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在公民配合警察執法宣傳中的運用

2021-03-16 00:11賀紅梅郭家良
新媒體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宣傳公民新媒體

賀紅梅 郭家良

摘 要 警察負有保障公共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責,法律賦予警察執法權,尊重警察執法權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新媒體是一種較有效的宣傳載體,應當通過新媒體采用多種形式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基本法律知識,發布公安行政執法信息,引導涉警負面輿情,積極宣傳民警正面形象,以及公民遇到對警察執法有異議時維權的合法途徑,引導公民樹立配合警察執法的意識。

關鍵詞 新媒體;公民;配合警察執法;宣傳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21)22-0025-05

基金項目:2017年湖南省教育廳課題“執法規范化背景下強化警察權威的路徑研究”(編號:湘教通[2017]452號)研究成果。

警察負有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職責,法律賦予警察執法權,尊重警察執法權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公民應當服從警察的正當執法活動,公民遇到對警察執法有異議時可以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F實中人們對警察隊伍強制力的使用和約束關注較多,而對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義務的重要性關注和宣傳不夠。為確保社會和諧有序,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有保障,不僅應該要求公安民警執法公平公正規范合法,也應該要求公民守法自律,尊重、支持、配合公安民警依法履職[1]。由于新媒體①具有傳播的廣泛性和實時性,通過新媒體互聯網平臺進行傳播能夠實現高效的信息交互,運用新媒體對群眾配合警察執法進行宣傳教育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調查

為了對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我們在騰訊在線問卷調查平臺投放了問卷調查。問卷采用自編問卷,問題為先客觀后主觀最后為開放。問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被調查對象進行一些客觀性問題的調查,如“是否有關注涉警微信公眾號”“關注的數量”“關注的類型”“閱讀文章的頻率”等。第二部分通過設定前提條件和具體情境等方法,間接向被調查對象詢問相關信息。間接提問保證了獲取信息的真實性,同時也避免問題的傾向性。第三部分為結尾部分。在調查問卷結尾,設置了一個開放性無結構問答題,向被調查對象征求他們對新媒體配合警察執法宣傳作用的意見和看法。共收到有效問卷221份,我們對調查問卷進行了分析。

1.1 重要性分析

通過調查“是否了解配合警察執法相關的法律規定”,有30.3%的被調查對象回答對配合警察執法的相關法律規定不了解,有48%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大致了解,不愿了解的占0.9%,僅有20.8%的被調查對象表示非常了解。

關于公民不愿配合警察執法的原因調查,有61.1%的民眾表示相關法律普及率不夠,15.8%的民眾表示生活節奏快,沒有時間配合。而選擇警察執法粗暴令人不悅和警察形象差,公信力不足的分別有11.3%和11.8%。

關于對警察執法有異議時如何處理的調查,問到“當遇到民警違規對您進行處罰時,您的態度是……”,這里的“違規”是指公民自認為的違規,即對警察執法有異議,有27.6%的民眾選擇了當場反抗拒絕配合警察的處理,還有26.7%的民眾選擇了用其他方式來解決問題,僅有39.8%的民眾選擇了現場配合事后投訴選項,還有5.9%的民眾選擇忍氣吞聲自認倒霉。

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十分必要。調查數據顯示,僅有20.8%的被調查對象非常了解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相關法律,大部分群眾對配合警察執法的相關法律規定不了解或者只是大致了解。當涉及對民警執法有異議時,60.2%的民眾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只有近39.8%的民眾選擇了正確的現場配合事后投訴選項,甚至有27.6%的民眾選擇當場指出并反抗,拒絕配合警察執法。這些數據顯示,大部分公民并不知道如何配合警察執法,也不知道遇到對民警執法有異議時,可以采取哪些行為來保護自身權益,并正確處置配合警察執法。公安機關借助新媒體技術的優勢,能夠高效普及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相關法律法規,新媒體豐富的宣傳方式,能夠創新普法的方法與手段,幫助公民提高法律意識。

近年來發生的諸多社會熱點事件中,有不少因對警察執法不滿導致拒絕配合執法的案例。因對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不了解,不知道如何通過其他渠道維護自身權利,導致群眾產生的不滿情緒無處發泄。群眾對警察的執法產生抗拒情緒,容易使其做出不配合警察的執法行為,甚至產生暴力襲警、暴力抗法的舉動,因此運用新媒體普及警察執法相關法律規定十分重要。

