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思想政治課培育學生政治認同素養路徑研究

2021-02-18 22:19何偉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
關鍵詞:政治認同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課

何偉

摘要:在新課改中,十分強調對學生政治認同思政學科素養的培育。在高中時期,正是學生形成三觀的關鍵時期,所以對高中生展開的政治認同培育工作便意義深刻。作為傳播政治知識、培養認同意識主場所,高中思政課是師生一起學習、成長的重要基地,既承載著政治學科教學任務,又是學生養成政治素質的必經之路?;诖?,本文研究了政治認同,并以高中思政課的一內容為例,探討了培育政治認同的有效路徑,僅供參考。

關鍵詞:政治認同;思想政治課;高中階段

在高中時期,學生正值青年期,開始形成個性、價值取向、政治方向,并樹立起三觀,為人生的成長與發展打下基礎[1]。所以,在思政課上,應積極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尤其應幫助高中生發展政治認同學科素養,讓其對政治認同可以做到內化于心,并且外化于行,達到知行合一目標,再以此來帶動高中生全面提高核心素養,順利成長為時代新人,以便能夠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一份力量[2]。

一、政治認同的概述

從直觀詞義上看,可以這樣理解政治認同:“認同”代表贊同、認可,所以“政治認同”就是認可、確信國家一整套的政治系統、基礎理論[3]。眾所周知,人天生其實就是一類政治動物。也就是說,人自出生那一刻起,便直接被賦予了一定的政治意義,人類均不可能脫離政治而存在,或者置身于政治以外。從有關百科全書中,則有這樣界定政治認同:位處社會政治體系生活下,人形成的一類意識、情感方面的歸屬感。結合以上分析、界定政治認同的內容,本文提出政治認同是指社會成員自覺認可、接受本國的一整套政治系統、理論,并愿意積極參與國內政治生活,潛移默化地形成一類政治信仰、情感。所以,要想有效培育學生的整體政治認同素養,則應讓學生從認知我國政治系統、理論,直接轉化為從內心上的一種情感,并且將其內化成為心目中的一種信仰,最終再外化至日常的實踐行動。

二、學生政治認同素養培育路徑----以《我們為什么要崇尚英雄?》為例

1、探索崇尚英雄的理由

首先,老師應安排學生欣賞視頻《崇尚英雄》,并商議:英雄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我們為什么需要英雄?為養成崇尚英雄的社會風氣,國家采取了哪些行動,我們應該如何作為?

然后,請將所得資料寫在議題式教學卡空白處。小組代表分享成果,其他同學補充。

老師提示1:我們為什么需要英雄? 并引導學生分析英雄就是道德模范,代表著以下理想信念: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關鍵是高舉理想信念的旗幟;思想道德建設,必須站在理想信念這個制高點上,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人們心中閃亮。

提示2:如何養成崇尚英雄的社會風氣?

引導學生歸納出來:常態化、制度化、深化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及優秀文化,加強歷史教育;加強愛國、集體和社會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四觀,堅定兩個理想;堅持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意志和行動。

一起小結: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分析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必要性,探究如何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2、褻瀆英雄的行為分析

首先,老師應安排學生閱讀材料,請結合所學知識及生活實踐商議: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應該如何行動?(試從國家和個人角度分析)

然后,請同學們將所得資料寫在議題式教學卡空白處。小組代表分享成果,其他同學補充。

再為學生創設以下情境:某些人打著“還原歷史”“尋找真相”“重新評價”等幌子,歪曲、否定中國革命史、黨的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誣蔑、詆毀英模人物。從“質疑”黃繼光、貶損邱少云,到制造謠言丑化劉胡蘭和“狼牙山五壯士”,一些人把否定歷史當時髦,以解構崇高為能事,將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污名化,成為必須驅散的“霧霾”,引起人們的高度警覺和強烈反對。近年來,從設立烈士紀念日,到不斷提高烈屬撫恤標準,再到紅色旅游的蓬勃興旺,崇尚英雄、緬懷先烈日益成為社會風尚。據統計,全國每年有1.5億多人次的群眾瞻仰祭掃烈士紀念設施。每一個深深的鞠躬,每一次深情的仰望,都在表達對英烈的緬懷、對歷史的敬畏。

同時,老師還應從旁提示: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傳統美德,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加強法治建設,誠信建設;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自覺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提高道德踐行能力;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弘揚志愿精神。

一起小結:如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讓學生樹立起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目標。

3、青少年如何參與

首先,老師應開展“崇尚英雄,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微演講活動。

然后,請同學們以此為題,分享英雄事跡和你的人生夢想。要求:觀點明確,緊扣主題,理由充分,合乎邏輯,學科術語使用規范。字數約200字左右。將演講稿寫在議題式教學卡空白處。

一起小結:如何展開理想信念教育,提出相應的舉措。引導學生繼承、弘揚傳統美德,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結語

總之,在當今時代下,面向高中階段的學生,有效培育政治認同素養極為重要?,F階段,高中思政課作為有效培養學生整體政治認同素養的主要課程,應擔負起直接的使命。所以,思政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摸索出一條切實有效的培育路徑,以便順利培育學生的良好政治認同素養,幫助學生將其內化于心,并且做到外化于行。同時,教育事業需要長期的堅持,政治認同素養的養成也無法一蹴而就。所以,思政教師應努力奮斗在教育事業上,并且不斷致力于培育、提高學生整體政治認同素養方面的工作。

參考文獻

[1]莫焜賢.寓認同于情境——高中思想政治課培育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策略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1(22):45-47.

[2]王愛云.高中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20(31):5-6.

[3]翁碧華.基于問題導學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政治認同核心素養培育初探[J].考試周刊,2019(69):121.

猜你喜歡
政治認同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課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重要意義的政治學分析
課堂若無經典,語文何以立人
如何增強政治認同和道路自信
價值觀視角下的政治認同
高中與高校思政課銜接的問題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效性研究
論思想政治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