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加速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思考

2021-03-26 10:53李丞佑
機器人產業 2021年1期
關鍵詞:數據安全轉型數字化

李丞佑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中國經濟雖長期向好,但短期內面臨巨大挑戰,亟需通過數字經濟賦能加力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強烈沖擊,但同時也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催化劑,發展數字經濟成為有效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重要選項。通過產業數字化來維持宏觀經濟存量,以數字產業化來擴大宏觀經濟增量,利用數字經濟可提升公共部門效能、助力經濟復蘇。為此,賽迪研究院政策法規研究所認為,我們必須加速“新基建”建設,進一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大力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構建可靠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

數字經濟可有效對沖疫情給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

產業數字化:有效維持宏觀經濟存量

在通信網絡廣泛發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和數字算力,與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嫁接,達成人、機、物的智能融合,促進業態轉變,可有效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對傳統產業的負面影響,成為宏觀經濟存量的穩定器。

一是可強化生產組織的完整性。通過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改造,實現生產自動化,比如,富士康的“熄燈工廠”,正是采用了人工智能設備自動維護系統、自我優化系統和實時監控系統及機器學習,實現生產過程的全自動化,減少現場作業人員接觸,實現了非接觸式代替接觸式生產組織。

二是可催生生產方式的多樣性。遠程協同辦公有效突破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制約,比如,阿里釘釘、華為WELINK、字節跳動的飛書、金山辦公等,都免費提供遠程辦公系統、視頻會議功能等服務。

三是可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皺C器換人”的數字化、自動化生產,可突破人對生產場所的限制,極大地拓展生產范圍;可突破人的體能技能制約,有效增加生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強烈沖擊,但同時也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催化劑,發展數字經濟成為有效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重要選項。通過產業數字化來維持宏觀經濟存量,以數字產業化來擴大宏觀經濟增量,利用數字經濟可提升公共部門效能、助力經濟復蘇。為此,賽迪研究院政策法規研究所認為,我們必須加速“新基建”建設,進一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大力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構建可靠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

數字經濟可有效對沖疫情給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

產業數字化:有效維持宏觀經濟存量

在通信網絡廣泛發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和數字算力,與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嫁接,達成人、機、物的智能融合,促進業態轉變,可有效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對傳統產業的負面影響,成為宏觀經濟存量的穩定器。

一是可強化生產組織的完整性。通過生產過程的數字化改造,實現生產自動化,比如,富士康的“熄燈工廠”,正是采用了人工智能設備自動維護系統、自我優化系統和實時監控系統及機器學習,實現生產過程的全自動化,減少現場作業人員接觸,實現了非接觸式代替接觸式生產組織。

二是可催生生產方式的多樣性。遠程協同辦公有效突破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制約,比如,阿里釘釘、華為WELINK、字節跳動的飛書、金山辦公等,都免費提供遠程辦公系統、視頻會議功能等服務。

三是可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和生產效率?!皺C器換人”的數字化、自動化生產,可突破人對生產場所的限制,極大地拓展生產范圍;可突破人的體能技能制約,有效增加生產時間和強度;可改善生產精細化程度,提高產品質量和精度。比如,富士康的數字化改造使生產效率提高了30%,庫存周期降低15%,實現了提質增效,降本減存。

數字產業化:有效擴大宏觀經濟增量

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會在傳統產業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進一步滲透,而數字技術自身也會向產業化趨勢發展,從而構成宏觀經濟的重要增量部分。

一是帶動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數字產業化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發展新基建,尤其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等,這些新基建的長期、持續、大量投入,必將有效拉動宏觀經濟增量。相關研究表明,到2025年,5G網絡建設將帶動超過3.5萬億元的投資,同時帶來約300萬個就業崗位。

二是提高數字經濟的規模收益。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培育數字企業及其產品、服務品牌、商標等達到相應的成熟度,形成結構合理的數字企業群落。隨著數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數字產業的規?;?、集群化也會不斷深化和推進,將提高數字經濟的規模收益,構成宏觀經濟增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字化治理:提升公共部門效能

公共部門效能是公共部門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通過深化公共部門的數字化改造,可有效提升公共部門效率,減少財稅、貨幣和產業政策發揮作用的時滯,也可提升政府監管效能。比如,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支付寶“健康碼”“疫情直通車”互聯網平臺等數字防疫手段,已經成為維護社會穩定運行、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突破口。

二、當前數字化轉型面臨的難題

數字經濟的未來場景十分宏大并具有顛覆性,新冠肺炎疫情則成為加速數字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和重要推動力。但就目前具體發展條件而言,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還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

數字經濟賴以快速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供給不足

一是新基建缺乏完整的規劃藍圖,投資布局、先后次序等多處于研究階段,方向性不是十分明確。

二是體制機制環境建設滯后,投資主體、資金籌措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急需厘清。例如,新基建對所有市場主體開放,因其外部性,要引導民間資本投資,但社會收益內化為企業收益的制度安排沒有及時跟上。

三是新基建的要素、功能、成本結構、質量控制、運維要求等與傳統基建有很大不同,這方面目前還沒有良好模式參照,也缺乏必要的經驗積累。

產業數字化缺乏明確導向和路徑

一是對數字化轉型導向缺乏明確指引。由于數字化基礎技術擁有和應用普遍不足,缺乏相同類型的標桿企業,各企業沒有參考,對數字化轉型普遍沒有清晰認識。

二是數字化轉型面臨較大困難。一方面是能力不足。從企業自身看,我國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比例較低,已開展轉型的企業數字化程度較差;從外部環境看,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另一方面,資金缺乏,設備改造及技術應用成本高且貸款難。

