩子打電話去慰問他們。近幾期是以群聊的方式,老師和幼兒圍繞一個主題在固定時間段里進行互動,由于是幼兒自愿參加,互動的人并不是很多。其實這些工作本身還好,但是最后要以截屏的形式進行評比,這樣感到很煩。在線下,我們老師要輪流去值班。由于我不是本地人,因為調班的事我都跟園長協調過好幾次,但是值班的內容都是一些行政類的雜事,不是很必要?!?/p>

疫情期間主張“停課不停學”,但是忽視了幼兒教師的身心狀況。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一是因為教師要面臨信息技術的挑戰,各位教師尤其是新手幼兒教師成為了微信內容推送的主力軍;二是因為幼兒園雖說是自愿參加,但是以評比的形式給幼兒教師造成了壓力;三是因為Z老師的幼兒園在疫情還要求線下值班,這無疑又給教師增加了負擔。上級領導只關注疫情期間的幼兒身心發展,其實同樣身處疫情期間的幼兒教師也需要生理心理上的支持,幼兒園、家長和社會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多要求,但是欠缺對新手幼兒教師一定的關懷和支持,這會加劇新手幼兒教師的工作緊張感。

總而言之,三位新手幼兒教師的案例具體呈現了三個階段產生職業倦怠的情景 ,也體現了教師職業倦怠時在心理上、行為上和情感上的表現,以及這種職業倦怠給教師帶來的不良影響。

四、緩解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策略

通過問卷調查,新手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大多數處于中級水平,只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這種倦怠水平是可以克服的。根據教師職業倦怠的案例描述及原因分析,從教師、幼兒園和社會三個角度提出緩解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策略。

(一)教師自身改善

新手幼兒教師要能夠認識到自身職業倦怠的情況,通過自我的調節和對職業現狀的改變,激發自己對職業的積極性。首先,要學會自我規劃,制定新手階段合理的規劃和安排。從內部動機的角度上看,合理的自我規劃更有助于教師目標的實現。因此,可以制定一個短期目標和一個長期目標,通過短期目標的逐步實現來最終達成長期目標。其次,加強溝通,加強和主班老師、同事以及家長的溝通。主班老師多年優秀的經驗值得新手幼兒教師的學習,當遇到保育和教育難題的時候,要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找主班老師指導迷津;當工作中有消極情緒的時候,要能夠和同事分享和傾訴;新手教師要能夠積極和家長溝通,互相理解,共同采取措施來幫助幼兒健康成長。然后,學會疏導壓力,需要健康飲食、多做運動和規律作息,良好的生活狀態會緩解入職困難和職業倦怠。

(二)幼兒園支持

幼兒園領導需要給予相應的關懷和幫助來緩解職業倦怠對新手幼兒教師影響。首先為新手教師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梢酝ㄟ^組織多樣的教學活動和比賽來激發新手教師的積極性,比如繪本比賽、公開課比賽等;也要給予新手教師參加外部比賽的機會,開拓新教師的眼界和提升新教師的能力。其次,幼兒園要給新教師營造人文關懷的氛圍,領導可以經常和新手教師溝通交談,了解新手教師的困惑和壓力。這種關懷會讓教師感到溫暖和有歸屬感,避免職業倦怠的產生。幼兒園要盡量減輕不必要的評比檢查工作,為幼兒教師減負,讓他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保育教育上。

(三)社會支持

新手幼兒教師是一個職業人,但也是社會人??梢詮囊韵聨追矫鏋橛變航處熖峁┥鐣С?。首先,提升新手幼兒教師的待遇以及實施一定外地人才補貼,為外地就業的教師多提供一些補助補貼,減輕他們的生存和住房壓力。其次,家長要能夠理解幼兒教師,平常多和幼兒教師溝通,給予教師相應的尊重。最后,要組織有效的入職培訓,嘗試引進專家講座等形式,為幼兒教師的入職培訓引進新鮮血液。

猜你喜歡
新手職業倦怠幼兒教師
住院醫師的知覺壓力和職業倦怠特征分析及對策
職業倦怠,別“倦怠”了家
幼兒教師能力提升策略
教師職業倦怠何時休?
新手釣魚指南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三個維度
新手如何練馬拉松?
試析廣州星河灣酒店實習員工職業倦怠成因和疏解
新手問答
無憂踏青清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