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翩翩彩蝶,灼灼芬華——越劇《梁?!返娜宋囊馓N

2021-04-06 19:26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英臺桎梏梁山伯

沈 倩

(中國傳媒大學,北京 100020)

一、前言

梨園百景中,有一對翩躚飛舞的彩蝶,令數代觀眾印象深刻,那便是經典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在越劇前身“落地唱書”時期,藝人們根據流傳在浙江嵊縣的民間傳說,編成了《十八相送》《樓臺會》等小曲。同名小歌班小戲在浙江城鄉上演了十幾年。后來,《梁?!方浢峭跤来汉桶子衩芳庸樯现邢氯镜倪B臺本戲,成為久演不衰、歷久彌新的經典劇目,幾乎伴隨了越劇百年的光陰流轉。

筆者與越劇的緣分,始于《梁?!愤x段《十八相送》。祝英臺,也是筆者飾演的第一個戲曲角色。年少的自己,只是用唱念做打描摹出英臺的活潑靈巧,在隱隱中覺得一詞一句蘊意深遠,卻還不能真正讀懂梁祝二人的流轉情誼。歲月變遷,《梁?!放c筆者的緣分延續至今——在舞臺上演繹人物,在劇院中潛心欣賞,在戲曲課堂上再度品析……隨著閱歷的增長、心性的成熟,筆者漸漸體悟出《梁?!窚赝窭p綿的曲調之下的人文蘊意——沖破桎梏,追求本我;珍重情誼,堅守所愛;情系父輩,惋嘆別離。以下筆者將展開具體分析。

二、沖破桎梏,追求本我

祝英臺,是全劇的靈魂人物之一。作為閨閣千金,她本應該遵守禮數、順從父命,嫁到馬文才家中,度過相夫教子的安穩人生。這也是諸多古代女子的必然命運——一葉扁舟在水中飄行,任憑水流左右其航向??伞读鹤!返膭∽骷覅s為祝英臺賦予了敢作敢為、無懼權威的精神特質,讓她的命途陡然轉變——一葉小舟偏要逆流而上,追求心中所想,頗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韌勁。在溫婉刻骨的女兒柔情中,折射出一種如鉆石般堅硬的光芒——沖破桎梏,追求本我。

這第一層桎梏,便是“男兒讀書,女兒紡織”。在古人的教育觀念中,“男人外出求學、考取功名,女人在家勤學女紅、恪守本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祝英臺卻女扮男裝到杭城訪師求學,顯得與時代和社會格格不入,可以說是一大奇舉。這一段情節一方面反映出祝英臺求知上進的自主意識,另一方面也蘊含著其沖破封建束縛的果敢無畏。

劇目第一場《草橋結拜》中的英臺唱段“我以為男兒固須經書讀,女孩兒讀書也應該”,就是她內心的真實寫照。而梁山伯聽罷回應“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兒讀書明理也應該”,這份理解也讓英臺心中頓生暖意,為二人的情感發展埋下種子。

第二層桎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到有錢有勢的馬文才家,在常人眼里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連祝英臺父親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極力勸婚。而對于祝英臺來說,這道從天而降的婚約,卻是束縛身心的枷鎖。

在第二場《同窗共讀》中,她向師母吐露真相和心意,以蝴蝶玉扇墜為信物“自己做媒自己配”;在第三場《十八相送》中,兩人依依惜別之時,她又搬出“家中九妹”,向梁山伯發出邀約“梁兄你花轎早來抬”。遇上情投意合之人實屬不易,英臺希望把握住命運的機會,與山伯結下廝守終身的約定。這種對愛情的追求是熾熱的,也是真摯的,擁有跨越時空的永恒力量,在無數觀眾心中泛起陣陣漣漪。

三、珍重情誼,堅守所愛

正如全劇由喜轉悲的劇情走向,梁祝二人的情感也可分為前后兩個階段:“情深意重”和“肝腸寸斷”。在前半部分中,筆者留意到了一些表現二人情感推進的細節——“草橋結拜”一幕,天色漸暗,山伯想要繼續趕路,就順勢抓起了英臺的手,渾然不知英臺驚詫之下暗露嬌羞;“同窗共讀”一幕,山伯盯著英臺打量半晌,問其為何有耳環印痕,英臺紅著臉找借口說是因為兒時在廟會扮觀音;“十八相送”一幕,英臺借擔柴樵夫、池中鴛鴦、牛郎織女、井底雙影等意象,暗示自己是女兒身,卻像是在“對牛彈琴”,憨厚老實的山伯始終不解其意;“思祝下山”“回十八”中,山伯得知真相驚喜萬分,興沖沖趕上訪祝之路。

筆者每回和搭檔出演《十八相送》選段,總是會感嘆:祝英臺都已經連連暗示,梁山伯還是無法領會,仍然深信二人是義結金蘭的兄弟關系,真是像英臺戲稱的那般“呆頭鵝”。但細細想來,這段情節設計與“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從劇情起伏上來看,“十八相送”的下一段戲是“思祝下山”,只有接二連三的疑惑不解,才有后來撥云見日的豁然開朗;從人物性格上來看,山伯“憨”到極致,恰恰是“真”到極點,反映出其人性本質中的質樸純真。

