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鎮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研究
——以景德鎮傳統陶瓷制作工藝為例

2021-04-04 23:11夏孝言吳軍明
中國陶瓷工業 2021年6期
關鍵詞:瓷業制瓷景德鎮

吳 琳,夏孝言,吳軍明

(景德鎮陶瓷大學 古陶瓷研究中心,江西 景德鎮 333000)

0 引言

古老而悠久的中華文明孕育了數量龐大、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 年,景德鎮傳統制瓷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脊虐l掘表明,景德鎮自唐代開始生產瓷器,宋、元兩代迅速發展,至明、清時設立御窯廠,進而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景德鎮在長期的瓷器生產過程中,瓷業內部分工日益細化。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有很好的總結:“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盡也”。從某種意義上講,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充分體現了景德鎮這座因瓷而生的手工業城市底蘊,成就了景德鎮在歷史上“瓷都”的美譽。

1 景德鎮傳統陶瓷制作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必要性

(1)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的現實要求。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2019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特別提出“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的殷殷囑托。2019 年7 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賦予了景德鎮這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名、因瓷而盛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新時代擔負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新使命。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景德鎮陶瓷文化的核心代表,如何傳承和創新這一文化遺產是試驗區建設者必須要回答,也需要回答好的問題。

(2)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景德鎮作為中國的千年瓷都,是中國首批24 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產陶瓷而著稱的古老城市,是中國瓷器文化源遠流長的最杰出代表,更是宋、元、明、清時期中國乃至世界的陶瓷生產中心。經過長期的積淀,景德鎮擁有大量珍貴、獨特且具有重要研究和保護價值的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其中杰出代表的傳統陶瓷制作工藝,最早可追溯至漢朝。據《浮梁縣志》載:“新平冶陶,始于漢世?!毙缕娇h為唐武德四年(621 年)置,因在昌江之南,又稱昌南鎮。宋景德元年(1004 年)因瓷質優良,真宗以年號為名置景德鎮,沿用至今。在長期的制瓷業發展過程中,景德鎮傳統陶瓷制作工藝兼容并蓄,通過不斷積淀和創新,使制瓷流程分工細密。不同工序之間的配合十分密切,從采礦、制瓷原料選擇及處理,到成型、施釉與燒成等環節,有很多非常成熟的傳統制瓷工藝。正是這些可復制、可推廣的制瓷工藝造就了景德鎮“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瓷業格局,也奠定了景德鎮在明清時期乃至近代作為全國制瓷業中心的重要地位。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對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助力景德鎮陶瓷文化國家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打造具有景德鎮特色的非遺保護樣板具有重要意義。

(3)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群體性”特征,架構在這一特征之上的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體現出深刻的工匠精神、創新精神、人文精神?!短沼洝贰短旃ら_物》《陶冶圖說》等歷史文獻對景德鎮制瓷業的生產、管理流程都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其中,《天工開物》更是總結性地提出了景德鎮陶瓷生產的“七十二道工序”,涉及原料制備、成型、裝飾、燒制、檢驗、包裝及運輸等全流程。在高度產業化的推動下,市場需求使景德鎮制瓷業高度發達。因追求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而產生的瓷業分工又促使不同的生產工序進一步專門化,最終圍繞各自工序形成不同的行幫。在行幫行規的管理約束下,制瓷工藝往往以師徒制的形式傳承發展。制瓷工匠一生往往只專一門,追求精益求精,鑄就了工匠精神。創新是景德鎮瓷業生生不息的原生動力,景德鎮制瓷業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始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驅動技術、工具、產品創新,為景德鎮瓷業長期引領國內甚至國際陶瓷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人文精神是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不變的內在價值。千百年來,景德鎮陶瓷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認識中國的重要文化符號。

2 景德鎮傳統陶瓷制作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面臨的嚴峻現狀

(1)陶瓷產業轉型的巨大沖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景德鎮產業結構經歷了大的調整。20世紀90 年代末,輝煌一時的景德鎮十大瓷廠相繼解體,陶瓷技術人才紛紛下崗,大量手藝好的工匠奔走他鄉,成為了廣東、佛山等城市瓷業發展的中堅力量,這無疑是景德鎮最大的損失。

(2)技術和人才傳承危機。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現在的制瓷工序與古代有所不同,只保留了一些基本工序,包括選料、制坯、上釉和燒成等。保留下來的傳統制瓷工藝,不是某個時間或某個人發明的,而是凝聚了幾代窯工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結晶。由于歷史以及時代發展等原因,這些依靠“言傳身教”的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隨著景德鎮制瓷業的不斷衰落,手工制瓷人也越來越少,優秀制瓷工藝傳承人老齡化嚴重。2005 年景德鎮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初步建立景德鎮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的數據庫,并為10 多位老藝人申請了“傳承人”稱號。但是,這些老藝人平均年齡都在65 歲以上。傳承人群體分布不均衡也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現實問題,如從事彩繪的傳承人數量多,而燒窯、陶瓷原料加工的傳承人數量少,面臨傳承危機。此外,現代的年輕人從小沒有受到太多的陶瓷熏陶,對陶瓷手工工藝不感興趣。另外,傳統制瓷工藝過程非常復雜,需要長時間不斷重復學習,周期長,就業機會少,使得不少年輕人望而卻步。而現代化高科技的發展,流水線的制作手段,又進一步打擊了傳統手工制瓷,使得手工工藝的傳承青黃不接,后繼乏人。

