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醫融合的制約因素分析及路徑構建

2021-03-07 04:53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21年11期
關鍵詞:體醫政策法規醫療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商洛 726000)

前言

在2016年我國的體育主管部門就出臺了關于促進體醫融合的相關政策,希望能夠積極地推廣全民健身的運動健康服務。在同一年中國務院也出臺了關于加強體醫融合相關的政策,希望能夠積極地形成體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務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在近些年來體醫融合這個詞匯反復的被國家各個類型的政策文件還有高層人物所提及,也可以看出體醫融合是全面健康領域的一個重要的趨勢。那么到底什么是體醫融合,體醫融合目前遇到了哪些制約因素,如何更好地落實,這些都是當前我們應該探究的主要問題,本文將就此展開詳細的探究。

1、體醫融合的內涵分析

體醫融合從字面的意思分析主要就是體育和醫療之間的結合,讓體育學科和醫學學科之間進行一個交叉融合。體醫融合這個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在1954年的時候美國的專業運動醫學行業協會希望能夠通過運動科學、體育教育還有醫學方面的科學成果能夠引領人們健康的成長。后來逐漸的出現了體醫融合思想的雛形。而本次課題研究中的體醫融合主要是體育和醫學學科領域內部技術手段之間互相的補充學習和滲透,在體醫融合中,這個體包含了運動的鍛煉方式還有運動的出發,體質監測、康復體育等等方面的內容。而其中的醫主要是指醫學診斷還有評價和相關的一些醫院和衛生部門。其中兩者之間的融合主要包含了在醫學知識的指導下開展體育鍛煉,體育部門和衛生部分之間的配合融合,還有體育產業要結合健康服務產業。另外從廣義的角度來看,體醫融合是醫學學科發展新的路徑,也為體育學科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技術,我們要使用體育學相關知識處理一些慢性病治療。實現綜合利益的最優化,讓醫學和體育發展變得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科學性。

2、體醫融合的價值取向

2.1、協調醫療資源的供給矛盾

人口的老齡化還有人們身體狀況頻繁發生問題的情況,使得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的增強。而國民健康需求也將會不斷地激增。但是目前國內的健康服務產業發展還是相對比較的之后,各項服務并不是特別到位,所以根本無法滿足國民目前的健康需求。健康需求也開始逐漸的轉向了國家各級的醫院還有醫院的醫療部門。但是目前醫院的醫療衛生資源比較的匱乏,不能夠提供和健康需要同等的供給,給我國健康方面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體醫融合利用了體育的手段和鍛煉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保障國民的身體健康,借助體育和醫療融合的方式能夠適當的降低一些慢性病的發病率,從而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滿足國民身體健康需求。體醫融合可以說是一個高效的健康需求模式,可以把人們較高的醫療需求進行適當分流,增加相應供給,能夠降低醫院醫療部門的負擔,滿足健康需求,適當緩解醫患之間的緊張關系。減少醫療方面的財政負擔。讓供需能夠變得更加的平衡,所以在體醫融合方面我們要能夠協調好醫療資源的供給矛盾。

2.2、治理好社會體質健康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水平逐漸的提升。但是國民的身體狀況也開始逐漸令人擔憂。出現了現代文明病,主要表現為慢性病,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合理和高壓力的工作還有簡章狀態,以及長時間缺乏一定的鍛煉,使得人們目前比較容易出現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即便。這些慢性病嚴重影響到了國民身體素質,而且目前治療和康復學的一些研究的成果也并不是特別的理想。同樣體質健康的問題也在威脅著學校的學生,并且越發泛濫。通過相關的調查我們發現目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在逐年下降,像是他們的視力、爆發力、耐力等等水平都在持續下降。通過進行體醫融合則能夠通過體育和醫療結合的方式來改善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它是人們回歸到健康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能夠成為解決社會健康問題的有效辦法。

2.3、推動體育和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體醫融合,我們要能夠保證推進體育和醫療健康產業更好的發展,要能夠不斷地對兩個產業進行優化。我們要能夠認識到體育和醫療產業之間的融合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能夠改善目前社會醫療健康產業和體育產業單一的局面,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另外體育產業和醫療健康產業融合可以明顯的提升兩個產業的產品附加值,引導具備有更強的市場潛力的健康需求市場,另外兩者的融合也能夠促進市場經濟中資源的合理配置,減少資源方面的浪費,實現產業整體質量的提升。

3、體醫融合的制約因素

3.1、相關政策法規缺失

相關的政策法規可以說是指導國家地方性事物非常必要的文件,起到了引導和規范的作用。相對明確的規范和制度能夠確保各項事務更加順利的開展。當然對于體醫融合也同樣如此。體醫融合的落實和相關的規則進行,還有體育和醫療衛生部門之間的各項制度和發展都需要一定的制度的指導和一定的約束。雖然目前我國的體醫融合上升到了國家宏觀政策的層面,但是一些比較細致和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并沒有真正的明確和頒布,這樣就使得體醫融合比較難以操作和落實。所以相關政策法規的缺失成為了目前影響體醫融合非常重要的因素,解決體醫融合方面相關的政策法規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3.2、體育和醫療部門協調不足

