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虛擬財產刑法保護問題探析

2021-03-15 05:54王正夫
錦繡·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虛擬財產刑法保護

王正夫

摘要: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虛擬財產作為一種數字化、非實物化的信息產品,極大地豐富和便利了人們的生活。由于虛擬財產具有價值屬性,近年來以虛擬財產為對象的犯罪呈現擴大化趨勢。文章基于虛擬財產的概念與特征,從刑法角度闡述了我國虛擬財產的保護現狀,并從虛擬財產的立法模式以及虛擬財產刑法保護的完善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虛擬財產;刑法;保護

一、虛擬財產的概念與特征

虛擬財產的概念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來分析。從廣義層面來看,虛擬財產比較側重于其財產屬性的“虛擬性”, 將其定位于存在于網絡虛擬環境之中,為權利人所專有的數字化資料。從狹義層面來看,虛擬財產比較側重于其“財產屬性”, 僅指依賴于網絡這一特定虛擬空間,為權利人所掌控的、進行使用的網絡等資源。

結合虛擬財產主體與客體的關系進行分析,虛擬財產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1.虛擬性。虛擬性是虛擬財產的第一屬性,其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實體財產,作為一種計算機數據僅存在于互聯網空間。

2. 依附性。根據虛擬財產的本質來看,其作為一種特定程序,各種價值和功能必須依附于網絡環境中得以實現。

3. 價值性。該特征是其有別于計算機數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虛擬財產在網絡空間上滿足了人們的需求,符合了社會發展的要求,體現出了其使用價值。

4. 合法性。虛擬財產的取得通常通過服務或者交易獲取,具有價值屬性,權利人享有合法占有、使用等權益。

二、我國虛擬財產刑法保護現狀

(一)刑法對虛擬財產的保護不足

目前,我國有關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主要規定在侵犯計算機信息數據犯罪和侵犯財產犯罪兩類犯罪中。對于侵犯計算機信息數據犯罪,一是我國《刑法》第285條的“非法入侵國家事務、國防建設……為其提供程序、工具”等行為;二是第286條的“非法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或相關數據進行刪除……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等行為。同時,第287條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數據安全義務進行解釋說明,規定了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等網絡犯罪如何參照定罪處罰。對于侵犯財產犯罪,我國《刑法》分則第五章規定了盜竊罪、詐騙罪、挪用資金罪等侵犯財產犯罪,同時《刑法》第 92 條第 4 款對公民的私人財產范圍進行了明確。綜上來看,目前我國對上述兩類犯罪作出了界定,這是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但是,結合現行的法律體系來看,并未作出明確的區分,由此導致刑法條文指示不明確,司法實踐中同案不同判現象難以避免。例如,對于侵犯計算機信息數據犯罪最高刑為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盜竊罪、詐騙罪最高刑為無期徒刑,可能導致實踐中對同類案件判罰差距過大,嚴重違背罪刑相適應原則和平等適用刑法原則。

(二)侵犯虛擬財產行為司法認定障礙

結合以上,由于部分刑法條文不夠明確,可能會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對于侵權虛擬財產行為的認定存在較大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首先,對“虛擬財產”的認定缺乏統一標準。一方面“虛擬財產”并非是法律術語,對于其在刑法中的認定存在爭議;其次,“虛擬財產”項目下財產屬性產品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各類網絡帳號、虛擬貨幣等,對于其法律屬性識別存在一定難度。其次,對侵犯虛擬財產行為的識別存在障礙。對于“虛擬財產”的侵占,在司法實踐中具有多種形式體現,如行為人對“虛擬財產”的轉移,或通過各種手段竊取原權利人的賬戶密碼進行轉移等。第三,對侵犯虛擬財產犯罪數額認定困難。隨著我國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虛擬財產的表現形式和交換方式具有多樣性,正是基于這一特性,對于其價值認定和數額計算也與傳統的財產侵占不同。例如,很多虛擬財產缺乏實際價值的評估標準,如網絡賬號等,同時,由于網絡價值波動較大,受市場環境、企業經營狀況等因素影響,犯罪數額應當如何計算在司法實踐中也存在一定障礙??偠灾?,虛擬財產的識別障礙、法律屬性認定困難、侵犯行為表現的多樣、以及侵犯虛擬財產數額認定困難等綜合因素的交織,均對司法機關采取何種思路對案件進行裁判造成障礙。

三、虛擬財產刑法保護的司法完善

(一)立法模式的選擇

從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上來看,理論界對虛擬財產犯罪立法主要存在兩種看法:首先是制定單行刑法。通過制定單行刑法有針對性地打擊虛擬財產犯罪。其次是采用刑法修正案。通過刑法修正案對現行刑法進行修訂,明確具體的法條,將對虛擬財產的保護納入到刑法保護范圍。從司法實踐上來看,我國在虛擬財產刑法保護的立法模式上更適用刑法修正案,刑法修正案具有修改原規范以及增加新規范的兩種功能。采用刑法修正案的方式來規定侵犯虛擬財產犯罪,則同時應用了修改補充和增加新規范的功能,這也有助于確保虛擬財產得到更為全面的保障。與此同時,刑法修正案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也成為當下立法模式的必然選擇。首先,刑法修正案是對現刑法不適宜之處的修改,兩者之間在形式上為同一關系,在內容上為替代關系,在效力上為同等關系。其次,相較于單行刑法,刑法修正案更有利于維護刑法的完整性、統一性,而后者則容易導致刑法體系的混亂,前者更有利于維護刑法的權威。

(二)虛擬財產刑法保護的完善意見

對于虛擬財產刑法保護的完善應結合我國現行立法和虛擬財產保護相關的刑法解釋,針對不同的情況對該類型案件分別處理。對于《刑法》第 92 條第 4 款中的“其他財產”應明確其范圍,標明屬于“其他具有財產屬性的有形、無形物”。對于以非法占有他人虛擬財產為目的,通過各種手段實施了非法占有行為,造成了虛擬財產轉移的結果的,應當認定為侵犯財產類犯罪,并根據其實施手段和構成要件分別認定為盜竊罪、詐騙罪等。對于行為人實施的非法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系統、擾亂計算機信息的行為不能解釋為實施移轉、占有虛擬財產的行為,或不以實施移轉、占有虛擬財產為目的時,該行為宜認定為《刑法》第 285、286 條的破壞計算機信息類犯罪。除此之外,對于入侵、破壞計算機信息的行為作為手段為轉移行為所吸收,該種情況下破壞計算機信息犯罪與侵犯財產犯罪之間構成想象競合,適用侵犯財產犯罪。另一方面,當行為人以侵犯他人虛擬財產為目的而實施了犯罪行為,但不滿足侵犯財產犯罪的構成要件,此種情況下可以單獨追究其入侵、破壞計算機信息的行為。

參考文獻

[1] 歐陽本祺.?論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J].?政治與法律.?2019(09)

[2] 劉茜銘.盜竊虛擬財產的刑法學分析[D].廣西師范大學?.2018

(遼寧省葫蘆島市人民檢察院?遼寧?葫蘆島?125000)

猜你喜歡
虛擬財產刑法保護
我國刑法立法效益提高的制約因素與實現途徑思路構建
刑法修正案研究述評
中國刑法立法晚近20年之回眸與前瞻
網絡游戲的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及其刑法保護
論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保護
親屬相盜行為的司法適用問題研究
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方式考察
論網絡虛擬財產的性質及其法律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