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文化價值提升規劃研究

2021-03-01 12:23歐陽海燕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7期
關鍵詞:規劃策略歷史街區益陽市

歐陽海燕

摘 要:歷史街區文化價值提升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論文以現有研究成果作為基礎,對益陽明清古巷進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提出歷史街區文化價值提升規劃策略。研究發現: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文化價值提升優勢明顯;規劃策略包括“兩橫十二縱“ 的空間結構、四大功能區以及傳承、展示、體驗、品味為主業態結構;最后,提出“增強活力-激發服務- 制定計劃”的規劃策略。在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文化價值提升規劃中,文化作為歷史街區優化內核,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歷史街區保護的維度。

關鍵詞:歷史街區;文化價值;規劃策略;益陽市

發展中國家的許多城市在經歷了快速發展和轉型的過程中,見證了歷史街區的不斷衰敗。歷史街區由有形元素(如建筑、街道、景觀)和無形元素(如儀式習俗、傳統知識)組成,是文化價值與自然特征的歷史疊加結果。歷史街區的衰敗,即“功能、角色、人口”的喪失,是由城市化、工業化、全球化等多種原因造成的。為了避免歷史街區的衰落,政府部門和規劃學界努力保護和振興歷史街區,對已建成環境進行文化價值提升,旨在為歷史街區未來的發展規劃與保護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本文以歷史街區為研究對象,在對益陽市主要歷史片區及重要歷史街區調研基礎上,分析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現狀及現有更新模式,歸納出明清古巷歷史街區文化價值提升的規劃策略,為歷史街區未來的發展規劃與保護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1 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現狀及現有更新模式

1.1 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現狀

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是資水流域最主要的貨物集散中心,自明清至民國以來,商鋪琳瑯滿目,民居建筑和商業會館林林總總,形成獨具特色的石碼頭歷史文化街區。青磚古宅和麻石小巷留存至今,成為益陽古城最真實的歷史見證。而明清古巷更是跨越了益陽市資陽區和赫山區,連通了益陽的新城和老城,依托在孕育了石碼頭文化的資水兩岸邊,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社會價值。益陽市人民政府一直聯合各單位對該項目進行全方位的保護、發展與規劃。2019年開始有計劃地對明清古巷歷史街區的文化價值進行挖掘。

(1)優勢分析

項目基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區位條件優越,對外交通便利。其跨越了益陽市資陽區和赫山區,連通了益陽的新城和老城,依托在孕育了石碼頭文化的資水兩岸邊。資江沿岸生態環境良好,歷史建筑和佛教文化特色鮮明。

此外,市區居民可支配收入高,消費增長較快,出游頻率高,而資江兩岸的古巷風貌特色、佛教文化特色等也正有利于吸引省內、省外游客到此旅游,因此,基地旅游業發展前景可觀。

(2)劣勢分析

益陽旅游資源豐富,但是景點分散,資源品質不高,對外吸引力較低。其雖處于長沙——張家界旅游走廊之上,卻往往成為旅游過境地。

(3)機會分析

益陽旅游業,缺乏帶動的“引擎”。

政府支持,政策有利;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對度假旅游消費的需求迅速擴大;2030八縱八橫高鐵干線規劃進一步方便了進出益陽的游客,區位、交通優勢日益明顯。

(4)威脅分析

毗鄰張家界,洞庭等知名旅游景區,其他新建項目也不斷增多,影響日益擴大。周邊旅游資源發展較快,知名度高,致使益陽旅游受到同質競爭威脅增大,旅游競爭力不足。

1.2 古巷歷史街區現有更新的烏鎮模式

(1)項目概況

烏鎮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是中國江南水鄉風光的典型,是江南水鄉游的首選目的地,素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譽,先保護后開發的模式使烏鎮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浙北小鎮轉變為享譽國內外的世界級旅游名鎮。

(2)旅游轉型升級

為進一步加快烏鎮旅游產業提升,烏鎮大力實施旅游、養生、文化、互聯網產業融合發展戰略,形成了 “旅游+產業+集聚+提升”的新理念,構建了“四柵帶四郊”的產業發展格局,定位打造成為“國際風情小城”和“全球智慧名鎮”。

古鎮旅游:烏鎮擁有特色的十字形內河水系,將整個區域劃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區塊;目前已完成保護開發并對外開放了東柵、西柵兩個景區,南柵、北柵仍未開發,依然保留著原生態的市井風情。

養生旅游:以養生旅游為主導產業,引進了多個養生項目。

文化旅游:以文化為內核,帶動產業轉型從而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包括大劇院、戲劇節、美術館等大型項目落地。

互聯網產業:2014年11月,烏鎮成功舉辦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后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通過互聯網高端科技的深度應用,創新烏鎮旅游產業發展,實現由部門經濟向產業聯動轉型升級。

