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路徑

2021-03-10 09:32司社忠
求學·教育研究 2021年24期
關鍵詞:改革路徑教育信息化思想品德

司社忠

摘 要:現代教育的本質特征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基本道德素養,這也是教育從始至終需實現和貫徹落實的目標。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在于引領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以及良好學習態度。目前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得教育信息化成為必然趨勢,我國教育信息化革命因蓬勃發展的信息化而日益激烈。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需從多方面改革和創新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思想品德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信息化;教學;改革路徑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科學信息技術也在蓬勃發展,為多個領域提供便利。其中教育領域因信息技術改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也因此形成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將信息技術與知識內容相融合并非單純地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而是發揮信息技術在激勵情感和促進自主學習方面的作用,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主動性,發揮內在創造力,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現狀

1.教學思路模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即教學思路模糊。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內外界因素影響下會形成專屬于自身的思維體系。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思維方式會呈現顯著變化。教師與家長在此過程中需發揮引領作用,避免學生在成長道路中偏離方向。初中思想品德學科的作用在于正確引導初中生成長,促使其樹立正確思想觀念,規范行為。

2.教學方式單一。錯誤的教學理念會造成教學方式錯位,暴露應試教育弊端。思想品德教師在以往教學中多讓學生記憶和背誦相關知識概念,但該方式只是加大學生學習壓力,并未讓學生切實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成為低效教學。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目的是為處于身心發展關鍵期的初中生指明方向,圍繞學生思想和行為引入良性指導,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和生活態度與思想理念。

3.教學手段落后。傳統思想品德課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逐漸暴露教學方式單一現狀,脫離蓬勃發展經濟社會對現代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標準。我國教育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師依舊運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將更多教學重心傾向于講解教材知識,未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革路徑

(一)巧借信息技術 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情境是課堂教學常見方式,即根據學生認知和教學內容創設相應情境,借此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傳統方式所創設的情境不可避免會受時空限制,不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提升綜合素質。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能有效發揮信息技術特有的多維性、直觀性、趣味性、新穎性、藝術性以及刺激性等特征,有效激發學生潛在情感,實現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目標。常言道:“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边\用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強化思辨能力。例如在學習“成長煩惱”相關知識時,筆者為學生播放歌曲《小小少年》,在學生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時,筆者適當提出問題:“為何小小少年因年齡增長,他的煩惱越來越多?他究竟有哪些煩惱呢?他的煩惱該如何消除呢?”借助問題點燃學生思維,讓他們紛紛積極思考和發言,激發探究知識興趣。初中生注意力較易被直觀形象且生動的圖片所吸引,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運用提前下載的圖片創設問題情境,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例如在學習“我知我家”相關知識時,筆者分別為學生呈現三幅圖片,其中圖片一為風雨雪天,校門口外依舊有眾多父母送子女上學的情景;圖片二為家人圍坐在一起快樂暢談的情境;圖片三則為家的外景。緊接著筆者提出問題:“大家認為家是什么?”“你理想中的家是何種模樣?”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并思考教師提出的上述問題,有學生認為家是身心疲乏時可以放下一切休息的地方,有學生認為家是遮風擋雨的地方……學生在思考和回答對家的含義時產生了真切體會,最重要的是能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二)借助信息技術 開展角色扮演

思想品德課程的基本要求是在活動中理解和學習,在實踐中深層感悟,在感悟中獲得發展,在發展中不斷提高。該學科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更將學生思想品德踐行作為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可借助生活短劇或Flash動畫短劇開展角色扮演,該方式與初中生心理特征相符,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兩代人對話”相關知識時,筆者為學生播放以下生活短?。撼踔猩〖t向爸爸表示,吃過晚飯后7點想去同學小芳家做作業以及看錄像,爸爸同意并要求小紅在8點之前回家,但小紅表示現在已經快7點,只有一個小時完全不足,于是和爸爸發生沖突。筆者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其中A組站在父親的立場闡述說服小紅準時回家的理由,B組則站在小紅立場闡述獲得父親允許的理由。兩個小組表演后教師順勢引導:“有沒有哪個解決方法能讓雙方都滿意?”學生紛紛討論后有人提出,可以讓父親陪著小紅一同前往同學然后再一起回家;有學生表示小紅可以打電話讓父親來接自己……上述方式能讓學生沉浸于知識學習中,由于活動內容是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事情,學生往往會有強烈的情感共鳴,在參與辯論活動中得以提升道德品質,更掌握了合理的溝通技巧,實現預期教育目標。

(三)借助信息技術 實施小組合作

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可先根據教學內容提出相關問題,隨即讓學生帶著問題并通過教師提供的相關網站進行搜索,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珍愛生命”相關知識時,筆者為學生推薦“生物天地”或“心靈港灣”若干網站,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帶著教師分配的問題到網站搜索相關資料。部分小組在搜索與生命成長有關的資料時感悟到神奇的生命成長歷程以及父母在此過程中付出的艱辛;有的小組在搜索與自然生命有關的資料時感悟到生命的脆弱;有的小組在搜索現實生活先進人物資料時感悟到生命的堅強與偉大;有的小組搜集到部分人放棄生命的資料時,深深感悟到這種行為為社會、家庭所帶來的痛苦。在上述的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心靈受到沖擊,知道需尊重和珍惜生命。再例如在學習“戰勝挫折”相關知識時,筆者在學校資源庫中上傳提前在互聯網中搜集的各種資料,緊接著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題資料,再提出與資料有關的內容,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相互討論交流與合作探究,然后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學生總結小組討論內容。其間學生提出了為何會產生挫折以及該如何正確面對挫折等一系列問題,筆者在學生提出問題后依舊讓其以合作的形式運用互聯網查閱資料。整個學習過程中以自主探究學習為主,并將因材施教理念穿插其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在學習中感悟學習樂趣,深入理解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信息技術為小組合作學習提供助力,擴大學生學習空間,改變以往單純圍繞教材討論分析的現狀,切實提升教學效率。

總之,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改變了以往灌輸知識的狀態,以豐富的資源信息和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與德育品質,更符合現代教育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目標,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對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麗荔.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探索核心思路[J].現代經濟信息,2019(19):445.

[2]楊春林.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5):205.

3028500338274

猜你喜歡
改革路徑教育信息化思想品德
選擇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大數據背景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高職美術教育的現狀及教學改革路徑探析
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地方高校實驗教學探討
高職學院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和思考
創新信息技術支撐教學變革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煤炭企業財務管理改革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