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常態下家庭文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研究

2021-02-08 04:38陳顏紅
大學·社會科學 2021年12期

摘 ?要:研究基于抗擊疫情的時代背景,對597名高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采用SPSS22.0統計分析當前高職學生的家庭文化資本、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路徑。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家庭具體化資本與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相關性最高;具體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親子溝通和教育參與對高職學生心理發展有顯著作用;家庭文化資本對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顯著影響。文章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發揮政府中堅力量、學校核心力量、家庭主導力量,提升家庭文化資本積累量,健全學生心理健康品質,促進高質量教育體系人才培養提質升級。

關鍵詞:家庭文化資本;職業教育現代化;高職生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45-0157-04

2021年7月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全方位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增強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合力[1]。經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查討論同意了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在政策引導下,家庭教育發展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繪好愛國主義同心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打通家校連心橋[3]。順應新時代背景下高素質人才培養,高質量教育體系亟須新型家庭教育發展觀,實現家校共育共治。

教育部針對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提出,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推動維護校園安全和社會穩定[4]?!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養[5]。這些政策和文件都表明在疫情的時代大背景下,國家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強調提升立德樹人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發展愈加關鍵。

家庭文化資本持續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在《資本:社會實踐工具—布迪厄的資本理論》中宮留記明確提出,“子女相關素養的發展是在人們尚未形成意識的早期就全面展開的,易被忽視的是素養發展的最初場所是家庭而非其他,家庭也是素養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場所?!盵6]文化資本的再生產是一種社會化的結果,通過社會化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繼承他們父輩的文化資本,從而實現社會成員之間的差異代際傳遞[7]。本研究基于抗疫常態的時代背景,從家庭文化資本的角度入手,通過定量與定性分析,探討其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機制,對于改進高等職業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

研究運用整群隨機抽樣,對600名高職學生的家庭文化資本和心理健康發展的狀況進行調查,回收597份,有效回收率為99.5%。其中,專業維度經管類178人(29.8%)、農醫類65人(10.9%)、教育類256人(42.9%)、理工類74人(12.4%)、藝術類24人(4.0%)。年級層面主要涉及大一至大三學段,大一215人(36.0%)、大二232人(38.9%)和大三150人(25.1%)。家庭獨生子女群體222人(37.2%)、非獨生子女群體375人(62.8%)。性別維度男生192人(32.2%),女生405人(67.8%),表明研究結果具有較高的外在效度和科學代表性。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選用問卷調查法,調查研究的工具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展開,一級維度分個人情況、家庭文化資本、學生心理健康三方面;二級維度分體制化資本、客觀化資本、具體化資本等八方面,三級維度分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職業類型、耐用品數量、家庭活動、學習環境、親子溝通、教育期待、教育參與、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道德品質、教育理論、師生關系等四十六方面。由于疫情影響,本次問卷采用線上形式進行,發放編制的《高職學生家庭文化資本及心理健康發展調查》問卷,數據采用SPSS22.0進行統計分析與處理。

(三)研究變量

1. 因變量

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是本研究的因變量。把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詳細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自我肯定、憂郁、焦慮。選用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李紅博士等人修訂的一般健康問卷GHQ—20共20個項目含GHQ—自我肯定9個項目;GHQ—憂郁量表6個項目,GHQ—焦慮量表5個項目。

2. 解釋變量

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程序,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諸多原因影響,其中家庭文化資本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的發展能夠使其前進展開。家庭文化資本是指父母或其他關系親密的長輩在家庭場域內,通過自身的言傳身教傳遞給下一代的文化資本[8]。本研究把高職生家庭文化資本作為解釋變量,進一步具體明確劃分為制度化、客觀化和具體化的家庭資本。

3. 控制變量

高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多種原因共同產生的結果。問卷中研究的控制變量有人口學特征、家庭特征、學生特征的情況。人口學特征是指常用的性別、年齡;家庭特征的主要內容是家庭住址,家庭的收入情況;學生特征的主要內容有學生的專業、年級、是否獨生子女等等。

