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結合逐瘀散及調中湯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研究

2021-03-31 06:20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胃脘反流膽汁

高 潁

(北京豐臺右安門醫院中醫科,北京 100069)

膽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又稱堿性反流性胃炎(alkaline reflux gastritis,ARG),是一種胃部化學炎癥性疾病,由于過量膽汁或胰液等內容物反流,引起腹痛、惡心嘔吐、燒心、噯氣等臨床表現[1]。本研究用針刺結合逐瘀散及調中湯治療BRG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120例,均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就診的BRG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0例。對照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22~72歲,平均(45.32±6.41)歲;病程2個月~9年,平均(4.84±3.12)年;伴淺表性胃炎36例,萎縮性胃炎11例,十二指腸潰瘍7例,胃大部分切除術后1例,慢性膽囊炎4例。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24~70歲,平均(46.17±5.83)歲;病程4個月~8年,平均(4.25±3.71)年;伴淺表性胃炎31例,萎縮性胃炎16例,十二指腸潰瘍3例,胃大部分切除術后1例,慢性膽囊炎5例。兩組年齡、性別、胃鏡檢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參照《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2]中有關BRG的診斷標準:臨床表現有上腹部灼痛或悶脹,惡心,嘔吐,噯氣口苦,嘈雜,納呆等。經胃鏡確診,內鏡下可見水腫點狀糜爛、胃黏膜充血等,并可見黏液中有黃綠色膽汁,幽門開放時可見膽汁反流入胃等。②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中有關BRG的診斷標準擬定。主癥為胃痛,上腹疼痛,脅肋脹痛,善太息,急躁易怒或情志失調,少食,食后腹脹,便溏;次癥為倦怠乏力,神疲懶言、苔白,脈弦。③符合中醫臨床病證診斷標準中BRG標準。

納入標準:①通過胃鏡、幽門檢查后符合BRG診斷標準,胃鏡見黏液池呈黃色或黃綠色膽汁樣,胃黏膜上可見膽汁瘀塊,黏膜充血、水腫、質脆或糜爛,呈牛肉紅色;②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妊娠哺乳期;②嚴重精神障礙、意識障礙的精神??;③肝膽胰惡性病變;④穴位皮膚潰瘍或炎癥;⑤有嚴重其他全身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及損傷。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法莫替?。ê系现Z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667)20mg,早晚口服,日2次,24h內不超過2片;多潘立酮片(湖北開圣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280)10mg,飯前15~30min口服,日3次。10天為一療程。

觀察組給予針刺聯合逐瘀散聯合調中湯(自擬)。①針刺治療:患者仰臥位或坐位,雙膝屈曲約90°。穴位以局部取穴及辨證取穴,中脘、膻中、天樞、天突、足三里、太沖、陽陵泉。選2寸毫針(吳江市云龍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蘇食藥監械生產許20010046號)。穴位常規消毒。中脘穴位上腹、前正中線、臍中上4寸,直刺1~1.5寸;膻中位于前正中線、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中點,平刺0.3~0.5寸;天樞位于臍中旁開2寸,直刺1~1.5寸;天突位于頸部正中線、胸骨上窩中央,先直刺0.2~0.3寸,隨后針尖向下,緊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足三里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與解溪連線上,直刺1~2寸;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中,直刺0.5~0.8寸;陰陵泉穴位于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直刺1~2寸。捻轉使產生酸、麻、脹、重感,得氣后平補平瀉;得氣后留針30min,日1次。6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中間休息1天,共治療2個療程。②調中湯:藥用柴胡12g,川芎15g,香附30g,白芍25g,枳殼15g,郁金15g,半夏10g,吳茱萸2g,木香6g,延胡索15g,旋覆花20g,代赭石20g,炙甘草10g。伴胃脘部灼熱而痛、口苦而干、嘔吐苦水加黃連10g,黃芩20g,竹茹20g;食滯加神曲、山楂,雞內金各10g;伴大便秘結加大黃,厚樸各10g;氣短、乏力加黨參30g,黃芪20g;伴胃脘灼熱、口渴者加沙參30g,麥冬20g;伴胃脘痞滿灼熱,但口渴不欲飲,時嘔苦水者加厚樸20g,藿香20g,蒼術30g,砂仁10g;伴胃脘灼痛、泛酸嘈雜加浙貝母、烏賊骨,陳皮各15g。水煎,早晚于飯前溫服,日1劑,日2次。10日為1個療程。③逐瘀散:藥用甘遂、水蛭、白礬、防己、大黃、附子、細辛、葶藶子、制乳香,制沒藥。本院制劑室制成散劑,每袋10g。停用其它中西藥物,治療第1周,逐瘀散與調中湯交替使用,先服逐瘀散5~10g,早空腹服,次日服調中湯,二者交替服用。逐瘀散用2~5次,伺大便次數每日2~3次、質稀、無黏凍、穢濁可停用,單獨用調中湯。

