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指引下中國陶瓷故事域外闡述

2021-04-04 23:11孫靜藝
中國陶瓷工業 2021年6期
關鍵詞:瓷器陶瓷繪畫

王 倫,孫靜藝

(景德鎮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 333403)

0 引言

文化是人類社會與歷史發展的積淀物,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能夠被傳承的意識形態,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知的總和。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是世界文明古國。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國各族人民創造了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對世界文化發展和文明進步產生了重要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10 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開展經濟建設的同時,中國逐步推進文化建設。2011 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提出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在全球化逐步深入的新形勢下,要提高中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與世界各國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文化交流?!爸袊幕叱鋈ァ睉鹇泽w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要求。

1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概念最早由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提出:“文化自信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盵1]

2016 年7 月1 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共產黨人要堅持“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中國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持和信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豪感。我們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與認同??梢?,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自身文化生命力持有堅定的信心。

從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視角來看,自信包含兩個維度[2]:第一個維度是“自”,也就是自身、自己。涉及個體在該國中所處的環境以及個體在社會關系中的地位和承擔的責任等方面。該個體對自身在該國中的環境、地位、責任要持有肯定和認同的態度。第二個維度是“信”,也就是信心、信念、信仰,是支撐該個體對自身在該國中持有肯定和認同態度的強大精神支柱。

因此,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的一種成熟認識。個體首先要對自己的文化持有充分肯定的態度;在此基礎上,表現為一種自信的心理狀態,從而能夠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堅定自己的文化,并對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與榮光。

文化自信,從本質上來講是對自身文化的高度的心理認同,是對自身文化持有的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是一種高度自信的文化態度。

2 “中國文化走出去”與中國故事域外傳播

隨著“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提出和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所處地位不斷提高。當前,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得到極大改善,但中國的文化影響力不足。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國家寥寥無幾,說明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不夠,外國人對了解中國文化的積極性不高。目前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參與國際事務的信心和能力也不斷提升。我們要學會傳播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讓“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很好地服務于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3]。2013 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不斷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和擴大文化對外交流,加強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話語體系,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4]。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的系列講話中,多次提到了實施文化戰略的重要性。在2014 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開展全球范圍內的中國故事講述。中國人民當前重要的文化使命就是傳播中國聲音、中華文化、中華文明。在2018 年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興文化、展形象”的歷史使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堅實的歷史基礎,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和文明,積累了璀璨的中華文化。這些光輝燦爛的文化背后,蘊含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中國故事。中國故事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最好的傳播媒介。通過中國故事的闡述,能夠將中國的燦爛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們要將中國特色文化推廣出去,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2008 年,借助北京申辦夏季奧運會,張藝謀執導的申奧宣傳片《新北京,新奧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經濟和文化發展狀況。2014 年,中央電視臺制作了6 集紀錄片《瓷路》,講述了中國陶瓷產品和陶瓷文化在世界的傳播旅程,是非常好的中國故事。2015 年,央視和英國BBC 共同制作了《美麗中國》系列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特色風景和文化。

總之,“中國文化走出去”要結合中國的特色,選取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中國故事,向世界闡述。還要將中國文化做大做強,不斷提高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中國的國家文化軟實力。

3 中國陶瓷故事域外闡述

文化自信要求中國文化走出國門,中國文化走出國門就要開展中國故事的域外闡述。中國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具有中國特色的陶瓷文化域外傳播同樣需要以陶瓷故事為媒介。中國一萬多年的陶瓷發展史飽含了中國特色傳統文化,這些陶瓷故事是非常值得域外傳播。

3.1 中國制瓷史故事

中國的制瓷史故事濃縮了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宗教、藝術、外交等很多方面的發展歷程,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內涵。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中國勞動人民發現把水和泥土按照一定比例和成泥漿,可以用泥漿捏成各種形狀的器皿。然后把這些器皿晾干,再用火燒成,就制作出能夠盛放各種物品的容器,這就是陶器的雛形。因此,中國是瓷器之國,陶瓷起源于中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發明了陶器。陶器的出現也標志著人類文明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和進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古代勞動人民學會制作陶器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是,陶器不夠結實和耐用。因此,到了商周時期,中國勞動人民掌握了在陶器上施釉技藝,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相比此前的陶器,瓷器質地堅實耐用,瓷體光滑、瑩潤、美觀,瓷器工藝的出現是世界制瓷史上的巨大進步。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成熟,中國的經濟、文化、外貿等方面的發展也推動了中國制瓷業的快速進步。到了隋唐時期,陶瓷的國內外貿易飛速發展,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南方主產青瓷,輕薄精致;北方主產白瓷,堅實白皙。

