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教育云背景下學科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2021-03-15 19:07程國華
錦繡·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學情背景信息化

摘要: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已經進入到教育領域,技術發展改變了教學的形態、過程和結構,形成新的教育治理模式,迫切需要研究破解教育信息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其中對普通高中課程教學帶來的變革尤為顯著,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探索大數據教育云背景下的高中課堂的教學,在課題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大數據教育云背景下高中課程的基本課堂教學模式,可直接指導當前智慧教育環境下的學科教學。

關鍵詞:大數據教育云;教學模式

技術發展改變了教學的形態、過程和結構,形成新的教育治理模式,迫切需要研究破解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問題,其核心是課堂教學模式問題。隨著大數據、云計算逐步進入高中課堂,對普通高中各學科教學帶來巨大的變革。大數據教育云平臺及相關軟件系統,以及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改變了課堂教學,對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獨特的作用,同時改變了常規課程的課型教學模式。

一、大數據教育云背景下的課程教學模式

大數據教育云背景下,學科課程的教學,為了更好的適應或發揮好技術發展的改變,導致的教學形態、過程和結構的改變,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變化,其中構建與這種技術背景相應的學科課程的基本教學模式是核心,也就是解決大數據教育云背景下的課程教學模式問題。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針對大數據教育云的技術背景,搭建相應技術平臺,結合學科教學實踐,總結出大數據教育云背景下的學科課程基本教學模式。模式主要包括三個環節,課前、課中和課后。模式流程如下,模式基本使用大數據教育云平臺的相關工具。

二、大數據教育云課程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

(一)數據和云服務是貫穿模式的核心和主線

教學系統設計以大數據云計算為背景,系統功能服務于整個教學過程。課前準備、課程實施和課后檢測等教學環節,軟件系統各工具貫穿其中,較好地服務于整個教學活動。

教學的數據收集和處理,因其多樣性、時效性、復雜性并存,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事高質量的數據處理難度較大,特別是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數據處理,因時間空間和教學活動的限制,其難度最高。在大數據教學模式下,系統采用自動數據生成模式,人為干預少,教學過程即完成數據的實時生成。教師主要精力關注于教學,在需要的時候即時調出系統收集和整理好的數據,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二)課前準備做到有的放矢

課前準備是教學工作的起點,在大數據云技術支持下,學情分析工作有幾個特點,一是分析的學生基數顯著擴大。大數據獲取用于分析的同階段學校擴大到全國4萬所或更多,相同階段學生的數量達百萬人之多;二是分析的學校水平層次更豐富。學習數據來源于全國名校、省市名校、超級學校、普通學校等不同水平層次的學校。在大數據系統之中,數據分析獲得的學情結果,具有的教學參考價值更高。以教師經驗為主的傳統學情分析模式,獲取數據有限,橫向縱向比照數據不足,導致的學情分析參考價值不高的局限,在大數據教學模式下,可能得到解決。以規模龐大的數據為基礎,做出較為科學、精準的學生學情預測成為可能,為學生實施因材施教提供了一條可能的有效途徑。

(三)使課堂從知識傳授模式為主到能力生成模式為主的轉變成為可能

課堂的教學實施是教學工作的核心,課堂的時間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較好達成教育教學目的,是教育的永恒話題,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素質和能力的提升更為重要和難以達成。大數據的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前基本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課程實施環節主要用于掌握重點和突破難點,大量的精力用于提升學生的能力,課堂重心從知識傳授,向能力生成轉變。

(四)精準高效的教學反饋,提高教學效率,使得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大數據模式下,課前學情數據來源于數百萬同階段學生,課堂教學產生的數據自動生成,課后檢測的數據均在平臺上呈現,為教師的教學節省了寶貴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時效性強,數據分析精準,為因材施教的實施提供了可能。

三、大數據教育云課程教學模式的局限和研究展望

(一)信息化水平要求較高

大數據教學模式下,全程使用大數據教育云系統及智能終端設備,對學校的信息化配備條件和師生的信息化要求較高;教學過程對信息化硬軟系統依賴程度較高。信息化作為教育教學的輔助手段,如何處理好其教學工具的角色,不至于有喧賓奪主之勢,是急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二)大數據教育云技術親和力有待提高

相關系統技術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掌握,教學實施過程熟練運用難度不小,時間成本較高。因此降低系統操作難度,增加與教師的親和力是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新技術的使用不能成為教育教學的新負擔

解決好學生在教學中使用信息化設備僅專注于學習目的,是一個需要研究解決的綜合性問題。如果只依賴于學生的自覺,或教師的教學管理,可能導致另外的教育教學問題產生,成為教育教學新的負擔。電子產品的使用不能成長影響學生學習的干擾因素,也不能成為教師教學管理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急待研究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

[1]董雪峰,郭博雷,沈高峰,程國華.人工智能技術與大數據研究[M].中國商務出版社.2018.9.

[2]程國華.通用技術課程研究[M].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6.

[3]程國華.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育學文摘,2018(199):72-74.

[4]程國華.新課程背景下信息技術在中學教學中的幾種最新應用[J].教育學文摘,2015(159):32-33.

課題項目: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2019年度重點課題“基于大數據教育云的智慧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立項號:19JX06034)。本文是該課題項目的研究成果。

(深圳市第七高級中學?廣東?深圳?518104)

猜你喜歡
學情背景信息化
習作教學,依“規定”還是據“學情”?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轉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質
基于學情調研的魯迅單元教學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學情分析有效服務教學的實踐探究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