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血培養中出現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的臨床價值

2021-02-08 10:42張未婷高漫
醫學前沿 2021年19期
關鍵詞:病原菌

張未婷 高漫

摘要:目的 探討探討血培養中出現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S)的臨床價值。方法 在本院范圍內,以2018年7月-2020年7月為時間節點,選取3277份血液細菌培養中的28例陽性標本患者的CNS情況,分析其菌種分布以及耐藥性情況。結果 在28份CNS菌株當中,檢出21例病原菌,7例污染菌;在老人與成人血培養樣本當中,CNS對替考拉寧、慶大霉素、新生霉素的耐藥性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而四環素、苯唑西林、青霉素、紅霉素的耐藥性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 CNS菌血癥樣本有著比較高的污染率,所以在對是否是致病菌進行判斷時,需與實驗室檢查結果、臨床資料相結合;而在抗菌藥物進行使用時,應對抗生素進行合理使用,防止抗菌藥物的出現。

關鍵詞: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血培養;病原菌

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S)實為一種條件致病菌,多分布于人體皮膚的表面,通常不易引發感染。伴隨光譜抗菌藥物的廣泛且大量使用,以及侵入性診療方法的不斷開展,使得CNS所致感染發生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F階段,在引發血流感染的各種誘因中,CNS已成為其中的常見病原菌,但其在血培養當中,仍有比較高的污染率[1]。所以,對污染菌與致病菌進行正確區分,對于臨床診治尤為重要。本文圍繞所收治的CNS血培養呈陽性的患者,與實驗室指標、臨床指標相結合,就其臨床價值進行評價,現就此探討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在2018年7月-2020年7月間,選取在3277份血液細菌培養當中所檢出的28份CNS陽性標準,其中,≥18歲,且<60歲為20例,≥60歲8例,17例男性,11例女性。

1.2方法

采用LABSTAR100型全自動血培養儀(山東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山東鑫科公司需氧瓶與厭氧瓶,開展血常規培養,抽取若干血培養,判斷是污染菌還是致病菌。利用配套試劑開展初步鑒定,如果鑒定率<80%,不需要報告種名,都當作CNS來進行處理,各項操作均依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來開展。采用MIC法實施藥敏試驗,對患者所用的各種抗生素藥物進行檢測,如苯唑西林、替考拉寧、新生霉素、青霉素及慶大霉素等。CNS對抗菌素耐藥、敏感都將NCCLSM100-S9文件當中的具體規范當作標準[2]。判定病原菌、污染菌的標準:(1)對患者當天體溫有無大于38℃進行采集,觀察使用抗生素后病情有無物質;(2)去導管或者異物后,病情是否被控制;(3)進行多次血培養,明確是否是同一單種病菌,如果與上述一條相滿足,即刻明確為CNS感染。(4)一套單瓶報陽,確認困難;二套報陽,不確定等;三套報陽便可明確致病菌。

1.3統計學處理

SPSS21.0處理數據,針對計數資料,用X2檢驗,若經比對,差異明顯,由P<0.05表示。

2.結果

2.1CNS構成分析

在28例CNS菌株當中,5例人葡萄球菌,10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路登葡萄球菌,其他2例。

2.2污染菌與病原菌檢出結果對比

在27份CNS菌株當中,檢出21例病原菌,7例污染菌,老人與成人的病原菌、污染菌檢出率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3老人與成人的耐藥性對比

在老人與成人血培養樣本當中,CNS對替考拉寧、萬古霉素、慶大霉素、新生霉素的耐藥性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而四環素、苯唑西林、青霉素、紅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藥性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葡萄球菌毒力強,實為臨床化膿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比如泌尿道感染、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既往認為CNS有著較弱的毒性,但近年研究發現,在介入性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及細胞毒藥物治療后,伴隨細胞免疫功能以及體系的下降,CNS成為最典型且最常見的機會致病菌。本文圍繞28例血培養CNS感染癥患者,在所檢出的菌種當中,多為表皮葡萄球菌,對此,需給予足夠關注。有學者圍繞50例CNS感染患者,觀察其血培養結果,從中發現,檢出率最高的是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與本文結果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與血培養方法、血培養時間等因素相關。盡管CNS已成為最典型病原菌,但求作為血培養當中的最主要污染菌,在臨床診斷過程中,無法明確其到底是血流感染的污染菌,還是致病菌。有報道圍繞76例血培養CNS患者,將其分成兩組(即血培養污染組與血流感染組),且觀察其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水平,結果發現,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在對由CNS導致的血培養污染與血流感染的區分上,有著重要價值。在本文當中,成人CNS陽性患者的污染菌檢出率較之老人,無明顯差異,但成人CNS抗生素耐藥種類較之老人,有明顯差異,其中,紅霉素、青霉素、四環素、氧氟沙星有著最強的耐藥性,而對萬古霉素沒有耐藥性。從總體來分析,成人組的耐藥性較老人高,且耐藥種類多。原因可能因為老人免疫系統處于持續衰弱狀態,非常容易被葡萄球菌感染,而誘發CNS。

總之,CNS菌血癥樣本有著比較高的污染率,所以在對是否是致病菌進行判斷時,需與實驗室檢查結果、臨床資料相結合來評定;而實際使用抗菌藥物時,需對抗生素進行合理使用,防止出現抗菌藥物。

參考文獻:

[1]段純, 朱巖, 龍峰,等. 新生兒血培養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菌種分布及耐藥監測[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8, 14(11):1090-1092.

[2]袁紅萍, 張霞軍, 周文俊. 血培養中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的感染情況和耐藥性分析[J]. 中外婦兒健康, 2017, 19(6):12-12.

猜你喜歡
病原菌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調查與預防淺談
植物免疫系統“合作”御敵
茶樹炭疽病的研究進展
早產兒與足月兒發生新生兒敗血癥的特點比較
一種煙草細菌性病害病原菌分離培養及致病性測定
重癥監護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肝硬化并自發性腹膜炎腹水培養的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
重癥監護病房醫院獲得性感染病原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特點研究
肺癌并發肺部感染患者痰培養分離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藥性特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