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走聯合抗阻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對血糖及血脂的影響

2021-03-31 06:21蘇小紅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甘油三酯肌群糖化

蘇小紅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黃埔醫院,廣東 廣州 510700)

本研究用快走聯合抗阻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90例,均為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黃埔醫院內分泌科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快走組、抗阻組與聯合組各30例??熳呓M男17例,女13例;年齡最小35歲,最大68歲,平均(50.50±8.61)歲;病程最短0.5年,最長9年,平均(4.31±2.32)年;抗阻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最小34歲,最大65歲,平均(50.63±9.13)歲;病程最短0.7年,最長11年,平均(4.15±2.44)年;聯合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最小37歲,最大69歲,平均(49.23±9.23)歲;病程最短0.8年,最長8年,平均(4.09±2.00)年。3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1]??崭寡獫{葡萄糖濃度大于等于7.0mmol/L,和/或隨機血漿葡萄糖濃度大于等于11.1mmol/L(有糖尿病癥狀),和/或口服75g無水葡萄糖耐量試驗2h的血漿葡萄糖濃度大于等于11.1mmol/L(無糖尿病癥狀)。

納入標準:①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②年齡35~70歲;③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紅蛋白小于10%;④可堅持按療程治療。

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需聯合胰島素等多種治療方案;②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2型糖尿病繼發眼部、足部、心腦血管病變;③有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感染、認知障礙、活動不利;④不能堅持治療,不服從隨機入組。

2 治療方法

聯合組用快走聯合抗阻運動治療。①快走運動:采用快步走方法于每日早、晚餐后1h進行訓練,每次快步走時保持抬頭、挺胸、收腹、身體稍前傾姿勢,快走時節律保持快、慢有度,快走強度以自覺稍累,但無呼吸急促為度,快走速度為80~100m/min,快走時最大心率為(170-歲數),每次快走時間30min,每周訓練4次,連續訓練3個月后觀察療效。②抗阻運動:主要針對全身大肌群、腰背部核心肌群進行訓練,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肱橈肌、胸大肌、腰背部肌群、股四頭肌、股二頭肌、小腿三頭肌、脛前肌群、腹部肌群等各大集群進行抗阻訓練,包括施加阻力對抗、舉啞鈴、下肢負重行走、直腿抬高、卷腹、小飛燕等動作,訓練強度以自覺稍累,但無呼吸急促,不影響次日活動為宜(以最大心率的50%~65%確定運動強度,男性最大心率=220-年齡,女性最大心率=210-年齡)。每次訓練30min,每周訓練4次,連續訓練3個月。

快走組:單用快走訓練治療,方法同聯合組。

抗阻組:單用抗阻運動訓練治療,方法同聯合組。

3 觀察指標

采用電子血糖檢測儀監測者每日晨起時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其中餐后2h血糖取三餐后血糖測量最高值。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指標。

4 治療結果

3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較見表1。

表1 3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較 (mmol/L,±s )

表1 3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較 (mmol/L,±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抗阻組、快走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30 8.61±1.02 6.67±0.69*△ 14.07±1.09 10.49±1.21*△抗阻組 30 8.59±1.12 7.19±0.65*13.85±1.15 11.30±1.25*快走組 30 8.57±1.03 7.26±0.59*14.06±1.38 11.28±1.30*

3組治療前后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較見表2。

表2 3組治療前后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較 (mmol/L,±s )

表2 3組治療前后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較 (mmol/L,±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抗阻組、快走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總膽固醇 甘油三酯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30 5.05±0.37 4.67±0.26*△ 2.01±0.17 1.76±0.18*△抗阻組 30 5.06±0.29 4.84±0.26* 1.97±0.15 1.83±0.12*快走組 30 5.09±0.38 4.85±0.25* 1.99±0.17 1.87±0.15*

3組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比較見表3。

表3 3組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mmol/L,±s )

表3 3組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mmol/L,±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抗阻組、快走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30 7.54±0.29 6.54±0.24*△抗阻組 30 7.50±0.24 6.84±0.29*快走組 30 7.58±0.26 6.86±0.32*

5 討 論

運動療法是目前一致認可的、能廣泛運用的、具有遠期效應的2型糖尿病干預方法。在合理糖尿病飲食及藥物控制的前提下,輔以運動療法能夠提高新陳代謝水平,規律的運動療法可以增加肌肉組織、骨骼肌對血液中葡萄糖的消耗利用,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延緩周圍神經、大血管及微小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2]。目前治療2型糖尿病的運動方式包括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抗阻運動,以及有氧運動與抗阻運動的結合??熳邔儆谥械葟姸鹊挠醒踹\動,快走時能夠有效、快速地活動大肌群與關節,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輸出量,加快對葡萄糖消耗、脂肪消耗,達到有效降糖、降脂的作用??棺柽\動是專門針對肌肉力量與耐力的訓練方法,能刺激骨骼肌,骨骼肌能代謝機體一半以上的葡萄糖,肌肉組織是胰島素的主要靶器官。因而,抗阻運動通過全面活動大肌群肌肉與關節,能增加肌肉與骨骼肌對葡萄糖、脂肪的消耗,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使胰島素受體數量增加,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抵抗,從而改善高血糖、高血脂狀態。研究指出[3],不同運動模式的組合比起單一運動模式更能有效控制血糖與血脂。

快走聯合抗阻運動較單一的快走、抗阻運動能更有效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療效較好。

猜你喜歡
甘油三酯肌群糖化
肩袖肌群訓練聯合電針對肩袖損傷的療效
高甘油三酯血癥
糖尿病患者為何要做糖化血紅蛋白測定?
打呼嚕會導致血脂異常
院外延伸干預模式對糖尿病合并腦卒中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自護行為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鍛煉核心肌群 這四種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應用安琪釀酒曲糖化工藝的研究
體檢時甘油三酯水平正常,為何仍需注意?
三級跳遠亞洲紀錄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訓練的負荷變化特征
常吃煎蛋有危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