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理念下傳統村落景觀規劃設計研究

2021-03-13 14:23林楠羅永忠敖春花鄧東
藝術科技 2021年19期
關鍵詞:傳統村落景觀規劃生態環境

林楠 羅永忠 敖春花 鄧東

摘要:傳統村落有著傳承傳統地域文化的特殊使命,同時還蘊含著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的潛能。在傳統村落景觀規劃中,存在景觀與文化割裂的現象,“千村一面”現象十分嚴重,加劇了傳統村落的消亡危機。地域文化源于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是一切文化活動的支撐,因此傳統村落景觀規劃設計應圍繞人與景觀的共生關系展開。文章以共生理念為基礎,以六枝特區落別鄉長灣村長田寨為例,探索傳統村落景觀規劃設計的策略,提出傳統村落的景觀規劃設計不能割裂其文化特色與景觀條件獨立進行,也不能套用固有的規劃建設模式,應以實現傳統村落的活化為目的,激活其環境要素,促使村落歷史文脈與其生態環境、民風民俗、本土材料等有機結合,構建獨具特色的景觀環境。希望該結論能對傳統村落景觀規劃研究產生一定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傳統村落;傳統文化;景觀規劃;生態環境;共生理念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19-0-03

1 傳統村落的概念

2012年12月,住建部等四部局下發的《關于開展傳統村落調查的通知》首次明確了傳統村落的概念:“傳統村落是指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盵1]

2 共生的概念

共生的概念源于自然界中植物與動物的關系,指的是不同生物基于互惠關系共同生活在一起,實現合作與協同進化[2]。而在景觀環境中,其指人類與自然之間形成相互依存、和諧統一的互惠關系。

3 項目區概況

長田寨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落別鄉西南部,屬于長灣村的一個自然村寨,距鄉政府所在地約4千米,距六枝特區城區約25千米,交通便利,是一個布依族聚居的少數民族村寨。長田寨屬亞熱帶季風溫暖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地處云貴高原,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溶洞、溶蝕洼地眾多。村落依山而建,南臨河道,北面和西面都是農田。

4 村落景觀構成要素

4.1 自然景觀構成要素

4.1.1 河道景觀

長田寨毗鄰六枝河,走南邊的田埂小徑即可到達。六枝河是黃果樹瀑布的母河,同時也是長田寨生活的母河,六枝河的河水為農田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長田寨所處河段屬黃果樹瀑布上游。

4.1.2 瀑布景觀

由于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黃果樹瀑布以西6千米的關索嶺大山上形成了一個以滴水灘瀑布為中心的瀑布群,四周分布著10多個大小不一的瀑布,素有“小桂林”之稱。該瀑布與六枝河相連,其瀑布群中的姊妹瀑布位于長田寨六枝河段的北部,總高差50余米,氣勢雄渾,可從長田寨沿小徑步行到達。

4.2 人文景觀構成要素

4.2.1 傳統民居建筑

長田寨由于建立時間較早,其民居建筑與周圍村寨的建筑明顯不同,寨內所有民居建筑均由石材砌成。村寨現存的石頭房為木框架石墻房和石墻混合結構房,體現了祖輩過人的建筑天賦,是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田寨的傳統民居為獨棟干欄式建筑,墻體為石頭,屋架為木結構,門窗都為木質,沒有多余的裝飾部件,具有冬暖夏涼、防火防潮等特點。建筑一般分為兩層,上層用于居住,下層為畜圈。

4.2.2 歷史遺跡景觀

位于長田寨南部的九洞橋橫跨于六枝河之上,北與姊妹瀑布相連,由村寨向南沿小徑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九洞橋因有九個橋孔而得名,建于清朝雍正年間,為當時郎岱廳通往安順府的交通要道,橋身與橋面由石頭建成,至今承重功能完好,總長32米,寬1.6米,高4米,是貴州省為數不多且規模較大的石梁橋之一,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2013年被評為縣級文物。

5 基于共生理念的傳統村落景觀規劃設計策略

5.1 總體規劃構思

筆者通過對長田寨景觀資源的分析,對長田寨目前的總體需求提出了規劃設計思路(見圖1):一是在保護村落風貌的基礎上對長田寨展開景觀規劃設計,明確保護內容,有序更新改造;二是實現村落景觀“新”與“舊”的和諧統一,一方面是指依靠舊場地營造新功能空間,另一方面是指歷史遺跡為提高宜居質量以及滿足觀光需求而增設的現代基礎配套設施;三是對村落整體布局、道路、建筑、景觀進行綜合性規劃,營造極具地域文化的特色景觀。

村落整體景觀呈“一心兩帶一園多節點”的整體結構(見圖2),以傳統民居核心保護區為中心,圍繞其設計環繞式園路景觀,重點突出沿河步道和濕地步道兩個生態區域,以及櫻花園觀賞區這一大特色景觀,聯通滴水灘瀑布、九洞橋遺址兩處古遺跡,將主要景觀節點串聯,保證了園路的通達性與景觀的互動性。

