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團改革背景下高?;鶎訄F組織凝聚力提升工作思考

2021-03-04 23:02李蒙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6期
關鍵詞:基層團組織能力提升凝聚力

李蒙

關鍵詞:共青團改革;基層團組織;凝聚力;能力提升

共青團改革,必須堅定不移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指導,必須要順應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必須始終堅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完善頂層制度設計并及時了解基層團組織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高校團支部作為高校中最基層的團組織,肩負著引領青年、服務青年和凝聚青年的重要使命,是強化廣大團員青年政治信念的重要載體,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也是大學生提升自己鍛煉自己的重要平臺。高?;鶎訄F組織凝聚力的提升,是有效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環節,是增強廣大團員青年身份認同感的重要途徑,也是團支部實現組織功能與價值的內在要求。

一、高校共青團組織的面臨的問題現狀

高校共青團的主要功能和任務是加強對廣大青年學生的引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確保高校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弱化現象,這也是共青團改革迫在眉睫的現實環境。群團組織存在“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問題[1]。高校是團員青年的聚集地,是引領工作開展的主戰場,而部分高校在教育資源、 師資力量、 生源基礎和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等方面與部屬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共青團活動開展“娛樂化”問題相對突出[2]。凝聚力的提升,關鍵在于依靠團組織策劃與專業相融合、更具創新性的活動,單純的“娛樂性”活動,難以深入人心,基層團支部在開展各式各樣活動時,又面臨諸多問題。

(一)活動形式多樣,思想引領不足[3]。團組織開展活動任務量大,開展的活動往往轟轟烈烈、形式多樣,但團員青年們普遍反映活動多疲于應付,真正深入人心的活動形式少,值得回味的活動內容少。為了應對上級任務,生搬硬套拼湊活動,忽視了思想引領的內容完善,思想引領的作用體現不明顯。

(二)活動內容固定,創新性不足。每年的活動主題會有一定的變化,但是在制定活動內容時,往往首要考慮的內容比較固定,缺乏足夠的創新性,團員青年們經常參與重復性的活動,參與積極性會受到一定的打擊,基層團干部也普遍反饋開展活動時,團員青年的參與度比較低。

(三)組織活動時,專業融入性不夠。團組織按照每次上級部門制定的活動主題來進行活動安排,但是基層團組織也存在與專業融入性不夠的問題,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中的團建活動存在“兩張皮”的現象[4],這也導致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對活動的參與度不高,團員青年在活動中很難進一步促進對專業的學習。

二、高?;鶎訄F組織凝聚力提升不足的原因

(一)基層團干部的素質還有待于提升

高校中的很多團干部是由學院輔導員來擔任的,輔導員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作為高校最基層的行政崗位,工作相對繁重瑣碎,而要把共青團工作做好,自身的素質能能力非常關鍵,多數輔導員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基層團支部的團干部基本由班級學生兼任,能力參差不齊,工作態度也有一定差距。目前部分基層團組織由于干部能力較差[5],人員配置不足,導致服務效果越來越差。

(二)沒有深入思考如何發揮團員青年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在座談調研過程中,很多團員青年反饋在組織日常的理論學習和團日活動中,往往是班級內的團干部討論決定內容,沒有充分調動團員青年的主觀能動性,也沒有深入思考過如何調動積極性,這就導致團員青年們在參加活動時缺乏主人翁意識,缺乏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沒有充分做到各方面資源整合

高校中以基層團組織在組織、引領、服務學生方面共青團與生俱來的政府行政色彩使其在與青年社會組織的互動中不能建立真正平等的協作關系,因此,當前共青團與青年社會組織之間的交互尚未真正形成合作治理、平等協作的良性互動。共青團在各級層面成立了很多社會組織孵化園,但是孵化園的整體資源整合能力有限,整合能力有時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孵化基地的終端資源整合機制尚未建立,因此,對青年社會組織的有效介入仍然十分有限。

三、對策

(一)明確改革目標,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對策

在共青團改革的大背景下,為實現高校團支部凝聚力的不斷提升,應不斷制定階段性改革方案,并制定相應具有針對性的對策。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嚴格落實支部內的“三會兩制一課”的制度,真正作為支部凝聚力與活力的評價基準,提升評價的有效性。充分考慮團支部的實際情況,從團員的思想實際、學習實際、生活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進而對團員是否具備推優入黨等發展資格進行有效評價。

(二)明確職責劃分,強化團干部自身建設

作為基層團組織的帶頭人,團干部的自身建設水平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與活力。為實現基層團支部凝聚力與活力的提升,應健全完善基層團干部的選拔制度,選拔真正想投入能投入到團組織工作中的優秀青年;應不斷加強基層團干部隊伍建設,嚴格定期例會制度、培訓制度、志愿服務活動,提高基層團干部們的理論素養及實踐動手能力,幫助基層團干部們明確工作目標、責任擔當,提高綜合素質。

(三)推進班團建設一體化,加強班級學風建設

為了進一步提升團支部凝聚力與活力,不斷推進班團一體化建設工作刻不容緩。班級的學風好,同學們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理論素養,對于開展團支部的活動也能做到事半功倍,進一步提升凝聚力。結合本專業特色,以團日活動為依托,開展各類的知識競賽、學科競賽,在提升學科興趣的同時,進一步推動班團建設一體化,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風建設。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 2016-12 -09(01).

[2] 劉光林, 邢皓越. 獨特性、 針對性、 精準性:高校共青團改革的三個維度[J]. 理論導刊, 2019, 000(002):89-93.

[3] 李文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J].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18, 020(006):35-37.

[4] 王文娟. 大學生團建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 當代旅游, 2019, 000(013):79.

[5] 劉小蓮.新時代共青團干部能力素養提升路徑探析[J].西部學刊,2019,(22):32-35

猜你喜歡
基層團組織能力提升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論當代高校青年教師團隊凝聚力的提升
對增強兵團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論增強網絡空間意識形態凝聚力引領力機制建構
匠心優化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學生寫作能力的實用價值及其提升
大學生村官在江蘇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中的作用
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基層團組織建設方法探究
論合作模式下小學生個體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