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形式特征研究

2021-03-13 23:23白雪潘萌萌余勁松
藝術科技 2021年19期
關鍵詞:宣傳畫主題性中國夢

白雪 潘萌萌 余勁松

摘要:宣傳畫以它獨特的藝術形式見證了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變化與發展,“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在內容選擇、圖形元素、色彩搭配以及精神表現上都充分彰顯了“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文化、中國表達”的創作主旨,將中國新時代的場景轉化成美好的視覺語言,進而不斷滿足人民的審美需求以及推進國家文化精神的正向建設。在具體的創作中,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具有時代性的創作技法融合在一起,可以使“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的設計在內容和形式上呈現出更多可能性。

關鍵詞:“中國夢”;宣傳畫;主題性

中圖分類號:J21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9-00-03

1 主題性宣傳畫的內涵

宣傳畫又稱招貼、海報,它在設計形式上保留了早期的繪畫形式,因此又區別于當下的部分海報。圖文性、藝術性、主題性、功能性構成了宣傳畫的視覺語言,正是因為有了這四大要素的互相作用,宣傳畫才得以在時代的進步中有規律地變化和發展,并在新時代成為視覺平面設計領域里獨具一格的視覺藝術。

主題性宣傳畫往往是基于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產生的,是非常具有時代性的藝術形式,這也是宣傳畫的一種獨特藝術魅力。每個系列的宣傳畫都有它明確的目的。中國的宣傳畫在誕生和發展方面與政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政治背景下,宣傳畫的主題也不同,從而呈現出符合時代需要的風貌特征。主題性的表達直接影響著宣傳畫功能的發揮,因此,主題性宣傳畫的重心應該放在主題的表達上,在畫面的處理上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呈現主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宣傳畫創作的主題也有根本的差異,主題也影響著宣傳畫的表現技法與主體風格,主題是客觀的,但是畫面的設計是主觀的,優質的宣傳畫必然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 “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的現實意義

宣傳畫作為時代的產物,在中國進入新時代后也擁有了新的風貌。在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過程中,宣傳畫對新時代中國國家形象的刻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起到了關鍵作用。新時代,主題性宣傳畫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具有新的主題與意義、新的風格與傳播媒介,這是藝術形式在社會發展的洪流中的自然規律。

當前,中國擁有了全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面貌,宣傳畫在國家政治文化的形象建設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是宣傳畫創作的主要思想。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的概念,明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并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以“中國夢”為主題的宣傳畫的推出一方面向人民群眾表明了“中國夢”的重要地位,體現了我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和毅力;另一方面強調了國家的文化形象在國家自身文化體系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體現了我國對文化創新、文化實力的重視?!爸袊鴫簟敝黝}性宣傳畫的創作響應,表明在具體的實踐中要實現文化環境的良性循環,利用優秀的文化產品為國家的發展營造濃烈的文化氛圍[1],以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3 “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的形式特征

特定的時代背景與社會背景下,國家的使命、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改變,這也導致宣傳畫創作技法、主題、形式發生了改變,呈現出新時代特有的新面貌。新時代的宣傳畫通過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展現出新的藝術風格,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呈現出兼容并蓄的風貌。泥塑、剪紙、蠟染等中國傳統民間藝術重回歷史舞臺,既展現了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生機和魅力,又為藝術創作提供了多樣化的創作空間[2]。

3.1 內容選擇

“中國夢”系列宣傳畫的創作主旨為“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文化、中國表達”,一部分宣傳畫采用了“詩畫結合”的創作形式,在強化宣傳力的同時為主題宣傳畫的內容選擇提供了豐富的發揮空間,在內容的選擇上放大了時代特征。創作可從“中國夢”的本質內涵下手,始終以國家文化形象建設為中心。一方面,將中華傳統美德與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相結合,展現出傳統文化強大的生命力、與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對時代的不斷適應;另一方面,讓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將民眾的喜好與需求當作內容選擇的重點,充分體現宣傳畫“以人為本”的特質。因此,“中國夢”系列宣傳畫在內容的選擇上以人物形象和民間行為活動為主,以強調與群眾基礎的聯結。在“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中,農民形象成為創作的重點,通過對農民表情、服飾的刻畫,對耕作、勞動行為的靈活表現,賦予畫面故事性,在畫面中表現出農民陽光、健康、向上的形象,表達了對農民的認可。對于女性形象,“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通過最真實的刻畫展現出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柔美與堅韌,這是對男女平等的最有力宣傳,也是對女性最大的肯定和贊美。孩童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班人,是實現“中國夢”的希望?!爸袊鴫簟敝黝}性宣傳畫中對孩童的形象塑造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如“中國夢·夢系列”宣傳畫中,出自天津泥人張的“夢娃”直接成為知名度最高和最受歡迎的人物形象。最后一個類別為動物、植物、建筑、小物件,這部分內容選擇往往與標語和詩歌文案相關,利用一些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增強畫面的藝術性,突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內容選擇上,“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以最普通的人民群眾為主,這些人物的臉上大都洋溢著幸福燦爛的笑容,傳遞出了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人民的幸福情感。宣傳畫通過泥塑、剪紙、蠟染等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將民間普通群眾的行為、活動表現在畫面中,使廣大人民群眾產生情感共鳴,使“中國夢”的概念深入人心。