1.2 可行性分析

民眾對新媒體以及與警察執法有關的新聞關注廣泛。調查顯示,關注了與警察有關微信公眾號的群眾占總調查對象的88.2%,未關注的僅占11.8%。經常關注與警察執法有關新聞的民眾占59.3%,偶爾關注的民眾占38%,未關注的民眾只占2.7%。這些數據足以表明民眾對與警察執法相關的新聞關注度較高。

民眾對于運用新媒體進行宣傳的認可度較高。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當問到可以運用哪些方式和手段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時?(多選),新媒體以91%的得票率占據第一,電視新聞以80.5%占據第二,電臺廣播和報紙刊物分別占66.1%和63.8%。而當提到民眾認為哪種方法和手段最為有效時,有66.1%的民眾選擇了新媒體,選擇傳統媒體代表的電視新聞迅速下跌近五十個百分點僅占29.4%,而選擇報紙報刊和電臺廣播的分別為1.8%和2.7%。前后對比來看,民眾對于新媒體宣傳的作用和效果相當認可。

調查顯示,人民群眾對于新媒體平臺的認可度明顯高于其他傳播途徑。新媒體便捷的信息交互方式,突破傳統媒體時間限制的傳播速度,打破傳統媒體覆蓋地域有限等優勢,都使得其應該受到公安機關宣傳部門的重視,新媒體有潛力成為互聯網時代新時期公安機關的主流宣傳陣地。依托先進的新媒體技術,公安宣傳工作能夠對社會各階層群體實現覆蓋。新媒體豐富的宣傳方式與手段,能夠幫助公安機關拓寬宣傳渠道,運用好各類社交信息流App軟件,有助于公安機關通過多種途徑對公民配合警察執法進行宣傳。

2 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內容

回顧諸多引起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有關公民不配合甚至阻撓妨礙警察執法的事件,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公民存在藐視法律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同時存在許多公民不知道應當配合警察執法、也不知道如何配合警察執法的情況,這就對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提出了具體要求和宣傳的內容。

2.1 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基本法律知識

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既要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也要宣傳警察執法中公民的權益救濟途徑。提高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意識,首先要讓公民了解配合警察執法的法律依據?!吨腥A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五條規定: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第三十四條規定: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公民和組織應當給予支持和協助。公民和組織協助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受法律保護,對協助人民警察執行職務有顯著成績的,給予表彰和獎勵。公民和組織因協助人民警察執行職務,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撫恤或者補償。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群眾對配合警察執法的相關法律規定不甚了解,結合本文問卷調查情況來看,有61.1%的民眾認為配合警察執法的相關法律普及率較低。由此看出,多數公民缺乏對配合警察執法基本法律知識的了解,既不知道如何配合警察執法,也不知道不配合警察執法將產生的法律后果,將導致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首先要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基本法律知識,這其中包括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基本法律條文,也包括警察執法中公民的權益救濟途徑。應該告知公民遇到不規范或錯誤的警察執法時,如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讓公民懂得拒絕配合或侵犯警察執法的行為,不僅損害自己的合法權益,還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2 公開公安行政執法信息

公安行政執法信息即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涉及的執法信息。此類信息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主動或依申請以合法有序、及時準確、便民利民的方式進行公開。公開、公平、公正、及時是公安機關在公開公安行政執法信息時應遵守的原則[2]。同時,公安機關基本職責、執法救濟措施、辦理行政業務流程,以及涉及社會公眾集體利益的信息等,都是公安機關應當公開的具體行政執法信息。公安行政執法信息的公開,能夠使公民了解執法的正當性,減少對警察依法履職行為的誤解。2012年公安部發布的《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規定》第一章總則中明確規定,“為了規范公安機關執法公開行為,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便民利民,實現公正廉潔執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蓖ㄟ^行政執法信息公開,有助于公民了解公安正常行政執法流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公民對公安行政執法中采取的執法流程、手段的抵觸心理。公安行政執法信息公開,有助于公安機關執法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能夠推動公安機關體制結構優化改革。通過持續進行的公安行政執法信息公開,能夠對公安機關執法權力進行制約監督,能夠不斷促進公安民警執法水平的進步,切實規范民警執法行為,推動開展執法規范化建設,有助于執法結果與投訴信息公開制度的建立,不斷提升公安執法公信力[3]。