二、實證內容

(一)變量間相關性分析

在0.01水平上學生的家庭文化資本三個維度和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都出現極為明顯的關聯程度。首先,關聯程度最高的是具體化資本和高職生心理健康,相關系數為0.381;其次,是高職生心理健康和客觀化資本的關聯程度,相關系數為0.322;最后,為體制化資本與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相關系數為0.234。

(二)三種家庭文化資本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表明,對于高職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家庭文化資本的三個維度的變量展現出的影響都非常明顯。模型1-3呈現的是在控制人口學特征和學生特征的同時,把客觀化資本、體制化資本、具體化資本加入回歸方程里,顯示0.446是三個不同的文化資本和校標變量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多元相關系數,R2為0.199,整體檢驗的F值為16.216(P<0.001),達到0.001的水平顯著,表明對于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這三種文化資本具有強解釋力,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中有14.2%的變異量能夠解釋;更深一層分析,0.301(t=7.243,p<0.001)是具體化資本對高職生心理發展的標準化回歸系數Beta值,達到0.001的水平顯著;0.173(t=3.740,p<0.001)是客觀化資本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標準化回歸系數Beta值,達到0.001的水平顯著。這說明具體化資本和客觀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均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詳見表1)。

(三)具體化資本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回歸分析

在控制人口學特征和學生特征的同時,將親子溝通、教育期望、教育參與同時投入到回歸方程中,結果顯示親子溝通對高職學生心理發展的標準化回歸系數Beta為0.290(t=7.198,p<0.001),差異非常顯著;教育參與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化回歸系數Beta為0.135(t=3.449,p<0.001),差異非常顯著;這說明親子溝通和教育參與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均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

三、家庭文化資本對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分析

高職學生的家庭文化資本對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顯著影響,三種樣態文化資本與心理健康發展之間的影響路徑有:

直接路徑:

路徑1。體制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

路徑2??陀^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

路徑3。具體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

間接路徑:

路徑4。體制化資本→客觀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

路徑5。具體化資本→客觀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

路徑6。體制化資本→具體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

路徑7??陀^化資本→具體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

路徑8。體制化資本→具體化資本→客觀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

路徑9。體制化資本→客觀化資本→具體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

由此可見,根據這三種不同的文化資本針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影響的路徑分析,在路徑1中體制化文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影響不是很明顯,表明高教育學歷的父母也需要通過親子溝通、教育參與等途徑發揮家庭耐用品等文化資本優勢,進而對子女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產生影響。依據變量間標準化回歸系數值可知直接影響效果值和間接影響效果值分別為:

路徑2??陀^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的直接效果值為0.189;

路徑3。具體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的直接效果值為0.295;

路徑4。體制化資本→客觀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的間接效果值為0.508×0.189為0.096;

路徑5。具體化資本→客觀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的間接效果值為0.395×0.189為0.066;

路徑6。體制化資本→具體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的間接效果值為0.215×0.295為0.063;

路徑7??陀^化資本→具體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的間接效果值為0.286×0.295為0.084;

路徑8。體制化資本→具體化資本→客觀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的間接效果值為0.215×0.395×0.189為0.016;

路徑9。體制化資本→客觀化資本→具體化資本→心理健康發展的間接效果值為0.508×0.286×0.295為0.043。

結合以上所論述的,體制化資本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綜合影響效果值是0.218;客觀化資本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綜合影響效果值是0.273;具體化資本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綜合影響效果值是0.361。

四、總結分析

(一)家庭具體化資本與高職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相關性最高

高職學生家庭文化資本三個維度與學生心理健康在0.01水平上均呈現非常顯著的相關性。關聯程度最高的是具體化資本和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相關系數為0.381;然后是客觀化資本與學生心理健康關聯程度,相關系數為0.322;最后為體制化資本與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相關系數為0.234。