3.2 圖形元素

圖形作為最直觀的視覺信息和記憶的載體,在向人們傳遞信息的同時還需要具有審美性。圖形元素在宣傳畫中是視覺中心,但是圖形元素的設計和標題文字的運用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最大的宣傳作用,達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因此“中國夢”系列宣傳畫在圖形創作和風格定位上保留了民間繪畫藝術,在標題文字的設計上大量使用書法,在構圖上協調好圖形與文字的平衡,在畫面上協調好主題和色彩的搭配[3]。收集、調研眾多“中國夢”主題宣傳畫發現,大部分宣傳畫擅用最簡單的圖形元素組成適用的新圖形元素,并將其融入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中,以達到最直接的視覺效果。如“中國夢·夢系列”宣傳畫中的“夢娃”形象,她圓嘟嘟的小臉蛋配上中國傳統的紅色小棉襖,瞬間讓人感到一種撲面而來的可愛和朝氣,小棉襖上點綴著質樸的小花圖案,運用了最簡單的圖形元素,達到了親民的效果。建筑圖形是“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中最常見的元素,見證中國一路發展的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鳥巢運動館等建筑無疑是實現“中國夢”路上最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國旗、國徽等大家熟悉的元素也時常穿插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節的表現中,這些圖形元素的運用激發了中國人對國家蓬勃發展的自豪感。此外,代表著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剪紙、泥塑、蠟染等圖形元素也大量出現在宣傳畫中,如《中國夢·中國喜》宣傳畫中,作者運用了民間的剪紙藝術,利用鏤空、正負形的視覺效果將代表福氣的圖形紋樣刻畫在一個繁體的“喜”字中,呈現出了一個新的圖形元素,向人民展現了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所在。盡管在當下的宣傳畫設計中,常使用各種圖像處理軟件工具,有了更多的技法和表現形式,但傳統的繪畫技法依然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最簡單質樸的圖形元素最符合大眾的審美。

3.3 色彩搭配

如果說圖形設計是理性的,那么色彩的搭配則是感性的。色彩作為宣傳畫設計中主要的視覺語言之一,它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是直接且持久的,色彩合理的搭配能夠直觀地反映宣傳畫的情感,影響觀賞者的情緒,起到功能最大化的作用[4]。受中國傳統美術的影響,“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整體呈高飽和、高明度的色彩風格,在色彩的選擇、搭配、用色比例以及色彩來源上都彰顯出了濃厚的“中國味”。中國人在過年、結婚等值得慶祝的喜慶場合喜用紅色,因此紅色也被稱為“中國紅”,它能向人們傳遞出興奮、熱烈等情緒信息。不難發現,“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中“中國紅”也成為使用率最高并且使用面積最大的一個色彩符號,“夢娃”的小棉襖使用高飽和度的紅色系,袖口又點綴了一點點高飽和度的綠色,色彩的比例控制得恰到好處,這才有了這么一個活脫脫的小女娃娃形象。黃色和綠色系的搭配象征著土地和希望,是“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對耕作勞動和小康社會的最好詮釋。作品《奔夢路上》運用了白描的繪畫技巧,整體風格為傳統的年畫風格,畫面中大面積使用了高飽和度、高明度的綠色和黃色,一個紅色的“夢”字在畫面中脫穎而出,非常直接地將“中國夢”的概念傳達進了觀賞者的心里。紅色和黃色的搭配象征著奔夢路上奮勇前行的力量和對圓夢的美好向往,這樣暖色系的色彩搭配多出現在婦女、兒童勞動和學習的畫面中,向人們傳遞出秋收的喜悅和積極向上的情緒。通過對大量優秀的“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的分析,發現其在色彩的選擇上喜用高飽和度的暖色,在色彩的搭配上多運用同色系為主、互補色為輔的搭配方式,畫面色彩十分具有層次感,同時,在用色比例上盡量避免出現過多的色彩,顯示出了中國傳統美術的風格特色,在憑借色彩的巧妙搭配給畫面帶來視覺沖擊力的同時,滿足了當下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

