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拱橋立柱蓋梁裂縫分析

2021-03-21 07:05李彥偉趙福新金文宏朱春林
中國建材科技 2021年4期
關鍵詞:蓋梁拱圈立柱

李彥偉 趙福新 金文宏 朱春林

(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混凝土材料廣泛應用于各類結構中,包括橋梁工程?;炷敛牧嫌辛己玫哪途眯?、抗滲性、抗凍性和抗腐蝕性[1],但也有很多缺陷,其有很強的抗壓性能,但受拉性能較差,這導致實際橋梁結構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裂縫,威脅橋梁結構的使用安全,成為混凝土橋梁結構的一個技術難題[2]。一部分寬度較小的裂縫并不會對橋梁運營產生威脅,但有較多的裂縫會在運營荷載及外界因素作用下快速發展,導致混凝土滲水、碳化剝落、內部鋼筋銹蝕等一系列威脅橋梁結構安全的病害[3]。因此,混凝土橋梁結構的裂縫問題應引起工程界廣泛關注,從設計、施工、運營養護各方面對混凝土橋梁裂縫的發展狀態予以監控[4]。

在各類型混凝土橋梁中,蓋梁都是橋梁結構重要的承重構件,更是裂縫的多發區[5]。本文以某拱橋為例,針對拱上立柱蓋梁的裂縫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和總結。

1 工程概況

主橋凈跨180m無鉸推力式拱,主梁采用C40混凝土,蓋梁采用C30混凝土,全橋跨徑組合為20m簡支梁+凈跨180m拱+20m簡支梁,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板梁,由9片板梁組成,寬12米,橋面板一般采用標準的13m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在拱腳處跨度為16m,兩側各設一孔20m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與路基相接。橋臺采用U型臺,明挖擴大基礎,鋼管混凝土拱圈截面由橫啞鈴形桁式雙肋組成,拱上結構采用梁柱式,立柱采用鋼管混凝土,根據高度,立柱分別采用φ800×12mm和φ600×10mm鋼管,拱頂蓋梁與拱肋直接連接,蓋梁橫橋向寬11.76米,順橋向寬1.3 米,高1 米,立柱高1.78~26.4 米。公路等級為二級,設計速度40km/h,荷載為公路一級,橋梁的跨徑和橫向布置如圖1(a)、(b)所示。

圖1 橋梁結構布置圖

2 蓋梁裂縫狀態

根據檢測結果發現,雖然蓋梁的混凝土強度滿足要求,但蓋梁或多或少存在豎向裂縫,其中拱上立柱蓋梁的裂縫分布較多,長度介于0.10~0.57m,最大寬度為0.78mm,其中某蓋梁的裂縫分布位置及對應的鋼筋網布置圖如圖2所示。部分蓋梁混凝土表面存在水蝕劣化現象,主拱跨拱肋、橫向聯系、立柱鋼管內均存在脫空現象,多處邊板與限位擋塊抵死,存在一定的支座脫空和剪切變形。此外,在橋梁外觀檢測時發現,拱圈存在不同程度下撓,且各立柱下撓值存在差異,最大下撓12cm,最小3cm,設計要求最大偏差不超過6cm。立柱蓋梁裂縫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目前來看尚不威脅橋梁安全,但隨著周圍環境各種因素的作用,或導致裂縫寬度不斷加大,是橋梁運營安全的一大隱患。

圖2 蓋梁部分裂縫分布及支座底部蓋梁鋼筋布置圖

經檢測發現,拱上2號立柱對應的蓋梁裂縫較多,同時,立柱最高,橫向聯系較多,相應地其蓋梁產生裂縫的影響因素也較多,因此以此立柱為例來分析本橋拱上立柱蓋梁裂縫的產生原因。

3 裂縫原因分析

3.1 有限元分析

裂縫的產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裂縫發展初期應及時分析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在后期養護階段予以重視,進行必要的加固,利用橋梁有限元計算軟件Midas/Civil對2號立柱蓋梁進行模擬計算,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有限元模型

針對本橋梁檢測結果,按照原設計進行計算,考慮設計荷載作用下對蓋梁受力進行驗算,同時考慮運營時各環境因素的作用,溫度變化按升溫20℃、降溫25℃計,拱圈沉降按照橫橋向作用立柱沉降不一致考慮,此處取1cm,從以下工況分析蓋梁的裂縫成因:1)工況一:恒載;2)工況二:恒載+活載;3)工況三:恒載+活載+溫度作用;4)工況四:恒載+活載+溫度作用+拱圈下撓。

按照原設計要求,蓋梁配置相應普通鋼筋,同時施加相應荷載,驗算結果表明:

1)工況一、二對應的荷載作用下,蓋梁的最大拉應力分別為0.5MPa、1.5MPa,而C30 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值為1.39MPa,活載單獨作用下的最大拉應力為1.3MPa,拉應力出現在蓋梁頂部,與圖2中所示裂縫現場檢測結果一致。按現場檢測和設計圖紙可初步判斷,裂縫原因可能是蓋梁頂部的突變位置出現應力集中導致,圖2支座下所布鋼筋網中的縱向鋼筋在蓋梁突變部位并未連續布置,出現斷開,這可能是導致此處拉應力超限、出現較多裂縫的原因。

2)工況三對應的荷載作用下,溫度升高20℃時,蓋梁的最大拉應力達7.6MPa,溫度單獨作用時,最大拉應力為7.4MPa,溫度降低25℃時,蓋梁的最大拉應力為1.9MPa,溫度單獨作用時,最大拉應力為1.7MPa,且都出現在與立柱連接的部位。在溫差變化較大時,立柱與蓋梁之間的連接會限制蓋梁的位移,導致立柱與蓋梁的連接不斷出現破壞,同時,在立柱與蓋梁之間的連接減弱時,由于蓋梁上的垃圾堆積,在溫度作用下,主梁的位移可能受限,對于邊梁,可能導致與擋塊抵死,甚至擋塊出現破壞,對于支座,會出現脫空或偏載導致的變形,由于支座的部分破壞,會減弱其應有的作用,后期進一步加劇蓋梁和主梁的裂縫發展,因此,在實際運營養護中應加強各作用因素的排查,在裂縫初步發展階段予以消除。

3)工況四對應的荷載作用下,考慮拱圈不均勻下撓1cm,溫度升高20℃時,蓋梁的最大拉應力達10.7MPa,溫度降低25℃時,蓋梁的最大拉應力為2.5MPa,拱圈下撓單獨作用時,最大拉應力為3.4MPa。對于拱圈的不均勻下撓,通常拱圈的剛度較大,且剛度分布差異較小,不會出現較大的撓度差,但是由于本橋梁立柱之間的聯系梁發生不同程度損壞,在溫度作用下可能在橫橋向兩立柱出現一定的下撓差,實際檢測時也發現上下右側拱圈的標高出現較大差異,因此在此處予以考慮,其單獨作用對蓋梁的破壞較大,和升溫作用共同作用時會明顯加劇蓋梁的裂縫發展,威脅橋梁的安全,在橋梁的定期檢查中應予以關注,對拱圈的撓度予以核查。

綜上,產生蓋梁裂縫的原因較多,對于蓋梁構造突變部位,設計上可能由于構造突變位置鋼筋網中縱向鋼筋未連續布置,而溫度作用對于蓋梁裂縫的產生也是主要因素。

3.2 其他因素分析

蓋梁橫橋向長11.76米,順橋向1.2米,蓋梁尺寸較大,施工采用高空現澆混凝土施工,難度較大,容易在施工中產生較多的微小裂縫,后期由于立柱脫空、水蝕及外界各因素作用,導致裂縫進一步擴大?,F場檢測發現部分裂縫可能形成較早,在施工過程中就已存在,施工中混凝土質量、配比及現澆過程等各種因素都會導致裂縫的產生。

綜合分析,本橋梁實際檢測結果為二類橋,蓋梁裂縫的產生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后期的橋梁定期檢查和養護應予以重視,通過對裂縫進行填補、清除伸縮縫和蓋梁上的垃圾堆積、做好排水以防止蓋梁水蝕作用等手段來減緩裂縫的發展。

4 結論

1)經復算,除蓋梁構造突變位置的鋼筋布置不符合外,蓋梁設計滿足規范要求,裂縫的存在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應對本橋梁其他立柱蓋梁進行檢測,并統計裂縫的發展狀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治,避免裂縫的進一步發展,影響結構安全。

2)隨著橋梁設計標準的提高,舊橋在大交通量和超載作用下,病害較多,運營管理單位應加強養護檢查,關注裂縫發展狀況,并提出合理的處治方案。

猜你喜歡
蓋梁拱圈立柱
大懸臂雙柱預應力蓋梁設計的影響因素分析
八旬老者 文化養生——記85歲北大老學長陳立柱
蘭香溝管橋拱圈施工技術
五臺山掠影
組合鋁合金立柱在超大跨度玻璃幕墻中的應用
基于聯合截面的圬工拱橋最小加固層分析
土木工程加寬橋梁的墩柱及其蓋梁標準施工技術探究
復合主拱圈加固技術應用計算分析
漢畫像石墓出土仿木結構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談白楊店畫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S20外環高速滬嘉立交蓋梁裂縫維修加固方案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