3 觀察指標

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包括上腹脹痛、燒心、噯氣、嘔吐改善情況。

4 療效標準

參照《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胃鏡復查后黏膜活動性炎癥消失,膽汁反流消失。顯效:臨床癥狀好轉,胃鏡復查黏膜急性炎癥好轉,膽汁反流減少2/3以上。無效:未達到“顯效”標準。

5 治療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d,±s )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d,±s )

組別 例 上腹脹痛 燒心 噯氣 嘔吐對照組 60 4.23±1.22 3.62±0.97 4.64±2.36 5.13±2.36觀察組 60 1.54±0.34 1.27±0.41 2.04±1.08 2.41±0.86 t 16.452 17.285 7.760 8.388 P 0.000 0.000 0.000 0.000

兩組3~6個月復發情況比較見表3。

6 討 論

BRG病因復雜,胃腸道病變、膽系病變、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hori,Hp)、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精神心理因素以及不規律飲食等多種因素導致膽汁反流,削弱和破壞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遭到消化液作用,胃黏膜在反復慢性炎癥的反應刺激下,可導致黏膜的腸上皮化生、萎縮、不典型增生甚至癌變,其發病機制為胃竇-幽門-十二指腸運動障礙、膽系疾病致膽汁反流增加、Hp感染與膽汁反流的協同作用、胃腸神經肽和激素水平的變化、精神心理因素與腦-腸軸的相互作用等[4]。

針刺治療取太沖為肝經原穴疏理肝膽,中脘、天樞使氣順、膽汁下行,膻中寬胸理氣降逆止呃,天突降氣止嘔,足三里和胃抑酸緩急止痛,陽陵泉清泄肝膽之郁火。多穴合用,可更好的調胃腸通降、促胃腸動力、解痙止痛、消炎護膜。逐瘀散中甘遂、防己、白礬、葶藶子化頑痰逐水飲,水蛭、制乳香、制沒藥活血化瘀,大黃、附子、細辛溫通化痰逐飲活血?;颊咴诜弥痧錾⑴R床治療后,排出白色粘凍或黯黑團塊、泡沫樣黏液或穢濁物,胃脘舒適,不適之癥也逐漸減輕。調中湯方中柴胡、郁金、枳殼、半夏疏肝理氣調暢氣機,川芎、木香、香附和血理氣,芍藥、甘草酸甘柔緩和中止痛,旋覆花、代赭石和胃理氣降逆,吳茱萸溫中和胃,延胡索活血止痛。諸藥合用,可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液pH值,增強腸道輸傳功能和小腸推進功能,活血化瘀、健胃、疏肝理氣、清泄膽熱、滋養胃陰、和胃止痛。

胃黏膜充血、水腫或糜爛出血,為血瘀征象,表現為脘腹痞滿、脹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5]。故化痰逐飲、活血化瘀是關鍵,同時益氣健脾、和胃降逆、疏肝理氣,調達氣機[6-7]。

針刺結合逐瘀散及調中湯治療BRG效果較好。

猜你喜歡
胃脘反流膽汁
自擬和胃鎮逆湯對寒熱錯雜證膽汁反流性胃炎膽汁反流和胃腸激素的影響分析
黃芪建中湯配合食療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臨床觀察
“三焦竭部”理論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應用
膽汁瘤的介入治療
程良斌教授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臨床經驗
非酸反流引起胃食管反流燒心癥狀的特點
采用中醫辨證療法對胃脘痛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觀察
輕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下)
針藥合治胃脘痛40例臨床觀察
按摩治療胃脘痛3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