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差異,促進發展——談小學數學課堂差異教學的策略

2021-03-11 00:40許紅宇
天府數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差異教學小學教學小學生

許紅宇

摘 要:自從教育改革以來,我國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視越來越高,同時關注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差異性的重視程度決定了學生未來學習發展的路徑,因此,絕不能輕視學生群體中個人的差異性。

關鍵詞:小學教學;差異教學;小學生

引言:

每個學生都是差異的集合體,小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都各不相同,并且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特質在學習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新課標要求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這意味著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學生的差異。

一、小學數學學生學習現狀

1、學生的學習態度消極

相比于語文英語等文科課程,學生普遍不擅長數學,但到了考試時,常常抓耳撓腮,每個班級里很少有數學能力優秀的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突出的學生永遠寥寥無幾,因為學生并沒有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習慣,老師的知識灌輸才是其學習的唯一途徑,學生沒有主動探求數學學習提升的方法。

2、數學學習方式刻板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傳統教育里,老師幾乎對一個班級里的學生都采用一致的教育教學策略、一致的教學目標和目的、一致的作業和一致的評價,沒有體現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對于簡單的數學計算問題,教師通常要求學生將課本中的基本運算法則背熟、寫課后題、出類似題型進行練習、寫練習冊、寫家庭作業、卷面考察、口頭提問,看似有效但效率很低,學生沒有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不同的學生數學基礎不同、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不同、從小的學習環境不同、學習態度和性格不同、應該根據學生的差異性來進行指導和布置作業。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突出學生的差異性可以保證數學教學達到更出色的效果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

二、數學課堂中注重差異性教育的內涵

差異性教育可以理解為,對待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有效教學和學習的效果。這響應了《義務教學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數學的教育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都要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要獲得必須的數學,并且不同的人在數學學習上要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通過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和獨特性改變課堂教育教學方式和策略,可以逐步地精確發現每個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學習能力,并為其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并且提高數學學習水平和能力,由此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同時達到教書育人的目標,是兩全其美,相互促進的方法。

三、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差異性教育的策略

1、分標準、分組教學

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主要為依據學生已經學到的知識、學習能力,將學生分為若干組,要按照組內成員學習水平的相近的原則。不同的小組具有不同的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在課堂考察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組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結果進行科學性的考察,達到學習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分層性教學并不是一勞永逸、一蹴而就的過程,它是需要慢慢積累的過程,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劃分并貫徹科學合理的理念。這樣是對每一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最有效的策略。但考慮到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教師在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后、要及時的進行教學反饋,對于學習進步或退步的學生要在第一時間提出重視并在一定觀察期后重新將其劃分到符合其學習水平的學習小組,做到動態的分組教學,將差異性教學理念貫通整個課堂,以此來實現教師教學目標的實現。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數數能力相近的學生分為一組,并為其分發相應的教學工具。由于是初次接觸乘法,學生進行知識接收的反應速度不同,在熟悉和歸納后,部分學生學習能力會得到提高,在進行知識考察后,教師方可將有學習能力變化的學生劃分到高一層次的小組進行學習能力匹配。實現全體學生能力一起進步。

2、根據差異性進行課堂提問

不同學生學習情況不同、學習能力也不同,為人教師,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要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提問。教師可以將問題設置為三類既“A為優等生、B為普通學生、C為困難生”

C類學生偏向于基本的考察問題,他們拒絕思考,通常是機械性和反復性的學習,沒有創新的想法。所以在向這類學生進行提問時,教師可以采用概念、理解式的問題,或者是課本后的例題。因為此類題目非常簡單,學生能夠輕而易舉地回答出來并得到有效的學習反饋,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能夠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數學的動力。例如:在第三單元“買衣服”時,教師和C類學生進行教學互動時,可以在“認一認”這一欄里提問,回答“這些人民幣的面額分別是“”多少?”既利用了學生互動進行導課,也引起了學生對于這節課知識的好奇心,學生被老師點名提問并正確回答后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贊賞,可以在整節課都保持學習熱情。

A類學生具有很完善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學習方法,在課堂提問時,教師可以采用拔高類的題目對其進行考察,不斷探尋其學習潛力和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第六單元“測量”后,對這類學生提出“如何測量操場的周長”“測量地球長度呢?”等發散性問題。雖然問題在課本要求范圍之外,但是正是這樣的多樣化問題才能促進學生更多地思考和觀察數學和生活的關系。

3、根據學生差異性進行分層思考

在以往的教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策略采用整體化的理念,即一個班的學生向著同一個學習目標走、采用同一個思考探索思維路徑、完成同一個教學結果考察,這樣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樣妨礙了學生們的差異化發展。小學數學是數學的啟蒙階段,教師一定在此過程為學生創建合適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打好良好的數學基礎,因此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時刻觀察學生學習的思維走向,引領學生進行差異性的思考探索,這樣可以實現學生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提高,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空間。

例如:在進行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秋游”教學時,為達到差異性教學,教師要通過活動帶領學生分層思考探索,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首先,教師可以進行情景式教學“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人民公園郊游,誰來幫我數一數我們班有多少同學???”“我們的校車有兩種車型:15座和20座的,應該怎么分配呢?”“如果我們都坐15座的校車,需要幾輛車呢,會空幾個位置呢?”等問題帶領學生思考。并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供學生選擇如“如果我們有一輛30座的校車,合適嗎?”“讓你計劃這次出行的交通工具你會怎么選擇呢?”等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能在短短一節課的時間收獲到很多符合其學習水平的新知識。

4.根據學生差異性進行分層評價

對于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教師要采用不同各式各樣的評價方式。例如:針對數學學習水平高的的學生,學習評價可以著重考察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學習思維的靈活性,從而使得學生能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擴展學習廣度;而針對數學學習水平一般的普通學生,要著重考察他們對數學知識和數學學習的技能,發展他們的基本數學學習能力;針對那些數學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要重視他們的數學基本知識和他們的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性,要鼓勵式的教育才能讓他們在學習數學時候更有信心,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進行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上冊“分一分與除法”教學時,當結束課程時,教師對不同的學生評價可以為“今天你在課堂上表現很積極,繼續加油!”“你學習除法很快哦,真聰明?!薄皩τ诮裉斓膶W習內容,你還有什么疑問嗎?”“乘法和除法你更擅長哪一個?”“我們再做幾道應用題,給小猴子分蘋果吧!”等針對性不同的評價反饋,使得各個水平的學生在課堂上能收獲相對應的成果,促使學生在學習水平、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上有更多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小學數學課堂上還可以采用更多的教學改進來關注學生的差異性發展,教師應該在實施差異性教學過程中逐步地探尋更有效的策略,并且秉持尊重每個學生的理念,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進。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評價、教學提問等教學過程中著重強調學生的差異性和獨特性,教師的教學成果會有所提高,并且普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會逐步提高,學習能力高的學生可以達到繼續進步和拓展的水平,是學生和教師共同進步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陳美飛.關注差異,促進發展——談小學數學課堂差異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2020(26).

[2]葉雪芳.關注差異,促進發展——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差異教學的策略[J].2021(2011-4):101-101.

[3]王有斌.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教學策略例談[J].名師在線,2021(2020-22):15-16.

[4]姚夢婷.數學課堂實施差異化教學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30(04):83.

[5]湯慧.析個體差異,促全面發展——實施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19,000(023):1-1.

3746500338208

猜你喜歡
差異教學小學教學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差異英語教學實施中的問題和對策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