2.3 公開暴力抗法典型案例

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五款正式實施。該條款明確規定:“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槍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駕駛機動車撞擊等手段,嚴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边@是首次對襲警單獨設置法定刑,最高刑期由三年變七年。同時,兩高一部還公布了《關于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在依法辦案的同時要加大法制宣傳教育的力度,對于社會影響大、輿論關注度高的重大案件,視情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向社會通報案件進展情況,澄清事實真相,并結合案情釋法說理,宣傳襲警行為的危害性。適時公開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向社會揭露襲警行為的違法性和嚴重危害性,教育人民群眾遵紀守法,在全社會樹立“敬畏法律、尊重執法者”的良好法治環境[4]?!吨笇б庖姟分刑岬揭\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新媒體應該可以在宣傳中發揮重要作用。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可以在不違反公安機關相關工作保密原則的情況下,對暴力抗法的典型案例進行公開報道。新聞報道本身有堅持引導正確輿論方向的義務,運用新媒體公開暴力抗法典型案例,公民能夠直截了當地知道暴力襲警的后果,能夠從案例中直觀領悟法律的原則和精神,這有助于引導輿論對襲警行為進行譴責,向公眾普及相關法律常識,宣傳引導公眾配合警察執法。

2.4 及時引導涉警負面輿情

新媒體時代的涉警負面輿情存在輿情數量大、負面信息多、傳播范圍廣、影響破壞力深遠等特點。警方處置失利或者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存在失職或瀆職行為都是負面涉警輿情產生的重要原因。此類負面涉警輿情容易引發網民熱議,容易被部分有對華敵意的西方媒體惡意引用,借關注中國人權問題為由以此攻擊中國政府。因此,在規范警察執法的同時,引導新媒體時期的負面涉警輿情,也是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公安機關應對負面涉警輿情時,不僅要通過主流媒體發聲,還可以運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的力量合力阻擊負面輿情,還能夠起到搶占信息高地掌握話語權的作用。公安機關通過網絡輿情實時監控應對體系,努力建設負面涉警輿情預判機制等方式,可以將網絡輿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危機化解在萌芽階段[5]。

2.5 積極宣傳公安執法經典事例

通過新媒體,公安機關可以加大對公安先進個人典型突出事跡的宣傳力度,宣傳報道一批具有突出個人事跡,為公安事業付出巨大努力的人民警察個體。努力擴大如張喆、李貝②等全國公安英模代表和“漳州110”等先進集體的新聞宣傳報道,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塑造公安機關集體以及公安民警個人的正面形象。通過對上?!敖炭茣綀谭ā钡男侣勔约皩ζ胀ɑ鶎庸裁窬楦坏男麄鲌蟮?,有利于樹立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群眾的光榮形象。曾祥富是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路面執勤民警,堅持路面一線工作35年,自創“口哨交通指揮五部曲”交通疏導法,極大提高了轄區路口通行率,被廣大群眾親切地稱呼為口哨哥,他的事跡在網上傳播后,網上一片點贊聲[6]。他們的事跡通過互聯網新媒體的宣傳,能夠增強人民群眾對警察的認同感,能夠增強公安民警的職業榮譽感,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警察執法的滿意度,推動構建警民和諧互幫互助關系,推動公安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就要讓公民意識到配合警察執法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公民配合警察執法,是一種社會規范,配合警察執法是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也是自身法律素養的體現[7]。在社會主義法制社會,公安民警執法行為被尊重是應有之義,公民配合警察執法有助于提高警察執法的效率與質量,有助于伸張社會正義和維護法律尊嚴。公安機關在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時應當注意,要讓公民意識到配合警察執法,不僅是為了維護警察的執法權威、保護警察的執法權益,更是為了保護其自身的安全。公安民警公平公正執法,不論從法律法規層面,還是從實戰技術層面,都需要公民積極理性配合。當前錯綜復雜的執法環境決定了,規范執法的實現不僅需要執法者自身,還需要被執法者甚至圍觀群眾的共同配合。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要點在于,要讓公民知道其合法權益的維護與配合警察的執法的義務之間不是對立關系,公民配合警察執法和維護自身利益,其實是相輔相成合作共贏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讓公民自覺履行配合警察執法的義務,才能更好地維護警察執法權威;只有這樣民警在面對錯綜復雜的執法環境時才能更好地履行職責,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實現公平正義。