(二)具體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發展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具體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發展的標準化回歸系數Beta為0.301(t=7.243,p<0.001),達到0.001的水平顯著;客觀化資本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化回歸系數Beta為0.173(t=3.740,p<0.001),達到0.001的水平顯著;這說明具體化資本和客觀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均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

(三)親子溝通和教育參與對高職學生心理發展有顯著預測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親子溝通對高職學生心理發展的標準化回歸系數Beta為0.290(t=7.198,p<0.001),達到0.001的水平顯著;教育參與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化回歸系數Beta為0.135(t=3.449,p<0.001),達到0.001的水平顯著;這說明親子溝通和教育參與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均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

(四)家庭文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顯著影響

在控制人口學特征、家庭特征前提下,家庭文化資產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產生的影響非常顯著。體制化資本通過客觀化文化資本和具體化文化資本間接發揮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總影響效果值為0.218;客觀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顯著影響,總影響效果值為0.273;具體化資本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顯著影響,總效果值為0.361。

五、對策建議

第一,發揮政府層面中堅力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中堅指導力量,政府應重視文化資本教育的宣傳力度,尤其是提升具體文化資本的重要性,增強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讓家長更多地以親子溝通、教育參與投入子女的學習、生活、實踐等方面。充分發揮文化館、博物館等文化資源的傳播功能,大力倡導學習型社會,為學生文化資本的積累和提升建造一個良好的平臺,豐富社會文化資本積累量,提升客觀化文化資本積累量[9]。政府層面為學校和家庭更好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多措并舉提供中堅力量。

第二,發揮學校層面核心力量。在校園中的教育是符合正式規定的形態和對學生發展起主導作用的形態,具有嚴密的組織結構,是制度化的教育,學校教育所確立的培養目標代表國家和社會利益和要求,影響家庭和社會教育方向[10]。因此,在制度層面,學校應積極搭建家校合作平臺,依據師資隊伍、組織機構、場地平臺、教學計劃等指標,著手建設規范化家長學校,落實家庭教育指導細則。此外,結合疫情大背景,學校應積極發揮核心力量,把疫情作為典型教材,教學生敬畏自然與生命,揚醫護無私奉獻與大愛,提升學生積極心理素質。

第三,發揮家庭層面主導力量。家庭教育先于學校教育而存在,對人的影響也先于學校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所以,注重家庭文化資本概念內容的進展,不管是口頭上傳授和行動上以身作則,或是從精神產品,還是從教育資本為出發點,對于文化資本的內在推動力都要有所提高[11]。父母應認真對待與子女交流,提高交流頻率和參與積極性,通過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習形式將自己的文化水準提升起來,主動提升家庭文化資本,促進家校聯動,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 (2021-07-1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 moe_1407/s3020/202107/t20210720_545789.html.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EB/OL]. (2020-11-03).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0全國教育工作會議[EB/OL]. (2020-01-10).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 /202001/t20200111_415187.html.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關于統籌做好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發展工作的通知[EB/OL]. (2020-02-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s7059/202002/t20200228_425499.html.

[5]中國政府網.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EB/OL]. (2016-10-25). http://www.gov.cn/gongbao/2016-11/ 20/content_5133024.htm.

[6] 宮留記. 資本:社會實踐工具——布迪厄的資本理論[M]. 開封: 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213.

[7] 朱偉玨. “資本”的一種非經濟學解讀——布迪厄“文化資本”概念[J]. 社會科學,2005(06):117-123.

[8] 布爾迪厄. 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 陳顏紅. 家庭文化資本對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影響研究[D]. 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9.

[10] 石中英. 公共教育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11] 王鵬程,龔欣. 家庭文化資本對學前教育機會的影響——基于CFPS數據的實證研究[J]. 學前教育研究,2020(12):43-54.

(薦稿人:謝素貞,洛陽師范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秦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