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2021-03-26 09:10馮光成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6期
關鍵詞:創新思維能力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摘要:在將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相整合時,教師需要靈活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育教學過程,豐富教學資源,逐步打造新型教育環境。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容忽略,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創新,活躍學生的思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充分體現合作探究的教學特征,全面調動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其中教育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變革非常關鍵,數學教師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工作能夠落到實處,發揮應有的作用,為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做好鋪墊。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

引言

結合數學新課程標準分析不難發現,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之間的結合,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實質需要,教師需要關注對信息技術發展成果的有效利用,逐步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及形式,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的高度以及水平,讓學生能夠主動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并實現自主創新。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發展規律,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逐步樹立良好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積極主動地接受教師的指導,鍛煉個人的動手能力,這一點對打造品質課堂和高效課堂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鼓勵學生自主觀察和感悟

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自主觀察和體驗生活的動機及行為習慣,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這一點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有非常關鍵的輔助作用。生活中有許多數學原理,大部分的數學原理存在必然性以及偶然性,教師需要讓學生站在生活的視角,掌握知識并實現活學活用。新課改之后的小學數學教材變動比較明顯,包含的知識點較為繁瑣,有的學生學習能力不足,知識面較為狹窄,知識儲備不夠理想,因此無法主動深入的分析教材中的核心知識點。對此,教師需要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靈活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以及電教手段突破時空限制,讓學生對數學原理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以及研究。其中生活實例的有效講解不容忽略,教師可以也選擇學生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生活案例,通過口頭講解以及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深入剖析其中的數學知識,這一點對凸顯學生主體價值有重要的影響。大部分學生也能夠自主觀察、深入體驗并留下深刻的感知,主動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以及指導價值,進而產生發自心底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意愿。學生主動性的提升以及調動非常關鍵,為了保證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要強化學生的自主體驗,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找準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切入點以及突破口。盡量避免簡單勸說和口頭講解,讓學生能夠自主體驗,自行參與和自主操作。

突出學科教學重難點

為了打造品質課堂,教師需要突破重難點,采取循序漸進的教育教學策略減輕學生的理解壓力。信息技術有助于實現抽象知識的具體化和生動化展現,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理解負擔,全面刺激學生的感官,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了解學生的感知能力,關注對學科重難點知識的有效整理及歸納分析,利用各種現代多媒體工具制作圖文并茂的課件,讓學生在感知情境之中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時,有的學生對不同位數之間的進制理解較為片面,難以了解其中的根源。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展示整個數學知識的演變過程,通過這種形式來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學生也能夠生科體驗其中的專業知識。整個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被逐個突破,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升明顯。

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機的使用頻率較高,許多教師將其作為一種重要的認知工具和教學工具,積極實現動畫演示與學生自主思維的有機整合,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及提升。為了幫助學生自主創新,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教師需要針對性的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以想象力和觀察力的培養為出發點,鼓勵學生主動站在不同的視角說出個性化答案。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時,教師則可以提供給學生小棒,讓學生自主擺小放,根據黑板中的相關算式進行簡單計算。這種生動直觀的演示模式有助于積極避免簡單知識灌輸的不足以及束縛,學生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動手鍛煉,留下深刻印象。為了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層次,教師還需要進行簡單設問,先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實踐,了解其中的算法原理,然后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有效整合和數學學科中的核心知識點,主動跳出教材和課堂的局限。這一點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產生更多的積極性。

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和自主記憶

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記憶力和觀察力。圖文并茂的教育教學模式不容忽略,效果較為顯著,教師需要合理利用各種電教媒體加強對學生的啟發以及引導,鼓勵學生聯系個人的生活實際不斷發散想象力進行分析以及串聯。這一點有助于學生對眼前事物有一個生動直觀的認知,教師的教育教學壓力也有了明顯的減輕。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欣賞與設計》時,教師則可以展示提前制作好課件,讓學生主動觀看其中的圖形。大部分的圖形由簡單的線條所組成,具有一定的規律,學生能夠在深入欣賞以及分析的過程中留下深刻印象。為了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還需要提前搜集好圖片,并以此作為特殊教育教學資源在課堂中一一呈現,然后配上不同的音樂鼓勵學生分析具有一定規律的圖形。學生也會按照教師的要求自行設計圖案,先進行簡單模仿,然后實現大膽創新。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得到了調動,能夠主動的感受不同的圖形,分析其中的規律及奧秘。大部分學生非常主動和積極,細心觀察能力得到了培養并且非常耐心。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教師還需要著眼于學生的薄弱之處逐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選擇契合學生學習需要的教育教學工具和教學策略讓學生獲得更多美的享受,真正享受整個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提升個人的數學核心素養,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育模式備受矚目,效果較好。

結語

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形式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得教師開始著眼于合作、探究、自主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求,積極整合利用多種現代化的教育資源,全面促進學科教學的穩步建設及發展。其中學生探究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容忽略,教師需要逐步拓寬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技巧及要求,抓住學科教學的重點以及核心,實現環環相扣。讓整個數學課堂變得更具有生機和活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李巧玲. 如何在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 新課程研究:下旬, 2009(8):2.

史婷.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與創新思維能力[C]//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 2004.

胥洪敏.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16.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馮光成(1963年11月—) 男。漢族,湖北咸寧市咸安區人,湖北省陽新師范畢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郵編:437014

猜你喜歡
創新思維能力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途徑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