3.4 精神表現

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5]?!爸袊鴫簟笔亲非蠛推脚c幸福的夢,實現“中國夢”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增強文化自信的最終目的。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文明積累為我國文化形象的構建鑄牢了基礎,也是藝術創作的重要源泉,優秀的宣傳畫可以成為構建國家文化形象的重要語言。宣傳畫擁有顯著的文化宣傳和引導作用,因此“中國夢”系列主題性宣傳畫將精神表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中國夢·夢系列”宣傳畫中,通過“夢娃”這一可愛的形象將“國是家、善作魂、勤為本、檢養德、誠立身、孝當先、和為貴”這七個主題呈現了出來,生動形象地詮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觀賞者無論是身在大街小巷,還是在觀看電視,都能在悄無聲息之中接收到這一政治理念和價值精神,進而對國家文化形象充滿自豪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與發展充滿信心。

4 “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的社會價值及創新發展

“中國夢”概念一經提出就在宣傳教育上得到深化,各類廣泛、深入的中國夢宣傳教育是推動中國夢偉大實踐的重要途徑,“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的評選為宣傳畫創作愛好者的積極參與注入了動力,政府對人民群眾積極創作“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表示了充分的鼓勵。在各類網絡平臺上我們都能看到創作隊伍轉向平民化,甚至非專業人士也能參與,因此人民群眾積極踴躍地將自己心中美好的“中國夢”景象通過宣傳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并發布在網絡上,最大限度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經調查,有92%的中國人知道“中國夢”,這與“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的廣泛宣傳有直接的關系。近年來,在社會各界組織的線上線下追夢活動中,“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發揮了顯著的宣傳作用,潛移默化地將中國文化理念刻進了中國人的思想政治觀念中。許多優秀的設計師從“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中汲取靈感,設計了相關的文創產品,如最受歡迎的“夢娃”形象,就被運用在了書簽、水杯、扇子等文創產品上,對中國自主品牌的創立和推廣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結語

“中國夢”主題性宣傳畫的設計以藝術的形式主動將新時代的社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的優秀思想融合,以“人”為設計出發點,與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相結合,造就了飽含中國特色的政治宣傳畫,為中國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保障,為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在未來,宣傳畫依舊會是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有效工具。因此,我們更應該積極創作宣傳畫,在紙質媒介使用率與影響力逐漸降低的網絡時代,利用傳播方式的優化將新媒體最突出的交互性功能融入宣傳畫創作中,繼續使宣傳畫起到塑造國家文化形象、增強國家文化自信、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石園園,潘勇.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畫中的文化形象與圖形分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9,27(2):76-80.

[2] 督忠躍.場景與圖像:“中國夢”宣傳畫創作美學巨變[J].藝術研究,2020(2):34-37.

[3] 牛利芳.淺談招貼設計中視覺語言的表現[J].速讀,2014(5):327.

[4] 陸曉云.設計色彩的符號學解讀[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14-116.

[5] 季為民.堅定文化自信 凝神聚力實現中國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8-06(008).

作者簡介:白雪(1980—),女,湖北荊門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潘萌萌(1996—),女,湖北武漢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余勁松(1972—),男,湖北黃岡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3326501908231

猜你喜歡
宣傳畫主題性中國夢
預防為主 生命至上
——第32 個全國消防日宣傳畫
新世紀以來中國主題性美術創作芻議
主題性美術創作的意義生產與傳播效應——以山東“腰斬黃河寫生活動”為例
2022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宣傳畫(一)
2021年中國醫師節宣傳畫
2019 年“中國醫師節”宣傳畫
從報道全國兩會思考主題性報道要有“高度”和“熱度”
美媒:非洲人欲在華追求“中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