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以來攀枝花市產業轉型史梳理

2021-03-02 01:18馮仲鑫
關鍵詞:產業轉型

馮仲鑫

【摘? 要】作為一座在三線建設中誕生的年輕移民城市,攀枝花因礦而興、因鋼而興的重工業城市形象深入人心。隨著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與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攀枝花市的老支柱產業面臨困境,亟待轉型發展。論文從攀枝花產業轉型與發展的歷史入手,說明一個重工業城市是如何通過產業轉型來克服產能過剩導致的衰退問題,揭示當前康養產業對攀枝花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Abstract】As a young immigrant city born in the third front construction, Panzhihua's image of a heavy industrial city that emerged from minerals and steel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With the current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old pillar industries of Panzhihua City are facing difficulties and need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 history of Panzhihua'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a heavy industrial city overcomes the recession problem caused by excess manufacturing capacity through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current health care industry to Panzhihua'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關鍵詞】產業轉型;經濟發展史;攀枝花

【Keywords】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hist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nzhihua

【中圖分類號】F121.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1-0051-02

1 攀枝花市概況

據攀枝花市統計局的統計數據,2019年其GDP為1010.13億元,常住人口為121.4萬人,人口城鎮化率為66.77%。攀枝花市轄區內西南地區最大的鋼鐵生產企業攀鋼集團、鋼城集團與中國十九冶集團這三大國企為攀枝花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攀枝花擁有較為便利的貨運交通,G5京昆高速公路、108國道承擔著攀枝花北上成都、南下昆明的客貨公路運輸任務,建在市區山頂的支線機場為全市提供了航空交通服務,1970年建成的老成昆鐵路承擔了全市大部分的貨運任務,在客運上,經由攀枝花站到成都和昆明的普通旅客列車的運行時間分別為14h和5h,2020年初通車的成昆鐵路復線攀昆段將攀枝花到昆明的時間縮短為2h。攀枝花的城建結構主要為條帶狀,沿著金沙江河谷地帶不斷延伸,其也是川西南滇西北的區域教育、醫療高地。

2 鋼鐵產業的困境

攀枝花這座三線城市的建立離不開攀鋼。2008年之后,受國內產品供給過剩、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鋼鐵產業鏈產品價格逐步走低,最低時一斤普通的螺紋鋼的售價與一斤大白菜的售價相當,到2010年鋼價才有所回升。鋼鐵售價的走低帶來的是攀鋼集團的大幅虧損,虧損帶來的是整個攀鋼上下游產業鏈的衰敗,如礦石停產、裁減員工、人才流失等一連串社會經濟問題。連續的虧損讓攀鋼在全國鋼鐵產業中的地位也逐年下降,從2000年粗鋼產量占全國的2.82%下降到2010年的1%,減少了一倍多。同時,攀鋼的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環境污染,早在2004年攀枝花市就成為了“全國十大污染城市”。其實大部分三線建設城市都面臨這樣的棘手問題,只有重工業這樣一個單一經濟支柱,無法面對千變萬化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與需求形勢,這樣嚴峻的經濟形勢與社會現實倒逼著產業轉型的推進。

3 第一產業的轉型探索

攀枝花的產業轉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鋼鐵產業的衰落讓攀枝花市的執政者開始重新審視這座城市擁有的資源稟賦,適宜發展水果種植的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開始走進上層視野,攀枝花的水果產業,尤其是攀枝花芒果,與主要芒果產區的芒果上市期是錯開的,成熟較晚卻品質優越,深為大眾所喜愛。2010年以來,由攀枝花市政府牽頭上報農業部批準后,開始對“攀枝花芒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此舉迅速提升了攀枝花芒果的知名度,隨之而來的是政府對芒果產業的大力宣傳與扶持,芒果開始成為攀枝花市的新地標。正是借著攀枝花市大力發展芒果產業的東風,陸續吸引年輕人開拓創新芒果產業,攀枝花目前芒果行業的標桿企業“26度果園”也是在此時成立的,最初僅是大學生畢業后的創業嘗試,主要就是在攀枝花尋找質量上乘的芒果貼牌包裝后進行銷售,隨著規模的逐漸擴大,其開始和全市優質芒果種植農業合作社合作供貨,同時,拓寬電子商務的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借著土地流轉制度實施的東風,其開始不斷經營自己的芒果農場,拓寬產業鏈,開辟自己直營的優質芒果種植農場,再發展到餐飲、采摘、住宿等多種經營方式的加入,逐步形成了集種植、銷售、消費于一體的芒果農家樂產業模式。目前,順著文化產業發展的潮流,“26度果園”的直營農場開始在種植基地中建立起了芒果博物館與植物園,為全市創造了3000余個就業崗位,也常常吸引大學生回攀工作。攀枝花市政府還逐步重視與深化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攀枝花農業科學研究所聯合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農業科研機構,對芒果展開科研,不斷提升其種植水平與質量,成立了多所南亞熱帶作物專門研究機構。攀枝花用芒果為自己打響了產業轉型的第一槍,2018年攀枝花芒果種植總面積57萬畝,產值30億元。

