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榜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教學研究

2021-02-18 00:16董倩倩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研究

摘要: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在古老的文明中國形成了體大思深的民族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精神、思想等方面與高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并行不悖、殊途同歸,因而將兩者進行融合,不僅有利于滿足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需求,也有利于豐富馬原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因而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加強兩者在教育內容和體系上的融合,增強大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研究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概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民族的精神家園。中華傳統文化涵蓋內容之多,從廣度而言,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濟形態基本上是農業文化,在社會形態上基本是封建社會的文化,在文化流派上其正統是儒家文化。從深度而言,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是對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歷史的積淀,其隨著歷史而不斷更新,經過長期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優秀的文化得以篩選出來,因而歷久彌新,被中國乃至世界各國所認可和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文化展現出獨有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在堅守自身基本精神的同時,又具有強大的自新機能和包容胸懷,也是認識中國社會的“核心密碼”。傳統作為文化中的深層次結構,反映的是一種精神現象,在這種文化慣性力量作用下,中國人有了相似的思維方式、審美心理和價值觀,成為彼此交流和溝通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來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14多億中國人更加團結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各民族之間求同存異,在溫暖的大家庭里為同一個目標團結奮斗,這種凝聚力使每一個炎黃子孫共同參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來,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每一份力量。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的必要性

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原理” 課思想上的高度契合。

民本思想從中國古代先秦時期就一直被弘揚和傳承,歷代統治者也十分重視老百姓在國家治理和發展中的重要性,并試圖通過為民用權、為民謀利、理順民心來維護社會穩定管理國家,成為中國史上獨有的一座文化財富寶庫。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倡導的群眾觀點,認為人民群眾既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資料的創造者,還是精神活動和產品的創造者,更改造著社會關系,因而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其價值意蘊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通。

傳統文化中有關建立大同社會的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極為相似。傳統的儒家和道家有關建立世界大同的理想,例如在《老子》一書中,有大量關于處理邦國與邦國關系的論述,“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希望國與國之間不以兵戎相見?!抖Y運》中“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也體現了建立和諧社會的價值旨歸。

2.兩者融合符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帶動整個社會生活加速變化的節奏,精神在變化,經濟在發展,文化在創新,人們的思想道德也隨之變化,社會核心價值觀念也隨時代發展呈現出時代特征,隨著國內國際局勢的不斷變化和社會誘惑的復雜化,大學生思想開始呈現各種不和諧的因素。例如,崇尚個人主義,協作意識較弱;人際關系處理困難;推崇“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因此,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教學使大學生深入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于義利觀、和諧觀、人文精神等的正確內涵,通過在課堂上傳遞正能量,弘揚主流價值觀,并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觀點幫助大學生提高辨別是非曲直的能力,增強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新時代的到來為00后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發達的交通,便利共享的生活,快速的網絡,使得當代大學生能夠很快的了解接觸社會,但由于他們心智不夠成熟社會閱歷較淺,思想過于理想化,往往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呈現誓言多于行動、決心強于意志的現狀。而古老的傳統文化在處理言行上關系所倡導的“慎言力行”對于培養學生務實精神幫助其砥礪成才是難能可貴的,幫助他們刻苦學習,為其將來建功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思考

1.引導學生理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時代性,得益于其在5000多年歷史的泱泱大國里對文化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新時代的優秀傳統文化要想繼續創新,離不開當前科學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的開路使得優秀文化更加根深葉茂,源遠流長。

恩格斯曾說:“馬克思主義要想在一個國家得到傳播,必須穿上其民族的外衣?!瘪R克思主義主要誕生于資本主義的歐洲,歐洲各國在社會性質、發展程度,意識形態等各方面都與中國截然不同,因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并指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必須將其與中國實際相聯系,而聯系的最佳和最有效的結合點便是傳統文化,同時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改變了過去愚昧落后的價值體系,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了源頭活水,促進文化的發展。

2.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教育內容融合。

在原理課教學過程中,優質而全面的教材內容使得課程教學得以順利有序地進行,但教學體系和教材體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何將教材體系變成教學體系,需要去創新、重建。因此,原理課教師要更多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積累并主動將其與原理課課程內容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而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在授課過程中,比如講內外因對事物發展作用時可以穿插中國近現代發展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國家獨立、人民解放,發揮重要內因作用。講到教材第七章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及其最終實現時可以將傳統儒家的民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人的發展的全面觀相結合,體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的融入。在課程的實踐教學中也可以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搞活課堂,例如可以在課堂舉辦《班級詩詞大會》《我心目中的歷史英雄》等活動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可以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參觀歷史名居,探索名人足跡或者參觀學校駐地的歷史博物館充分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教師也可以在施教過程中重視融媒體的作用,充分利用人際、群體、組織、大眾等信息傳播形態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楊伯峻 譯注.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6.

[2]張鵬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榜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8.

[3]教材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年 8 月 第1 版

(作者:董倩倩,1991.10 ?山東淄博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研究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生物學概念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思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念淺析
評價視角下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堂語篇分析
大學生責任意識教育探析
兒童觀察畫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