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角下英語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探究

2021-03-26 09:10王遠芳袁德棟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6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

王遠芳 袁德棟

摘要:傳統的英語視聽說上課方式上是通過播放英文視頻和音頻的方式來提升學生英語視聽說水平。本文旨在通過聚焦思政元素,仔細梳理《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思政元素”,發掘《英語視聽說》課程內容與課程思政要素的契合點,將其列入教學計劃的重要條目和課堂講授的重要內容,將知識教育同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將思想教育理念引入英語視聽說課堂。同時,在理念、教師、教材、教法上尋求改變,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模式教學,結合本校實際對校內課程進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打造在線課程與本校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課”。

【關鍵詞]課程思政建設;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

1.研究背景

從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始,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程度不斷上升,連續發文落實“以本為本”理念,落實落細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具體措施。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直接關系到愛國主義、中國精神、國家認同問題,新時代對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沒有優質一流的課程,就沒有優質的本科教育,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實現高校育人的必然要求?!队⒄Z視聽說》作為英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也應在課程建設中融入思政教育,堅持把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和共同理想信念的塑造作為課堂的鮮亮底色來打造。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嘗試探討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如何融入“立德樹人”教育的內容,使課程內容不僅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專業理論技能知識,而且能形成富有教育情懷和家國情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政意識與能力。本研究將思想教育理念引人英語視聽說課堂,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模式教學,結合本校實際對校內課程進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打造在線課程與本校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課”。

2.課程思政視角下《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

本研究以南寧師范大學2019級英語專業5班與6班學生為實驗對象,以《英語視聽說》為教學課程,將思想教育理念引入《英語視聽說》課堂,課程以云班課在線學習平臺為翻轉課堂教學平臺,進行混合式《英語視聽說》課程設計,打造混合式教學活動過程?!队⒄Z視聽說》教學活動過程主要包括在線學習,課堂教學,課后測評三個核心環節。以學生為中心、以在線平臺各類新聞為驅動、以課程思政為導向,將思想教育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包括在線學習、課堂教學以及考核三方面,以期綜合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知識、個人能力、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收獲知識、職業能力和態度、跨文化交際能力等素養。具體課程教學模式如下圖:

根據本校制定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目標要求,結合社會時事新聞與熱點話題,并選擇了相關視頻材料進行視聽說訓練,結合課程內容融入思政元素,兼顧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队⒄Z視聽說》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分為三個:(1)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相關課程知識,擁有一定的英語聽說技能知識;(2)能力目標:通過課上與課下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演講能力均有所提升,即學生具備一定水平的聽力能力與語言輸出能力。(3)思政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專業理論技能知識,而且能形成富有教育情懷和家國情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課程思政視角下《英語視聽說》課例

以《英語視聽說》課程第九單元為例,首先,在導入部分,學生進行線上新聞網站中的時事新聞進行演講,學習純正的英語發音和演講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學生在課上練習演講的時間比較有限,需要在課下多加模仿和練習,所以在課后會讓學生進行小組協作學習。在陳述新聞的同時要針對新聞內容進行評價(思政:不同節日文化知識輸入);其次,聽前活動:背景知識輸入:教授關于 “first aid”相關注意事項(思政: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急救知識,當有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有能力幫助他人)及對“Postman”和“Milkman”這兩種職業的相關信息進行介紹(思政:引導學生說出理想中的職業,而要完成理想中的工作需要具備哪些能力,讓學生意識到到有一技之長的必要性,而大學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要盡最大的努力學習專業技能,不能荒廢大學時光。讓學生擁有幫助他人的理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輸入相關單詞及短語。再次,線下聽力訓練:此部分涉及兩篇段落對話及一篇新聞聽力。(1)第一篇聽力對話:Dialogue 1 ?First Aid ,先泛聽后精聽:訓練學生獲取文段大意的能力及抓取文章具體信息的能力。(2)第二篇聽力對話:Dialogue 2 British Postmen and Milkmen,先泛聽后精聽:訓練學生記筆記的能力以及抓取文章具體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在播放課本聽力文本之前,可以先讓學生觀看對從事各行各業的人的采訪,了解各種職業所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應該擁有什么知識,如何才能在職業中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3)新聞聽力:獲取文段大意的能力以及獲取各種細節知識的能力。最后,布置作業:線上新聞聽力。學生聽完材料后,由教師給學生講解演講的技能,讓學生學習和練習公共演講技巧(對所聽的時事新聞進行思考并陳述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公共演講能力。

4.教學效果

總體來看,學生在《英語視聽說課》上表現積極,很好地配合教師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流暢地表達對時事新聞的看法,能較好地捕捉聽力文本中的各類信息,完成相應的聽力練習,并能較好地闡述課外聽力作業內容。學生整節課的產出如下:

(1)導入部分產出(線上+線下):時事新聞聽力與口語作業。通過線上泛聽時事新聞,學生到課堂陳述并形成針對所聽的時事新聞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線上:英語詞匯、跨文化知識與思政知識輸入--聽力訓練、口語能力與思辨能力訓練)。

(2)聽前活動(線下):首先,急救知識大全。在輸入“first aid”背景知識的同時,通過小組活動,每個小組繪制一張《急救知識大全》。其次,未來職業規劃(口語陳述),在輸入“British Postmen and Milkmen ”背景知識的同時引入“我夢想中的職業”這個話題,讓學生思考從事所愛職業需要哪些知識、技能。

(3)聽中活動(線下):完成課本P95-98頁練習。大部分的學生能夠聽懂并做好相關練習,能寫出新聞聽力的大意。

(4)聽后作業。通過學生上傳的聽力文本與對聽力文本的相關觀點而做的演講可以發現,學生對于時事新聞的理解到位,并能有自己的看法。

5.結語

通過建設“線上+線下”《英語視聽說》課程,使網絡資源和手段與課堂相結合,一方面擺脫了傳統課堂的種種束縛,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中心,教師成為了引導著和組織者;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在線課程和豐富的網絡資源,突破了時空限制,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提升了學生的聽力水平與演講能力,聚焦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使學生擁有較好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較強的視聽說水平(龍麗偉,王素英,劉露溪,田新宇等,2020)。在聽力訓練方面,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專門訓練,并根據各項聽力技能的難度和特點,有步驟、分階段地推進聽力教學進度。同時,推進教育的創新和變革,仔細梳理《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結合課堂講授的重要內容,將知識教育同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構建全課程育人的格局。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DB/OL].[2016-12-8].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319/zb_2016n/2016_zb08/201612/t20161208_291276.html

【2】龍麗偉,王素英,劉露溪,田新宇.課程思政視角下大學英語聽力課程教學模式探究[J].英語廣場 2020(12):99-101.

【3】施心遠 .英語聽力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王遠芳(1984.09-),女,漢族,廣西桂林人,研究生學歷,副教授,南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袁德棟(1981.03-),男,漢族,河南信陽人,研究生學歷(碩士),副教授,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黨建和課程思政。

基金項目:本文是2020 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一般項目B類“課程思政視域下新時代高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以《英語視聽說》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為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JGB495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深度教學的高中數學新授課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美文閱讀USE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在復習課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