3 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措施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以新浪、字節跳動、上海寬娛數碼科技(嗶哩嗶哩網站)為代表的新媒體公司,搭建起了允許用戶自己創作并發布內容的移動社交平臺。報刊、電視等傳統媒體不再是信息唯一的大規模傳播途經,藍皮書報告《2019年中國網民新聞閱讀習慣變化的量化研究》基于3萬人的問卷調查得出結論:新媒體已經成為我國公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8],這標志著新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地位已超過傳統媒體。在當前社會輿論背景下,運用好新媒體開展宣傳工作,是維護我國社會秩序、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維護警察執法權威、保護警察執法權益、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重視新媒體宣傳,建設專業宣傳團隊,緊跟互聯網熱點話題,豐富和創新方法,能夠充分發揮新媒體在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中的作用。

3.1 緊跟互聯網熱點話題

新媒體無固定的內容創作主體、去中心化的運營特點提供了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思路,即緊跟互聯網熱點話題。緊跟互聯網熱點話題進行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的宣傳,能夠被互聯網App的算法推薦給更多的用戶所瀏覽,從而擴大宣傳影響力,收獲更多的關注用戶?!爸袊皆诰€”于2021年10月12日發布了緊跟互聯網熱點的一條微博,產生了巨大的傳播影響力值得借鑒。事件源于2021年10月11日晚民謠歌手宋××發布長文為涉毒藝人辯解、為自己喊冤,這一行為引起了網友眾怒被炒上了微博熱搜。第二天公安部新聞中心、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中國警方在線發聲表態:如果涉毒藝人可以復出,那么可以讓我們犧牲的緝毒民警復活嗎?中國警方在線這條緊跟互聯網熱點話題的微博,進一步引爆了有關涉毒藝人復出的話題,引起了社會公眾對禁毒工作的關注。隨后無數網友在微博、抖音、B站、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媒體平臺評論,痛斥涉毒藝人復出,一時間緬懷犧牲的緝毒警察、科普相關禁毒知識的內容占據了熱搜。中國警方在線短短的一條微博,為公安機關禁毒工作進行了有力宣傳,營造了全民反對涉毒藝人復出、全民支持公安機關禁毒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這啟示我們,如果運用新媒體對公民進行配合警察執法宣傳時,如果能緊跟時代熱點,通過熱點話題引發群眾的思考和熱議,可以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3.2 建設專業宣傳團隊

新媒體平臺人人都可以發布作品,時刻都有新的熱點產生,這對于公安機關的宣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需要公安機關根據新媒體平臺信息傳播的特點,建設一支專職的新媒體運營團隊,實時跟進社會熱點事件,實時回復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涉警輿情。新媒體平臺創新的宣傳方式,要求公安機關的宣傳要與新媒體平臺的社交屬性相適應。新媒體平臺創新的宣傳方式,對公安機關的宣傳工作人員社交軟件的使用、攝影技術拍照水平的考察、視頻剪輯軟件的使用、圖文排版功底以及審美水平等新媒體宣傳工作能力要求較高,僅僅強調文字寫作功底、公文寫作能力等為標準構建的文字宣傳團隊已難以滿足新媒體宣傳工作,公安機關急需建設一支符合新媒體運營能力要求的專業宣傳團隊。四平市公安局官方抖音號四平警事就給我們建設專業宣傳團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照樣本。抖音號四平警事通過拍攝一系列“段子式”的原創搞笑普法視頻,在短時間內迅速走紅網絡并收獲了大批粉絲。2018年四平警事的抖音粉絲數就超過1 000萬,位列當年全國政務號粉絲量第一名,收獲超5 400萬點贊。四平警事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其專業宣傳團隊,主演之一張浩在加入團隊前從事拍攝網絡大電影的工作,電影拍攝經驗豐富,另一位主演吳爾渥出身于傳統電視媒體,是當地電臺主持人,相關視頻拍攝經驗豐富。而其他不少擁有許多粉絲的政務號運營團隊也都能夠獨立編寫劇本、策劃并完成宣傳視頻的拍攝,擁有較高的新媒體宣傳能力。因此,建設一支擁有新媒體宣傳技能的專業團隊,是運用好新媒體對公民配合警察執法進行宣傳的基礎。