全劇二人情感線的色彩轉變,是從“樓臺會”一場開始的。這場戲也是全劇的重頭戲之一。重逢本應喜悅,卻因為馬家婚約蒙上陰霾。一個是喜上眉梢拿著信物來娶親,一個是愁眉難舒有苦難言,歡喜和憂慮并存,相聚和別離交織。面對山伯取出的蝴蝶玉扇墜,英臺悲傷難掩,唱道:“蝴蝶本應成雙對,豈知你我自做主,無人當它是聘媒?!弊约褐鲝埢橐?、追求愛情和自由,在禮教的壓迫之下,被視作無稽之談,真是可悲可嘆。而山伯卻毅然回應道:“縱然無人當它是聘媒,我與你生死兩相隨?!卑俎D千回的唱腔中,二人定下生死契約:但求同赴黃泉路,此生也算共相守。兩人的情感隨之達到全劇最高潮。

筆者觀察到,《樓臺會》一幕中的經典唱段《十相思》采用了二人對唱的形式,“賢妹妹我想你”“梁哥哥我想你”不斷重復、層層遞進,與豫劇《淚灑相思地》中的“我為他”唱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伴隨著纏綿悱惻的唱腔,觀眾回憶起兩人草橋結拜、同窗共讀、十八相送的紛紜往事,為其情深似海卻愛而不得的命途而深深慨嘆。

正如周恩來總理所言,《梁?!分阅艹蔀榇蠹抑?,是因為它既寫了悲劇,也寫了理想?!岸\墓哭兄”一幕中,英臺跳入了山伯墳,香消玉殞;而結尾“化蝶重生”又給觀眾留下遐想的空間——二人化作翩躚彩蝶,如愿相依相守。這種“希望”就像是暗夜中閃爍的火光,靜默中響起的歌謠,能給人以無窮的動力和勇氣。

四、情系父輩,惋嘆別離

除卻愛情,“親情”也是戲曲經??坍嫷念}材。在越劇《梁?!分?,幾位長輩的登場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聚散離合本是世間常事,但若放在“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語境之下,便有無限嘆惋之意。

第一位是祝英臺的父親,他在“勸婚訪?!薄氨苹榭辜蕖敝械菆??!叭龔乃牡履斯庞?,婚姻事天經地義遵父命。如不然門楣有辱成話柄,禮法不允怎做人”,這段唱詞生動刻畫出了祝父深受禮教和門第理念所影響的人物形象。然而,筆者發現,他并非是一位頑固不化的“老古董”,面對自家女兒時,祝父更多地呈現出的是一種脈脈溫情——順遂女兒心愿,同意她女扮男裝訪師讀書;剛剛得知女兒私定終身時,第一反應不是責罵,而是震驚和錯愕,之后才是礙于馬家權勢的無奈;當梁山伯上門訪祝時,雖然不同意兩人結為連理,卻容許他們見面、互訴衷腸。溫情與悲情在祝家父女間交織。在“逼婚抗嫁”一幕中,當馬家花轎已至、英臺卻遲遲不肯梳妝,老父無奈萬分,只能“逼婚”,實際上卻是在聲淚俱下地“請求”;離別之際,英臺一聲“女兒就此拜別了”,聽得他肝腸寸斷——此一離,便是再難聚首。雖未曾言表,但是祝父的一言一行,實際上包裹著對女兒英臺的深沉感情。

第二位是梁山伯的母親,這個角色在劇中戲份并不多,僅僅在“山伯臨終”一幕中出場。因為對英臺的入骨相思,山伯染上重疾、奄奄一息。梁母無懼路途遙遠,到祝府請求英臺來見兒子最后一面。最終她帶回書信和青絲,以解山伯相思之苦。山伯臨終之際,面對兒子的含淚告別“倘若兒歸黃泉路,母親身體須自愛”,梁母已是淚如雨下;面對其臨終遺愿“生前不能陪,死后同墳臺”,梁母傾力為他搭起兩座墳碑,分別刻有紅黑兩色姓名“祝英臺”“梁山伯”……即使陰陽兩隔,母親也會竭盡全力,讓兒子償愿。

翩翩彩蝶飛至今,灼灼芬華耀神州。正如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所說,對于越劇而言,《梁?!肥且还P巨大的財富,它凝聚著中國民間的巨大想象力,融合著百姓的奇特思維和浪漫情懷。光陰流轉,《梁?!返难莩鲂问讲粩喔?,其精神內核卻愈發閃耀。它用江南水鄉特有的纏綿曲調唱出愛情和親情,唱出勇氣和力量,昭示著一代代觀眾:沖破命運桎梏、追尋心之所向。

熔鑄著前輩心血的作品,值得被銘記和發揚。作為新時代的傳媒工作者,筆者將繼續潛心研究經典戲曲作品,同時融入當下的思考和體悟,致力于傳承和傳播戲曲藝術,探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融合發展之路!

猜你喜歡
英臺桎梏梁山伯
縱身一躍
破繭重萌
梁山伯問路
大型傳統黃梅戲《梁山伯與祝英臺》
《家》:在激蕩青春中掙脫人生桎梏
梁 祝
從舞蹈本體出發的老題新作
素車白馬,問君辛夷花
油氣儲層多裂縫形成機理研究——以腰英臺油田為例
巖漿侵入體熱作用對烴源巖生烴影響的定量表征——以松遼盆地南部英臺斷陷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