三是數據共享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是數據開放程度限制了共享水平;另一方面是數據格式差異較大,若不統一標準則難以兼容,無法有效共享與利用,導致企業數據共享的迫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數字化新業態萌發和成熟的制約因素較多

一是既有的監管制度及執法尺度使得新業態遭遇行業發展痛點。根據《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制定實施細則的大部分城市,都對網約車設置了很高的市場準入門檻,導致市場需求轉向黑市,而黑市的存在又迫使政府采取更為嚴厲的監管措施。

二是在分部門和分行業監管架構下,各政府部門對涉足不同行業的同一平臺企業分而治之,進行切割式監管,導致政府監管碎片化,降低了監管效率,增加了企業的合規成本。

三是對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激勵政策力度不夠,試點成效不明顯。

數據安全治理缺乏系統化建設框架

一是數據安全動態保護能力不足,未能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實現源頭治理。

二是數據安全事件分類處置體系有待完善,未能針對多樣性風險構建相應的應對體系。

三是數據安全政策保障措施缺位,相關懲戒措施不能對數據竊取和篡改者構成足夠的威懾,單位、企業只能加強自保,而往往有許多單位、企業的防范能力不足,技術手段有限,進而嚴重影響了數字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

三、幾點建議

加速“新基建”布局,為數字化轉型夯實基礎

立足提升數字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力,為企業轉型奠定基礎,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加強統籌規劃和戰略部署。建議將“新基建”列入“十四五”規劃重點任務,統籌規劃行業和區域布局,對各領域、各區域精準施策,形成部署“新基建”發展的頂層設計;出臺“新基建”建設、運營、管理、監督的規范性文件。

二是加強政策支持,探索運行機制。一方面,釋放政策紅利,出臺扶持“新基建”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對相關產業進行稅收減免、提供專向貸款、專向債及低息貸款。在產業政策方面,創新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探索PPP、BOT等多種形式;加大對“新基建”在用電、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運行機制方面,加強安全監管,探討建立統一的“新基建”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提升精準化管理能力,在“新基建”項目融資、規劃、建設、運營,以及風險識別、分析、控制、預警各階段,進行高質量管理和公開透明監督。另一方面,遴選創新應用示范項目,舉辦創新應用競選大賽,對基于“新基建”的創新示范應用進行大力推廣。

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帶動其他產業的數字化進程

以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起點,實現企業降本增效,激發其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性,并推動制造業數字化向農業、第三產業等外延性領域持續擴張。

一是樹標桿立典型。樹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聚焦共性問題,強化系統性、通用型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的供給,并加大對成效及方案的宣傳力度,強化企業數字化轉型意識,依靠可借鑒的方案提振其數字化轉型信心。

二是政策支持引導。在完善公共服務建設的同時,加強平臺企業賦能,完善服務機構和設施,建立平臺企業和中小企業互助合作機制,在能力層面解決轉型難題。通過采取技改貸款貼息、政府購買平臺企業服務補貼中小企業,或在技改資金中指定一定比例用于數字化改造等措施,在資金層面支持轉型。

三是促進數據共享。數據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必須促進集成共享。規范數據開放以促進數據共享,開放是共享的前提,明確哪些數據可以獨享,哪些必須共享,規范數據采集。此外,還可制定并運用數據標準促進共享,在整理現有國家標準的同時將成熟的企業標準、行業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將標準體系與認證體系、檢測體系有機銜接,在運用中發揮其價值。

大力發展新模式新業態,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以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為依托,大力推動新模式新業態等新經濟發展,不斷提高數字經濟的質量和發展的成熟度。

一是制定包容審慎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出臺以包容為主、配合審慎原則的產業、財稅和金融政策,明確容錯的政策措施,完善容錯管理機制,形成和完善與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廣闊的探索、創新和發展空間。

二是積極鼓勵探索和擴大試點。一方面,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容和程度差異,提供具有樣本意義的數字化“試驗田”,形成有區域特色的數字化“試驗區”。另一方面,加快培育試點主體,有序組織落實試點。試點成熟后在“試驗區”加快推廣和復制,并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最終推向全國。

三是加強協同聯動。有關職能部門可聯合金融機構、研究機構、行業協會、試點區域政府、平臺企業和試點企業單位等,形成數字化轉型共同體,實現供給方、需求方、線上與線下,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等多方協同創新,共同轉型。

構建數據安全治理體系,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保障

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架構由管理體系、防護體系、控制體系、保障體系組成。

一是構建主體多元的管理體系。數據安全治理具有準公共產品屬性,而對于準公共產品的供給,理論上應采取政府和市場共同分擔原則,由政府部門、數據安全服務提供商和公民協同共治。在政府層面,可組建數據安全治理委員會。

二是構建動態安全的防護體系。根據數據生命周期整個動態過程的各個階段,包括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傳輸、交換、銷毀,分別在訪問層、防控層、威脅層實施精準到位的預判與防范。

三是構建分類處置的控制體系。數據安全事件的處置可分為數據權益受到侵害的應對和對數據泄露的處理。針對數據權益受到侵害,在法律層面需明確界定數據權的歸屬,構建數據權益保護制度;針對數據泄露問題,采取分級響應、協同聯動、溯源分析等應對方法。

四是構建堅實有力的保障體系。加快建設數據安全治理的政策法規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及人才培養體系。

猜你喜歡
數據安全轉型數字化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轉型升級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數字化起舞
部署推進2020年電信和互聯網 行業網絡數據安全管理工作
工信部:2021年初步建立網絡數據安全標準體系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數據安全政策與相關標準分享
新時期旅游轉型發展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