3.3 建立新媒體宣傳工作考核標準

運用好新媒體對公民配合警察執法進行宣傳,需要建立一套以新媒體平臺為基礎的考核評價標準。傳統媒體時代的宣傳工作考核中,多將自己的文章能否在國家級、省部級官方媒體發表作為考核體系中的重要指標。在傳統媒體平臺,即使宣傳報道枯燥刻板,缺少吸引力,但由于官方媒體掌握主要新聞宣傳報道渠道,宣傳報道只要被主流官方媒體發表,就能獲得巨大閱讀量和影響力。而在新媒體平臺,各種優質自媒體通過豐富的內容形態,活潑接地氣的語言風格,收獲了遠超過傳統媒體的關注用戶數,這一優勢讓其在新媒體平臺擁有不亞于官方媒體的影響力。因此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宣傳效果的考核,要把將宣傳稿件自身的閱讀、轉發、評論等數據納入考核,還應當將宣傳稿件帶來的相關話題關注度、影響力等指標納入考核標準。自媒體參與相關話題討論轉載或原創相關話題內容,能夠直接擴大新聞報道影響力。事實上此類能直接影響宣傳報道閱讀量、傳播力度的重要指標,在傳統媒體宣傳工作考核中無法被量化考核。2017年新華社一條國際新聞簡訊爆火網絡,引起一眾網友關注。然而其標題只有9個字和1個標點:《剛剛,沙特王儲被廢了》。正文內容也只是普通的簡訊報道:“沙特國王薩勒曼21日宣布,廢除王儲穆罕默德·本·納伊夫,另立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為新任王儲?!比绱撕喍痰男侣剠s有三位責任編輯審核,這引起了不少網友在留言區的吐槽。然而面對網友的吐槽,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的編輯一一給予了神級回復:“王朝負責剛剛,陳子夏負責沙特王儲,關開亮負責被廢,有意見???”高冷、傲嬌、賣萌的語氣伴隨著互聯網流行句式的回復,使得原本平平無奇的國際簡訊得到了大量網友的轉發,文章閱讀量瞬間突破10萬。巧妙地回復吐槽,讓這一話題得到了其他媒體的廣泛報道,讓王儲被廢這一新聞得到了廣泛傳播。普通的宣傳稿件在新媒體平臺帶火了相關話題討論,進一步擴大了新聞宣傳報道的影響力。在傳統媒體宣傳工作考核體系下,新媒體宣傳報道帶動的話題討論熱度無法被量化考核,因此傳統的宣傳考核體系已不再適用于新媒體平臺。更好的運用新媒體宣傳公民配合警察執法,需要建立起一套新的新媒體時代的宣傳工作考核標準。

3.4 豐富和創新宣傳方式方法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技術的進步使得以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等一系列新型社交互聯網App不斷涌現。公安機關的宣傳工作不僅要重視傳統宣傳渠道,更應該不斷豐富創新宣傳方式。公安機關宣傳部門要積極運用新型互聯網社交軟件,通過積極注冊官方賬號,入駐如B站等年輕網民為主要用戶的App平臺,拍攝并發布公安宣傳微電影、短視頻,擴大公安機關宣傳渠道,努力擴大受眾群體,著重將年輕人以及學生等未成年群體納入影響傳播范圍。公安機關應當匯聚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積極主動挖掘一批站位正確、立場堅定的公安自媒體,積極組建公安新媒體微信公眾號矩陣。樹立起一批個人形象正面、工作能力突出、適合作為榜樣進行宣傳的人民警察個體,舉辦如“最受人民喜愛的十佳警察”等基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的優秀人民警察評選活動,積極宣傳優秀公安民警并樹立起公安機關的正面形象。應當允許并鼓勵這些具有時代英雄形象的公安民警認證注冊使用其個人社交平臺,通過其個人人格魅力以及感召力,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促進公民配合警察執法。

探索新的宣傳方式和風格,能夠讓官方賬號樹立起鮮明的人設,讓原本嚴肅枯燥的官方賬號增強親和力接地氣,更好的與網友互動,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并增強粉絲黏度。新的宣傳方式和風格能夠幫助官方媒體賬號增強自身的影響力,提高在新媒體平臺的話語權。