4 第三產業的轉型探索

第一產業助推攀枝花經濟初步轉型后,產業鏈得到延長和擴展,第三產業也實現了繁榮。最初的芒果農家樂模式是主要針對本地人的周末休閑,基本沒有考慮到外地人。隨后,由于攀枝花冬天溫暖宜人的氣候,這些農家樂開始逐步接待自發組織到這里旅游過冬的省內退休老人,經過他們的口耳相傳,攀枝花適宜老年人過冬的形象呼之欲出。到2010年,就已經自發地形成了這些省內的退休老人來到攀枝花尋覓一家農家樂吃住行,一個月結清一次相應款項的現狀,形成了康養產業的最初雛形。之后,政府發現了這個契機開始逐步規范和引導相關產業,這種康養模式從郊區的農家樂開始,逐步向市區發展,形成了從大酒店到農家樂的多元服務結構,服務的項目也從單純的吃住棋牌擴展到養生講壇、護理、老年健身、民族風情體驗等多樣化活動。為了規范整個產業,攀枝花政府每年通過宣傳渠道會發布在本地區內政府備案的康養機構價格、提供的服務和聯系電話,市區的大部分康養機構不斷提升自己服務質量,發展至今大部分都能接收失能、殘疾老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料,甚至還能提供初級的心理咨詢和引導。經過多年的探索,2019年底攀枝花市正式發布了康養產業地方標準,標準的發布讓第三產業轉型有據可依,提供了政策上的規范和引導,讓康養產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據攀枝花市統計局數據,從2010年到2019年,攀枝花市產業結構由4.1∶73.8∶22.1調整為9.1∶54.5∶36.4,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從13.7%提升到35.9%,全年旅游收入從42.01億元提升到415.86億元,接待人數從705.21萬人次提升到3014.81萬人次,這得都得益于康養產業的東風。

攀枝花的城市宣傳口號的演變是攀枝花市向康養產業轉型的縮影。2010年之前,攀枝花的宣傳口號一直是沿用已久的“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以及“陽光花城”這段宣傳語。2009年底,攀枝花開始參加旅游推介會,在昆明舉行的2009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上,攀枝花正式亮出了“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宣傳標語,既說明了城建特點,又說明了氣候宜人。得益于推介會的效果,攀枝花全年旅游收入為34.77億元,同比增長23.7%,之后攀枝花市統計公報旅游部分就加入了旅行社部分。2010年,由省旅游局和攀枝花市聯合舉辦了攀枝花歡樂陽光節,這是攀枝花第一次舉辦以自己命名的旅游盛會,在這次盛會上攀枝花正式打出了“陽光花城,康養勝地”的口號,開始明確自己的旅游定位。2013年,攀枝花與相鄰的大理、麗江和香格里拉三市簽訂旅游合作協議,從官方層面上正式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同年,在攀枝花過冬的候鳥老人達到3萬余人,80%來自成都。2016年,攀枝花市與著名康養勝地秦皇島市簽訂合作協議,正式借助其影響力提出了“北有秦皇島,南有攀枝花”的宣傳語,同時,在省內重要交通集散地都開始使用“孝敬爸媽,請到攀枝花”的宣傳標語。據市老齡辦數據,2016年從外地到攀枝花過冬的老人達到了15萬人,比2013年提高了五倍,也出現更多來自外省的老年人群體。2017年,攀枝花市報告明確提出五個“康養+”發展目標,與農業、工業、醫療、旅游和運動五個方面深度融合,同時,攀枝花的旅游業開始向文化轉型,攀枝花獨特且又切合老人經歷的三線建設文化便成為文化康養旅游最好的選擇。2019年,攀枝花的最新城市宣傳標語“英雄攀枝花,陽光康養地”孕育出爐,從文化和康養上雙重定義,可以說這個城市形象十分切合攀枝花當前產業發展的實際。

5 攀枝花產業轉型中的幾點思考

交通基礎設施對產業轉型至關重要,目前,攀枝花市只有一條向南連通昆明的快速鐵路,雖然其有宜西攀大(麗)高鐵、新機場的規劃,但是距建成投用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此外,攀枝花打造康養產業需要更好的人居環境,而工業生產必然會帶來一定的污染,同時,康養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沒有工業的持續創收,康養產業的發展就是無根之木,如何把握兩者的平衡,是攀枝花在城市轉型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當前,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康養產業的春天即將到來,進一步探索康養產業的發展模式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問題。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每一個人的消費都需要精打細算,如何讓百姓和游客得到康養產業發展的實惠,又能實現康養產業乃至整個城市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值得深思。

【參考文獻】

【1】李東.資源型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產業轉型對策——以攀枝花市為例[J/OL].中國國土資源經濟:1-9[2021-01-04].https://doi.org/10.19676/j.cnki.1672-6995.000531.

【2】高銘蔓.攀枝花市產業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8.

【3】王玉鵬.攀枝花市康養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9.

【4】劉桓屹.可持續發展視角的攀枝花產業轉型對策研究與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5.

猜你喜歡
產業轉型
職業學校家具專業人才培養互聯基地建設項目的探索與研究
我國產能過?,F狀及對策分析
以服務為宗旨 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