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視角下的漢語國際教育研究

2021-02-18 03:46項云婷
文學天地 2021年11期
關鍵詞:跨文化視角漢語國際教育應對策略

項云婷

摘要:隨著“漢語熱”的不斷升溫,國外漢語學習者數量增加的同時,也有大量的國際學生涌入中國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文化。這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長期以來,漢語國際教育領域都以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為教學目標,而忽視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诖?,本文從跨文化交際理論入手,系統研究漢語國際教育中文化沖突的表現形式,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跨文化視角;漢語國際教育;應對策略;

引言

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在長沙召開,2020年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成立。從時間上看,國際中文教育還是一個較新的名詞,它既可以用來指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又可以指稱學科,既涉及國家語言治理能力,又涉及中文的國際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國際中文教育大會指出,國際中文教育是各國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有效途徑,能夠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中國也在擴大開放中深度融入世界。我們應該以系統的觀念引領國際中文教育生態的良性發展,用發展的眼光、包容的理念和融合的路徑促進國際中文教育的兼收并蓄。我們在與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互動中,該如何通過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如何在跨文化語境中處理我者和他者的關系,這些都值得思考和討論。

一、跨文化視角下漢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課堂缺往往缺乏針對性

在教室里,學生往往來自不同的國家,其中有些接近我們的文化或語言習慣,有些則截然不同。例如,與我們文化相似的國家是日本、韓國、越南和新加坡的學生在差異較大的國家,來自歐洲和美國、中亞哈薩克斯坦和中東伊朗等國的學生,來自文化相似國家的學生與來自文化差異國家的學生相比,接受和表達中文的能力自然更強今天,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并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學生面臨的問題因地區和文化的接近而異。查明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并根據國家和文化背景,在口語課的有針對性和有針對性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㈡不重視課堂以外的指導

除了課堂之外,傳統的取向主要集中在鞏固語言知識、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缺乏聽力、聽力、文化等方面的財富。在新的課堂布置中,指導學生接受學習知識和文化沉浸在課堂之外就不那么重要了。留學生來中國學習漢語,目標語言環境良好,在課堂學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教師無法百分之百恢復交流中的真實場景,也不涉及對中國文化和語境的全面了解。大部分時候是在課外接觸中國人,所以有效利用課堂時間,讓留學生提高漢語水平,豐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目前,教師和學生對課外學習的關注較少,教師主要側重于課外活動中的語言指導和鞏固,或者只給學生留下極少的課外活動,因此他們不知道如何利用課外時間來另一方面,教師過分注重課堂學習,忽視課外學習,使留學生認為課外學習不是很重要,而且他們可以通過課堂傾聽很好地學習漢語,從而導致課堂學習與學習脫節.

二、跨文化視角下漢語國際教學的應對策略

(一)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著外國學生,絕大部分的外國學生學習漢語最初都是源于對中國的好奇,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我們應當充分的利用這一特點,繼續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在培養其興趣的同時,傳播中國文化。不僅讓漢語教師成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學習漢語的國際學生應當也可成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以此,培養學生對于中國文化興趣,讓學生學習漢語、使用漢語進行交際時,處于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美麗,還可以有效的解決文化沖突的問題。

(二)用中文講好中國故事和“他國”故事

國際中文教育是教授中文的平臺,也是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平臺。第二語言教學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該語言國文化詮釋和傳播的過程。語言和文化不可分,二者之間非二元對立的關系,語言本身隸屬文化的范疇,同時語言也是文化的承載者。在國際中文教育中,我們應保持自尊,肯定自我文化創造與無限發展的可能性,把握語言教學這一基本職能,在語言教學中介紹和傳播中國文化,尤其是和語言本身以及與語言交際有關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現象。國際中文教育過程中,在用中文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也要用中文講好“他國”故事,亦即當地文化脈絡中的故事。其實,用中文講好當地文化脈絡中的故事,也體現了文化間的相互尊重,這是具有平等地位的文化主體進行情感表達和詮釋,以及獲得高層次認同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國際中文教育中,用中文講好中國故事和當地文化脈絡中的故事,能夠將語言教學職能和文化交流進行有機融合,實現語言教授和文化交流的雙重效用。

(三)及時更新教育理念

在漢語國際教育的背景下,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接觸的主要途徑,在此環節也最容易發生文化沖突。當今大多數的漢語教師來自中國,自小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特別是一些沒有受過國內系統對外漢語教育的教師,其教育教學理念中國化,而漢語國際教育做為一門新興學科,僅僅吸取其他二語教學的教育經驗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西方文化中的學生自小所受的教育理念與中國的教育理念相差甚遠,漢語教師在進行漢語教學時容易因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與學生發生觀念沖突。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在不同的教育教學理念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相互結合,不斷探求適合絕大多數教師與學生的教學理念。認可教師的教學理念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促進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學生也只有在接納教師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才能擺正學習態度,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減少文化沖突。

(四)講述“原生眼界理解”下的中國故事

從文化人類學的視角,若能夠從原住居民視角去觀察和理解,往往可以獲得“了解人類共通的人情和人性的最有教育價值的新發現”。他者的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對自我文化去熟悉化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反思自我文化中的想當然,并考慮中國故事在他文化脈絡中的傳播效果,這種“原生眼界理解”下的中國故事讓我們產生更多的自我覺知,更能夠理解他人,也更能夠把握我們周遭的環境。在國際中文教育的跨文化語境下,這種去熟悉化利于我們在面對新的環境時,產生對自我文化的距離感和反思,避免帶著差異涉入他者文化可能產生的敵意和思想性暴力,幫助我們在堅持文化民族性的基礎上,對普適文化要素進行及時總結和推廣,將中國故事講好,以當地民眾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展示和交流,從而提高中國文化的親和力,實現與當地文化脈絡的融合生成,進而完成文化的有效傳播。

結束語

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的過程中,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沖突是一定存在的,但沖突不是教師或學生單方面的問題,解決沖突也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其中,站在對方的文化視角去考慮問題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跨文化交際中沖突的存在原因分析,探討出規避師生產生沖突的有效方法,從而促進漢語的學習與中國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孫悅涵,郭宇欣.新媒體對漢語國際教育跨文化交流的影響探究[J].新聞前哨,2021(05):116-117.

[2]雅各比,陳璐瑤.中國與東南亞:“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跨文化交流[J].跨文化傳播研究,2020(1).

[3]陳齡慧.跨文化的民心相通:新聞傳播者的文化厚描觀[J].跨文化傳播研究,2020(1).

[4]戴曉東.跨文化能力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3.

猜你喜歡
跨文化視角漢語國際教育應對策略
漢語國際教育中教師利用對學生的正面評價促進教學
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菜名英譯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漢語國際教育中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發揮的作用
淺談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拼音教學方法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跨文化視角下的中國圖騰文化
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