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2021-03-26 07:40趙雪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6期
關鍵詞:心理問題健康教育小學生

趙雪

摘要:我國受傳統學分制教育影響,學生的壓力與競爭非常大,很多學生在重壓之下,會出現一些心理健康問題,因此,一些學校專門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實際教育中,大多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都是出現在中學或高校,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被忽略的群體。當代小學生,由于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很大一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典型的“小霸王”,活動與思維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通過學校的集體生活,覺得自己被忽視,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得到及時的紓解,極不利于健康成長與性格養成。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缺失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對于孩子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未能及時得到重視,導致一些輕微的問題愈發嚴重,甚至影響學生的生活與學習?;谝陨显?,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變得至關重要,學校與家長應當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及時進行解決,探索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的策略,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問題;健康教育

目前對于學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可以通過幾方面進行現狀了解。首先,受我國傳統學分制教育影響,教師與家長在學習過程中,著重關注學生的成績,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加快教學進度,很多學校根本不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還有些學校,即使設有心理健康教育課,但沒有進行相關課程的設置,而是流于形式;其次,在小學生心目當中,認為出現心理問題就是精神出了問題,會受到別人的歧視,導致一些小學生,明知道自己心里已經出現障礙,卻羞于向老師與家長求助,致使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變得日益嚴重;最后,一些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將有心理問題與成績差畫等號,造成教師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誤解,使學生從心里很難接受健康教育,對其產生很嚴重的抵觸心理。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對我國教育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應在教育中得到重視,根據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發展規律,運用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這種專業的心理學教育,被稱之為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學生朝健康的方向發展,綜合素質得到廣闊的提升空間,為小學生成為未來健康人才奠定基礎基礎[1]。就我國現階段教育來看,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運用心理學、教育學與社會科學知識等多方面知識進行結合,全面提升小學生心理的健康,在進行心理教育過程中,要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為基礎,遵循學生身心的發育規律,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代入各個教育環節,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不可拘泥于形式,應當利用課堂教學、游戲活動、分別輔導等多種途徑,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2]。除此以外,針對一些個例,教師還需要為其提供一些簡單有效的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與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問題,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一)學校和教師忽視心理健康教育

現階段,在我國小學校園內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數形同虛設,學校與教師將心理健康教育視為“副科”,大多數任課教師,缺乏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可,覺得可有可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缺乏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與科學的教學方法,注重按部就班的上課,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并不了解[3]。還有一些學校,并未設立完善的健康教育課程,在課時安排上過少或沒有,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園內并未得到開展。學校與教師的不重視,導致很多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只限于形式,因此造成小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程不了解,在學習態度上比較隨意。

(二)教師隊伍專業能力不足

教師在傳統教育的影響下,只注重于學生的分數,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本不在意,直接導致小學校園內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存在阻力。大多數學校,對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偏頗,在教師專業隊伍建設中缺乏力度,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都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兼職擔任,缺乏專業水平,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小學校園內,很難順利全面地開展下去。

(三) 教學方式不當

小學生相對年齡較小,在理解方面與學習方面能力較弱,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師要運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但就目前來看,教師的教育還處于傳統教育階段,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利用自己的意愿,生搬硬套,強制限制學生的思維,使小學生的心理并未得到紓解,反而由于教學方式的不適宜,增加了學習壓力。在進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應避免強制化,教師應當不斷的進行自我提升,利用輕松愉悅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共同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進步。

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團隊

要在小學校園內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團隊,首先,對學校的心理教育教師,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培訓、進修,學校與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比較先進的學校進行聯系,送專業老師去進修與學習,聘請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家學者來校指導,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學校重視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建設,改善師資不足的現狀,認真了解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商討進行解決,以此達到高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的。

(二)融入學科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教師與學生相互融合,形成嚴謹的教學體系,教師利用自己的優勢,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育結合,做到相輔相成,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心理健康教育又推進了知識教學的進步,使學生在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同時,豐富了自己的學科知識。在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利用情景導入,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放松心情,愿意向教師敞開心扉,訴說自己的苦惱與問題,以此來糾正不正確的思想與行為,以此養成良好的素養,規范自己的行為,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并為之努力[4]。

(三)構建全方位教育模式

對于小學生的教育來說,家校聯合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也離不開學校、家長與學生三方的緊密聯系。在教學中,學校與家長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被尊重的情況下學會尊重別人,給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摒棄傳統教學的單一、古板,利用游戲元素與教學相結合,加深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更加全面了解,通過專業的心理技能,為學生提供幫助。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與學校相互溝通,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干預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

四、結束語

我國教育制度,根據人們的需求與社會的進步,不斷進行改革與推進,學生在學習能力與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時,減輕了學習壓力。但由于學校與家長還沒有意識到教育改革的優勢,為了充實學生的文化知識,不斷增加學習強度,造成學生的心理負擔過重,很多學生會出現排斥上學、逃學、厭學等現象,但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學校與家長并沒意識到這一現象的嚴重性,認為是孩子調皮,并不知道這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表現。因此,現行社會的小學生心理問題,應當得到重視,并及時進行解決,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內心活動,利用專業的心理技能手段,進行干預治療,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許蕾.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 財富時代,2021(07):110-111.

[2]任彩霞. 探析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J]. 讀寫算,2020(17):33.

[3]雷月. 關于新冠疫情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析[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4]鄒建云. 探析新媒體視角下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143-144.

猜你喜歡
心理問題健康教育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心理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活動中的有效實施研究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