到了宋朝時期,瓷窯遍布全國各地。瓷器有官窯和民窯之分,也有南北地域之分,可以概括為“六大窯系”和“五大名窯”[5]。宋朝的瓷器海外貿易極度活躍,在海外成為代表中國的知名產品。青花瓷在元朝逐漸興盛,能夠給人以明快的感覺和鮮明的藝術效果,改變了先前瓷器含蓄內斂的風格,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明清時期,中國制瓷業達到了巔峰狀態。除了青花瓷之外,景德鎮的彩瓷和顏色釉瓷制作工藝逐漸成熟,中國制瓷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縱觀中國一萬多年的制瓷史故事,濃縮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中國歷史發展歷程中的燦爛文化,是一個值得講給世界人們聽的中國陶瓷故事[6]。

3.2 中國陶瓷繪畫故事

隨著瓷器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瓷器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伴隨著中國制瓷業的發展與進步,陶瓷繪畫也隨著制瓷工藝和科技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中國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陶瓷繪畫也呈現出不同的風格。主要原因是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背景不同,人們具有不同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因此,陶瓷繪畫也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原始社會時期,由于勞動人民還沒有掌握施釉技藝。人們只能用工具在泥胎的表面雕刻出某種圖案,再進行燒成。這些繪畫圖案簡單、樣式單一,反映出當時人民繪畫和陶瓷制作水平比較落后。到了唐代,施釉技藝成熟以后,人們掌握了釉下彩工藝。即先在瓷胎上繪畫,然后施釉、燒成,這樣可以使繪畫清澈明晰,作品栩栩如生。唐朝的陶瓷繪畫特點是大氣磅礴、熱情奔放,反映出當時唐朝國力強盛,人們的性格豪放灑脫。宋朝繼承了唐朝的書法藝術和詩詞藝術,人們喜歡將詩詞短句書于陶瓷作品之上,反映出宋朝人們對“文”的青睞。元朝開始生產青花瓷。繪畫方法以平涂為主,繪畫線條蒼勁有力,反映出元朝蒙古族人大氣灑脫的性格特點。明朝的陶瓷山水繪畫得到了大力發展。同時,明朝的陶瓷繪畫出現了斗彩、五彩、填白彩等色彩釉,還出現了反映當時道家盛行的八卦圖、八仙過海、十八羅漢、群仙慶壽等繪畫圖案[7]。清朝的陶瓷繪畫受到“揚州八怪”的影響,陶瓷繪畫作品多反映平民的日常生活,追求真實自然。到晚清時期,新安派文人的淺絳山水瓷畫和“珠山八友”開創的粉彩瓷畫極大地推動了陶瓷繪畫的進步,使陶瓷繪畫成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8]。陶瓷繪畫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繪畫藝術種類,甚至可以與油畫、國畫相提并論。

陶瓷繪畫技藝隨著制瓷業的發展日益成熟。借助陶瓷為載體,使陶瓷作品成為被世界普遍接受的藝術品。陶瓷繪畫在中國不同發展時期呈現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反映出當時人們不同的藝術欣賞和文化素養水平。陶瓷繪畫故事也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堅力量。

3.3 中國陶瓷器型故事

由于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科技發展水平不同,加上不同時期的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的差異,中國陶瓷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造型和風格。

在最早期的陶器制作階段,由于受到制作水平和工藝的限制,原始社會的陶器器型單一,器型變化較少。當時的陶器制作多是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用具的需要。因此,當時陶器的形狀以深腹罐、小口壺、碗碟為主。商周時期由于人們掌握了施釉技藝,制瓷業得到了大力發展。這一時期瓷器的形狀也增多,出現了爵、鬲等造型。復雜瓷器造型的出現說明商周時期人們的瓷器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三國兩晉時期,瓷器已經深入勞動人民的生活,人們發明出更多瓷器造型,包括鳥杯、熊燈、羊形燭臺等陶瓷日用具,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多種需要。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人們又發明出了多種蓮花造型的陶瓷器具。