5.2 基于共生理念的傳統村落景觀規劃設計策略

5.2.1 原真性保護,尊重村落景觀生態與歷史文脈

長田寨的景觀優化設計從保護出發,輔以景觀設計突出傳統價值與景觀獨創性。保護對象包括原有的環境空間結構,具有歷史價值的古遺跡、歷史街巷、傳統民居建筑,河流、農田等原始生態景觀,還包括非物質文化形態,如民族文化活動、傳統工藝等。力求對其原真景觀做到最小的干預,對受損功能空間進行修繕及優化,提升村落整體景觀的觀賞性及文化內涵。

5.2.2 理解空間尺度,因地制宜營造村落特色景觀

在對傳統村落進行景觀規劃之前,應充分理解其空間尺度,遵循景觀生態理念,巧妙運用其空間肌理,營造村落特色景觀。

(1)村落局部濕地改造

落別鄉降雨量充足,村寨北部與南部的水塘常年積水。根據當地氣候,提出將濕地改造并擴建的構想,將北部與南部的水塘整合為一大一小的濕地景觀,木棧道的寬度根據圍合邊緣走勢而發生變化,其形成的親水平臺可供村民及游客休憩、濱水游覽,從而增強景觀的豐富性和舒適感,改善村落局部小氣候。

(2)櫻花園改造

村落最東邊聚集了大量櫻花樹,每年盛開之際該區域便成為村落的熱門觀賞區。計劃將櫻花樹群的靈感延伸為櫻花觀賞園,使其成為村落的一大亮點。--

5.2.3 提升景觀空間功能的聯通性

長田寨目前僅有一條主通道縱向貫穿村落,該道路僅限于村落內部街巷,導致村落陷入與南端的河流、古石橋遺跡等景觀節點的連通性較差,且路況欠佳的困境。河流與古石橋遺跡是長田寨主要的文化景觀,應提升其可達性,使之與村落聯動互通,其連接路線將作為主要的公共活動空間,注入景觀引導,提高道路質量,增強景觀空間活力(見圖3)。

5.2.4 地域性材料的保留和延續

長田寨傳統地域性材料有竹、石、木、瓦,這也是布依族最喜愛的四種材料,常用于建房及制作農業工具、生產生活用品等。為延續傳統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文章將本土材料運用于傳統民居的修繕和新建民居的外立面改造,一方面延續布依族建房就地取材的經濟環保理念,另一方面確保村落整體建筑風格協調一致,營造村落景觀的古樸氛圍。

在傳統石筑民居的保護和修復上,保留原有的建筑結構和形制,用相似材料調整和修繕作為輔助,保持村落原有的建筑風貌,具有展示和傳承傳統民居營建技藝的意義。對于村落內新建的現代混凝土自建房,運用青石塊及木材等本土材料,以及白色乳膠漆和木質窗花等現代仿古裝飾材料,對其進行立面改造(見圖4)。

5.2.5 鄉土植物營造景觀氛圍

植物能改善局部空氣質量,增強空間的舒適感。長田寨目前村落內植物層次單一,顏色欠豐富,可在保留原生植物的基礎上,增加部分生態景觀植物,通過多樣本土植物搭配豐富主要空間節點的景觀層次,增強村落的生機,營造村落古樸的田園生活氛圍。

6 結語

傳統村落景觀的獨特性在于將文化與景觀環境有機結合,其地域特色被準確識別并形成場所記憶,村落形成包容互惠的和諧系統,在有形與無形中形成天人合一的崇高居住理念。長田寨的景觀規劃設計,堅持保留原始村落肌理的原則,充分融入文化與生產生活和諧共生的理念,以激活景觀功能空間和維護生態平衡為切入點進行活化更新,力求在保護和發展之間建立聯系,重點利用設計手段將景觀要素進行串聯并延伸,發揮其自身的景觀優勢,重現村落活力與生機。

參考文獻:

[1] 王慧娟.基于資源整合利用的關中傳統村落環境提升設計研究:以韓城市清水村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20.

[2] 彭利圓.城市游憩型綠道公共設施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3.

作者簡介:林楠(1994—),女,貴州盤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園林景觀規劃。

羅永忠(1970—),女,甘肅酒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敖春花(1993—),女,貴州盤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

鄧東(1992—),男,貴州盤州人,本科,技術員,研究方向:環境工程。

3428500338241

猜你喜歡
傳統村落景觀規劃生態環境
景觀規劃設計
GIS技術在景觀規劃中的應用——以四川省自貢市釜溪河仙市至沿灘復合綠道郊野段景觀規劃為例
植物景觀規劃設計探討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安全建設的新視角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方式初探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從“傳統村落”項目申報看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