(3)“互聯網+”時代

2 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文化價值提升規劃策略

2.1 規劃策略

基于我們的歷史觀與保護觀,打造有機更新的文化街區;基于我們對城市定位的研究,激發引擎,將益陽打造成山水生態文化旅游城市。

起——街區保護與規劃起于益陽街巷、碼頭和民風民俗等文化之魂。

承——將街區保護納入資江旅游風光一體化體系之中,與城市發展相銜接,把控整體發展方向。

轉——塑造益陽城市旅游服務之核心引擎,以點帶面,激發城市全面的活力。

合——歷史街區的更新融入城市整體設計中,順應城市更新與發展,使保護猶如生命體一樣,彼此有機互聯,和諧共處。

2.2 功能結構規劃

規劃形成“兩橫十二縱“ 的空間結構。

梳理原有街區空間,溝通南北。形成以永清正街、永清后街為南北向線性街道空間,以將軍廟巷、長明巷、愛吾廬巷等六條東西向通透空間,以魏公廟巷、燈籠館巷、玉陵坡巷、等為代表的東西向連接永清正街和永清后街具有益陽明清古建文化特色空間,突出益陽文化內涵。

(2)功能分區規劃

規劃形成明清古巷文化體驗保護區、明清古城主題樂園、湘韻風情生活區和濱河水運文化體驗區四大功能區。

明清古巷文化體驗保護區:為規劃核心區,存在完整古的風貌,是益陽人一段完整的美好歷史記憶,以文化的傳承、展示、體驗、品味為主。

明清古城主題樂園:根據益陽文化打造具有古城特色的游樂產品,吸引不同人群,做成品牌。

湘韻風情生活區:根據益陽特色,打造院落,讓人們在城市中體驗古人的生活。

濱河水運文化體驗區:重現益陽碼頭繁華場景,通過防洪堤、游步道連接碼頭與明清古巷。

2.3 業態布局規劃

規劃根據項目定位與功能分區,17號地塊以文化的傳承、展示、體驗、品味為主,布置商業業態,此部分設計特色文化餐飲、中高端特色民宿、中高端餐飲、酒吧、咖啡、水吧、文創產品銷售等;

14號地塊配置如古城探秘、海員冒險等體驗式游樂產品和親子游樂產品,并設計節慶狂歡等活動;

12號地塊配置民宿、酒店、中高端餐飲、文玩市場等。

3 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文化價值提升對策建議

3.1 增強活力,活力是歷史街區振興的促進者或催化劑

保存下來的歷史街區可以贏得更多的贊賞和宣傳,從而獲得更多的公眾支持??梢宰鳛檎衽d優先次序的指標和評估振興效果的監測。因此,識別具有活力的歷史街區建筑環境因素,并檢驗這些因素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3.2 激發“服務”,打造有機更新的歷史文化街區

打造集“真實性”“整體性”和“時代性”于一體的發展模式。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對街區內的建筑分類進行維修整治,使古巷風貌帶核心區成為一個具有商業、休閑、居住與旅游體驗等多功能的有機歷史街區,以此提升益陽的城市旅游品質。增加主題文化體驗和民俗展示功能,著重體現古巷風貌帶核心區濃郁的民俗歷史文化底蘊。

3.3 制定計劃,確定分期開發片區的具體項目

結合資金與開發保護模式,確定分期開發片區,在短期內可重點打造歷史街區,改善周邊居住條件。另外,改變居住功能結構,將純居住型街區逐漸向居住、商業、休閑娛樂等綜合型街區轉變。

最后,秉持有機更新、激發引擎保護策略,整合資江兩岸旅游資源,保護古巷風貌帶的優秀文化遺產,挖掘文化內涵,完善產業體系和旅游服務業態,塑造以兩街十二巷為空間格局,以古巷、拱券撐墻為標志性景觀特征,挖掘碼頭文化和三國文化,形成湖湘特色明顯的典型文化,集“商+住+行+吃+玩”全方位立體化的歷史文化街區、城市休閑文化旅游橋頭堡、再現昔日銀城水運商貿之繁榮。

參考文獻:

[1]吳良鏞,方可,張悅.從城市文化發展的角度,用城市設計的手段看歷史文化地段的保護與發展——以北京白塔寺街區的整治與改建為例[J].華中建筑,1998(03):94-99.

[2]俞孔堅,李迪華,李偉.京杭大運河的完全價值觀[J].地理科學進展,2008(02):1-9.

[3]劉濱誼,姚新輝,王立革,陳威,周江,林沛毅.“一帶一路”上的中華風景園林文化藝術展現——新疆可克達拉市伊犁河濱水景觀帶規劃設計的追求[J].中國園林,2020,36(05):10-17.

*本文系:2020年度益陽市社科研究課題:《益陽明清古巷歷史街區的地域文化景觀研究》,課題編號:2020YS181 的研究成果;

2018年度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長株潭城市群產業集群創新與新型城鎮化的耦合協調機理研究》課題編號:18YBA061 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規劃策略歷史街區益陽市
樂為編纂黨史正本獻余熱——記益陽市中共黨史聯絡組顧問鐘明星
對黨忠誠 紀律嚴明 赴湯蹈火 竭誠為民——益陽市消防支隊側記
文化導向下的城鎮特色規劃策略研究
歷史文化街區環境標識系統設計初探
再生與異化的悖論:消費文化驅動下歷史街區商業化改造的機制解析及應對
淺析城市老街巷景觀本土設計元素的提取與置換
關于如何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益陽市水庫監控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及應用
益陽市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推進中的問題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