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校通用航空專業校企合作發展模式探索

2021-03-04 22:53陳艾荔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6期
關鍵詞:校企合作

關鍵詞:高校通用;航空專業;校企合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進步,政府及教育部門逐漸增加了對航空專業校企合作的重視力度。為保證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需加強對其的培養計劃及校園與企業之間的關聯,讓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順利入職,減少就業難度問題。

一、高校通用航空專業校企合作發展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符合市場要求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更,我國經濟水平也隨著提升。通用航空事業的發展前景較好,但依然需要各部門進行開拓。針對于高校通用航空專業校企合作而言,校方缺少與企業之間的關聯,其航空課程的開展缺乏針對性,教學人員只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教學,造成學生不了解通用航空技術,不具備良好的基礎。同時,對飛行技術、機型、維修手段、空中交通準則等通用航空專業課程掌握不完全,使學生的整體發展不滿足市場人才要求,造成校企合作發展模式的問題產生[1]。

(二)缺少實踐探索工作

高校過分考慮學生的安全問題,為減少事故發生不讓學生直接接觸航空設備。同時校內考慮其資金運用問題,設備采購資金有限,沒有設置人才培養基地無法實現每位學生都能夠接觸到直升飛機,造成學生缺少實踐探索工作,導致學生對救援技術、維修技術等掌握不足。

(三)存在就業問題

社會中崗位有限,在大學生畢業后即將面臨找工作的問題,因為專業、學歷、工作經驗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學生出現就業難的現象。高職院校在招生時,為滿足校內的人才需求量常會進行大規模的學生招募工作,在畢業季時沒有給學生簽訂就業合同,造成需憑借自身能力找尋工作,從而出現就業問題。

(四)社會效益不高

航空事業的發展規模較大,其所需人才也在逐年增加,高校通用航空專業缺少對航空產生的考慮,使其教學模式、教學質量都達不到社會所需,以此造成通用航空專業校企合作開展效益不強的問題產生。

二、高校通用航空專業校企合作發展模式的優化措施

通用航空專業主要是以專業飛行技術的教學為準,現如今,隨著航空事業的不斷發展,國家及政府部門針對于航空行業也制定了相應的飛行工作標準,在保證航空人員的技術水平的前提下,加強飛行器材的管理工作,使飛機可以在農業、航空探礦、林業、人工降雨等方面被廣泛應用。早在1986年,國務院就已經頒布了與航空管理工作相關的明文規定并將專業飛行的名字進行更改,使其成為當下的“通用航空”。與此同時,為保證航空事業的穩定發展,增加了通用航空專業的管理機制,保證各部門的航空活動開展符合審批管理標準[2]。

(一)制定符合市場需求計劃

為促進高校通用航空專業校企合作的發展,需增加其合作方式,制定符合市場人才需求的計劃,保證學校能夠培養出具有航空專業技術的人才,增加與企業之間的關聯,實現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

讓企業定向進行人才培養,加強其對育人工作的重視力度,保證高校的辦學水平,使高職院校的優勢得以發揮,根據航空教學工作所需,企業可以增加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的資金投入,抓住市場需求的主體所在,使學生不僅可以學習航空技術,還能通過軍事化的管理方式來強化自身,以促進通用航空專業校企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二)增加校企合作的實踐探索

為穩定校園的資金狀況,可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加學生的實踐探索工作,由教學人員進行帶領,讓學生在企業內部基地對飛機運行狀態、維修工作以及空中救援等方面的知識進行了解,以此,增加對學生的飛行訓練并提高學生對航空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企業可為學生搭建安全性較高的實習基地,在航空工作開展時讓教學人員對其技術評價,保證實踐活動的安全性,讓學生通過實訓基地來了解飛機內部構造,掌握飛機的運行方式。在入職前增加高校崗前培訓計劃,減少企業運作成本,縮短企業培訓時間,為企業內部增加技術含量較高的人才,以實現校企聯合的目的。

(三)解決航空專業就業問題

可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減少高校通用航空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在校園進行人才招募時為每一位學生進行考慮。根據企業人才需求定向培養人才,了解學生的意愿在其畢業前制定企業就業協議,增加航空專業培訓計劃,讓學生能夠根據企業實習基地來了解企業的運營模式,以降低就業問題產生概率。

(四)加強社會整體經濟效益

隨著航空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通用航空專業的校企合作力度也在增加,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企業之間增加了先進設備的利用,讓學生能夠結合時代的發展需求,對航空救援設備、器材、先進機型進行了解,保證高校的教育工作能夠滿足企業生產及運轉需求。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帶來較大的就業空間,還會增加校企合作工作開展的社會效益,使各部門的工作更具規劃性,輔助航空行業的發展。

增加校內的航空資源,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與航空領域接觸。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完善校企合作的內容,加強對學生人身安全的考慮。讓高校通用航空教學符合目前國務院頒布的準則,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引工作,在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過程中,規范教學人員的授課方式,增加航空資源的運用,以提高航空教育工作的質量。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獨立工作,具有一技之長。同時,增加校企合作的模式,使學生可以接受更高層次的培訓。

三、結論

綜上所述,為促進高校通用航空專業校企合作的發展,需提高校方部門的重視力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若未落實到位,不僅會造成高校航空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還會影響校企合作的發展。所以,必須進行針對性的培養計劃,增加校內實踐探索課程,使學生掌握技術在畢業后能夠滿足企業入職要求。以保證航空專業乃至航空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毅.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下的高職航空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航務周刊,2021(35):58-59.

[2]蔣卓強.民航空中安全保衛專業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融合研究[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1(08):158-160.

作者簡介:

陳艾荔(1990年6月),女,江蘇南京人,本科,講師,飛行技術方向.

猜你喜歡
校企合作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職土建類專業產教創深度融合機制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