(3)缺乏創新和開發利用。景德鎮瓷業市場觀念淡薄,對專利的保護力度不足,缺乏創新的激勵機制。一件新的產品開發成功后,往往引來眾多仿制者,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阻礙了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一些傳統制瓷工藝的開發利用僅僅停留在表面,對傳統陶瓷文化內涵發掘不夠,缺少創新性轉化,缺乏一批能起到持續帶動市場發展的核心品牌。

3 促進景德鎮傳統陶瓷制作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具體舉措

(1)進一步發揮政府的引導、支持作用。根據國務院“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政府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優勢,對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進行更精準的定位。政府還應組織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對傳統制瓷相關資料進行系統性收集、整理和研究,挖掘其中的精髓,思考如何服務于當下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首先,政府應該盡快建立健全陶瓷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完成手工制瓷工藝數據庫建設,并籌建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據庫。政府還應全面了解和掌握傳統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狀況、生存環境、保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其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和建立健全專利激勵機制。加強對傳統陶瓷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提高景德鎮陶瓷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激勵,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建立健全獎優懲劣制度。

(2)創新傳統制瓷工藝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媒介形式與傳播路徑。首先,要改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形式單一、研究深度和廣度不夠的現狀。善于利用當下熱門的媒體平臺創新傳播形式,如短視頻平臺等,打造一批成功的傳播案例。其次,開展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對策研究。即如何“活化”傳統制瓷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出活化傳承和合理利用,并與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開放共享。開展相關的非遺活動,給廣大民間藝人創造展示工藝的舞臺和獲獎的機會。建立非遺示范基地,為他們提供就業場所等等,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制瓷工藝。再次,探索利用多種形式的媒體技術,加快實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記錄工程,完善手工制瓷工藝數據庫建設,健全陶瓷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研究論證景德鎮手工制瓷工藝申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最后,加強陶瓷文化理論研究,收集整理編纂陶瓷文化典籍文獻。推進陶瓷博物館建設,引導陶瓷企業和藝術家發展陶瓷藝術非國有博物館,鼓勵陶瓷類專題博物館升級發展。支持陶瓷文化進教材、進校園,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中小學陶藝教育,向大眾推出一批展示景德鎮陶瓷文化的影視劇、紀錄片、舞臺劇、叢書等藝術精品。

(3)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傳統制瓷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機制。首先,堅持把項目作為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完善立項、督查和驗收機制,推進陶瓷文化傳承創新發展,切實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隊伍建設失衡問題。其次,創新陶瓷非遺傳承人的培養、認定和管理機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文化,它既不是物,也不是人,但它的傳承既離不開物,也離不開人。所以,對傳承人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積極培養專攻精煉、工藝精湛的陶瓷非遺傳承人,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進退”機制。加強傳統制瓷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隊伍建設并制定一系列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相關政策。要打破諸如父傳子,或傳男不傳女的封閉思想。再次,充分利用景德鎮地區高校的教育資源優勢,聘請制瓷技術非遺傳承人作為學校的教師,建設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陶瓷類職業院校。推動世界技能大賽、增加陶瓷職業相關賽事,承辦中國技能大賽——全國陶瓷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建設國際陶瓷人才交流研、學、游中心,加強陶瓷人才國際交流合作。最后,加大對傳統制瓷工藝傳承人的保護和支持力度。如針對從事傳統制瓷工藝的人員展開相關的普查工作,了解從業人員現狀,針對那些從藝時間長技術水平高的老手藝人,建立專門的人才檔案,并按月發放一定補助金。政府應該研究制定傳統手工制瓷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分類管理辦法,并撥出專項款項鼓勵年輕的學藝者。

4 結 語

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在景德鎮陶瓷文化國家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的大背景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但是,當下景德鎮傳統制瓷工藝在保護、傳承和利用方面面臨嚴峻的形勢,如陶瓷產業轉型的巨大沖擊、技術和人才傳承危機,突出表現為傳承人年齡偏大和群體分布不均衡、缺乏創新和開發利用。筆者認為,要扭轉這一現狀需從以下三個方面積極有所作為:一是發揮政府的引導、支持作用;二是創新傳統制瓷工藝非遺文化傳承的媒介形式與傳播路徑;三是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制。

猜你喜歡
瓷業制瓷景德鎮
景德鎮陶瓷夏令營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景德鎮明清御窯廠遺址保護區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手工制瓷技藝展示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近代醴陵瓷業自適應發展及其產教融合模式建構
我在景德鎮遙望耀州瓷——兩個“瓷都”相距千里
耀州窯傳統制瓷工藝的交互展示方法研究
明清瓷業宗教信仰下的民俗體育文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