中國歷史上唐朝國力強盛,處于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處于當時世界的領先水平。天竺、大食、新羅、高麗、日本等國紛紛派遣使者到唐朝學習。國內多民族融合、安定團結。在這種氛圍之下,唐朝出現了唐三彩瓷器,色彩絢麗、器型飽滿圓潤。宋代崇文抑武,風格內斂,器型精致,追求釉色之美,崇尚寧靜典雅、古樸深沉之風。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纖細高挑的梅瓶器型[7]。元朝統治者粗獷豪放,器型多以大件瓷器為主。

中國陶瓷的器型故事與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相適應,代表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審美特點。通過中國陶瓷器型故事的闡述,既傳達了中國制瓷工藝和水平的發展歷程,又揭示了中國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思想、科技、外交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3.4 中國陶瓷思想故事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制作瓷器時,將當時人們的各種思想融入瓷器中。因此,中國陶瓷制品與當時人們的思想和文化特征緊密聯系在一起,反映出當時人們的思想狀態以及社會和政治氣氛。

以唐朝為例,唐朝經濟發達、國力雄厚,多民族、多文化不斷融合,這種思想狀態很好地反映在“唐三彩”中。唐朝以前,人們推崇素色瓷器?!疤迫省币桓南惹暗乃厣善髦谱鞣椒?,而施以黃、綠、白三種釉色,呈現出絢麗多彩的藝術效果。除黃、綠、白三種釉色特征之外,唐朝的瓷器大多飽滿圓潤,反映出唐朝的審美特點是以胖為美。宋朝瓷器摒棄了唐朝飽滿圓潤的特點,轉成纖細高挑的器型。因為當時的統治者保守自閉、重文輕武,這一思想也影響瓷器的制作,反映出宋朝人內斂的思想狀態及藝術特征。元朝的蒙古族統治者粗獷豪放,這一思想反映在瓷器上就是器型較大,紋飾比較簡單。

中國陶瓷的思想故事在不同時期瓷器的制作特點上都能很好地反映出來。中國瓷器的發展和變遷與中國不同時期的思想特征和政治經濟社會特征緊密相連,能夠體現出中國的思想發展狀況。中國瓷器的思想故事對傳播中國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5 中國陶瓷民間故事

中國陶瓷民間故事域外闡述也是傳播中國陶瓷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盡管有些陶瓷民間故事增加了一些當時人們的幻想和虛構的成分,但是這些陶瓷民間故事大多能夠反映出當時的歷史事件、科技發展、社會習俗、地方特征,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中國故事。

以“風火仙師”童賓的故事為例:童賓十二三歲起就能獨自燒窯看火,后來繼承父業燒窯。其為人正直、樂于助人,深得瓷工愛戴。明朝萬歷年間,皇帝派太監潘相到景德鎮征稅,潘相逼迫瓷工燒制稀奇古怪的瓷器。由于器型怪異,燒窯的火候很難掌握,始終燒不成正品瓷,瓷工受到潘相的折磨。為拯救瓷工,童賓決定以身祭窯,縱深跳入窯火中。數日后開窯,瓷器各個端正、潔白如玉。人們為了紀念童賓,為他建廟,塑造雕像,奉為“風火仙師”。盡管這一民間故事帶有傳奇色彩和虛構成分,但是能夠反映出當時瓷工對瓷器制作水平提高的不懈追求。同時,也體現出當時人們不畏艱難、頑強不屈、不怕犧牲的斗爭精神[9]。

景德鎮還有諸如“五子羅漢”“太平窯”“美人祭”“釉里紅”“青花姑娘”“銅匠與祭紅”“玲瓏瓷”等民間故事。這些民間故事是中國陶瓷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反映出中國瓷業的發展狀況和人們思想意識狀態,也是值得向全世界傳播。

4 結 語

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和文化自信的指引下,我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開展中國故事的全球闡述。以中國故事為載體,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發出中國聲音,讓世界感知中國。中國陶瓷文化在世界文明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東西方國家都曾為持有中國瓷器為榮,在世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文明發展進步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今天,我們要不斷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開展中國陶瓷故事的域外闡述。以中國陶瓷故事為載體,將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陶瓷文化傳播出去,為中國陶瓷文化發展和世界陶瓷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瓷器陶瓷繪畫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紅瓷器和鈞窯瓷器
載歌載舞話陶瓷——瓷之舞
陶瓷藝術作品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類瓷器成交TOP20
德化陶瓷 閩中精粹
“洪州窯”瓷器賞與鑒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