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2021-02-26 06:17梁莉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關鍵詞:自查手術室醫護人員

梁莉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醫院,山西 太原)

0 引言

護理風險事件是在護理時可能會對患者造成不同程度傷害的因素,潛藏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近年來,伴隨著臨床護理的廣泛應用,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給醫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由于手術室內涉及的工作較復雜且難度系數較高,一旦發生意外,會影響醫生對患者的治療計劃,錯過最佳手術時間,嚴重者可能因為時間耽擱危及生命,影響其余手術正常進行,所以手術室面臨的護理風險遠遠高于其他科室[1]。手術室內發生醫療事故,不僅會對患者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而且極有可能對醫院聲譽造成負面影響[2]。本文就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作了以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手術室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200例手術患者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100 例;在觀察組中,男55 例,女45 例。年齡20~68 歲,平均(39.8±2.7)歲;在對照組中,男53 例,女47 例。年齡21~69 歲,平均(40.2±2.6)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手術指征。②患者及家屬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相關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患有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管理模式,醫護人員要熟練掌握專業的技能知識,遵守手術室相關規章制度,做好手術器械的消毒與管理工作。

1.2.2 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患者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具體如下:①安全監督自查:由專門的護理人員組成護理自查小組,小組各成員分工合作,將責任明確到個人。定期對手術室內器械、醫療用品進行檢查,將存在安全隱患的儀器進行記錄并上報;對手術室內相關人員進行安全監督,避免因疏忽造成不良事件發生;對手術室內存在的隱患進行記錄,并告知手術室相關人員應如何避免風險,強化護理人員安全隱患意識。②安全檢查:手術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檢查儀器,確保儀器能夠正常使用;準備好手術所需器械;準備手術所需藥物等;對患者基本資料、病歷信息、腕帶信息和手術通知單信息進行核實,掌握患者有無過敏史、其他病史等信息。在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密切觀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指標,包括呼吸、心跳、脈搏、血壓等,隨時準備好急救措施。注意手術進程,積極配合醫生的操作,在執行口頭醫囑進行用藥時,要仔細與醫生核對藥物名稱、使用劑量和使用方法;在與醫生傳遞手術器械時,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手術后,對手術所用器械進行清點整理,避免遺漏,及時對使用過的器械進行科學消毒處理,將所用器械按照無菌管理要求進行儲存,確保器械安全性。③安全總結會:自查小組成員定期組織安全總結會,將手術室記錄的隱患進行闡述,例如:手術室醫療器械未嚴格消毒、對患者的檢查不仔細、藥品記錄有誤、器械擺放位置不合理等,在會上進行討論,并得出解決方法,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率。④提升護理人員專業技能知識:院內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加強護理人員風險意識和技能培訓,提升護理操作水平,強化護理人員遇危機不慌亂、遇危機時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

1.3 效果判定

①對比兩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②通過院內自制滿意程度調查表,通過患者對醫護人員的評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的臨床進行分析并建立數據庫,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n(%)]

2.2 護理滿意程度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程度[n(%)]

3 討論

手術室是醫院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進行外科手術的主要場所。隨著醫學診療技術的不斷提升,對手術室內部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術室內部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其他科室相對較多,工作內容也較復雜。其余科室的護理工作通常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身體狀況、心理健康進行護理,手術室內不僅要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還必須對手術室內部的器械進行消毒、藥物儲存進行嚴格管理,排除可能影響手術進行的風險因素,降低造成患者身體傷害的幾率。安全隱患自查模式是一種新型的隱患排查模式,醫護人員能夠通過觀察、檢查等方式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找到解決方案,提高手術安全系數。安全隱患自查是手術室內醫護人員共同協作,共同參與風險管理,提高了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有效地解決了安全隱患,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根據余惠[3]的研究指出,有預見性的護理模式能提高手術過程的安全性,通過建立防御機制來彌補缺陷,能夠通過預防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發生的因素,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對培養醫護人員的防范意識有促進作用,本文中的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不同于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其通過將手術室內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并找到解決的辦法,從而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因此,加強手術室護理風險事件的管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利于提升手術治療的安全性,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程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醫院服務水平。

根據張妍等[4]研究表明,手術室是醫院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進行外科手術的主要場所,所以手術室工作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隨著醫學診療技術的不斷提升,對手術室內部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術室內部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其他科室相對較多,工作內容也較復雜。其余科室的護理工作通常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生活環境、身體狀況、飲食健康、心理健康進行護理,手術室內不僅要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還必須對手術室內部的器械進行消毒、藥物儲存進行嚴格管理,排除可能會影響手術正常進行的風險因素,降低造成患者身體傷害的幾率。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優點是多名醫護人員共同參與,將責任細化于個人,每個人按照要求,對手術室內各項基本工作進行嚴格檢查,解決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使用安全隱患自查這種新型的隱患排查模式時,醫護人員能夠通過觀察、檢查等方式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找到解決方案,提高手術安全系數。安全隱患自查是手術室內醫護人員共同協作相互配合,手術過程中要全面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預防手術室因管理治療較低而產生的風險事件,研究表明,一個簡單的臨床護理操作都有可能導致風險情況發生,對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手術室內醫護人員共同參與風險管理,提高了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有效地解決了安全隱患,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5]。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風險發生事件為4 例,發生率為4%,對照組護理風險發生事件為12 例,發生率為12%,觀察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安全隱患自查模式與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安全隱患自查模式通過對可能發生的隱患進行排查并解決問題,提高醫護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對護理管理工作進行監督,使他們進行護理工作時更加小心謹慎,降低了手術室發生護理風險事件幾率。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實施安全隱患自查模式,醫護人員對患者更加細致的照料,減少了患者因疾病帶來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產生,改善了患者的心態,增加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減少了醫患糾紛,提高了醫患依從性。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實施安全隱患自查模式,能夠有效地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程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復,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猜你喜歡
自查手術室醫護人員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
術前訪視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手術室細節護理對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法國用免費拳擊課感謝醫護人員
《海峽姐妹》志愿者為醫護人員送溫暖
南平市婦聯關愛援鄂醫護人員家屬
等疫情過去,你要記得這四件事
“放管服”改革地方自查進行時
藥品流通自查:370家棄權75家出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