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科門診宮頸癌高危人群實施陰道鏡檢查的臨床價值研究

2021-02-26 06:16喬敏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關鍵詞:陰道鏡細胞學預測值

喬敏

(內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多發于中老年女性,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習性發生了巨大改變,宮頸癌的發生率及診斷率均在逐年升高,給患者及家庭帶來身心和經濟上的巨大負擔[1]。由于宮頸癌初期癥狀比較隱匿,進入中晚期后才逐漸表現出典型臨床癥狀,但此時已經錯失了手術的最佳時期,對患者預后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早期篩查對宮頸癌的防治有重要意義[2]。目前,宮頸癌篩查的常規手段有陰道鏡檢查、宮頸細胞學檢查以及病理組織活檢等,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對陰道鏡檢查與宮頸細胞學檢查的臨床價值進行探究,為此本次研究選取了我中心的患者病歷資料進行分析,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6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于我中心婦科門診接受陰道鏡檢查及宮頸細胞學檢查的宮頸癌高危人群200 例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年齡35~65 歲,平均(48.96±5.68)歲,23例無妊娠史,176 例有妊娠史。

納入標準:具有宮頸癌高危因素:①有陰道不規則流液、流血以及下腹隱痛等相關臨床癥狀者;②有宮頸癌家族史、HPV 感染史者;③初次性生活年齡過早者;④有多個性伴侶、多次妊娠史與早產史者;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接收宮頸細胞學、陰道鏡與病理檢查。

排除標準:①有宮頸細胞學、陰道鏡檢查禁忌者;②合并精神病史、認知、語言障礙者;③配合度差,不愿完成上述檢查中任何某項檢查者。

1.2 方法

受檢者48 h 內禁止性生活,在經期結束3~7 d 進行檢查,指導患者取截石位,采用擴陰器輔助陰道擴張,取無菌棉簽擦拭宮頸表面分泌物至干凈狀態,將陰道鏡置入,觀察宮頸的形態及病變狀況。取宮頸細胞學檢查刷,置入子宮頸口并固定,按順時針方向旋轉4~6 圈后取宮頸脫落細胞,將細胞刷刷柄使用細胞保存液保存起來,行常規制片,固定染色與鏡檢。陰道鏡下對鱗柱狀上皮及血管分布情況進行觀測,取醋酸溶液(50 g/L))均勻涂布于宮頸,靜待1 min,鏡下觀察上皮細胞、血管形態、病變范圍等情況,取碘伏(20 g/L)涂布宮頸表面,對染色情況進行觀測,形成醋酸白上皮及對碘試驗不著色區域為陽性。于陰道鏡下出現異常病變的區域取4~6 處宮頸組織,檢查無異常者采取多點部位組織行病理檢查,以組織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

1.3 觀察標準

①陰道鏡檢查標準:CIN Ⅰ:醋酸染色上皮與邊界呈白色;CIN Ⅱ:醋酸染色上皮及邊界伴隆起和磷- 柱轉化;CIN Ⅲ:碘伏試驗不著色,醋酸染色上皮或邊界伴增粗點狀血管;正常:醋酸染色未見異常。檢查結果為CIN Ⅰ、CIN Ⅱ、CIN Ⅲ者為陽性。

②細胞學診斷標準:以泊塞斯達系統為參照標準,細胞學檢查結果呈陽性的情況可分為:腺癌(AC)、鱗狀細胞癌(SCC)、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H)、鱗狀上皮內高密度病變(HSIL)、非典型腺細胞(ACG)、意義不明確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非腫瘤病變(NILM)、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LSIL)。

③真陽性=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真陰性=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陰性預測值=真陰性/(真陰性+假陰性)[3-4]。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統計學SPSS 18.0 對患者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通過χ2檢驗,計量數據以(±s)表示,通過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00 例患者在接受病理檢查后48 例確診為陽性,陽性率占比24.00%,152 例確診為陰性,陰性率占比76.00%。陰道鏡在宮頸癌篩查中的靈敏度為58.33%、特異度為95.39%、陽性預測值為80.00%、陰性預測值為87.88%;細胞學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的靈敏度為83.33%、特異度為78.95%、陽性預測值為55.56%、陰性預測值為96.00%,見表1、表2。

表1 兩組診斷結果對比(n)

表2 兩種檢查方式準確性對比(%)

3 討論

宮頸癌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對女性生殖系統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據相關研究報道[5],我國每年因宮頸癌死亡的患者在3 萬以上,而因宮頸癌就診的病例數高達13 萬。關于宮頸癌的發病機制,目前臨床上還未有明確的定論,但普遍認為沙眼衣原體、乳頭瘤病毒感染等與宮頸癌的發生有密切關聯。宮頸癌前病變發展至宮頸癌是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通常需要數年乃至十年以上的演變時間,在這一過程中,首先會出現異性細胞,細胞擴展后突破基底膜最終成為贅生物,然而大部分宮頸癌前期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因此患者容易忽略,因此耽誤了治療時機,導致預后不良。隨著宣傳的深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宮頸癌篩查得到了廣泛的臨床應用[6]。宮頸癌篩查的臨床方式較多,陰道鏡檢查、細胞學檢查、巴氏細胞學涂片以及HPV 檢查等均是臨床的常用檢查方式。陰道鏡檢查是在強光源照射下使用陰道鏡將生殖部位上皮或宮頸陰道部位放大10~40 倍的情況下直接進行觀察,而肉眼無法觀測到的微小病變則可在疑似病變位置進行定位活檢,以此提升宮頸病變的確診率[7-8]。

本次研究對200 例門診宮頸癌高危人群進行了陰道鏡檢測與細胞學檢測,并將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陰道鏡在宮頸癌篩查中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58.33%、95.39%、80.00%、87.88%;細胞學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為83.33%、78.95%、55.56%、96.00%。表明陰道鏡檢查的特異度較細胞學檢查更高,而細胞學檢查的靈敏度更高(P<0.05),二者各有優勢與不足,在臨床篩查中將其結合使用,可提升確診率。

猜你喜歡
陰道鏡細胞學預測值
液基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臨床篩選的臨床價值
陰道鏡下宮頸組織活檢術的護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加拿大農業部下調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麥產量預測值
AI講座:ML的分類方法
不同類型轉化區對陰道鏡診斷的影響
自體熒光內鏡對消化道腫瘤診斷臨床應用分析
纖支鏡毛刷常規脫落細胞學與液基細胞學在肺癌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對比
什么情況下需要做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檢查在異常細胞組織學中的必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