在體醫融合的過程中,體育和醫療部門是兩大主體,而且體醫融合的特點也決定了兩者的融合需要兩大主體之間的配合和協調,但是實際上兩者之間并沒有形成有效的結合。目前體育和醫療兩大部門還是在各司其事,各自具有著獨立的運行模式和行政管理性質。雖然一些體育和醫療部門也已經認識到了存在的問題,但是缺少必要的管理機制,還是影響到了體醫融合的進行。

3.3、缺少專業體醫人才

體醫融合需要依靠具備體醫專業方面的人才的支持,人才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了體醫結合中操作的程度和層次。但是目前體育和醫療方面的人才模式培養沒有呈現出復合型的趨勢,都是注重本領域技能的培養,沒有認識到跨領域的問題。比如,體育人才在培養的過程中無論是對于體育人才的培養還是社會體育人員的培養,其中醫療健康方面的內容多占據的比例相對較少。還是存在的體不懂醫和醫不懂體的情況。另外目前專業的體醫人員在培養上面受到了模式,就業也比較的困難,從而限制了這方面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成為了體醫融合上面的一個重要的障礙。

3.4、配套實體產業遲滯

其實對于體醫產業來說本身應該具有著廣闊的前進,但是體醫融合還處于初級階段,穩定性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并且目前國家對于體醫融合側重公益性方面的推廣,使得和體醫融合相關的一些實體產業沒有能夠大規模的開始開發。另外因為體醫融合具有著一定的獨創性,這也要求原有的產業需要在機制模式上面做出一定的調整,但是因為缺乏國家和市場相關的引導,使得實體產業發展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而紛紛選擇放棄,這種消極的市場環境無法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影響體醫融合。

4、體醫融合路徑構建策略

4.1、構建相關政策法規體系

體醫融合想要順利的實施,需要具備有豐富并且科學完善的政策法規。體育和醫療的融合是多層面的,涉及到了經濟和政治多方面的內容。那么我國在進行體醫融合政策法規的制定中可以去借鑒美國的一些經驗。比如,美國的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門根據部門的職能聯合頒布了各個部門特色政策的具體文件,像是農業部門頒布的《美國居民膳食指南》,還有聯合疾病防控中心出版的《國民體力活動計劃》等,那么我們可以從我國實際的國情出發,制定出體醫融合一些具體的細則,聯合各個省市還有地方政府和相關的商界還有教育部門頒布具體的一些政策法規,形成一個有效的政策法規體系,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聯合和有效的銜接。

4.2、設置體醫部門協同治理機制

在完善社會的公共事業還有推行國家相關的政策方面政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國家政治、經濟還有文化和社會建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力量。體育和理療都是政府的子系統,直接關系到國家體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進程。所以體醫融合是否能夠取得成功,和兩個部門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從目前我們國家發展的國情和現狀來看,醫療和體育還是處于各自為政,一種分離的狀態,部門之間的互動性較差,所以合作上面存在著一定的障礙。這時候就需要政府部門進行適當的宏觀調控。建立必要的治理機構和機制,做好部門之間職責的劃分,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才能夠共同構建體醫融合發展之路。

4.3、建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體醫融合涉及到了體育、醫療、衛生等多個方面的知識,所以從事該項工作的人員也需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要是復合型人才。所以我們在對人才培養的時候也需要向這個方向進行靠攏。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可以借助國內高校資源,體育院校和醫學院校之間可以實施聯合辦學,建設一個多元化的培養平臺。制定出培養復合型人才具體的課程內容,對于培養的方案作出細致的調整。另外還需要對目前體育公共服務的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補充給他們相關醫學方面的知識,設定具體的一些考核標準,能夠給予一些資金上面的支持。

4.4、優化體育和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體醫融合還需要注重相關產業的發展。能夠確保在鞏固原有產業的基礎上能夠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升級,提供更加優質的產業服務,擴大產業的利益鏈,發展健身休閑行業,而作為醫療發面也要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政府部門也需要幫助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從而實現體醫經濟產業上面的融合。

總而言之,體醫融合是國家體育事業和醫療服務行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需要學校、社會還有政府共同的配合和努力,積極地培養復合型人才,做好政策法規的監督指導,全面的推進體醫融合,實現好體醫之融。

猜你喜歡
體醫政策法規醫療
創建體醫融合健康促進體系實踐研究
后疫情時代安徽省體醫融合現狀的調查研究
邊界與可能:體醫融合中的身體、技術與知識
政策法規
政策法規
政策法規
政策法規
京張醫療聯合的成功之路
我們怎樣理解醫療創新
在社區實施:“體醫結合”促進健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