3.5 提高對警察自媒體的重視程度

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媒體及自媒體的創建,應當要適當鼓勵扶持一批講政治、守規矩、傳播正能量的警察自媒體為公民配合警察執法發聲。這類警察自媒體站在自身非官方的角度發聲,能夠避免公安機關官方新媒體賬號在進行正面宣傳時陷入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尷尬局面。優質的警務自媒體,通過發布更接地氣的宣傳內容,帶動傳播正能量的話題,能夠引起更多網民的關注,擴大相關內容的影響力。2021年國慶期間青島交警李涌在依法對涉嫌酒駕的駕駛人進行盤查時不幸殉職,他的犧牲因其警察自媒體的身份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他的警察自媒體微博賬號共計發布了16 218條微博,大多是交管服務信息和交通安全知識。李涌的最后一條微博還通報了轄區10月2日高速公路最新路況,提示人民群眾注意行車安全。李涌的事跡感動了人民群眾,他犧牲后他的微博在一天內增加了8 000多個關注用戶,他的事跡和他的警察自媒體賬號成功幫助人民警察塑造了正面形象。警察自媒體的另一優勢在于其了解普通自媒體以及網民所未掌握的專業知識,能夠對警察官方新媒體的宣傳起到補充作用,能夠更好地對網絡謠言進行識別并辟謠。同時因為警察自媒體屬于個人自媒體賬號的性質,他們的觀點在部分網絡輿情處置中比官方新媒體賬戶更有說服力,能夠對公知大V傳播的網絡謠言起到更好的辟謠效果,能夠對網絡輿情社情民意進行積極引導,能夠幫助改善網絡涉警輿論環境。

隨著時代發展,新媒體逐步取代傳統媒體成為主流信息傳播渠道。公安機關利用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泛等特點,能及時對公安行政執法信息進行公布,能幫助提升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塑造公安機關人民警察正面形象。運用好新媒體在宣傳工作上的優勢,發揮公安機關在宣傳方面的輿論監督與引導作用,創建公安機關自己的發聲渠道,及時引導社會輿論并搶占社會輿論高地,打擊澄清惡意抹黑公安機關的不實新聞報道與網絡謠言,引導群眾意識到配合警察執法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并不對立,而是一種合作共贏的局面,提升其配合警察執法的意識。

注釋

①新媒體是指全新互聯網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其種類包括:門戶網站、電子郵箱、搜索引擎、虛擬社區、網絡游戲、博客、手機短信、手機電視、網絡電視、數字電視、手機報、網絡雜志等。

②2014年8月,張喆親自帶隊,赴廣州對一起公安部毒品目標案件的主犯“老黃”實施抓捕。偵查到犯罪嫌疑人有槍支,張喆把唯一一件防彈衣讓給了戰友,在沒有任何武器裝備的情況下,他第一個閃入室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倒正要逃跑的“老黃”。事后,民警從“老黃”褲兜中摸出1把仿“六四”手槍和4發子彈,手槍已經上了膛。2010年8月10日,李貝為了勸解一名輕生女子,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和當事人一起坐在50多米高空的懸梁上,冒著酷暑誠懇交談了數小時,讓女子漸漸放下心防。就在消防隊員靠近時,女子突然激動往高空邊緣跑去,李貝見狀一把抱住當事人的腰部,與消防員合力將其救下。

參考文獻

[1]劉茂林.警察權的合憲性控制[J].法學,2017(3):65-66.

[2]史全增,解源源.行政執法案例指導制度建構的理論反思與矯治:以公安行政執法為重點[J].公安研究,2020(2):18-20.

[3]賀鐵光.新媒體時代的公安宣傳[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7:51-52.

[4]潘錦華.論公民敬畏、信仰法律之心缺失的原因[J].職大學報,2018(5):79-80.

[5]盛振江.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公安應急對策研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9(1):149.

[6]“口哨哥”曾祥富:“全國最美基層民警”是這樣煉成的[EB/OL].(2019-12-26)[2021-09-23].http:// hunan.ifeng.com/a/20191226/8008530_0.shtml.

[7]李春勇.權力規制法治視域中的公安現場執法困境[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7(6):136-138.

[8]《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11(2020)》:新媒體成大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渠道[R/OL].(2020-07-23)[2021-09-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0027 51843555684&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歡
宣傳公民新媒體
我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中國公民分批撤離烏克蘭
淺談行賄犯罪案件特點、原因及預防對策
意識形態、文藝、宣傳與百姓生活
打造醫院里的“主流媒體”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公民并積極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